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大贼-第4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忽然发现俄国怎么好像变成中国当初的翻版了?这形势和武昌革命之后的中国要多像有多像,只是俄国比中国还要乱。

当初在中国的问题上英国错了一次,结果是几十年在中国打下的根基毁于一旦,形势被动到目前才刚刚扭转。他们当然不想让中国的教训在俄国的身上重新来一遍,所以绅士们在这一次都显得谨慎了许多。

和三方都接触一下,先看看风向,然后再说。

德国公使馆里面,穆默先生满脸的笑容无法褪去,摇晃着自己的酒杯冲杨小林说道:“杨司令,干的太漂亮了,我很想和你马上喝一杯,但是我们的威廉陛下一定让我替他先敬您一杯!非常漂亮!”

俄国乱成一团最高兴的就是德国人和奥匈帝国了。德国大体的能猜到杨小林要对俄国动软刀子,但是他们真的没有想到这软刀子这么快,一下子就把俄国给切成了三块,简直太完美了!

面对德国人的恭维,杨小林真的有些哭笑不得:“穆默先生,我要说这件事情和我们中国没有多大关系你信么?”

他说的是实话。中国真的还没准备好呢!杨小林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时候在俄国想革命的人不只是他的同志们,就像当初的中国一样,许多人都在想着干掉大清朝。

在他的潜意识中一直认为,就算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俄国的革命也应该是他推动的。却真的没有考虑到那帮俄国的民主斗士们的力量。

现在的形势是俄国已经乱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没准备好。英法也有点失措,即想着派兵干涉维护自己的利益,又担心再次站错队伍,所以萨道义找杨小林想让中国先出手。

杨司令还没想到这个要求自己答应还是不答应。

穆默的眼珠转了一圈:“哦,我相信!我相信这件事情和中国毫无关系。放心吧,我不会乱说话的。”

他的神情明显就是告诉杨小林,德国已经把这个帽子卡在自己的头上。杨小林很是无奈,不过他也不再去解释了:“穆默先生,俄国方面有没有找过你们?我想有些信息我们可以交流一下,如果我们在对俄国的问题上能取得一致的话,应该能占据主动。”

穆默听到这里忙的拿出一份电报:“我们的威廉陛下也是这个意思。杨司令,尼古拉二世已经派人找到了德国,他这个时候居然又想起我们曾经签订的三皇协议来了!他居然请求我们德国履行协议的内容帮助俄国平定叛乱,我估计他可能是在逃跑的时候把脑袋撞在墙上了。”

杨小林知道,三皇协议是德国几十年前发起的,尼古拉早就把这个条约破坏的体无完肤了,这个时候他可能是想着用这个办法来约束一下德国人,至少让德国不会现在来和他算账。

从这也能看出,尼古拉开始病急乱投医了,他真的没办法了。

第二十九章以彼之道

如果现在有人问德国人,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好人,德国人一定会告诉你,杨打鬼就是这个世界最好的人!

威廉二世对于俄国发生的状况非常满意,尼古拉二世摆在自己身后的那几百万俄国士兵对德国现在已经无法构成任何威胁了,尼古拉正想着怎么用这些人来保住他的江山。

可问题是俄国形势现在非常的微妙,托洛茨基同志的观念迅速得到了那些普通士兵和俄国穷人们的响应,他拥有了最多的地盘和最多的人口。但是他没钱。

有钱人都跑到白俄罗斯去了,那些有工厂管理经验的人,有做生意的头脑的人,现在都在克伦斯基那里。还有就是克伦斯基明显得到了西方国家的青睐,这一点是托洛茨基怎么也无法比拟的。

但是他们两个都缺少武装力量,沙俄最大的武装集团依然掌控在尼古拉二世的手里。几百万部队集结在欧洲边境,按理说这股力量有足够的帮助尼古拉二世挽回局势的能力,可问题是他们除了枪以外什么都没有了。

只要有人支援尼古拉二世足够的物资,尼古拉就能干掉托洛茨基和克伦斯基。条件是快,在克伦斯基组成一直军队之前,在同志们掌握经济力量之前。

中德在俄国的问题上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们能够再最快的速度内给他们支持的俄国势力提供帮助,这一点英法很难做到。

如果中国这一次再和德国站在一条战线上的话,可能等英国和法国做出什么动作来的时候就已经太迟了。

杨小林对穆默说道:“你们不准备尼古拉二世么?”

穆默很是坚决摇头:“不,我们坚决不会帮这个家伙!我们的皇帝陛下非常乐意看到他人头落地。”

“那你们打算帮谁?是克伦斯基还是托洛茨基?”

穆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头伸了过来:“我们陛下是想让我问问,中国方面对西伯利亚事情的态度究竟如何?”

和英国人一样,德国也怀疑西伯利亚的事情和中国脱不了干系,而且他们怀疑比英国和有更多的理由。甚至可以说是除了直接证据他们没有之外,他们敢肯定。

威廉二世就是让穆默看看杨小林再西伯利亚那股势力上面是不是有什么明确的想法,如果他真想让那个施特塞尔来统治俄国,德国方面不是不能考虑。

杨小林的回答却相当的艺术,没有给德国人直接的答案,也没有否认:“穆默先生,西伯利亚的事情只是一群俄国人想建立一个西伯利亚共和国而已,和整个俄国的局势不可混为一谈,我希望德国方面不要为这里的事情分神,现在俄国的主要势力就是三股。你们不支持尼古拉,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了。”

穆默想了一下,作为一个老道的外交官,他知道杨小林的意思是让德国不要插手西伯利亚,也就是说那里如果有中国的影子,中国人不愿意和任何人分享西伯利亚。这一点德国没什么意见,他们本来也没有过染指那里。

“我们陛下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支持克伦斯基。虽然他现在和英法走的非常近,但那时因为我们没有接触过这个人。我相信当他需要我们的时候,他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最关键的是我们不喜欢那个托洛斯基,我们国内很多人都对他相当的反感,他的那一套政策简直就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我们现在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见。我们陛下说,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必须尽量保持一致。”

杨小林笑笑:“我也认为我们必须保持一致,这样吧,你们如果支持克伦斯基。我就去支持托洛斯基,怎么样?”

穆默被杨小林说的一愣,这叫一致么?他的眼睛盯着杨小林的脸看了一会。发现这个禽兽的嘴角扬着微微的笑容,笑的很残忍。

穆默在杨小林的笑容中慢慢的有点明白了什么,想他已经知道这个禽兽要干什么了。确实,不管他们支持谁,都无法保证那个人上台之后依然对中德的关系友好。都无法确定日后的俄国是不是中国和德国最大的麻烦。

威廉陛下想的是赶在英法前面把俄国的问题解决了,而这个禽兽显然想的是让俄国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穆默想明白之后忽然把眼睛从杨小林的脸上拿开,面部浮现出微微的自嘲。现在西方的报纸上都在说这个禽兽转性了,还说他主动放弃了中国人手里拿最锋利的可以杀人的刺刀。

但是从这件事情上看这个家伙根本就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他永远也不可能转性!

杨打鬼的办法说到底就是在俄国制造一种平衡,让俄国三方势力谁也干不掉谁,这样俄国就会长时间的处于一种战乱之中,整个俄国将变成一片火海。

玩平衡,这就是当初武昌起义之后萨道义先生对中国的政策!也是现在英法美三国想在中国和日本问题上形成的局面!英国人没有能够成功,杨小林却把这一套转而施加到俄国人的头上!

这家伙能不能做成穆默也无法肯定,因为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动作。但是以后如果有人再在自己面前说杨打鬼变的善良了,穆默会毫不犹豫的抽他一个嘴巴子。

杨打鬼善良不善良和德国也没多大关系,只是穆默觉得杨小林这个办法很危险,平衡不是那么好玩的,就像当初中国一样,平衡玩翻了,摔的会很痛。

“杨司令,您这个建议我必须向柏林请示,说时候我并不觉得这个方案很好,希望您也能重新考虑一下。”

杨小林摇头:“不,我觉得没有什么好考虑的。如果德国方面愿意合作的话,我们可以试试。假如你们有更好的方案,只要能说服我,我也不会固执已见。”

穆默最终点头:“好吧,我尽快给您回复。”

杨小林知道平衡并不好玩,他更知道,中国现在真的没有准备好。如果是和德国人配合的话。首先中国得到的利益肯定没有德国多,这一点不用怀疑。不管他们帮助谁,甚至是帮助同志们,同志们到最后都会认为德国给他们的支持最大。

还有,在俄国的战线上英法和德国的态度必然是对立的,这个问题也是英法的根本利益,如果自己和德国人站在一边,刚刚缓和的关系可能马上就紧张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所以杨小林认为俄国的事情现在不能有结果,因为自己还没有准备好。

中国现在站起来了。可是脚步还有些蹒跚。杨小林现在要做的是慢慢的恢复中国的体力,尽量让这里不要刮起风雨。他不光在海军发展要走一条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途径,陆军也要收敛自己的锋芒。

这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让人别过多的目光盯在自己身上。

中国真的很嫩,从经济到军事,甚至连他们这个政权都是不是很完善。

孙文先生又发出了民主的声音,而且这一次他不光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甚至杨小林自己都觉得好像没有道理来拒绝孙文先生的这一次提议。

原先的民主一派的势力在孙文先生也收起战旗之后,其他人当真成不了气候,到目前为止很多民主组织都自动解散了。那些民主人士虽然还在报纸上偶尔的抨击现在的政策,甚至经常得到很多人的响应,但是杨小林对他们的抨击也只是当作一种参考意见而已。

就在杨小林以为民主派和北洋派一样,马上就要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瞥惊鸿的时候。孙文,宋教仁,陈天华,邹容等七十六名新党党员在北京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正式宣告新党成立,并且公布了新党的人员名单以及党纲。

孙文先生说新党的组建是为了帮助中国走向民主,帮助政府更加完善的处理政务。这个宗旨当真已经与他当年提出的革命大相径庭。也和他一贯的风格有些不太相符。

要知道孙文先生坚持的是民主斗争,为了民主他半辈子都在和满清斗,和老袁斗。

现在中国尚未民主,他却放弃了斗争。

在新闻发布会上,新党将对政府提出他们的第一项建议,那就是建议政府给予纳税人监督政府财政的权利。孙先生说,政府的施政策略我们可以不管,但是总统府和总理内阁都已经明确的规定,甚至在中国的宪法上都写的清清楚楚,中国公民有监督政府的权利,政府必须接受监督。

所以,孙文先生认为政府每年都应该向全社会公布政府的收支状况,你收了多少钱,花到什么地方了,必须让纳税人知道,因为你们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我们应该有这个权利,宪法上说的,大总统说的,总理内阁也是这样说的。

孙先生这一次也没说如果政府不答应他就怎么怎么样,他只是说希望总统府和总理内阁能考虑这一项建议。

这个观念很快得到了全国各界的认同,许多新闻评论者都在报纸上对孙先生这个提议表示支持,就连梁启超也发表文章说,财政公开是一个政府保持清廉和透明的最基本的条件。

梁启超还说了杨小林以前在轱辘山的事情,说那个时候根据地的财政是公开的,杨打鬼抢点钱怎么花掉的根据地的百姓都知道。但是随着杨小林得到整个东北,再到他进入中原,这一套仿佛被他给忘记了一样。

看过报纸之后杨司令苦苦一笑,他也不是找借口,只是梁启超说的一点没错,他真的把这事给忘了!从进入北京就开始打仗,等仗打完了之后他就考虑土改,修路,总之好多好多的事情好像让他没时间去考虑这些。

现在由孙文先生的新党提出来真的有点让他无法接受。他知道这个提议要是被政府顺利通过,那孙先生的新党就是取得了第一个胜利。他很不甘心,却更没有理由来反驳孙文。

孙文先生真的变了,沉寂了半年,蓄势待发,一击即中。

第三十章梯形的平等

杨小林不是那种不肯听被人说话的人,更何况梁启超说的十分有道理,财政的公开是政府和民众之间最起码的信任桥梁。

如果中国是一个大企业的话,那么纳税人都是这个企业的股东,他们把钱交给政府来运作,并且在运作中得到他们应得的红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