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至于钱嘛,“哈哈……问那么些做甚?”——现在可不是国会大厅了。
  ……
  “什么?你是记者!记者好,记者好。我……就算裁军,也一定会实行福利制度的。你一定要告诉国民,请大家放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
  所以,我也不是因为国内发愁。
  说起来,这事还是与苏俄有点儿关系。
  我看到手中的电文,还是不由自主,发出感叹。
  “七月二十六日电,西伯利亚驻军司令部电
  新西伯利亚失守,守军大部被俘。托木斯克、巴尔瑙尔告急。
  ……
  综合以上情况判断,如果没有外力介入,俄罗斯临时政府军绝对无法应付接下来的战斗中,预计会在一个月内,完全丧失泰舍特以西的大部分地区。
  ……
  俄罗斯临时政府请求西伯利亚驻军出兵支援。请求指示。”
  事情就是如此。
  苏俄在得知《中俄条约》后,就增派了部队,加紧了对新西伯利亚的进攻。而《中俄条约》的签署,按理说,应该增加士气,有了帮手,胜利的可能大增。实际上,却在白卫军中,造成了混乱,人心浮动,士气反而下降了。这一紧一降,新西伯利亚的失守,也就势在必然了。
  而这一消息,势必会使白军的士气进一步减低。如果没有一场胜利来激励人心,只怕白军的士气在触底反弹之前,就崩盘了。
  而俄罗斯临时政府现在收到物资没两天,绝对没有能力,独立打一场胜仗的。所以,高尔察克万分不情愿,还是不得不请求国防军出兵支援。
  这些白痴,刚刚拿了我的钱,就溃不成军。真是让人恨铁不成钢,一群饭桶!
  反过来讲,如果没有《中俄条约》,苏俄红军就不会那么重视,白卫军也许还能够多坚持一阵。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应该怎么办?
  时间,时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我们在与时间赛跑。
  高尔察克对我提出的“建议”,十分不满,这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所以,他没有全部,如未明确国体,只采取了部分他认为行之有效,影响很大的政策。比如说,“一切土地归人民所有”;“为自由而战,为活的更好而战”;“军功赏罚令”——一个确认的战果奖励10俄亩土地;配给制度等等。
  作为独裁者的高尔察克,雷厉风行的颁布了这些政策——“政治中心”反对派都被流放到丘力费,赤塔东北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国防军控制范围,但没有被国防军直接控制。但政策的实施和落实,是需要时间的。现在,恰恰就是没有时间了。
  高尔察克军事上有两下子,是个很有决断的人。他把得力助手莫尔恰诺夫将军等人派往前线组织防守,并直接有物资和奖励刺激守军和援军。他告诉守卫托木斯克和巴尔瑙尔的部队,只要不投降,坚守阵地,战后每人都奖励100俄亩免税土地,同时战果另算云云。然后,就直接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国要求支援。
  事情反映到我这里,我也很挠头的。
  老实说,红军、白军之间,我也不看好白军,多半战斗到了最后,还是红军胜利。给钱给物资,就算了,大家都这么干。直接派军队参战,就有点过了,很容易费力不讨好。常言说得好,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这也是各国不肯直接参战的原因之一。
  但是,实际情况摆在面前,白军得不到有力的支援,可能,应该,肯定会在短时间内崩溃。到时候,我不就落了个鸡飞蛋打嘛。
  真是难为我了,我招集了蒋百里、陈士诚,一起谈论这个问题。
  大家很快得出一致的结论:出兵的弊多利少,不能出兵;不出兵,白卫军肯定大败——有可能一个月后,俄罗斯临时政府只剩下首都伊尔库次克(位于北海,即贝加尔湖畔)。
  问题就卡在了这里,大家想来想去,不约而同,都把主意打到了一个部队。
  九华山,龙巢基地。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王元瞿对特种战,特种部队感兴趣,却不代表他本人有多高的成就。当初,王元瞿是我卫兵中的矫矫者,但更重要的,还是他对这有头脑,有天赋,不是说他身手最好。现在,他年龄也大了,身手比不上年轻人,早就退出了一线工作了。
  王元瞿也没有什么不满,当初在新军里他属于中层以下,低级军官这种,大帅给留后路时,来福食品的股份分的不算多。但是,王元瞿也满足了。怎么说,他现在也有十几万,二十来万的(相当于今天一两千万),这辈子够花了。北京的那次行动,虽然被熟人笑话,但也不违反规定,算是立功了。王元瞿现在也是上校了,没什么不满意的。
  就是有点儿无聊,‘要不,再去训练一下,妈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身手好,就了不起呀?还不都是老子教出来的!’王元瞿心里知道,身手好,确实了不起,军队里就这样,要不然他怎么会退出一线的。他打了老大一个哈欠,心想,‘谁念道我呢?’
  正想着电话铃响了,王元瞿伸手拿起电话,‘怎么还响?哦,是保密电话。’——王元瞿的想法有点问题,龙巢这里的电话,都是保密电话,他所说的保密电话,是指绝密电话。
  王元瞿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伸手拿起电话,很恭谨的开始讲话。
  十五分钟后,龙巢响起了警报声——紧急集合。
  刘叔同:“报告,龙牙大队180人,应到110人,实到110人,请指示。”
  王元瞿看着面前的队伍,很满意,紧急集合警报一响,一分钟之内,全员到齐。
  “我现在有一个死亡任务,需要自愿者。”
  毫不犹豫,所有人向前一步走。
  “同时,这还是一个秘密任务。”
  同样没有犹豫,所有人向前一步。
  王元瞿又是骄傲,又是感动,嚇斥道:“急什么?有什么问题,趁早说。命令一下,就不能反悔了。给你们一分钟时间考虑。”
  一分钟后,所有人向前一步,呃,怎么还有人没动?!王元瞿说不出的恼火,脸板的象锅底,有选择,要自愿,有利于任务的执行,但……我怎么教出这么个胆小鬼!他冷冰冰地问道:“有什么问题?”
  也难怪王元瞿生气,龙牙与外界的猜想不大一样,军中都知道,龙牙待遇不是很高。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是第一流,最顶级的,但待遇却相对普通,他们挣钱多,主要是任务津贴和危险任务津贴什么的。只有抚恤金、退休金比其他部队提高了一倍,很少有人都是享受到后者。从组建开始,龙牙就极其注重荣誉感的培养。龙牙就是巨龙最锋利的牙齿,就是共和国最精锐的部队。“龙牙攻无不克”。
  所以,尽管龙牙危险极高,待遇普通,能够加入其中,仍然是大部分国防军战士的最向往的事情之一。龙牙部队的战士,都有着极高的荣誉感。
  现在竟有人在危险面前犹豫了,这怎么能够让王元瞿接受。看到未动的人,是以勇气闻名的孙子方,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儿——他应该不是怕死,但王元瞿的语气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更刻薄了,“难道孙大胆也怕死了?”
  孙子方知道自己的作为不漂亮,但他是有原因的。在别人惊讶的眼光里,孙子方不好意思的问:“如果我死了,能不能进入英灵殿?”
  王元瞿一听这个问题,怒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他很爽快地回答说:“这有什么问题……”他是很想答应下来,但转念一想,有问题,有大问题。
  死亡任务,就不说了,生还机会不超过10%的,就是死亡任务。
  此次行动,深入敌后,突然袭击红军的铁路线、军火库和司令部,必然会面对敌人的报复和大肆搜捕,不熟悉的地理,恶劣的环境,自身明显的外部特征,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参谋部评估,生还可能性不会超过5%。
  秘密任务,则又是一回事,只有牵涉到外交等,必须加以保密的任务,才是秘密任务。出这样的任务,是要暂时开除军籍的——生还就当没有此事,战死或者其它情况,国家是不会公开承认的。而英灵殿规定:凡为国战死的军人,都可以列入英灵殿。这事可就说不准了。
  尤其是,这是第一次执行秘密任务,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于是,面对战士们热切的眼光,到了嘴边的话,又被王元瞿咽了回去。这不像别的事,食言就食言了,这事答应了,就一定得做到,“……我也不知道”,他讪讪地笑笑,“我给你们问问”。
  极少见到王元瞿这副摸样,战士们哄堂大笑。
  所以,问题就传到了我这里。
  这有什么可说的,“可以!凡是为国战死的军人,都可以列入英灵殿。你们也是一样,国家开除你们的军籍,是迫不得已,是国家还不够强大,是国家对不起你们。你们就是最好的战士,最优秀的军人,这个要求一定会满足。”
  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不再祭祀天地。但每年的清明,总统、总理、议长会率领所有政府高官、议员,去祭祀英灵殿。我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也会带着家人去祭祀。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过年去祭祀英灵殿,慢慢形成一种习俗。在国民的心目中,在军人的心目中,英灵殿的地位也就愈发的崇高。所以,我很理解战士们的这种心情——他们是希望国家肯定自己的牺牲。这么微不足道的要求,我有什么理由,不肯定他们呢?
  没有任何理由!
  【看书要砸票,做人才厚道】  ?
  第69章
  当天晚些时候,接受命令的三个龙牙小队,就坐上飞艇,直奔西伯利亚。
  王元瞿把刘叔同、王星和张明三个小队长叫到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打开作战命令,开始对具体方案。
  现在,龙牙执行任务,与最初完全不同了。在这两年的行动中,龙牙已经逐步建立完善了一套方案。从收集情报,分析敌情、制订行动计划,到最后的实施,龙牙都有自己的方式。
  然而,王元瞿发现,他们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时候,没有情报、没有地图,两眼一摸黑。不过,几个人反复研究,总算研究出了点儿成果。
  首先,是铁路。铁路基本被排除在目标之外。这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没有若干安全的基地,基本不用考虑。
  然后,就是白卫军。白卫军虽然丧失了进攻能力,但在预定时间,发起佯攻,牵制红军的注意力,应该不成问题。
  还有,就是撤离。这个任务难就难在撤离上。现在的情况是白军防守,苏俄红军进攻,以几十人的小队,明显的外部特征,越过苏俄红军的防线,简直是难如登天。所以,撤离只能是绕道而行。在人生地不熟的恶劣环境里,众多的敌人搜索中,行军几百里,也比穿越防线强不了多少。
  不过,王元瞿一上飞艇,就有了主意。如果有飞艇的接应,撤离就轻松多了。虽然氢气飞艇糟糕的防火能力,让人担忧。但白军没有飞艇,苏俄红军应该不可能特意装备对付飞艇的机枪弹夹。这样一来,飞艇的安全性能就会提高许多。
  与普通人想象的不同,氢气飞艇并不是被击中,就会燃烧。必须使用两种特制的子弹轮流压入的弹夹/弹鼓,才能够有效。一种子弹会把氢气气囊撕碎,使氢气和空气混合,然后白磷弹才能点燃混合物。
  而俄罗斯飞机的数量少,与国防军飞机相比,也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只要时间配合好,撤离的龙牙小队登上飞艇,飞艇一升空,基本就安全无忧了。
  花了三天时间,王元瞿几个人在飞往赤塔的途中,把任务生还率提高到原来的三倍,算是脱离死亡任务了——也就是个心理安慰,对龙牙来讲,5%的生还机会,跟15%的生还机会,差别并不大。只是干这行的,就这样,尽可能的精心策划准备,然后就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王元瞿的到来,不是说他又恢复一线了。以他的身手,多半添的乱子,会比起的作用还大——这事谁都清楚。如果王元瞿想要如此,队员们也多半会说,“队长,省省吧!,我们还不想盖国旗”。所以,王元瞿是来为他们做后勤工作的。这次任务,国防部是下令各部队,各部门全力配合,但什么叫全力,这里面学问大了。十分力气,算全力了吧!以王元瞿的资历和人脉,能让他们把力气使出十二分来。
  到了赤塔,余程万亲自出马,安排一切,一路绿灯。末了,余程万把副官林觉语派给龙牙,充当联络官,以方便行使。战士们抓紧时间,休息的休息,适应环境的适应环境。
  王元瞿几个人就忙活开了,西伯利亚国防军这一块,不用说了,老大出马,早有准备。白军提供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