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大贼-第5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伯利亚的俄国部队已经撤离了,阿克伯利尔将军在自卫军北进的时候没有敢和自卫军发生冲突,因为他不敢背上挑起内战的罪名。如今在这一片地方的俄国武装都被自卫军整编,只有一个人还不愿意放下俄国的军旗,他还扛着俄国的战旗在西伯利亚一带活动着,不接受自治政府对他发出的招安。

这让杨司令感觉到很麻烦,就像有一根刺,扎在自己肉里面一样。必须拔掉这根刺。

“高尔察克将军,中国方面对于一直活跃在西伯利亚和远东一带的布琼尼匪帮十分的担忧。本来我们希望俄国方面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愿意,也不应该做过多的干预。但是你要知道现在有很多中国侨民生活在西伯利亚,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的侨民的生命安全。我希望俄国方面能立即采取有效的行动。”

布琼尼匪帮,高尔察克脸部的肌肉抽动了几下。在战争开始的初期确实有很多人都怀疑过布琼尼,甚至连高尔察克都咒骂过这个混蛋,是他的行为让各国找到了干涉俄国内政的理由,对西伯利亚平民的屠杀也让所有的俄国人无法原谅他。

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布琼尼和他的“匪帮”一直在勇猛的和侵略者战斗,他们和日本军队的作战次数超过了任何一支正规部队,他们保护村庄,他们掩护战友,他们在俄国的土地上撒着热血,布琼尼没有解释,却用他的行动洗刷了高尔察克对他的怀疑。

最让高尔察克佩服的是,当自卫军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击败了日本人之后,连阿克伯利尔将军都选择了从西伯利亚撤退,托洛茨基同志甚至亲自发电报给布琼尼。让他带着队伍退回来,剩下的事情可以由组织上出面交涉,但是布琼尼却不愿意离开。

他的理由是:“俄罗斯的土地上,必须有俄**队的战旗。”

中国人为什么非要干掉布琼尼高尔察克的心里十分明白,作为一个俄国人,作为一个爱国的俄国人,他不愿意看到布琼尼被中国人干掉。

“杨司令,关于布琼尼的事情我想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查一下,仅仅凭着那些来路不明的赃物就断定他是那个残暴的凶手。这未免有些太武断了。”

杨小林脸上没什么表情,一副很严肃的模样:“其实,他是不是凶手并不是我们现在必须解决问题,布琼尼匪帮流窜在西伯利亚和远东一带。骚扰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搞得人心惶惶,我们中国对那里的局势很担忧,你应该知道我们在那里有很多商业利益。”

高尔察克马上说道:“据我所知。布琼尼到现在没有任何扰乱社会的迹象,他的部队没有骚扰平民!杨司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更合理的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句话真的让杨司令笑了。看来高尔察克先生还并不成熟,布琼尼有没有袭击平民其实自己完全替他做主的。只要杨小林想做,明天布琼尼就会袭击俄国城市,再度制造震惊世界的惨案。

杨司令现在不想这么做而已。

杆子洛夫斯基到了西伯利亚北部之后,就开始追查布琼尼的下路。不要小看杆子洛夫斯基的能力,现在他对布琼尼的行踪了如指掌,之所以还没有动,是因为杨小林希望俄国人亲自来干掉布琼尼。

但是现在看来,俄国人最少还没有混蛋到那个地步。杨小林只能采用第二个办法了。

他从抽屉里面拿出了一份文件来放在高尔察克的面前:“高尔察克先生,这是中美德英法意六国刚刚作出了联合声明,我们认为在俄国的战争已经结束,现在应该对战争期间一些不人道的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康斯内次惨案是我们六国认为必须要对全世界有个交代的。”

高尔察克接过来看了一下,脸上的神色顿时就变了:“不!你们不能这么做!你们没有权利在俄国的土地之外让其他国家的法官来审判我们俄国的公民!你们这是在羞辱俄罗斯民族!”

高尔察克说的一点都没错。

在六国的计划书中,提出在北京设立一个法庭,专门对康斯内次惨案的参与者进行审判和裁决,并且做出最终的处理方案。法庭设立在中国,法官由英国方面指派,其他几个国家都将派人来陪审,审判的是俄国人。

要知道康斯内次是俄国的土地,最少名义上是。一个俄国人在俄国的土地上做的事情,不管是不是真的,好像也轮不到其他国家来裁决吧?

如果这还不算是对俄国主权的侵犯的话,那么主权是什么就真的无法定义了。

第一三七章民主这个东西

看的出来高尔察克先生非常的激动,他甚至不自觉的站起来的身子,身体微微的前倾。他的眼神中放出一股痛苦和愤怒的神色,这神色让杨司令有些同情,也有一丝隐隐的快意从内心升起。

没错,这个计划是中国提出来的,目的,就是羞辱俄国人。

杨小林绝对不是为了报复当年俄国对中国的羞辱,他已经过了那种赌气的年龄,如果真的要报复的话,他不会采用这样的手段。羞辱俄国,是因为俄国政府刚刚在名义上完成统一,他要国际声望上打击俄国,他要让俄国人对他们的政府不满,更要为那些本来就对托洛茨基政权不满的人,提供一个攻击政府的借口。

这个策略并不高明,一眼就能看透,所以英法德意美五个国家才会跟上来。没有人希望俄国真的统一强大,即便现在支持俄国的法国政府,也想给俄国人制造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也想通过打击俄国让这头北极熊永远只能做自己的炮灰。

面对高尔察克的激动杨司令却非常的平静:“高尔察克先生,这不是我们一个国家的决定,而是国际社会的决定。康斯内次惨案是本世纪以来最血腥的屠杀,我们必须找出事情的真相,必须有人对死难的无辜者负责。那些蔑视别人生命的人,必须要付出代价。”

高尔察克的胸口急剧的起伏着,他已经从杨小林的脸上看出来这事情根本没有斡旋的余地了。他很想问问杨司令,难道康斯内次惨案死的人比东帝汶还多么?他很想问问杨小林为什么杜月笙可以在杀人之后堂而皇之的坐船回北京?

但是他最终什么也没有问。尽管现在的高尔察克还不成熟,可他也不是一点都看不懂形势,当一个禽兽在你面前满口仁义道德的时候,就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没办法,俄国只能接受这个羞辱。他们需要中国的帮助,更需要英法的支持。

现在德国人虽然已经开始撤退。可是俄罗斯的局势根本就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克伦斯基先生给他发来电报,让高尔察克意外的是克伦斯基让他留在中国不要回去,不管托洛茨基他们发出什么样的命令,高尔察克不能再回俄国。他应该在这里尽量争取西方和中国对俄国民主运动的支持。

这个电报让高尔察克察觉到国内可能有大事要发生了,他知道自己现在帮不了布琼尼什么。他感觉到一丝悲哀,当一个国家连为他战斗的勇士都无法保护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希望在哪里?

杨司令的脸上还是那样的不温不火:“就这么说吧,希望俄国方面能配合国际社会的这次审判。抓捕布琼尼的事情,我们会派人去做的。高尔察克先生,下面我们来谈谈前天您说的关于物资援助的问题。克伦斯基先生的电报我已经收到了,说实话我对俄国现在出现的政治分歧感觉有些失望,在我的想法中,我希望俄国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民主的国家。”

高尔察克慢慢的坐了下来,努力忘记刚才的羞辱和愤怒,轻声的问了一句:“杨司令,我希望中国方面在支援问题上能和英法保持一致,我们才是真正的民主。这您知道。”

杨司令笑了:“没问题,中国绝对支持俄国人民选择自己的道路。”

这一次杨小林没有说谎,中国一定会全力支持俄国人民的民主运动。

民主是个好东西,杀人不见血。

不要说英国和美国民主了几百年都没事。看看美国和英国的政党就应该知道,他们的民主是有条件的,他们绝对不允许那种带着阶级色彩和民族的色彩的政党登上政治舞台。

也就是说,绅士们的民主就是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然后问你,你是吃苹果呢还是吃香蕉?

俄罗斯的情况不是这样,杨司令绝对相信。当两个对立的阶级共同执掌一个国家政权的时候,这个国家迟早要爆发战争。

目前情况的发展好像越来越对中国有利了,托洛茨基同志显然没有任何的民主经验,克伦斯基先生也是太过理想化了,他们为了快速的让俄国在形式上形成统一,选择了和自己立场完全对立的伙伴合作。

俄国的发展和杨小林一开始估计的一样,德国人大兵压境的时候他们一片团结,颇有众志成城的味道。托洛茨基甚至还对克伦斯基先生的爱国情怀大加赞扬,并且做出承诺保证在赶走侵略者之后会举行全国选举,让俄国人民自己决定未来的命运。

托洛茨基同志说这话的时候绝对是真心的,但是没用。德国部队一撤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那本身就不可调和的矛盾马上就爆发了。民主选举变的困难重重,好像是迷雾里的一朵美丽的花,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却无法掌握。

最关键的是在一些地方政务的处理上,同志们确实玩不过这些民主人士。这导致了在俄国的一些地位组织上的力量被逐渐的削弱,于是,托洛茨基同志有些想反悔了。

可说出来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更何况还有英国和法国以及中国在旁边监督着,俄国需要援助,托洛茨基不敢名目仗胆的食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更烂的一招。

既然两个政党我玩不过你,那咱们多搞几个政党出来玩。他的本意是削弱克伦斯基的力量。但是托洛茨基同志没有意识到,他这个想法给杨小林提供了一个可以彻底肢解俄国的机会!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机会不是我找到的,而是你送上来的。杨司令现在要做的就是帮助俄国人,走向民主的生活,是那种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政党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治国理念的真正的民主。

乌克兰人民的意愿应该被尊重,高加索地区人民也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西伯利亚更是应该有选择命运的自由,白俄罗斯如果想独立的话,俄国不能阻拦。当俄国人实现了这样的民主的时候,我们的北面就没有威胁了。

当然,我们自己这边就不需要民主了。也不是完全不需要,适当的时候做做样子还是可以的。但是像现在孙文先生和袁世凯的那些作为,真的已经让杨小林感觉到了一丝不安,他正在想办法处理这个问题。

孙文先生的新党新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大规模的宣传,借着从俄国刮来的红色风暴,孙先生敏锐的把握到工人将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那些革命者的身影出现在各个工厂,有点蠢蠢欲动。

最让杨司令担心的还是北洋,蒋志清上校也为北洋开始奔走。

不得不说蒋上校的能力还是相当出色的。蒋志清没有着急去拉拢那些政府的要员,也没有去和新党争夺那些工厂里面的劳动者,他把眼睛盯在了现在的中学和大学的里面。

这些学生都是正处在政治观念正在形成的时期,政府对北洋的宣传一向是正面的,所以他们并不抗拒北洋的拉拢。短短时间内北京城十四所中学和三所大学里面全部建立了北洋的青年组织,“北洋青年团”,“北洋奋斗社”,一个个在学校里面是活跃的很。

加上老袁的支持和北洋的老底子本来就还可以利用,经常安排一些上过战场的北洋将军到学校里面去和学生互动,北洋很多人都经商了,而且生意做的不错,在资金上面北洋要比孙文他们宽裕的多,使得他们的青年组织发展相当迅速。

蒋志清目前正在寻找着新的,适合年轻人的北洋纲领,原本看上去暮气沉沉的北洋忽然间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颇有一种风雨欲来的味道。

东北当然不会坐视他们发展壮大超越自己,这帮人跟着杨司令一路冲到现在,他们付出了很多,让他们把成果拱手相让那是不可能的。

那帮人清楚的很,不管是北洋还是孙文,至少在十年之内动不了他们。但是十年以后呢?他们不甘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只能坐十年!

他们拿出了具体方案来,东北最大的缺陷有两个,第一是他松散,第二是局域性太强。赵占元他们几个来找杨司令的时候就说了,现在应该做的是像孙文和北洋做的一样,我们也成立一个有纲领,有组织的政党。

我们完全有能力比新党和北洋做的更好,我们可以吸引全国更多的人,这样不说什么万世长久,最少我们这一批人还活着,孙文和袁世凯就别想翻身。

这个方案还算可行,但是一旦实施,中国就出现了三个政党的局面。新党和北洋不会永远甘心被自己压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