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明皇师-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个举动,很明显给墨瑶带来了误解。

此时的墨瑶,在一瞬的失落后,取而代之的是强大的惊喜。她心中的鼓点咚咚作响,她认为蓝磬根本没有必要对自己说这件事,而此刻他却对自己解释了原因,原来他是这么在意与自己的约会,在墨瑶看来,这无疑是一种暗示……

强烈的惊喜冲击着少女情窦初开的内心,她总觉得这个时候自己应该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纠结了良久后,终于涩涩的开口:“此行,可有危险?”听上去就傻傻的问题。

“呵呵,不会。”蓝磬随口答着。

墨瑶似乎对她的回答很不满意,不依不饶道:“战场可不是寻常地方,你切莫敷衍了事!”

“呃……”蓝磬挠了挠后脑,怎么总觉得这话里有些说教的感觉?但却让人觉得温暖,笑了笑,突然面带郑重的说道:“我会小心的!”

“那,等你平安回来,我再给你弹琴吧。”不是凯旋,而是平安。少女此刻在意的,只是眼前这个人的安全,功名胜利于她都是枉然,她只愿心中所想之人,一生幸福安康。

“好啊,说好了!我想想啊……”蓝磬手托腮沉吟道:“一个月后出发,顺利的话大概六月间便会回来,能赶上陪你过生日呢。”

墨瑶不自觉抬头,牢牢看住蓝磬,询问:“你,你怎知我生日?”

蓝磬随意笑道:“有一次去找你时,与曼儿聊到了。”

如同一瞬间飘上天空,内心充斥着茫然的喜悦,语中带着不敢置信的忐忑,“你、就记住了?”

蓝磬大笑道:“你是我的好朋友嘛,而且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也太好记了。”

心中不可抑制的感动,虽然蓝磬只是把她当做朋友,但这已是她此生未曾得到过的温暖。

有些人一生高傲,从不会轻易对人打开心扉,但是,那纯洁的心灵一旦为谁开启,便是炙热的能将人融化的情感。

不知道对方会如何回应,甚至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回应,墨瑶只是单纯的在心中祈祷着,期盼着。

这是属于她的,绚烂到极致的初恋。

上元节对于陷入恋情的少女来说是温馨的,但对于某些玩心太重神经太过大条的人来说,欢乐才是根本。比如,某个银子太多把烟花随意乱放的人。

“月,我能采访你一下么?你究竟,是买了多少烟花?”北平城,燕府内花园一角,叶羽抚额长叹。他的身后站着掩嘴偷笑的幻灵和天旭。

而一旁身着华丽冬服的江月正兴高采烈的将烟花排列整齐,完全无视叶羽的问话,继而将一个火折子递到对方手中:“小羽,快去放。”

叶羽愣愣的接过火折子,无奈地说道:“我到底是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

“为什么?当然是放烟花了!”理所当然的语气。

“我知道,只是,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放烟花?”这种温馨的夜晚,他明明应该呆在屋里看书才对啊。

“哪里需要什么理由啊,过节不就是最大的理由嘛!哎呀你不要再罗嗦了,快放啊!”江月在一旁催促着。

“……好吧。”一边放烟火,叶羽一边感叹自己的命运,穿越就穿越吧,可为什么偏偏和这位祖宗穿到一起?如果是蓝磬或者夏空,一定会安静许多……

咻!嘭!

伴随着响亮的音色,只有四个人的烟火大会就在七彩的光芒下拉开序幕。

“希望我能赶快回家!”江月双手合十对着天空的烟火许愿。

原本温馨的感觉就被这家伙破坏掉了,叶羽无力的抚额说道:“你当烟火是流星么?”

不过……抬头看着天空绚烂的烟花在星空下开启繁花似锦的舞会,叶羽的心情同江月一般,期盼着何时才能回家。

“小羽……你说,现实中,今天也是正月十五么?”江月的声音在身旁响起,叶羽扭头看向她,烟火照亮她的侧脸,沉静而美丽。

“应该是吧……我们来到这边的时候,两个时空的季节是一样的……”重新扭头看向天空,笑了笑,说道:“就当它是一样的,也不错啊。”

“小羽,我好想回家。”

“嗯,我们一定会回去的。”

第三十三章 北伐

坤宁宫内,一身黄色龙袍的朱元璋靠在坐榻之上,他盯着眼前的奏折,双目迸发出慑人的寒气。

抚着桌案上的茶杯,他突然喃喃自语:“皇后,二十年了,已经二十年了。”朱元璋清楚的知道,虽然二十年前将元人赶出了中原,但来自蒙古的威胁从未停止。

如今,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皇后也早已过世,朱元璋深刻的感到自己不能再这样忍下去了,北元,一定要彻底消灭!

一年前的北伐,将北元的势力赶出了辽东,而这一年里,自己秘密做着决战的准备。

看着朱棣递上来的奏折,朱元璋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他拿起笔,在黄色的绸缎上写下:毕其功于一役!

第二天的金銮殿上,朱元璋下达了正式的旨意:永昌侯蓝玉为主帅,弼为副帅,拥兵十五万,远征北元。

看着跪在下面领旨的蓝玉,朱元璋知道,曾经跟在常遇春身后的年轻人如今也不再年轻了,他已经成长为真正的统帅。

洪武二十一年二月,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挥师北伐,蓝磬男装打扮被任命为亲军校尉,也随军出征。

校场之上,旗幡招展,刀剑斧戟,森然如林。

蓝玉身着黑色铠甲,红色袄裙的战袍,战盔上的红缨前后颤着,在亲兵的护拥下走进校场,原本就寂静异常的校场顿时透出寒冷肃然之气,成千上万双眼睛齐刷刷地投注过来。蓝玉屏住呼吸,从人群中肃然而过,高大挺拔的身躯笔直威武,一步步走上点将台。

片刻,远方冉冉飘来黄罗伞盖,朱元璋亲自登台点将,为蓝玉送行。御驾亲至,校场内将校士卒纷纷跪倒迎驾。

跪在人群中的蓝磬稍稍偏了偏头,试图看清朱元璋的相貌,奈何她如今只是亲军校尉,离点将台中心实在太远,看了半天也不过就看到一个明黄色的身影。

朱元璋登上点将台中央,他身后跟着首领太监陈景,托盘上奉着圣旨、令箭和印绶。

朱元璋在早已布置好的龙椅上就坐,扬声道:“众卿平身。”他的声音依旧洪亮,不带丝毫苍老的气息。

只听台下一片盔甲摩擦声,随后是三声炮响,咆哮的号角声和低沉的战鼓声瞬间响起,让嬉皮笑脸的蓝磬也不禁肃然了起来。

朱元璋满意地看着台下静默的将士们,不禁再次感到热血沸腾。这是个伟大的时代,无数的名将纵横于世。他们有的是自己的属下,有的是自己的敌人。时光飞逝,如今他们很多都已不在人世,而朱元璋自己,也已经老了。

朱元璋冲一旁的陈景点了点头,陈景连忙上前一步,高声喊道:“大将军蓝玉上前听旨。”

蓝玉上前一步,拜道:“臣在。”

陈景取出圣旨,高声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明,自开国至今,本宽仁之策待四方天下,奉礼仪为本铸君子之邦。然,北元余孽,数次进犯大明边界,扰我百姓,以至民怨沸腾。今,授大将军蓝玉北伐大元帅军衔,率军十五万,讨伐元孽,肃清边境,卫我河山,钦此!”

“臣蓝玉,遵旨!”蓝玉叩谢圣恩,起身接过印绶和令箭。

此时,朱元璋起身拿过身旁摆好的酒杯,亲自递到蓝玉面前,朗声说道:“爱卿切记,倍道前进,直抵虏廷,肃清沙漠,在此一举!今朕备下美酒,盼卿早日凯旋。”

蓝玉心中感动万分,坚定道:“谢皇上隆恩!驱逐鞑虏,肃清边境!臣定不负吾皇重托!”言罢,伸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蓝玉转身面对校场,挥手发令:“出发!”

翻身上马,蓝玉恭敬地再次向朱元璋抱拳行礼,随即一拨马头,扬尘而去。

蓝玉的大军浩浩荡荡向远处进发,路过城门两边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蓝玉的身边围绕着亲军护卫,其中一个年纪较小皮肤白皙的便是蓝磬。她此时身着亮银色锁子甲,红色的战袍,银白色的战盔。相较于平日出门时常穿的广袖宽袍,一身锦衣戎装的她少了几分书生气,多了几分英气。

策马跟在蓝玉身边,蓝磬兴奋的四下观看,显然对这种只有电视上看到过的出征戏码很感兴趣。在她的记忆中,这场北伐是明军完胜,所以完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自己只需要跟在蓝玉身边等着打胜仗就好了。

目光扫过路边的人群,蓝磬的眼神被一个纤细的身影吸引,那人站在人群中依旧显眼夺目,正是前来送行的墨瑶。并没有约好会来送行,所以墨瑶的出现还是让蓝磬吃了一惊。

目光对上的一瞬间,蓝磬看到墨瑶的唇角轻动,虽然离得很远,蓝磬还是从口型了解到了墨瑶的话:一路平安。

“谢谢。”蓝磬轻轻对她点头示意,一种被朋友关心的感觉萦绕在心头,让她觉得很是温暖。

原本就抱着玩心的蓝磬此时心情更加好,打仗什么的,从来都不是她在意的事情,能和朋友开心的聊天聚会打游戏,才是她最在意的事情。

而此时的蓝玉,带着对北元的仇恨以及肃清沙漠的使命,向目的地进发。

大军前行,蓝玉命令斥候营的人马组织起十组探马,左右各三队,前后各两队,轮番回报消息,大军都是铁骑,连携带的物资都是马车牵引,所以兵行甚速。

到了中午,军队在一处山坡下停下,埋锅造饭,这是一面阳坡,左右群山环抱,故此十分暖和。蓝玉派出一队几百人的分队驻扎在一里以外以防不测。

由于阳光充足,气候暖和,这片阳坡上的映山红已经露出了花蕾,虽然没有叶子,那枝干却也是吸足了水分,表皮有了几分绿意,花丛下边却有着皑皑白雪。

蓝磬从小生活在大城市里,对这些大自然的生物见识很少,此时看到不禁奇道:“这花不是梅花,却也能傲雪而立?”

蓝玉走到她身边笑道:“这是映山红。乍暖还寒之时就已经绽放了。待咱们班师之际,这满山的红艳,正好用来庆贺。”

“到那时,我一定要为老爹高歌庆祝。”蓝磬笑道。

蓝玉哈哈一笑,他站在山坡上向北方望去,过了一会儿才回应道:“沁儿,战场凶恶,你随时都要小心。勿要逞强好胜,如,如你哥哥一般……”

不忍见他伤怀,蓝磬拍着胸脯保证着:“老爹放心,您只管杀敌建功,无需为孩儿担心。”

蓝玉笑笑不语,遥望北方,让他想到自己一生戎马荆棘,此次北伐,倾注太多心血,势必将北元连根拔起,还大明边境无忧,也算祭典已故儿子的在天之灵。

行进多日,大军最先到达的是昌平,这里屯放着燕朱棣为此次北伐所准备的部分补给粮草。

到达昌平时已是晚上,蓝玉在马上远远看到前方有明亮的灯火,不禁稍稍加快了步伐。

道路两侧是举着火把迎接北伐军士的燕山卫士兵,北伐军队是奉皇命奔赴战场前线的辉煌之师,其中有不少是蓝玉亲自带出来的蓝家军,在上一次北伐中也曾立下了赫赫战功。

蓝玉的马顺着路向大帐走去,待走近营帐时,蓝玉方才认出,站在迎接队伍最前方的正是燕朱棣本人。

蓝玉稍稍露出惊讶的神色,燕本人亲自前来确实是他未曾预料到的。

亲亲自迎接,蓝玉心中颇为自得,他未曾立刻下马,而是任由马儿信步走近,而后才翻身下马,率领众将领俯身拜倒:“末将参见燕殿下。”

朱棣上前将他扶起,温言道:“大将军请起,长途跋涉,一路辛苦。小已在昌平军区令人备下简单的膳食,为各位将军接风。”

“多谢殿下。只是交接补给这等小事,劳殿下费神准备,已经令末将惭愧至极。如今又何劳殿下亲自前来迎接?”

“大将军哪里的话,您领军北伐数次建功,威名赫赫。若论资历,小在将军面前不过后生晚辈而已,理应向前辈多多学习。今后诸事,还望大将军多多指教提点,小定当虚心受教。”朱棣话语诚恳,言语间露出真诚之意。

蓝玉连忙行礼道:“殿下抬爱了!末将不过一介武夫,哪敢当得殿下如此赞赏。”

他虽然面上谦虚,但心中依旧有些得意。堂堂亲亲自前来迎接又有意与自己亲近,这绝对是对自己实力的极大肯定。

只是蓝玉一向自诩为太子一脉,他的姐姐是开平常遇春的妻子,也是当今太子朱标第一任妻子的生母。

所以,蓝玉一向与太子朱标走的十分近。虽然前太子妃常氏已经去世,但一向温和待人的太子,在私下里依然敬称蓝玉为舅舅。

如此亲近的关系在其中,蓝玉自是鼎力相扶太子,绝对不会接受任何藩的示好。

不过如今他受到朱棣的礼遇,这种飘飘然的感觉,他还是乐在其中的。

第三十四章 征途

大军在昌平安营扎寨,生火做饭。蓝玉陪朱棣用过膳后便走出营帐散心,远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