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刘叔同七人面对三十多名红军,心中已经放弃了生还的希望。前面这些红军只要稍一拖延,自己这几个人就会被人直接包围,乱枪打死。
  刘叔同几人举枪,不过是打算拼死一战,挣一个是一个了。就在这个时候,红军的身后,却冒出四个人来,前后十一枝冲锋枪未给这些儿红军抵抗的机会,两面夹击,直接消灭其大部,将其击溃。
  刘叔同一看,原来是张明、赵飞四人。
  原来,张明带着赵飞等四人,接受了正面攻击的任务,来吸引红军注意力。这本来是个九死一生的任务,但一来火车站爆炸惊天动地,二来刘叔同等人侧翼进攻十分顺利。直接攻进了市政府大楼打开杀戒,反而吸引了红军的注意力。不要说张明五个人,就算张明五十个人,红军也未必顾得上。
  故而,张明假装受伤者,带人攻下了门口的岗哨,用机枪对着院内一阵突突。红军也只是防守,用机枪与他们对射,不让他们攻进来就算了。当然,前门戒备森严,守卫众多,对大楼的进攻力度,不是后门能够相比的。
  站明顺利的完成任务,只损失了一个战友,本可以撤退。但他听见后面的枪声正激烈,便绕道过来支援,正好帮了大忙。
  一行人且战且走,浴血冲杀,好不容易甩开红军的追击,逃出了新西伯利亚。不过,刘叔同和张明两伙人加起来,也只剩下六个人,还人人带伤,狼狈不堪。
  没有废话,六个人处理了伤势,辨明方向,便向白桦林行去。
  ……
  白桦林里情况也正危急。
  王星一行人回到白桦林边,觉得安全了,心理有点儿松懈。在巴卡诺夫的地一轮攻击中共有三人被打死,两人被打伤。
  巴卡诺夫的人数不多,但这家伙是个猎人,设下了几个陷阱。虽然,龙牙的皮靴底下夹有铁片,不惧巴卡诺夫临时削的尖树枝。但是,在龙牙随后的进攻中,又深又小的陷阱还是直接折断了两个人的腿,并给并一人带来扭伤。同时,巴卡诺夫又打死一人。毕竟,熟悉环境中作战,巴卡诺夫占据了很大优势,他的枪法又是极好的。
  王星是又气又急,这一晚上的行动都顺利,临末了弄了个大窝脖。况且,巴卡诺夫等人正挡在回家的路上。
  但巴卡诺夫也没有占到便宜,龙牙遇伏的时候,反应极迅速。皎洁的月光下,雪白的雪地上,如此明确的目标,第一轮射击,只打死了三个。巴卡诺夫就知道,大事不好。但是,巴卡诺夫还心存侥幸,“派士兵回去报信已经有段时间了,新西伯利亚市内火光冲天,明显出了大事,多半就是这些人干的,如果他能够把这些人留下……”
  等到第二次交火,巴卡诺夫就心中无数了,人家死了一个,可自己死了三个,自己就剩八个人了,其中还有两个受了伤。
  刘叔同六人来的,正是时候。他们迂回包抄,绕了个大圈子,转到巴卡诺夫的侧后方,使用照明弹,两面夹击,迅速击溃了巴卡诺夫几个人。然后,就发报让飞艇下降,准备撤离。
  十分钟后,飞艇下降到十五米,撤离开始了。
  ……
  巴卡诺夫一听见后面来人,就知不妙,自己的援兵不会从那个方向来。他毫不迟疑,立刻就跑,仗着对地形的熟悉,顺利脱逃。然,巴卡诺夫并没有跑远。一方面,黑夜里乱跑不如就地隐藏;另一方面,巴卡诺夫可以确定袭击新西伯利亚的,就是这伙人,眼看天大的功劳,从手里溜掉,他不甘心!
  巴卡诺夫是个聪明人,刚刚受到的教训,让他清楚,这些人不好惹,要小心再小心。他一直等到其余人都登上飞艇,才把枪对准刘叔同——这个人一直指挥,应该是个官。
  刘叔同一直等到最后,才开始撤离。他刚要转身,眼角余光看见火光一闪,连忙顺势转身闪了一下,顺手回了一枪。刘叔同感觉肩膀一热,知道自己受了伤。紧接着,就见一团黑影凌空扑了过来。
  这样的袭击是无法威胁到刘叔同的,他接连几枪打在黑影身上,那黑影“呜咽”一声,刘叔同仔细一看,才知是条大狼狗。他向黑暗中打量了一下,还是放弃了。
  任务已经完成,没必要黑灯瞎火的去找人,他有信心打中了袭击者。
  刘叔同把绳子在身上系好,发出个信号,让人把他拉上去。
  巴卡诺夫没有想到,刘叔同反应如此迅速,他胸口一热,知道自己受伤了。但最让他后悔莫及的,还是他手一软,巴卡就窜了出去。听见随后的枪声,巴卡诺夫知道,巴卡完了。但他只能掩住伤口,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刘叔同。
  ‘我会记住你的!’
  PS:巴卡诺夫派士兵回去报信。
  士兵赶到时,援军已经被大批派往新西伯利亚增援。营地里没有人,士兵又语焉不详,政治委员谢里亚加就犹豫了。他犹豫了大约二十几分钟,才集合营中剩余守卫,前去增援巴卡诺夫。等人到的时候,飞艇已经离开十分钟了。
  后来,红军还出动了飞机。但那只给国防军护航的战斗机,添了两颗星星。
  【看书要砸票,做人才厚道】  ?
  第73章
  田野将龙牙送下飞艇,就下令把飞艇“充气,上升”,并一直上升到800米的高空才停止。在这里,飞艇被发现的可能性,基本可以忽略。不过这里的气温要低上五六度,呼啸着的西伯利亚非寒风,更是刺骨入髓。
  田野专门前往客舱,想安慰安慰万富,但效果不显著。未成交战就受伤,弟兄们拼命,自己却呆在安全的地方,万富感觉都没脸见人了。对于田野这个仰慕者,自然没有什么心情多说什么,只是有一搭无一搭地应付着。
  田野见此情形,也不多说,劝其休息,并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就告辞离开了。返回艇长室,田野开始工作。
  1:05,新西伯利亚火车站的爆炸及大火,被艇员观察到以后,迅速通报到了田野这里。其实,就算不通报,田野也知道。那巨大爆炸声和明亮的火光,在艇长室看的一清二楚。五分钟后,一道电文从飞艇发出。
  国防军西伯利亚驻军司令部和巴尔瑙尔白军司令部,同时收到电报。我们不说国防军这里收到消息,是如何的欢呼雀跃。只说白军司令部,接到消息的反应。
  前面说过,莫尔恰诺夫将军到达前线以后,整顿防务,打算收缩防线——主动撤离了巴尔瑙尔,在托木斯克、克麦罗沃,新库兹涅斯克一线,依托鄂毕河,建立新防线。但使,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机会。此时此刻,严阵以待的白军立刻在莫尔恰诺夫将军的直接命令下,快速行动起来。
  12:00,大规模的炮击开始了。莫尔恰诺夫将军在托木斯克——巴尔瑙尔全线,调集了所有火炮对红军阵地发起炮击。白军的炮兵得到的命令,是“把所有这些炮弹打光”。
  在这个时候,俄罗斯军队的武器装备,不要说与国防军相提并论,就是与欧洲强国军队相比,也相差悬殊。
  说白了,欧洲强国军队在欧战中,越战越强。这是迫于战斗的需要,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俄罗斯军队则由于在欧洲战场上屡战屡败,且多年内战的破坏,武器装备没有加强改善不说,反而削弱了。
  此次获得中国的援助物资,俄罗斯临时政府是想要选择便宜的产品。比如说,毛瑟98,甚至日本提供给北军,又被国防军缴获的春田步枪也好。但现实情况不允许。这一时期,俄罗斯临时政府军招募的兵员,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没有受过训练,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这些士兵要上战场作战,使用步枪,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训练的,而冲锋枪枪只要训练一周,就能使用的很好。在综合考虑之后,高尔察克还是定购了大批的冲锋枪。有趣的是,高尔察克出于训练简单的考虑,为新兵定购了冲锋枪。但在实际使用中,冲锋枪作为精良装备被配发给老兵。
  同时,俄罗斯临时政府购买了一批火炮,使其的数量也相对有所增加。但是,增加只是相对而言。在托木斯克——巴尔瑙尔全线,所有火炮加起来不足两百门。
  接到电文后,莫尔恰诺夫将军命令,在托木斯克——巴尔瑙尔全线进行试探性进攻。
  这既是佯攻,牵制红军。就象刚刚的炮击,必然会使红军指挥员都集中到指挥部。都是为龙牙创造条件。不过,前者是为进攻创造条件,后者是为撤离创造条件而已。
  另外,也包含了莫尔恰诺夫的一点儿私心。如果白军的战斗力稍好一些儿,或者说红军因为指挥混乱而抵抗乏力的话,那么,莫尔恰诺夫将军指挥的,就不是一场撤退,而是胜利的进攻了。‘要是能够攻克新西伯利亚……’莫尔恰诺夫将军YY了一小会儿。
  各地传来的消息,很快粉碎了他的幻想。
  红军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多半采取就地抵抗的办法,红军的作战意志极为顽强,战斗力也在白军之上。而白军虽然士气略有提高,不再一触即溃,多少能够与红军一战。但是,即使红军采取了保守的策略,白军在大部分区域的进攻,仍未取得明显战果,在少数地段遭到了严重失败,甚至被红军全歼。
  于是,莫尔恰诺夫将军只好实事求是,开始安排撤退事宜。
  撤退进行的很顺利。
  红军的指挥部突然失去联系,这自然在前线引起了恐慌。前线各级指挥员立刻封锁了消息,但是消息根本封锁不住。新西伯利亚的地势较高,那里的爆炸和大火,几十里外仍然清晰可辨。如此浩大的声势,怎么封锁的了。
  所有知道的人,都心中无数。
  在红军士兵中,就是谣言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了。这个说,英国派遣大军参战,使用新式武器,已经把新西伯利亚炸为平地了(呸,你以为是二战呐)。那个说,不对,使用新式武器的是法国。还有人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是英法德美……(省略二十个国家名)联军。有见识的人就笑了,扯什么扯?是日本人打过来了。听说日本人个头虽小,但凶狠无比,一点儿都不怕死,多半是他们研究的人体炸弹云云(^…^)。
  各级指挥员则想方设法,试图重新与新西伯利亚取得联系。少数前线阵地还是正与总部联络时,突然中断。像季莫申科中校正在与总部通话中,正一本正经、毕恭毕敬的听别尔扎林上校的指示,电话突然中断了,中断前还传来了枪声。季莫申科中校反复拨打电话,也不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傻瓜也知道,新西伯利亚出了问题,而且还是大问题。随着时间的持续,前线指挥员都快急死了。
  这样一来,多数红军指挥员的心思不定,根本就没有用在作战上。少数指挥员发现了问题,也多半愿意采取保守策略。就算有极个别的指挥员想要进攻,也不会获得支持。上级会直接命令他,待在你的岗位上,别没事找事。红军整个前线的作战方针,趋于保守。
  白军这里是早有准备就绪,参谋部早就制定了撤退方案,准备了大批列车,这时候就按部就班的迅速执行起来。自然,士气如此低落的时候,撤退也不容易。如果有什么谣言一传,大军一哄而散,也不是没有先例的。莫尔恰诺夫将军为了稳定军心,把中高级军官派往基层作思想工作。就说,我们不是失败了。我们撤退是为了重整旗鼓,在鄂毕河已经建立好新防线,准备再战。
  令人意外的是,许多军官被问到了那“100俄亩”奖励的问题,问如果撤退了,是否还有奖励。总的来讲,莫尔恰诺夫将军知道此时稳定军心的重要性,派下的军官基本还是头脑清醒的。在迅速与莫尔恰诺夫将军汇报后,这些军官答复说,承诺的奖励依然如故,只是巴尔瑙尔不利于作战,作战区域改成鄂毕河防线了。这一战结束后,一切照发。不会因为你们服从命令,而取消奖励的。
  在撤退的时候,莫尔恰诺夫将军出于稳定军心考虑,宣布与士兵同甘共苦,最后撤离巴尔瑙尔。当然,这只是一个宣传。第二天上午,白军大部撤离之后,莫尔恰诺夫将军也就撤离了。
  撤退进行的很成功。红军一直到第二天才恢复了与新西伯利亚的联络,两天后,才重新组建了指挥部,又过了两天才初步稳定了军心。这时候,白军不仅把部队都撤离了,连原来准备放弃的许多物资,都运的一干二净,还抓紧时间运送了一批支持白军的平民撤离。
  莫尔恰诺夫将军到达前线后,主要抓军事,采取了调整防务,组织撤退,建立新防线等,策略,并颁布实施了“军功赏罚令”,“战役奖励令”——“100俄亩奖励”。这些措施的实施,稳定了防线,并有力的鼓舞了白军士气。此外,还稍微严肃了军纪。这里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