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宣说道:“邴原先生谬赞了。”

管宁道:“殿下,既然这段时间要修筑书院,我们也帮不上忙。正好,我和邴兄都打算离开一趟。第一,是回北海国故乡看看;第二,是广邀好友,请更多的大儒来黄县。”

刘宣听了后大喜,拱手道:“如此,我代替东莱郡的士子谢过两位先生了。”

如果管宁和邴原邀请了更多的大儒来,对东莱郡来说,那真是大喜事一件。

接下来,刘宣又简单聊了接下来的安排,然后便告辞了。

时间转瞬即逝,一晃进入五月。

这期间,贾诩依照刘宣的安排,准备好了刘宣迎娶蔡琰的婚事。

五月初三,大吉。

这一日,刘宣亲自去迎娶蔡琰。

把蔡琰带回府上,在贾诩的主持下走完了礼仪,才把蔡琰送入了后院。

刘宣来到前厅,和麾下的一干人等喝酒。

今天的蔡邕,脸上还是有笑容的。虽说刘宣娶了她的女儿,没有给予正妻的名分,但刘宣毕竟还是以正妻的规格来迎娶的,而且刘宣是北海靖王,又是天子皇叔,身份也不一般。

刘宣来到蔡邕身前,端起酒杯道:“岳父,这一杯酒,小婿敬你。多谢你培养出昭姬这般优秀的女儿,请!”

蔡邕点了点头,然后便饮下了杯中酒。

刘宣跟着往下去敬酒,从糜竺、管亥、太史慈等人,到郭嘉、贾诩等人。一轮敬酒结束,刘宣让郭嘉帮着照顾众人。

毕竟,郭嘉是刘宣的兄长。

刘宣来到了后院,来到了蔡琰的院子中。

走到了门前,刘宣站在门口,停顿了片刻,才推开了房门。刘宣进入了房间中,来到蔡琰身前聊起了盖头。

蔡琰见到刘宣,脸上骤然升起一抹娇羞。

虽说当着蔡邕的面,说她已经是刘宣的人,但实际上,两人至今还没有越界。

今日,却是洞房之夜。

想到今天晚上即将发生的事情,蔡琰的心中,就有些娇羞。

“殿下!”

蔡琰微微低下头,喊了一声。

刘宣在蔡琰的身旁坐下,道:“要叫夫君。”

“夫君!”

蔡琰喊了一声,手更是捏着大红色的裙裾,脸上表情更加羞红了,红彤彤得发烫。

刘宣看在了眼中,问道:“昭姬,当初在长安,我们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你怎的就对我一见倾心了呢?”

此刻的两人,没有外人在场,刘宣开口询问。

窃窃私语,只有两人最合适。

蔡琰脸上有着一抹缅怀的神色,道:“妾身听闻夫君在长安的一举一动,便知道夫君是英雄豪杰。而且当初妾身也不喜欢卫仲道,因为夫君出现,解除了这一问题。加之当日在府上,夫君一首曲子,令妾身心折……”

说着话,蔡琰都是条理混乱了。

蔡琰想了想,说道:“总之,妾身当时也不知是怎的,一咬牙,就在夫君离开的时候,在亭中送别。”

刘宣握着蔡琰的手,郑重道:“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卿。”

蔡琰脸上的表情也是一派肃然,一字一顿的说道:“君如磐石,妾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刘宣伸出手,揽住了蔡琰的腰肢。

手一触碰到蔡琰腰肢瞬间,蔡琰的身子轻微的颤抖了一下。

旋即,蔡琰说道:“夫君,妾身替你宽衣。”

刘宣站起身,便伸出双手。

外袍落下,只剩下内中的内衣。

刘宣伸出手,揽住了蔡琰的腰,俯身就朝着蔡琰吻了下去。

屋子中灯火摇曳,两道身影缠绵。

衣服翻飞,喘息声阵阵起伏……一夜的春光散去,清晨,鸟儿名叫,金灿灿的光芒洒落了下来,使得房间中点缀上了一片熠熠生辉的金光。

刘宣醒来后,见蔡琰还在休息,就悄然出了房间,在院子中晨练。

蔡琰醒来的时候,见身旁没了人,穿上衣服走出房间,便看到了刘宣。等刘宣晨练完毕,蔡琰才开口道:“夫君,妾身让人准备洗漱。”

刘宣收起了武器,洗漱后,便带着蔡琰去见貂蝉、董菡等人。

时至今日,刘宣的后院也有好几个人了。

人多了,事情自然多。

刘宣也没有过多的干涉,只是交代几人好好相处,陪着几个人聊了会儿天,然后就起身朝书房走去。

来到书房,刘宣让史阿守在外面,开启五月的抽奖。

这一月的抽奖,抽取了一袋玉米种子。

刘宣把玉米种子收起来放好,今天是不可能耕种这些种子了。刘宣的打算,是等明年开春后开始种下这些种子。

时至今日,他有了根基后,可以着手准备了。

抽取了奖励,刘宣才打开了房门。

刚打开门,史阿走进来,道:“主公,蔡先生有事求见,正在大厅等待。”

刘宣直接朝前厅行去,见到了蔡邕。

刘宣说道:“岳父!”

蔡邕微微颔首,两人宾主落座,道:“今日来找你,是来辞行的。既然昭姬已经嫁给你了,事情办妥了,老夫就要回转长安了。”

刘宣眉头微蹙,道:“岳父何必要再回长安呢?如今的长安,乃是是非之地。岳父回了长安,那就是陷入泥沼当中,何不留在黄县。至于岳母等人,我自会派人接过来。”

蔡邕摇头道:“不了,老夫在长安还有要事要处理。”

刘宣道:“岳父……”

刘宣刚一开口,就被蔡邕打断了:“老夫上次受你威胁,是为了昭姬的幸福。但是这一次,回长安是老夫自己的事情。你有你的事情,老夫有老夫的路要走。所以,你劝我也没有用。”

刘宣轻叹道:“既如此,岳父如果有事,一定要派人来通知。”

“嗯,好好对待昭姬,别辜负了她。”蔡邕站起身,道:“见了昭姬,她肯定得哭,老夫就不见她了,回头你告诉她一声。”

刘宣听了后,明白蔡邕的一片心思。

等蔡邕离开了之后,刘宣径直去找到了蔡琰,带上蔡琰一起去城门口。刘宣和蔡琰刚到一会儿,蔡邕见到了刘宣和蔡琰,一脸无奈神色。

简单的告别,蔡邕就离开了。

刘宣看着哽咽的蔡琰,伸手握着蔡琰的手,便带着蔡琰回去了。

第341章 目标徐州

黄县,城西。

一座书院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

这一座书院,赫然是由黄县拨款牵头修建的。

书院的建筑面积,多达两百亩,里面修建了一栋栋房舍,以及宽阔的学舍。无数的工人,正在加紧修筑房屋。

在学院开始修建时,管宁和邴原回来了。

跟随两人回来的,还有许多儒士。

此时,管宁和邴原带着众人正在查看学舍。

管宁看着学舍,道:“诸位请看,这一座学院,便是以后我们教授课程的地方。靖王殿下已经说了,学舍有两百余亩,将会容纳无数的学生。”

邴原说道:“我们的目标,是把黄县打造成文风荟萃的地方。”

众人闻言,脸上都有着笑容。

管宁继续道:“战国之时,齐国临淄有稷下学宫,为天下文人汇聚的地方。如今,我等汇聚于此,也当以此为努力。”

“幼安先生言之有理!”

“幼安公果然是好志向,我们一定会培养出无数人才。”

“这是值得吾奋斗一辈子的事情啊!”

一个个人纷纷开口,都是雄心壮志,眼中闪烁着笑容。对于儒士而言,能有安身之地,可以研究经典,可以传道授业,那就是最好的事情。

管宁带着人转了一圈,然后就带人往驿馆行去。

所有人,暂时都住在驿馆。

等书院的学舍修筑完毕,所有人都将住在书院中。

管宁和邴原回了府衙,见到了刘宣,管宁说道:“殿下,我们这一次回北海国,带回了四十二名大儒,都愿意在学院授课。”

刘宣拱手道:“多谢先生!”

管宁道:“分内之事!”

顿了顿,管宁道:“殿下,现在还有一事,需要殿下定夺。”

刘宣说道:“先生请说!”

管宁说道:“书院很快就会落成的,现在得把书院的名字定下来。”

刘宣问道:“幼安先生和邴先生有什么想法?”

管宁回答道:“我们的意见,都是请殿下赐名。”

刘宣沉默了下来,思考片刻道:“关于书院的名字,就命名为青州书院。”

管宁道:“就依殿下之言,青州书院,这一名字简单好记,而且也点明了在青州,让青州书院出去的学子,能牢记出身。”

刘宣道:“先生言之有理!”

管宁拱手道:“书院还有诸多的事情,在下告辞。”

邴原也起身告辞。

刘宣送管宁和邴原离开,然后回到了书房。

糜竺来到书房,汇报了造船的事情,以及已经安排柳信为水军统领的事情。一切的事情都上了正轨。现在的黄县,是一天一个样,不断的发生变化。

刘宣对于糜竺的能力,也是相当的满意。

有糜竺处理东莱郡的各项政务,刘宣也不用太过费神。

糜竺提出告辞,却被刘宣留下了。刘宣喊来了史阿,让史阿通知贾诩、郭嘉、太史慈、管亥、刘政等人来书房议事。

众人落座。

刘宣面色严肃,道:“今日把你们请来,是商议攻打徐州一事。”

攻打徐州?

众人闻言,脸上表情惊愕。

以东莱郡一郡的力量攻打徐州?

最重要的是,如今才刚稳定东莱郡,现在就去攻打,显然不是最合适的时机。

糜竺率先开口道:“现在攻打徐州,如果胜了,自然没有问题。如果失败,恐怕会掀起大波澜,导致东莱郡稳定的局面再度动荡。而且一旦开战,需要耗费无数的粮草,对东莱郡来说,这是极大的负担。”

管亥哼了声,道:“糜兄,我就不同意你的说法了。徐州陶谦老儿,三番五次暗中出手,这老匹夫简直是该死,不收拾他,他还认为主公好欺负。我们杀过去,狠狠的教训他。”

太史慈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开口。他是刚刚追随刘宣的,不了解情况,不适合开口。

刘宣看向贾诩,道:“贾军师怎么看?”

贾诩说道:“老夫认为,开战是必须的。陶谦屡次挑衅,不收拾他,陶谦肯定会肆无忌惮。但具体怎么打,这一战怎么操错,就得谋划一番了。全面开战不合适,这一战只能打局部。”

刘宣眼中一亮,道:“继续!”

贾诩说道:“第一,先礼后兵。殿下派遣一名使臣前往徐州,言明徐州屡次干涉东莱郡内政的事宜,请陶谦给个说法。”

“如今的陶谦,毕竟是徐州之主。”

“陶谦见了使臣后,肯定会拒绝的,然后主公再挥军出战。”

贾诩说道:“第二,东莱郡和徐州琅琊国接壤,此战,我们就攻打琅琊国。以雷霆之势,直接夺取东莱郡和琅琊国接壤的地方,然后等着陶谦带兵前来谈判。”

“和徐州开战,重在打压陶谦,获取好处。”

“要全面攻打陶谦,肯定不行。第一,曹操不会允许;第二,袁绍不会允许;第三,袁术也不会允许。”

贾诩正色道:“诸侯都希望维持一个平衡,主公要全面开战很难。我们自身的基础,也难以支持和徐州全面开战。”

刘宣听了后,点了点头。

贾诩的一番分析,把和徐州开战的一个基调定下了。

郭嘉开口道:“贾军师的分析有道理,但我认为,是否可以夺取琅琊国,作为以后攻打徐州的一个桥头堡。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在徐州内插了一根刺。”

贾诩沉吟一番,道:“郭军师的建议可行,只要好好的运作一番,是可行的。”

刘宣吩咐道:“来人,拿地图来!”

当即,刘宣吩咐侍从拿了一副地图上来,挂在了书房当中。既然要商讨对徐州的作战方案,有地图参考最合适。

面对着地图,众人再一次进行论证。

最后,决定攻打琅琊国。

刘宣说道:“琅琊国是徐州最大的一个郡国,只要站稳了脚跟,不论是以后攻打曹操,亦或是攻打徐州,甚至南下扬州,都有极大的好处。那么,我们下一步,就准备对琅琊国动手。按照贾军师的计划,派遣使臣的同时,我们对琅琊国的渗透也可以开始了。”

糜竺主动说道:“主公,糜家在琅琊国的许多县城,都有商人。如果要渗透,糜家的商人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宣想了想,道:“可以,但他们只牵线,不参与行动。否则琅琊国一战开始,糜家在徐州境内的商铺,都会遭到致命打击。”

当即,刘宣开始安排各项事宜。

一项项命令下达,众人都各自忙碌起来,为攻打琅琊国做准备。

第342章 一箭双雕

徐州,下邳县。

下邳作为徐州的治所,是徐州的政治、经济中心。陶谦治理徐州多年,虽说陶谦年老,但也是励精图治,徐州在陶谦的手中,倒也是国富民丰,颇有实力。

州牧府!

陶谦的麾下众将,曹豹、陈珪、陈登俱在。

大厅中,还站着一名儒士。

此人名叫邓方,是糜竺挑选的一名文士,专门交涉而来。

邓方道:“邓方奉靖王之命来徐州,见过陶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