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允说道:“郎中令谬赞了,这些书信也是县衙官员主动提供的,不是本官手段如何。说到底,还是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事情,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此刻的李傕,却是傻了眼。

自己写给焦韧的书信,焦韧这死胖子竟然没有焚毁,而是存留了下来。

可恶啊!

更严重的是,王允竟然拿到了书信。

焦韧此刻跪在地上,脑中也是一片空白,心中彻底慌了神。他和李傕来往的书信,是他自己亲自藏起来的,事成后用来找李傕兑现承诺的。藏匿的地点,只有他一个人知晓,可偏偏王允却拿到了,真是太古怪了。

李儒盯着王允,脑中快速的转动着。如果否认王允提供的这封书信,说成是伪造了李傕的字迹,王允会怎么应对呢?

哼,不管如何,不能承认便是。

李儒思考一番后,决定死不承认,就说道:“王司徒说这封信是李傕书写的,有何凭证呢?只要熟知了李傕的自己,我也可以找人撰写一封书信,说是李傕写的。仅仅是这封信,不足为凭。”

王允闻言,皱起眉头。

李儒的这话,却是耍无赖了。他预料到了李儒会有应对的手段,所以昨天晚上就有了动作。可李儒如此的无赖行径,让王允觉得棘手。

对方要执意不承认,他能怎么办?

太无耻了!

王允绷着老脸,看着此刻又放松的李傕,倍感乏力。

刘宣看到后,心中摇头。

王允的确是老谋深算,但王允手中力量不足,遇到了这样耍无赖的事情,有理也被说成无理,说道理根本说不通。

他看着李儒,一步站出来,拱手道:“丞相,下官有话说。”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刘宣身上。

董卓挥手道:“但说无妨。”

刘宣拱手回了一礼,然后又面向李儒,道:“如果王司徒说和李傕没有来往,不知道他的字迹,郎中令肯定不信,也会否认。所以在下不提书信,仅仅是凭借焦韧的说辞,以及昨天发生的事情,来细说其中的漏洞。”

李儒道:“洗耳恭听!”

王允目光也看向刘宣,他听孔融说刘宣能力出众。

到底如何,正好可以看看。

刘宣神色平静,不急不缓的道:“李傕和焦韧抓捕在下的这件事,漏洞至少有五点。”

“第一,按照焦韧的说法,当场抓捕在下的时候。焦韧不认识在下,但李傕不认识吗?焦韧不知道我是第一次来长安,难道李傕不知道吗?”

“既然知道了我,为何要执意抓人?”

“第二,焦韧带去的衙役,没能成功。之所以成功,是李傕带着数百士兵威胁,最后才抓住了我。但李傕明知我不是犯人,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这件事摆明了是两人串联的。”

“第三,我一直和孔相在一起。孔相可以证明我无罪,为什么焦韧不询问?”

“第四,就算我被抓了,也应该是焦韧提审。即使焦韧请李傕帮忙,但李傕也无权提审。这叫什么,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第五,杀人命案,只抓了嫌疑人,但被杀一方的证人及死者讯息全然没有。证人是谁?完全可以把人喊来对峙,就可以解决的,可还是没有。这命案,是真是假?”

刘宣一口气说了五点漏洞,李儒的面色变得凝重了起来。

他给焦韧的说辞,已经是自圆其说。没想到,刘宣还是找到了这么多的漏洞,说到底还是李傕做事不密。

其他官员看向刘宣,都微微颔首。

果然,此子不简单。

董卓看向刘宣,眼眸中有着审视的神色。这个小子的确不简单,口齿伶俐,而且还能把李傕折腾成这样,有点本事。

刘宣又看向董卓,道:“丞相,关于在下被抓一事。下官认为,这肯定不是丞相的授意,而是李傕个人对我的报复。”

“其原因,是因为李傕去北海国传达命令时,和我有了纠葛。”

“李傕怀恨在心,才有今日之事。”

刘宣神色笃定,道:“我认为这是李傕公报私仇,焦韧助纣为虐,更是有罪。这件事,从头到尾,只是李傕和焦韧策划的。”

一番话撇开了董卓,给了董卓的台阶下。

紧张的气氛,又稍稍和缓了。

“哈哈哈……”

董卓听了后,忽然大笑了起来。张狂肆意的笑声,在大厅中回荡着。好半响后,董卓才说道:“好一个刘宣,好一张利嘴。”

刘宣微笑道:“丞相谬赞了。”

董卓思考了一番,沉声道:“李傕公报私仇,罢免官职。鉴于其也是有功于社稷之人,让他担任丞相府门岗,为本相守门一月,以作惩戒。长安县令焦韧,滥用权柄,罢免官职,永不录用。李傕、焦韧,你们可心服?”

“末将(下官)心服口服。”

李傕和焦韧听了后,同时开口回答。

董卓又问道:“王司徒、刘宣,是否满意本相的处置?”

“多谢丞相。”

王允和刘宣拱手道谢,两人都明白能到这一步,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要涉及到董卓,要让董卓颜面扫地,肯定不可能。

万一董卓发飙了,就得不偿失了。

能卸掉董卓的下马威,卸掉李傕的事情,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第151章 通权达变

事情圆满的解决了,王允带着孔融、蔡邕等一行人离开了丞相府。李傕成了守门的人,焦韧被罢黜官职永不录用,两人也是灰溜溜的退下。

大厅中,只剩下董卓和李儒。

董卓黑着脸,他虽然报全了颜面,但毕竟输了一筹,显得有些不高兴。看着李儒,董卓问道:“文优,今天的事情,你怎么看?”

李儒并未回答,反而道:“丞相认为刘宣如何?”

董卓道:“通权达变!”

四个字的评价,可谓相当的重视。

董卓带兵掌控了朝廷,执掌朝政,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可以说,董卓就是隐形的皇帝,他才是朝堂上真正的主宰。

在董卓眼中,蔡邕名气很大,招揽蔡邕,提拔蔡邕,是为了彰显他礼贤下士的风度。但事实上,董卓对蔡邕的评价也仅仅于此,只认为蔡邕是一个有些才华的读书人。

杨彪、马日磾之流,入不了董卓眼界。

唯一的,就是王允。

在董卓看来,王允能隐忍,够圆滑,更有足够的名望和能力,颇为不错。可王允也有致命的缺点,清高自傲。他看得上的人,自然是和颜悦色,看不上的人爱理不理。

刘宣有王允的优点,却没有王允身上的沉疴缺点。

所以,董卓给了‘通权达变’的评价。

李儒点头道:“刘宣弱冠之年,能将李傕玩得团团转,更进退得当的令丞相不得不处罚李傕、罢黜焦韧,此子的能为不简单。今天的关键,就在于刘宣。倘若没有刘宣,王允一行人,又只能吃了哑巴亏。”

顿了顿,李儒又说道:“刘宣除了能力之外,还是北海世子,是皇室中人。他有此能力,再加上王允、杨彪、孔融等人的帮衬,前途不可限量。”

董卓道:“这等人才,不能为小皇帝所用,不能被王允等人左右。他必须掌握在本相的手中,为本想所用。”

李儒笑道:“丞相爱才,这是刘宣的福分。丞相想拉拢刘宣,卑职就绸缪一番。”

董卓微笑道:“辛苦贤婿了。”

……

刘宣跟着王允一行人离开了丞相府,来到司徒府。

厅中,众人落座。

王允神色欢喜,微笑道:“今天圆满的解决了刘宣一事,并且李傕被贬斥,焦韧被罢免,可谓是一大喜事。”

马日磾摇头道:“还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王允道:“有何不足?”

马日磾道:“刘宣证明了李傕和焦韧的罪证后,不该给董卓台阶下,应该趁势而上,要求董卓彻查到底,并且让董卓严惩李傕和焦韧,而不是小惩大诫。这一次,他也仅仅是罢免了李傕的官职让他守门,而焦韧也只是不录用而已。”

马日磾看向刘宣,语重心长的道:“最后的时候,你不该妥协的。”

一句话,顿起波澜。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刘宣身上。

王允心中自有想法,却问道:“世子是怎么想的?”

刘宣拱手回礼,回答道:“董卓执掌朝政,朝廷大全在他的手中,长安城内外士兵,也被他掌控。谁都无法否认,董卓可以颠倒黑白。”

“董卓理亏,给他一个台阶下,便既可以惩戒李傕,又可以罢免焦韧。”

“同时,董卓也能接受。”

刘宣神色认真,缓缓道:“在董卓理亏的情况下,尤其是他罢黜了焦韧,诸公完全可以借机谏言,选择一个终于朝廷的官员担任长安县令。”

“长安县令官职不高,却是朝廷中枢之地,关系重大。”

“借此机会拿下了这一官职,对朝廷来说,对诸公来说,都是一个好机会。”

“在下认为,我们考虑的重点,不在于是否让董卓难堪了,是否让董卓丢脸了,是否给了董卓台阶下。而是要通过这件事,为朝廷获取了一点力量。”

“如此,诸公乃至于朝廷,乃至于大汉的江山,才能一步步往好的方面发展。”

刘宣一副沉重神色,道:“反过来说,诸公和董卓死磕,和董卓硬碰硬。最终的结果,董卓有分毫损失吗?”

“没有,董卓不会有分毫的损伤。反倒是诸公,会因此丢掉官职,甚至是丢掉性命。”

“诸公身居要职,身家性命早已不是自己的,是朝廷的,是属于大汉的。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为了大汉朝,诸公应当理智的对待董卓。”

刘宣说道:“动辄弹劾,动辄以死相逼,只能弄巧成拙。诸公的目的,应该是通过一件件事情,一点一点的获取力量,壮大天子的力量,这才是当务之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啪!啪!”

王允忍不住点头,脸上尽是赞赏,抚掌称赞。

这话,说到他的心坎儿了。

一直以来,王允秉承的就是这个原则,委曲求全,甚至曲意讨好董卓,为的就是保留朝廷的力量。但朝廷的许多人官员一意孤行,非要和董卓分个高下,最后血溅当场,被董卓处死,而董卓毫发无伤。

死一个人,就少了一分力量,话语权就少了一分。

灵活的和董卓交锋,才是正道。

其余的官员听后,脸上也流露出沉吟神色。

“唉……”

马日磾轻叹了一声,拱手道:“世子一番话,如晨钟暮鼓,敲醒了老夫。老夫一身性命,身系朝廷安危,自当好自珍珍惜。”

蔡邕捋着颌下胡须,赞叹道:“世子年纪轻轻,却通权达变,令人佩服。”

士孙瑞说道:“世子一番见解,鞭辟入里,发人深省。”

一个个人,纷纷称赞刘宣。

面对众人的称赞,刘宣心中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的一番话,打动了众人,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他面容平静,不卑不亢的道:“在下能理解诸公,考虑的出发点不同,做法也不同。”

一众人见刘宣不骄不躁,更是满意。

王允心中有了想法,道:“世子从牢房中出来,毕竟在牢房中呆了一天,需要洗漱。这样吧,世子先回去洗漱休息一下。晚上,老夫设宴为世子接风洗尘。诸公也务必要捧场啊。”

“一定,一定!”

众人闻言,纷纷应下。

刘宣拱手向王允道谢,和孔融一起离开了司徒府。

两人去了县衙,长安县令焦韧被罢官,县丞战战兢兢,哪里敢得罪刘宣。当刘宣提出彻查史阿一事,县丞就明白了过来,他装模作样的翻阅了史阿的资料,当着刘宣的面说史阿是被冤枉的,最后释放了史阿。

带着史阿,刘宣和孔融回到了客栈。

孔融去休息了,刘宣安排史阿住在客栈中,暂时让史阿作为随行的护卫。处理完事情,刘宣又去安抚了甘梅,才回到自己的房间中。

有了空闲,也有了空间,该抽取十一月的奖励了。

第152章 龙渊剑

刘宣闭上眼,脑中抽奖系统浮现了出来。这次系统的奖品,武功、武器、兵书、种子、药物等应有尽有,相当的齐全。刘宣大致的扫了眼,眼中一亮,因为他看到了《金钟罩》神境初卷的武功秘籍。虽然只是神境前期的秘籍,也令刘宣眼馋。

目前刘宣的武功,已经位于后天巅峰境界,停滞不前。想取得突破,短时间靠自己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靠系统。只是要抽取这一卷秘籍,得看运气。

除了《金钟罩》神境初卷的秘籍令人眼馋,刘宣还看上了兵器中的一柄宝剑。

刘宣抽取了三棱刺,随身携带防身。

抽取的霸王枪,则是厮杀使用的。自身的佩剑,一直没有准备。这时代,身为士子,作为一个有身份的人,佩剑也是身份的彰显。

看着系统上的介绍,刘宣更是眼热。

这柄宝剑,名为龙渊剑,全长四尺八寸,剑柄长一尺,剑刃长三尺四寸,重四斤。剑刃是百炼合金钢锻造的,锋锐无匹,吹毛断发;剑鞘是黑檀木制作,古朴厚重,大气磅礴。

龙渊剑是典型的汉剑,符合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