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大贼-第5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避。

日本人的大国情节早在印尼被他们收入怀中就高涨到了一个快要爆发的节点,他们认为自己很强大,所以希望别人都承认他们的强大。但是中国在去年的表现也确实非常出彩,而且在中日战争中,杨打鬼把几十万日本陆军埋在了东北,所以即便他们的海军现在号称天下第三,直逼英德,可是陆军却始终被中国压的抬不起头来。

想让别人承认他们是亚洲的霸主,小日本就需要一个舞台来表演的他们的陆军,这也是日本人这一次不向英法要一分钱援助的原因所在,他们就是想让所有的人看看,中国人能打败俄国人,我们大日本皇军也可以,他们迫切地希望日本部队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能出色一些,能比中国部队出色一些。

日本的这个宣传可以说在国内赢得了一片掌声,让他们的天皇的声望更加如日中天,政府也确实得到了人民的认同。那些先前对政府有些不满的基层军官们现在也安稳了下来。

其他国家当然也不会硬去和小日本较真,英法等国随即发出贺电,对日本军队旗开得胜表示祝贺,并且希望日本军队再接再厉,尽快平定俄国东方的局势,赶来和各国的维和部队汇合,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只有中国没有祝贺他们的胜利,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的友情显然非常淡薄,中国的报纸不光对日本人的胜利不屑一顾,甚至还非常慎重的提醒日本军队。要日本人记住这一次国际社会维和的任务,把他们的本性都掩藏好了,不要在俄国做出什么让俄国人民遭受伤害的事情出来。

小日本显然也不在乎中国人泼过来的这一盆冷水,在他们看来中国人这是出于被日本军队拿下了第一个战功而产生的嫉妒。当日本控制了大半个远东的时候,中**队还在北京没出发呢,这在反应上就慢了日本一拍。

如果说这次维和是中日展示自己武力的平台的话,那么中国人显然在起跑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收到俄国的同志们正在涅留恩格里集合的消息之后,日本十几万大军朝着涅留恩格里就开了过去。日军大将乃木希典说道:“让我们用胜利来回击别人对我们质疑,让那些对我们心存嫉妒人看着我们的勇士建立功勋吧!”

这句话很快在日本国内和日本军队中传开。成为了大日本皇军这一次出征的战斗格言。

就像日本人不搭理中国人的讽刺一样,对于乃木希典的这番话,中国方面也没有再做任何评论,李德彪在北京做着出征前的准备。他真的已经尽力了,但是没办法,这队伍就是不能出发,预定的出征日期是一拖再拖。

要知道他们组成的是国际性的联军。这一次凡是表明愿意参与的国家基本上都派士兵过来了。人家也知道不需要他们打仗,抗面战旗就足够了。但是这扛旗和扛旗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行动真的能看出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像英法德这样的大国相对正式一些。人家大使馆的武官带队,从殖民地抽调一点兵力,搞的像模像样的。而那些小国就没这个能力了,如荷兰,他在亚洲已经没有了驻军,荷兰人也有办法,他们从飞利浦公司在中国正在新建的工厂中抽了五个荷兰人,给他们穿上军服,然后扛上一面战旗,这就是我们荷兰的维和部队。

卢森堡那样的国家更是省事,中国外交部问卢森堡大使要不要派部队过来的时候,卢森堡的驻华大使整个都惊呆了。部队?我们自己国家都没有多少部队。不过看着其他的国家都派部队了,那我也派吧。他们在东交民巷贴出告示,招募部队。招了两人,其中还有一个中国人,然后扛着一面旗,来了。

别看人家这部队不正规,可是人家扛着国旗过来你就得给人家一个国家应该得到的尊重。李德彪在这事情上想的太简单了,他认为对所有国家的部队都采取一样的态度就可以了,英国人有什么你卢森堡就有什么,我绝对不会因为你掏钱少了或者说是你人少了我就欺负你歧视你,他以为这样做绅士们不会有什么意见。

但是当这些国家的维和部队到了的时候,李德彪终于知道当初哈密尔顿少将为什么带着一支偌大的舰队只能上海滩外面徘徊了。这帮人真他娘难伺候!

就说伙食问题吧,英国来的都是他们印度士兵,这些阿三们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就是说他们不吃牛肉,给我们做饭你们做牛肉就行。李德彪觉得这事挺简单,就吩咐采购食物的人,以后别买牛肉了。

但是这命令刚刚下去,第二天意大利人就开始闹事了。意大利人说没牛肉不行,我们必须吃牛排,你不给吃牛排吃我们就天天抗议,天天找你们杨司令汇报。

而且意大利领军的那个少校还对中国的行军安排提出了强烈不满,他认为中国方面剥夺了他们喝下午茶的权利。

李德彪真想对他们说你们爱来就来不来滚蛋,但是意大利还不走。他们一定要参加这次行动。

还有法国人也是一样难伺候,那批法国士兵一共三十个人,来北京不到一个星期他们换了三套衣服了!法国人好像对服装情有独钟,看见美国士兵衣服的领子漂亮,就去改一下领子,看见英国士兵的袖子样子不错,又去改一下袖子,昨天问他们能不能出征他们居然还说要再等一天,因为他们在中国的一家工厂定做的制服还没有做好。

德国士兵和英国士兵就没那么多故事,但是这队伍被拖的不能出发,没故事也能闲出故事来。昨天下午在北京城里的一家酒吧就发生了德奥两国的士兵和英法的士兵打群架的故事,整个北京城都被轰动了,一百多人在那街道上打的十分热闹,巡防都拉不开,后来还是中国出动了武装警察才把双方震住。

李德彪知道幸好杨小林不在北京,不然这事他肯定要挨踢的。

另外在指挥上面也是一样,英法德奥都向中国方面提出,他们的部队要保证在联军中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李德彪真的想不明白,你就几十个人,你独立什么呀?我又不欺负你。

这场维和行动是杨小林实验自己现代化部队的一场行动,连杨小林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中国部队的第一次出国作战,是中国第一次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角色的一次的军事行动。

中国没有这个经验,很多事情都处理不好。中国人是非常好客的,哪怕对一个人有再深的成见,当别人来家里做客的时候,都要烧上几盘菜款待一下。对这些洋人的士兵也是一样,从政府来说是尽量满足这些外国部队要求,而街上的普通老百姓也是客客气气的,虽然一些调皮的家伙经常拿这些洋人开涮,却真没有什么恶意。

拿打架的事情来说,要是两帮中国人在街上斗殴,管你什么原因呢,巡防看见那棍子就上去了。但是对这些洋人士兵他们却总是温柔一点,想着人家是客人,那棍子打的并不坚决。

这并不是出于对洋人的畏惧,只是中国人从来性格如此,但那些洋人好像误读了中国人对他们容忍是出于什么,在北京有点越来越放肆了。李德彪知道自己如果再不走,可能真的要出大事了。

一月十一日,日本军队已经在俄国取得了第一个战果,正准备摘取第二个果实的时候,中国的维和部队才在李德彪司令的强行命令下从北京出发。

法国人还有点很不情愿,因为他们定制的帽子还没有做好,但是李德彪这一次没有再向法国人妥协,他告诉那些法国人,你们可以在北京等,我先走一步,跟着我一起走你们能坐汽车,要是不跟我一起,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法国人这才罢休,不过他们还是到成衣店里面去把定金给付了,告诉那个中国商人,帽子做好给他们留着,等回来的时候他们来取。据说这些法国人离开的时候,北京城内很多成衣店的老板都有些恋恋不舍。

中国部队停在北京的时候全世界都在看着日本人表演,但是中国部队从北京一出来,短短两天的时间就开出了河北,几万人的队伍,十几万吨的物资,行军速度居然达到了每天将近两百公里!

这一下就让所有国家都震住了!要知道在维和部队里面的都是各国的军事人员,人家是懂行的,即便意大利带队的那个少校对牛排更为钟情,他也知道这个速度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意味着什么。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小日本打下俄国人一个要塞的成绩和中国部队的这个速度一比,有些弱爆了。

第三十九章我先飞了

“我想我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对中国的陆军建设存在着明显的认识上的错误。我们认为杨小林裁撤陆军必然会影响中国陆军的战斗力,可是在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中中国人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崭新的面目,相比于和俄国战争时期的中国部队,我身边的这批中国部队更为让我担忧。”

这是哈密尔顿少将在给英国的军事部门的汇报中写下的话。少将在中国好多年了,当初日俄战争时期他就作为军事观察员到了东北,那个时候他就第一次和杨小林见了面,对那个禽兽把非交战区所有国家的国旗全部砍下来的做法,对义勇军当着他的面杀光了那里所有日本人的行为,少将至今都没有忘记。

他对杨小林部队也始终停留在那个阶段,在他看来这就是一帮非常能打,敢于拼命的亡命之徒。但是现在他看到了义勇军已经和几年前脱胎换骨,义勇军身上那凶狠的匪气已经不见了。

最让少将吃惊的是,他昨天带部队寻找自己的汽车,找不到的时候用英语发了一句牢骚,旁边马上有一个中国士兵过来,用流利的英语告诉他应该去哪里。

哈密尔顿非常的震惊,他注意了一下那个士兵的军衔只是一等兵,在这支部队中属于最普通不过的那一种。哈密尔顿有心拉住那士兵攀谈了一会,从那士兵的嘴里他知道,那士兵是侦察兵,中国部队里面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就是每一个侦察兵都必须学会两门以上的外语!

哈密尔顿提醒英国方面,也许英国对中国不应该丧失警惕,因为他敢肯定杨打鬼那个禽兽绝对不是像英国情报部门猜测的那样,打赢俄国以后就知足了。他如果知足了,他让士兵学外语干什么?用来交流中英之间的友谊么?

还有,中国人行军速度真的让哈密尔顿感觉到害怕。两天的时间三四百公里,如果他能这样保持下去,顶多两个月就到圣彼得堡了!而中国人这次携带的物资足够他们的部队半年的消耗,换句话说就是,假如中国打造出十余支这样的队伍,他们可以在两个月之内把三十万大军开到俄国人心脏!

而反观俄国方面呢?可能两个月的时间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完成部队和物资的集结。也就是说,如果这一次的维和取得了成功,杨小林肯定会按照现在的这个模式打造中国部队,那样的话中国人就具备了终结俄国能力。

哈密尔顿甚至做出的猜测,这一次中国人介入俄国的战争。很有可能就是奔着俄国的石油去的。

他看的出来打造这样一支部队最需要的就是石油,在中国自己的油田没有开发出来的情况下,杨打鬼极有可能把眼睛盯在俄国人的身上。要知道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是世界第一石油产出国,集中了世界近一半的开采量。

他建议英国方面立即采取手段来阻止中国实现这一目标,否则中国很可能成为第二个德国。

中国的坦克太可怕了。英国人和法国人投入了好几亿英镑用于研制坦克,在年底的时候他们自己的新型坦克也出来了,和中国人在中俄战争时期使用的坦克相比,英法的坦克具有明显的优势。无论是火力还是速度。都比中国的那一批好。

英法真的以为他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赶超了中国,但是这一次中国新型坦克一露面,好家伙,三十多吨!三十多吨的重要每小时还能前进二十五公里左右。

本来英国人打算在年初发表一下自己坦克的研究成果的。但是现在取消了,比什么呀?自己坦克还不到二十吨,比中国坦克小了不止一圈。

哈密尔顿少将的军事报告写的非常透彻,策略也非常清晰。但是英国方面却没有予以采纳。英国是海权论至上的国家,中国的陆军再强大他们也不放在心上。

就算你中国能在俄国如履平地,那还有欧洲呢。就算你把欧洲都变成坦途了,英吉利海峡就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屏障。中国陆军对英国造成威胁的可能,几乎为零。

所以英国人现在更热衷于去限制妄图挑战他们海洋权利的德国,他们现在在思考的问题是怎么在解决俄国问题的同时能保证俄国依然可以对德国施加压力。

伦敦很快给哈密尔顿发来回电,首先他们对哈密尔顿的军事报告给予了赞赏的态度,但是接着却告诉这位少将,目前的情况下不要和中国方面发生任何不愉快的动作,另外少将要做的是得到中国的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