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大贼-第5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方面英法的态度也忽然转变,英法发现在德国的后方又出现了一股军事力量,而且这股力量跟德国很不友好。

法国人是大喜过望,他们也不去管什么意识形态的冲突了,也不管托洛茨基同志的无产阶级理念有多可怕了。法国人的宗旨是只要你愿意在后面和德国人捣蛋,我就跟你合作!

法国的特使已经和俄国人取得了联系,双方的洽谈非常愉快,法国政府答应了俄国,在短期内将尽最大的能力给俄国人民帮助,以便让俄国能够抵挡住德国人的进攻。

这个时候巴尔干那些国家都在和德国一条阵线的,法国想援助俄国并不容易,西方基本被封死了,海上道路基本不通了,所以法国政府给鲍沃公使发来急电,让鲍沃公使无论如何要在中国做一些必要的工作,让中国人能够卖更多的武器给托洛茨基同志,越快越好。

第一零三章红色风暴

两个月之前世界的格局基本算是定型了的,两大利益集团就是英法对德奥,英法在综合实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德国的爆发力极为强悍,那些小国家都不敢轻易的在这个赌局上把自己的筹码压上来,欧洲形势非常紧张,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在努力的寻找自己的外援。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那些国家是不用考虑的,这个时候这两片区域属于英法的殖民地。剩下的就是亚洲和美洲了,美国人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至少暂时不会介入战争冲突,亚洲这里还要看中国和日本谁能笑到最后。

有一点可以肯定,中日之间的胜利者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介入欧洲战争的力量,拉过来的作用顶多就是壮一下声势,所以同盟国和协约国现在都在摩拳擦掌,他们认为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都在等待一个对自己来说比较合适的时机,让对手彻底的屈服。

没有人考虑俄国人是什么态度,在协约国的眼里这个曾经的盟友已经没有丝毫的价值,在德国人的看来,干掉尼古拉二世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用俄国的领土来讨好巴尔干联军和土耳其部队,同时在后方划出一个安全的警戒区,德国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

俄国在这个世界上好像已经真的没什么作用了。

但是托洛茨基同志这一棍子下去,本来慢慢趋于明朗的那泾渭一下子又变的模糊了起来。

法国人很高兴,他们高兴的原因是德国人很麻烦。

虽然德国部队很快在乌克兰遏制了俄国的反攻,并且不断的取得胜利,但由于德国部队的数量不多,无法彻底的击溃俄国人的抵抗,他们甚至没有能力对基辅发起攻击。

德国人这一次物资和部队的准备都不充分,在威廉二世之前的构想中是用这场战争来看看自己的装甲部队是不是具有中国人那样的战斗能力,他认为即便出现了一些小麻烦。有巴尔干联军和土耳其部队作为炮灰,德国人也是能应付的。

可惜现在的土耳其部队已经萌生撤退的意思,巴尔干联军更是毫无斗志,德国必须挑起眼前这个战局的时候,他们那几个装甲师的力量就显得太单薄了。

在乌克兰的战场上有一种奇怪的战斗现象,那就是往往几千个俄国人就能把巴尔干联军几万人打的溃不成军,但是只要德国人排出一支小部队,哪怕是一个营,都能把俄国人给反击回去。

德国人面对的麻烦就是这样,他们好像一直被一个古老的魔咒诅咒着。每次战争他们都能把对手打的落花流水,再犀利的敌人在德**队的跟前也是浮云,可每一次他们都找不到给力的盟友。

面对俄国人一百五十多万,而且还越来越多的队伍,德国真的很麻烦。

撤,巴尔干那些国家就没办法安抚。先前说的好好的我们听你德国的来打仗,你指天发誓说我们打不过你就上,现在我们损失惨重,真的打不过。你倒是上啊。

上,德国人经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一个很保守的结论,想彻底打赢俄国人德国能做到,绝对可以。派五十万部队过来保证没有问题。可是现在德国要是能调五十万部队。威廉二世会马上开到德法前线。

德国不是一个死要面子的国家,德国人也马上找到了托洛茨基同志,他们开出了条件,和尼古拉二世谈的那些条约德国不和托洛茨基说。德国说我愿意承认你们的政权,并且我们就战争重新讨论,我也不说什么乌克兰自治了。你也别非要把我们赶回去,我们撤兵,但是俄国以前从巴尔干还有土耳其抢去的土地,你必须还给他们,最少还一部分,我们签订和平条约。

这个谈判基础真的已经算是公平了,德国人什么也得不到,只是象征性的安慰一下土耳其那些国家,对俄国来说即获得了胜利也在国际社会上有了自己的地位,没什么不好。白俄罗斯的克伦斯基就建议托洛茨基马上接受德国的条件,不要听法国人的怂恿硬和德国打,真逼急了我们打不过德国人。

可是托洛茨基同志居然没有答应。

一方面是法国人真的已经在做支持他的准备,就算德国不承认他的红色政权,法国政府也会承认的。另外他已经派人去北京联系中国方面,托洛茨基希望能用暂时维持西伯利亚现状作为条件,换来中国政府对他的承认和支持。

这两个原因都不是主要的,他不是说认为自己有了中国和法国的支持就能打过德国人的,让托洛茨基同志信心满满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国际**思想又爆发了。

让全世界都变成红色,这个想法他真的在心里埋藏了很长时间,而且随着俄国革命形势的低迷,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运动也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可现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之后那平息的风暴再度刮起,整个欧洲的工人阶级马上又沸腾了起来,各个国家都有游行示威,甚至德国工人还以罢工的形式抗议德国对红色政权的武装攻击。

在保加利亚,在伊斯坦布尔,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群众走上街头,他们高喊着口号冲击着政府办公场所,他们高喊着无产阶级万岁,拿着石头和铁棍跟那些军警们战斗,流血事件每天都在发生。

这一次就是连中国都未能幸免,北京,上海等地也爆发了支持红色政权的游行,游行队伍还大量的捐款,那踊跃比之给中国部队捐款丝毫不让。

好在中国和俄国同志们在表面上关系还不错,除了少部分人真的作为志愿者去俄国战斗以外,大部分中国的工人没有像德国工人那样过激,至少他们没有冲击政府。

全世界无产阶级都在看着自己,这让托洛茨基同志那革命热情和责任感逐渐的高昂了起来,他仿佛看见自己兵临华沙的时候华沙人民打开城门欢迎无产阶级的队伍,当自己打倒土耳其的时候,土耳其工人会干掉他们的军队换上无产阶级的旗帜。甚至他觉得如果自己把部队开到柏林。德国人一定会不战而降……

所以,即便他知道自己打不过德**队,他还是喊出了他那曾经让整个欧洲颤抖的口号:“我们的政权是在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而战斗!我们决不向敌人退让!”

萨道义先生放下今天早上的报纸,看着头版头条上面托洛茨基同志极具鼓动性的讲话,深深的发出一声长叹:“鲍沃,你们法国是在和魔鬼合作。我建议法国政府最好马上终止跟这些人的一切谈判。”

鲍沃却摇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萨道义,现在在我们法国政府的眼里,德国比魔鬼更可怕。你们有英吉利海峡,你们无法理解我们的感受。”

萨道义苦笑了一下:“我当然理解你们。正因为我理解所以我才要求你们克制!这也是我们英国政府的态度,到现在伦敦没有就俄国的事情发表任何意见。您不觉得这有点反常么?我们在顾全和法国的盟友关系,我们不想让德国人觉得我们之间有裂痕,但是你们却根本不征询我们英国人的意见!”

萨道义明显有些激动,鲍沃马上说道:“好了萨道义,具体的事情由伦敦和巴黎的人商议,我们要做的就是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在中国的任务,不要为这件事情和我争吵了,就算我答应你又能怎么样?我只是一个大使。”

萨道义何尝愿意和鲍沃争吵?只是现在这种情况大英帝国真的有些手足无措,法国人为了抵挡德国已经到了不惜一切的地步。大英帝国却还有一点理智的,他们不愿意看着鲜红的俄国诞生并且强大起来。

“好吧,我们不说了。但是我希望你在中国的所有事情都不要对我有丝毫的隐瞒。鲍沃,我们必须站在一起!”

鲍沃点头:“我一直在这么做。”

萨道义看了他一眼:“中国方面怎么给你答复的?你到现在都没有告诉我。”

鲍沃很是无辜:“他们没有给我任何答复萨道义!我找了他们很多次了。那个泥菩萨本来说要研究研究,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让我等几天,说杨打鬼正在赶回来,我们都知道他才是中国权利的最高掌控者。黎元洪说杨打鬼要亲自和我们谈判!”

萨道义的眉头皱了起来,俄国事情闹的很大,上一次红色风暴刮起来的时候杨小林早有准备。封锁了报纸上所有和俄国有关的消息让中国没有遭到冲击,但是这一次中国也未能幸免,北京的工人也在天天游行,中国政府也没有好的办法。

英国相信杨小林绝对不会坐视俄国的事情这样发展下去,更不会坐视那股风暴在中国越演越烈,但是他这个时候回来还是让萨道义有些吃惊。要知道中国和日本的战争已经进入了非常关键的相持阶段,双方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满盘皆输,日本人在东帝汶布置了一个死局等着杨打鬼去解,他居然回北京来了?

萨道义的身子马上坐直:“鲍沃,你估计那个家伙会和我们谈什么?”

鲍沃耸了一下肩膀:“我敢肯定他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俄国出现,因为那会威胁到中国的西伯利亚利益。至于他跟我们之间有什么可以合作的地方,我现在不确定。巴黎也不确定,他们让我见机行事。”

萨道义的眼珠转了几圈,忽然间露出了一丝笑容:“不,我敢跟你打赌,他一定会支持俄国统一的。”

第一零四章直截了当

杨小林这次回来当真是相当的拉风,他是坐飞机回来的。

这个时候的飞机还没有从福州直飞北京的能力,而且北京也没有专门的机场。杨小林从福州开始,转了四次飞机,还在五天前给北京发来电报,让北京把在城外的飞行俱乐部的起降跑道休整一下,他在这里降落。

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元首说把飞机当成交通工具,杨小林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因为从福州到北京不管是坐车还是坐船,没有半个多月根本到不了,他真的很赶时间。

北京现在对俄国的局势忽然发生变化感觉到很迷茫,黎元洪在这个问题上无法做出选择,杨度和陈天华他们的态度也是各有不同,没办法达成一个一致的意见。

就如鲍沃先生说的那样,一个统一的俄国的出现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杨打鬼一直在试图肢解北方的这头熊,当俄国人重新统一的时候,中国必须在西伯利亚的问题上做出表态。

放弃西伯利亚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以后的战争和发展都需要这里。而如果不放弃,等托洛茨基同志喘过气来,中国可能要面临不断的战争。

同时中国现在也没有能力在和日本进行全面战争的时候再来打理俄国的事情,托洛茨基这个时机选的非常好,或者说是他的运气非常好吧,中国现在必须马上做出选择,却怎么选都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托洛茨基同志派来的使者就在北京,他们已经等了一个星期了,中国方面始终做出明确的答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来谈判的俄国人居然不是组织上的人,托洛茨基让白俄罗斯的高尔察克将军来中国进行商谈,这其中的用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

高尔察克将军是白俄罗斯的军事最高指挥官,和历史上俄国的十月革命一样,这一次的俄国革命从某个意义来说也并不是同志们发起的。而是克伦斯基和高尔察克这些俄国的民主人士打响的第一枪。

历史上这些俄国民主人士的结局很惨,我们伟大的领袖回到俄国先和他们组成联合政府,用民主的办法组建新的俄国政权。但是民主投票之后,组织上忽然发现玩民主他们玩不过克伦斯基这些人,那就不玩了吧。

伟大的领袖大手一挥号召同志们马上行动起来保卫无产阶级的政权,这些民主人士措手不及被杀了一个血流成河,高尔察克将军有幸逃出生天,他组织军队继续战斗,失败了,从此成了俄国最臭名昭著的“土匪”。

托洛茨基现在是组织上的最高领袖。他的手段显然一点都不比历史上的领袖逊色。让高尔察克来谈判,好处就是白俄罗斯的部队马上就群龙无首,更有利于组织上对白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