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模棱两可。使我所做的一切,都合乎法律。这是修改法律,欺骗国会,却没有违反法律。
  随后,一日本间谍鸟山便通过管理上的一个漏洞,获得了制造二代云爆弹的全部技术资料。与此同时,一批相关技术人员到日本旅行,秘密帮助日本建立了若干生产线——时间太紧张,不得不这么做。
  日本拖了四个月,没有时间让日本人自行消化吸收了,不抓紧时间的话,美国那里很快就要把新的原子弹生产出来。如果日军被赶出澳大利亚,那就什么都晚了。日本失去了澳大利亚,我不在乎;但中、美两国平分太平洋的计划,就此泡汤,我可不愿意。
  整个过程似乎充满了偶然性,其实,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被时人称之为“明目张胆的欺骗”。
  此外,在日本的要求下。日本还保留了印度尼西亚驻军的权力。当然,这种驻军也是在世联军维和部队的名义下,进驻印尼的。
  中国在印尼也有驻军。大体说来,中国驻军在苏门答腊岛,加上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彻底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而日军则控制着印尼的石油产地,以确保日本的石油供给。驻印尼军总司令由日本人担任,这是唯一一个非中国人担任的总指挥。
  再有,就是澳大利亚。
  中国承诺,支持日本对那里的占领,支持日本把占领区划为日本领土,支持日本向澳大利亚大批移民,以造成既成事实。
  还有,就是日本给水防疫部。
  中国获得了所有相关的技术资料,暗示日本必须把此事处理干净,并杜绝此事的发生。如再出现问题,中国会坚决在道义上予以谴责。
  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日本必须找些替罪羊,把日本高层洗白白,不要在有类似行为发生。中国就华丽的无视了。但要再有的话,中国也会当作以前不知道,挥舞“正义的铁拳”。
  我没有丝毫的愧疚感,人死都死了,又不是中国人,奢谈什么正义。美国佬能做,我也不必想太多。这些的资料,将发挥重要作用,使中国在人体、医药和细菌研究等领域,领先于世界。
  '注':美国就是如此干的,美日两国在医药上领先世界,皆源于此。日本最大的医药公司“绿十字”就是731部队的研究人员建立的。根据石井与美军的交易,731部队的人都不是战犯,免于处罚。
  首相米内早就知道详情了,但亲眼看到条约文本,还是目瞪口呆。这种条约怎么能签署,但不签署的话,又能怎么办?米内呆坐在那里,半天没有说话,实在是无话可说,日本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他想不明白。
  在内阁会议,在晋见天皇,气氛都无比压抑。
  叫嚣着“一亿人玉碎”的东条,被直接忽略了。不接受的话,就真的要举国玉碎了,自己也好不了;接受的话,恐怕自己就更是死定了。
  “有赌未为输,条约虽然苛刻,却为日本保留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我们从一无所有中崛起,后人拥有如此条件,想必会做的更好”——米内的话说的十分正确。
  “如果美国拿一百颗原子弹扔过来”——米内的威胁更有力量。
  然事到如今,内阁成员们最想做的,就是辞职回家。
  米内也很想辞职,但裕仁知道,再次倒阁的话,没有人会傻乎乎接任,日本的危机已迫在眉睫,没有时间了,就竭力挽留他。
  条约草案在内阁和皇宫转了三天,没有一个人想把责任承担。米内一咬牙,谁也别想跑,必须在同意上签字,要不然,大家一拍两散,我也辞职,大家一起回家去等死。
  这才有了一份上到天皇裕仁,下到各省大臣签字的条约草案出现。
  唐绍仪顺利实现了,外交史上的一次胜利大屠杀,逼的日本“自废武功”,解除了日本未来五十年对中国的威胁,奠定了亚洲格局。
  条约谈判过程中,最艰难之处,就是关于朝鲜和琉球的独立问题。日本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同意,尤其是琉球,与日本近在咫尺。中国驻军于此,就把刺刀直接架到了日本人的鼻子跟前。
  这与各国独立又不相同,日本失去了殖民地,但在整个世联内部,关税对内部成员都有优惠,日本与中国都是一致的。日本只是失去了大部分特权,而这则是威胁到自身安全了。
  唐绍仪被迫发出了最后通牒,“中日是友好邻邦,千年的友谊源远流长,我们血脉相通,一衣带水。中国是不愿意对日本发出战争威胁的。但是,如果日本不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和独立,中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为了维护日本的利益,迫不得已,恐怕也只能行此下策”——话说的很婉转,其中的涵义却是明确的。
  日本若有足够的武力,能保持自身独立,谁还跑到中国来挨宰?!
  唐绍仪说的再温柔,也是战争通牒。
  如果中国提出的条件再苛刻一点,恐怕日本也不会同意。但日本还保留了日本本土,保留了印尼,保留了澳大利亚,也就保留了崛起的希望。这与美国要求的无条件投降,以及战败的后果,相差太悬殊。
  日本人思虑再三,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有机会,有希望,到底比一败涂地,要强的。不过,日本人却把中国恨之入骨了——这个不必在意,美国当初与英国打生打死的,也没有想到有今天。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话是形容商业的,但拿来表示国家间关系,却也形象。中日之间文化相通,有共同的利益,总比东西方国家更容易合作到一起。
  条约一经签署,两国军队尚未交接,指挥生产线安装的工程师,已经抵达日本开始工作。还是那句话,时间太紧张。中国也不害怕日本毁约,一来制造云爆弹的资料,尚未交给日方,二来时间这么紧张,日本玩花样的话,很容易弄巧成拙。再者说,中美联手怎么还不轻松灭了日本。自然,中方也会小心谨慎,适当时候,才会把资料交给日方。
  PS:(^…^)如果书架有空;给个收藏吧;我开新书;通知各位(^…^)还有……  ?
  第153章[全]
  中日密约并没有大张旗鼓,却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
  怎么说,日本也不会平白无顾,从朝鲜、琉球、菲律宾、印支等一系列地方撤军的,而由中国军队进驻。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想必也换取了中国的支持。
  世界就那么大,日本能够考虑到中国,美国也一样。美国不能直接给予中国更多的利益,却把日本占领的大部分地区,甚至部分日本领土,都许给了中国。
  说起来,美国似乎承诺更多。然而,美国承诺的,都在日本的手里,需要中国出兵夺取。美国玩的这一手,纯粹是空手套白狼。而日本给予的东西,则都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兵不血刃,就可以拿到手。
  加之,考虑到今后的世界局势。
  美国在盟国中独占鳌头,然有英国、加拿大等国,声势不小;德国独霸欧洲,也有意大利、法国等,也是一大势力;再看中国在亚洲,除了自己就是日本,把日本打倒了,就连个打手都没有了。怎么看,也不合适。
  朝鲜、泰国等亚洲各国自是需要扶持,以避免日本坐大,但那少说也需要二十年时间。在此期间,中国总不能遇到事情,就赤臂上阵。那样的话,不仅少了很多手段,弱了声势,还容易影响自身的声誉。
  至于中没之间的友谊嘛,汗,不会真有人当真吧?!
  中国进攻苏联,大力支持德国和日本,破坏了盟军一个又一个好事。想想也知道,中美友谊会有多么牢固,简直“牢不可破”。美国从中国大量购买生产生活用品,那是美国没有余力生产,属于正常的贸易往来,而从中国大批采购商船等,是为了弥补盟国生产能力的不足,不买不行。
  难道说,美国真的会对边卖飞机、战舰给德日,边卖商船给美国的某国,存在什么友谊?
  不想都知道,不可能。
  还是那句老话,国与国之间唯有利益。
  于是,中美两国间的交涉,就不免有些儿空洞无物了。对美国高举人道主义旗帜,中国自是坚决予以配合,声称决不会为日本提供原子弹和云爆弹技术的。但是,对美国邀请中国配合,消灭“残暴的日本野兽”。唐绍仪敷衍了事。
  我心说,早干嘛去了,中国南京大屠杀,不也没有阻止美国向日本出口石油和废钢铁吗?!
  日本一撤军,唐绍仪的敷衍就漏馅了。
  对此突发事件,美国人多少有点儿准备,却依然反响强烈。
  美国大使对中国提出了强烈抗议,唐绍仪冷静地给予的答复。
  “中国信守承诺,没有给日本提供相关帮助。
  ……
  至于日本为何从上述地区撤军,我不知道。也许是心灵受到谴责,忽然受到中国传统道德的感招;也许是日本人发神经了,也说不定……”
  面对面白唇青,浑身颤抖的美国大使,唐绍仪说起了另一个的话题。
  “日本对其军队中,出现‘给水防疫部’事件,深感不安。已经勒令失察渎职的陆相东条离职,等候进一步处理。同时,日本还表示,要对‘给水防疫部’事件的所有参与者,进行半公开的军事审判,邀请各国旁观。
  日本政府是个负责任的政府,希望能够取得美国的谅解。
  ……
  日本政府拜托我,向贵国询问,两国间有没有和平的可能?”
  美国大使没有作答,拂袖而去。
  有了中国的保证,日本仿佛注射了强心剂,攻势更为猛烈。但日本停止了向澳大利亚移民,反而撤离了部分平民。核战争一触即发,日本平民待在这里,只会增加伤亡数字。
  不过原子弹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日本人的上。驻澳日军司令部已经搬迁到了深深的地下室里。日本本土的皇宫和首相官邸也在构建坚固的地下室,皇室成员,政府和军方高层,都转秘密移到了其它地方,并在该地区部署了大批千里眼、战机和高射炮,以防备美军的突然袭击。
  从东南亚,从南亚,从四面八方,半年来汇集到澳大利亚的日军官兵,使澳大利亚日军数量超过三百万。仍继续向澳大利亚非运输中。
  一抵达澳大利亚,日军就被分散到各地。从东部的大分水岭,至中部的大自流盆地,再到西部高原,日军也没有所谓的主攻方向了。
  日本军官都受到过正规的训练,不是不知道,分兵不利,要集中优势兵力。但原子弹摆在那里,真集中几十万大军,纯是为盟军提供目标。日本人现在的打算,就是迟滞盟军攻势,为国内云爆弹的生产争取时间。至于多占地盘什么的,都是捎带。
  盟军也不是吃素的,自不会平白看着日本人调兵遣将。但日本收缩兵力,放弃了印度洋,把海军都调集到了太平洋战场,也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双方大战连场,互有胜负。
  随着非洲战场,战事的平缓,盟军也越来越多的聚集到澳大利亚,他们来自美国,来自英国,来自英联邦,很快盟军数量也有了二百多万。
  中国的态度生硬,美国人就知道不好,却心存侥幸,或者说没有退路了。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刀山火海总要走上一遭,才有辗转的余地。
  然炮灰这种光荣而伟大的事业,美国人向来不感兴趣。想方设法,安排了别国部队在前线趟雷——这个安排是有效的,大大降低了美军的伤亡。
  在二月中,美国已经制造完成了一颗原子弹,但考虑到日本已有所准备,美军准备集中更多的原子弹,一次性给予日军决定性打击,以结束战斗。
  这时却也顾不得许多,先后于3月11日和19日,各投下两颗原子弹送给澳大利亚日军。果然,这回的效果不如上回,直接杀伤日军只有二十万左右,毁灭了日本占领了二座城市。
  盟军趁机猛攻,多处破坏了日军的战线。把日军主力赶出上百里,还分割包围了部分日军,约有二十几万。
  日本却也不甘示弱,在3月27日,一举投下了三十余颗二代云爆弹。直接摧毁了三座美澳联军控制下的城市,并趁势大举反击。
  日军也没有选择,在中国人那里受的气,对陆地的千年渴望,都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这是最后一战,也是生死攸关的一战,所有日军部队都组织了督战队,“后退一步者杀!”
  盟军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日军,全线溃不成军,好在美军多被安排在后方,损失不大。还在退却之后,重整旗鼓,构建了新的防线。
  日本收复失地,前进没有多远,就再次被挡住了。日军充分展现了在死亡威胁下的疯狂,盟军数量本就少于日军,士气又遭到打击,全线告急。
  照常理说,我觉得仗打到这个份上,就应该和谈了。再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