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公决章程的制定起,各国就各逞心机。
  中国人把阿拉木图及三湖等原中国领土,也加入到哈萨克全民公决之中,声称其是哈萨克的一部分,以增加亲中派的数量。
  同时,如何定义哈萨克居民,也是一个问题,俄罗斯早期移民算哈萨克居民,那中国近年的移民,算不算哈萨克居民,这的确是个问题。
  苏联红军战场失利,故公决章程中不少规则,都有利于中国。此外,中国控制着行政等所有权力,也是个有利条件。
  当然,公决章程也不都是有利于中国的。
  比如说,哈萨克全民公决的选项,就从两项变成了三项,除了加入中国、加入俄罗斯,还多了一项“哈萨克独立”的选项。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从法理上也好,从各国的一致施加压力也好,中国都无法拒绝。
  我心知,各国看中国统治哈萨克已经成为定局,有意捣乱,却也不得不答应。原因很简单,中国需要和平,中国控制着哈萨克。
  选项看似三项,其实只有两项。
  连斯大林都知道哈萨克人民绝不会选择加入俄罗斯,便宣布苏俄放弃在哈萨克的所有权力,并要求亲苏派支持哈萨克独立。而英、法各国也不用说,美国都支持哈萨克独立。只是英国人赤臂上阵,在明处;美国人提供资金,在暗处而已。
  看来中国独占中亚,山姆大叔也很是不满呀。不过,中亚形势复杂,我是怎么也不会让美国,再从中插上一手的。
  俄罗斯的宣布,还是很有迷惑性的。如果是三项选择的话,中国的胜利是可以预期的。现在则是亲中派与独立派的对抗。
  亲中派的优势是,中国统治以来,哈萨克民众生活大为改善。同时,亲中派还宣称,哈萨克是不可能独立的。但这明显没有独立派煽动民族自尊心有效。于是,亲中派就作悲天悯人状,暗暗指出个问题——如果哈萨克全民公决决定独立,中国会不会就老老实实的撤军。这么一威胁,效果倒很显著。只是副作用也很明显,很多时候当场就打起来了。
  眼看局势越来越乱,遂有民主党的提前议案出台。
  哈萨克形势不容乐观。
  哈萨克原有居民四百万,其中俄罗斯人占百分之十九,哈萨克人占百分之六十三,其余为乌孜别克等民族。汉族在其中。只占极小的一个比例。
  自远征军占领哈萨克以后,汉人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哈萨克。最初是商人,商人定居于此的不多。接下来,是修建铁路,开发矿山的熟练工人,工人定居者不少,约有近半的工人定居于此。然后,就是《宅地法》引来的真正移民。很多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天气,现在有了哈萨克可以选择,条件又很好,选择移居哈萨克的就很多。只是这批人员对哈萨克的了解不多,到哈萨克的时间很晚,多数不足三年,没有投票权。
  要不然的话,女子没有投票权,再刨去不够年龄的,哈萨克原居民才一百六七十万张选票。以中国移民的数量,就足以左右结果了。不过,中国工人多数都拥有投票权,连同部分有投票权的移民,也有二十五六万张选票。加之与中国利益攸关的亲中派——中国在哈萨克拥有全权,建立政府,推行政策,造成一批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就是亲中派的基础,自然会选择支持中国……
  总之,中国在哈萨克的全民公决之中,本来是有很大胜算的——这也是中国同意哈萨克全民公决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这一把握,随着苏联的声明,明显降低了不少。
  中国密切关注哈萨克形势的变化,预备了好几套舞弊方案,准备一旦需要,就立刻实施。比如说,秘密伪造了选票,在投票场所做手脚,在计票时造假等等。这些手段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的,大规模造假,“显失公平”是不可取的,小规模造假,意义又不是很大。但中国也是有自己的撒手锏的。
  舞弊是不好,但总比公决失败来的强。
  公决一旦失败,中国也不可能允许哈萨克独立。中国政府在中亚投入的资金,超过二十亿元。此外,私人投资也接近十亿元。就算我脑袋被门框挤了,决定无偿援助“亲爱的哈萨克弟兄”了。我也不能不考虑选民的反应,不能不考虑各利益集团损失大笔金钱的反应,我还不准备回家去吃自己。
  到时候,中国就只能强行宣布,投票舞弊,公决无效——这个借口实在滥。由此引发的后果,却也是我所不愿意看到的。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民族独立的浪潮将会一浪高过一浪。那时候,今天所留下的一切隐患,都会爆发出来。
  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说起别人来很爽,但陷进去的是自己,就一点儿也不好玩了。前面是苏联红军,后面是哈萨克游击队,国防军的处境不会比日本鬼子好多少。
  ……
  1927年7月7日上午,哈萨克全民公决的投票基本结束,各地区开始统计结果。
  统计结果不断的传递到我这里——我还是在安庆,由于不能够明确判断,我出现在哈萨克带来的影响,是好是坏,我也只好呆在安庆,等候消息。
  最先出来结果的是西哈萨克,西哈萨克人口较少,统计速度自然快。看来我提出由国家对坚壁清野给民众带来的损失,进行赔偿,还是有了效果。西哈萨克地区虽俄罗斯人较多,一向亲俄。但投票结果中,选择加入中国的占据57%,独立的占39%,加入俄罗斯的只占4%。
  接下来是北哈萨克地区,北哈萨克地区长期在俄罗斯的统治下,去年才被国防军占领。这里的俄罗斯人比例较高,两局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支持率不是很高。果然不出所料,中国在这一地区,只得到了35%的选票,支持独立的占到53%,支持加入俄罗斯的占12%。
  西哈萨克的人口数量太少,即使中国的支持率很高,但票数也不是很多。这样一来,支持加入中国的选票仅占40%,支持独立的占50%,支持加入俄罗斯的为10%。
  ……
  随着数据不断传过来,内阁成员都有点儿紧张。
  这要是失败,就麻烦了。政治上的失败,往往比军事失败,还要影响深远。
  我强自镇定,手不自觉的紧紧抓住了椅子扶手。我知道自己的习惯,可改不了,松开后,一会儿就又会抓紧。
  没有人笑话我,大家都很紧张。这要失败了,大家都得倒霉。明年可又是个大选年,这么大的失误,谁也别想掩盖,外交总长一定要换人,内务总长也多半会倒霉,搞不好整个民主党的竞选都会受影响,那就得一起倒霉了。
  顾维钧咳嗽一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咳嗽声显的很响亮。
  张骞年老体弱,精力不济,正微闭着双眼养神,被这一声吓了一跳,就嗔怪地看了他一眼。
  顾维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心想,‘张季老您是年纪大了,来年肯定回家养老去了,我可……’他迎着众人的目光,挺了挺身体,说:“总理,不如……”
  顾维钧拉长了声音,没有继续说下去。
  我知道顾维钧的意思——他想动用国防军。
  在哈萨克全民公决的章程中,有个漏洞——没有规定国防军如何定位。哈萨克国防军驻军中,可有十一万多人,居住满三年了。按规则,他们也应该拥有投票权的。但出动驻军投票,也很麻烦。表面上可能会好一些儿,实质却没有改变,仍然是一场大失败。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中亚地区都影响极坏。
  不过,这样的话,就没有外交部的责任了,而是内阁决策失误了。
  我心中恼怒,却不动声色,只是眼角跳动一下,摇摇头说:“再等等。”
  韩铁在一旁见此,就知道我动了真怒,顾维钧这外交总长算当到头了。但他才不会去触这个霉头,仍然保持了一贯的沉默不语。
  ……
  哈萨克的统计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候,内阁成员反而松了口气。
  南哈萨克地区,人口众多,接近整个哈萨克的三分之一,故而十分关键。但这里一向亲近中国,中国移民又有很多定居于此,中国在这里一定会胜利,而且还是大获全胜。以目前的选票——选中国的占45%,选独立的占47%,选俄罗斯的8%——来看,中国已经必胜无疑。现在唯一的问题在于,中国能否超过半数。
  正如意料之中的一样,中国在南哈萨克取得了75%的选票,选独立的占25%,选俄罗斯的基本可以忽略,仅为0。2%。
  ……
  1927年7月7日,哈萨克全民公决顺利结束。参加投票的哈萨克居民共有1807451人,占全体居民的80%以上,有效选票为1792735张。其中,中国获得选票993818张,占总票数的55%;俄罗斯获得选票104961张,占总票数的不到6%;独立选票为693956张,占总票数的39%。
  从此以后,哈萨克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注':坚壁清野的国家赔偿,损失在一百元以下的,百分百赔偿;损失在一百至三百元之间的,赔偿百分之九十……损失在一万元以上,赔偿百分之十。
  【看书要砸票,做人才厚道】  ?
  第86章
  “中国的问题在于农民,农民的问题在于土地”。
  我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曾经就中国之命运做过很多思考。我最初决定“为中国做一点儿什么”的时候,只是凭着本能,努力去积累资金,拼命地挣钱。我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当然,我也没有忽略造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人,这可以是人才,也可以是人手。即使不熟悉历史,我也知道革命派和改良派,都不能够作为依靠的。但这些事情的完成,我并没有制定详细的计划,多半是凭着自己的经验而行。后来到了美国安顿下来,我才有时间,有心思通盘加以考虑。
  中国需要什么?
  这不是问题。任何知道历史的人都会说,编练新军,发展工商,普及教育,土地改革……
  然,这不够。
  “中国的问题在于农民,农民的问题在于土地”,这是我在美国思考得出的结论。
  中国有四亿多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即农民,超过四亿。所以,想解决中国问题,就必须先解决农民问题。
  农民的问题在哪里?
  答案有很多。
  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土地。有了土地,农民就能够养家糊口;有了土地,农民就能够创造财富;有了土地,农民就能够改善生活……至于社会稳定、普及教育、振兴工商等等,等等,都以此为基础。故曰“农民的问题在于土地”。
  所以,一取得政权,我不顾一切,率先推行了“土地村有”,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事实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但是,这还不够。
  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小,在施行“土地村有”的地方,尽管只普及出畜力和先进农具的使用,没有推广机械化,就出现了很多富余劳动力——这在当时是很突出的问题,我虽然预计到了,却没有办法彻底解决。通常的解决办法是修水利、铺道路,建房屋(学校、活动中心、住宅)等等,所以,经过几年的“土地村有”改革后,整个村子都会焕然一新。
  另外,工商业也会吸收一部分。只是这一部分不是很多,毕竟,工商业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会受到资金、市场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可以肯定,中国富余的劳力,远远超出了工商业所能吸纳的数量。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暂时缓解矛盾,把问题向后推延几年,终究还是要面对。但这不是问题,我早已经有了设想,虽然不是专门为了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却在客观上起到了这个作用。
  在美国的时候,《宅地法》给了我很大震动。国家拥有土地,其实并没有意义。因为土地握在国家手里,并不能够创造财富。反而公平分配给国民,不仅能够解决民众的生活,还可以获得税收。想出这样办法的人,真是个天才。
  我曾经在中国寻找能够实施《宅地法》的地方。很遗憾,我没有找到。东北地区地广人稀,那是相对而言。对比中国四亿农民,东北不过弹丸之地,杯水车薪。果然不出所料,后来一宣布在东北地区实施《宅地法》,不到五年时间,就已经把东北的土地分配的差不多了——尽管中国的《宅地法》每户只分配10公顷土地,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分配64公顷土地。
  《宅地法》规定:“凡一家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共和国公民,支援或教唆合众国的敌人者,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5元费用后,应从1919年8月1日起,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50亩或以下尚未分配给私人的公有土地;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
  我们把话题再回到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