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大贼-第4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那些高层还是接受了这一意见。

双方正在谈多少钱的问题。英国人相信在荷兰坚持不住的情况下,价钱应该很快就可以谈拢。

当日本实现占领了印尼之后,国力将被大大的提升,英国一方面需要日本在亚洲帮他维持英国势力的存在,另一方面小日本国内最近盛行的大东亚的论调真的让英国人很害怕,特别是印尼战争的顺利,不光让这种论调在日本国内更加响亮,甚至连亚洲的其他国家也开始响应了。

首先是暹罗,暹罗现在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也被西方列强欺压着,他们的国王还算温和,对待西方的态度和大清朝差不多。但是这一段时间,亚洲人的亚洲这句话传到那里,本来还只是被他们当作一个理想,可当中国对俄国节节胜利,日本在印尼驱逐荷兰之后,暹罗的一些人也开始不安分了。

作为亚洲三个没有被彻底殖民的国家之一,他们总觉得日本人和中国人既然能挑战西方,自己多少也该做点什么。那些的人对西方态度越来越不友好。

据美国方面传来的可靠消息,现在菲律宾的一些抵抗组织得到了大批的军事援助,美国人有足够证据可以证实,那些人手里的武器和日本黑龙会有关。

这一切都英国绅士们不允许发生的,菲律宾如果打的如火如荼,暹罗再也喊出亚洲人的亚洲这句口号,那么没有人能保证马来西亚和印度会不发生意外。

对英国来说最理想的局面就是现在中俄马上停战,然后因为一些历史上的问题中国和日本爆发出不大不小的冲突出来。那样的话小日本的精力就要被中国牵制,俄国人也可以把全部力量都投入到欧洲战场去。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问题太多了,甲午是中国人心里的伤疤,台湾和朝鲜是中国人被日本生生砍下的手臂!而对于日本来说,从日俄战争杨打鬼袭击秋山好古旅团开始。前前后后几十万日本人直接或者间接的死在那个禽兽的手里,大日本帝国的陆军也是对他咬牙切齿!

让他们起摩擦,是很容易的事情。

萨道义先生来到中国的消息英国方面并没有保密。虽然他们在官方说这只是萨道义的一种个人行为,但是谁都知道,英国的对华政策是什么样的,在萨道义和袁世凯见过面之后,很可能就要有一个结果了。

很多人都想提前见萨道义一面,可是萨道义先生却以旅途劳顿为理由拒绝和其他有关人员的会面,只和朱尔典进行了这一次秘密的磋商。所以在袁世凯欢迎萨道义的酒会上面。大家都希望能搞到一张门票,可袁世凯偏偏那般的不近人情,除了一些和萨道义有交情的政府要员以外。出席酒会的只有各国驻华公使和少数记者。

而且记者们都得到了老袁提前的警告,老袁说了,这一次萨道义先生是来旅游的,任何有关政治方面的询问都不应该发生。假如你们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等萨道义先生召开记者招待会再问,在酒会上面,不准任何人提政治方面的问题。

《华报》的记者徐峰对这个要求有些失望,谁都知道萨道义不是来旅游的,对于目前的中国局势来说,中英关系的最终走向也非常的重要。。

当他把相机对准萨道义的时候,徐峰徐峰很想知道萨道义先生这一次来到底带来了什么态度,可是看看旁边一队戒备森严的卫兵。他知道如果自己开口的话,很可能被赶出这个酒会。

“萨道义先生。我想知道您再次踏上中国土地的时候,心中有什么样的想法?能不能告诉我,您旅游的第一站将是哪里?”

没等徐峰开口,旁边一个中国的女记者就问了。

就袁世凯说的那些条件,好像也只有这个话题适合开场。几个记者同时拿出来纸笔,准备记下萨道义的讲话。

萨道义先生扫了一眼,看见袁世凯站在旁边之后冲老袁做了一个十分不满的表情:“哦,老朋友,为什么记者朋友们来的这么少?”

老袁愣了一下,随即呵呵笑道:“我是怕打扰了您,如果萨道义先生有什么话要对记者们说,我可以专门为你安排一场新闻发布会。”

萨道义说道:“那倒是不用,我就是以为我在这里已经不受欢迎了。”

徐峰倒是机警,马上说道:“萨道义先生您误会了,我虽然华报的记者,可我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您,为了能来这里和您见面,我经过了重重的审查。我们记得您在中国所作的一切,在我们的心里也许对大英帝国的对华政策十分不满,但是对您,我们一直当成朋友。”

老袁不禁往徐峰看了两眼,这个记者很机警,话说的也很得体,老袁很欣赏。

萨道义笑了:“那我就放心了,不管我的第一站要去哪里,我都不愿意做一个不被欢迎的人。刚才那位女士问我再次踏上中国的时候心中有什么感想,我坦诚的告诉你们,我的心情十分复杂。”

萨道义说道这里稍微停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慢慢褪去:“请你们相信我,我对中国的感情仅次于对我的祖国,我和你们一样愿意看到中国走向一条发展的道路,我希望我们永远能做朋友。在武昌革命的时候,我为此做过努力,可是后来失败了。”

徐峰这个时候那手是运笔如飞,记者们都意识到今天自己可能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新闻。一边的老袁也是没有想到萨道义能在一见面就把事情说回去,他以为英国人多少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场合。

萨道义接着说道:“失败的原因我不想多说,我不想把责任推卸给任何一个方面,我只能坦诚的告诉大家,我认为事情之所以会发展到今天,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是我在某些方面忽略了袁总统和中国人民的感受。今天,我向你们道歉。”

说完萨道义真的摘下来帽子,向袁世凯轻轻的一弯腰,这让老袁都有些无法接受了。

“我的错误让中国陷入了战争,我知道这个道歉可以无法弥补你们遭受的伤害。但是除了这样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请你们相信,我真的不想让战争发生。”

第一零九章友谊赛

萨道义先生真的对中国人心理摸的非常准!被欺负五十年之后站起来的中华民族依然秉承着宽容的美德,也许这在西方人看来就是好面子。当他向中国人民道歉,并且向袁世凯鞠躬的消息在第二天早上被报纸报道出来之后,北京的民情一片沸腾!

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在这一刻好像真的忘记了,当年是英国人因为我们不买他的鸦片就用炮火轰开了我们的大门!他们好像也忘记了,在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是谁在给我们雪上加霜!

萨道义先生好像也忘记了一般,他在最后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他愿意和中国人一起缔造一个和平的局面,让这片土地永远的避免战争。这句话得到了许多媒体的附和。

这就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点,几千年来儒家以德待人的说法让我们在伤疤还没有好的时候就忘记了强盗的凶狠。

《国民时报》在萨道义先生的讲话下面刊登了一篇社论,内容是这样的:

“作为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无可否认卫国战争的胜利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以杨司令为首的健儿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创造了中华民族近半个世纪以来对外战争的最大胜利,这功勋无法抹杀……

我们付出了上百万的生命,得到的西方国家对我们尊重。德国和我们展开了全面的,平等的合作。奥匈帝国也和我们建立了伙伴关系,现在萨道义先生公开的向我们道歉,虽然这不是英国官方的道歉,可绝对是英国主流的声音……

我们的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攻击力和防御力让任何国家都不敢轻视,再也没有人把我们当成软弱无能的大清朝来看待了,现在在西方的华人都能昂首挺胸的告诉别人。我是中国人!

没有人可以抹杀将士们流出的鲜血,没有人可以否认杨司令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土而做出的努力!但是在俄国人已经向我们请求结束战争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把重心放到国家建设上来更为恰当?

我们的国家百废待举,我们的人民正被饥饿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真的有能力和俄国人旷日持久的打下去么?就算我们能赢得战争,要进行的战斗是像汉武帝远逐匈奴那样打上几百年,还是像明太祖剿灭蒙古那样打上三代人?希望杨司令慎重考虑,勿以民族之前途行负气之举。”

杨小林看了这篇社论的时候,特意看了一下撰稿人的名字,居然是梁启超写的。

“连任公都赞成和谈了。看来咱们再打下去可能阻力会很大。”

金大刀在旁边低头说道:“他本来就是赞成和谈的,只不过以前碍着情谊不说罢了,这一次萨道义去了北京,一番话让给足了那帮书生面子,我都能猜到他们怎么想的!”

杨小林一笑:“怎么想的?”

金大刀把手往桌子上面一敲:“他们就觉得英国人给了一尺。咱们该给一丈!“

别看金大刀这人没念过书,不过这话说的到真对!杨小林看到报纸上头条上面写着萨道义的道歉。就知道下面必然是连篇这样的报道了。

冯德麟问了一句:“小林。你打算打下去不?要是你也想不打,我和大刀马上回东北了帮你看那两个基地去。北京那地方真不是我们待的,老子在大街上骂个人那帮记者还能给我写出来,我还是回我的高家屯子自在。”

金大刀对这话深以为然:“嗯,北京真不能待!那天在大街上我碰倒一老头,他拉着我不给我走。我还没踢他两脚呢旁边蹿上来一帮小子居然要打我?要是放在咱们那旮旯,我毙了他们!”

杨小林莞尔一笑,这就是他们义勇军这帮人的局限性!无法无天惯了,金大刀闹那事还挺大。人家都报官了,后来还是他出面才帮摆平的。

部队中的几个老人要走已经不是说了一次,他们真的不习惯北京的那种气氛。杨小林也做了安排,他对载沣说是要在东北建立两个工厂,其实就是两个军事基地。这军事基地是需要绝对保密的,没有合适的人看着也不行。

况且金大刀和冯德麟还了个工厂,虽然说生意不怎么样,两人还挺当回事。

“你们现在可不能走,对老毛子的战争我是非要把基零斯基干掉才能结束,这期间谁说也不行!而且,我还答应过你们,找个地方让你们痛痛快快的抢一次,等我做到了,你们二位就回东北帮我看基地去。”

金大刀听了大为高兴:“你想好找什么地方让我们抢了么?”

杨小林点点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冯德麟想了一下:“小林,要是袁世凯下命令让你不打,你怎么办?”

杨小林胸有成竹:“没事,估计他马上就顾不上我们这里了,再过几天,可能老袁最害怕的就是我们结束战争回去。”

金大刀和冯德麟对视了一眼,杨度的后期计划他们也是不清楚的,所以都猜不透杨小林这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

杨小林也没有跟他们说什么,抓起帽子站了起来:“二位哥哥,俄国人的俘虏大营今天重新修建好了,咱们一起过去看看吧。”

杨小林来到蒙古之后就修建了简易的战俘营,虽然当时已经建了一百多间房子,可是随着俄国人的斗志下降,主动投降的人是越来越多!特别是当中国人打下了库伦之后,俄国人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了,短短三天的时间那边已经有了三万多名战俘,张作霖正在押解回来。扩大战俘营的规模是必须的。

而且杨小林让阿克伯利尔出任战俘营的管理员的时候,阿克伯利尔也提出了条件,那就是中国方面必须改善战俘的待遇。

这真的是一个很苛刻的条件,要知道中国部队从北京一路打来,自己的物资都有点跟不上,哪里来的条件给这些战俘们改善生活?现在还只有四万多人。等张作霖那批战俘到了就要增加到七八万,对最大的一股俄军的攻击还没开始呢!

每当他想到自己这里将要有几十万俄国战俘的时候,他的脑袋都大了!他真的有一种冲动,像自己以前那样一个战俘不留,当真是痛快极了。

可是现在不行,现在他是杨司令,不光要打好这一仗,还要想办法让俄国人以后没工夫来找自己麻烦,所以不光要给这些战俘改善生活,还要给他们上课。

杨小林答应了阿克伯利尔。条件是建造战俘营必须他们自己建造,要木头自己可以给他们提供,能造成什么样子,就看他们卖多少力气了。

别说,阿克伯利尔将军在俄国部队中的声望相当不错。加上是给自己建造房子,老毛子干的挺上心。

他们中间有人以前是专门干建筑设计的。居然把整个俘虏营做了一个详细的规划。当杨小林带着部队走进来视察的时候。他真的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自己现在身处的不是一个关押俘虏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