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军都兴高采烈的过了个年。61标就不说了,我分配的银子,我也不留,除了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就是给全军改善生活了,只吃得全军是油光满面。至于恩铭本人,肯定是没有过好年,虽然收到战利品时挺高兴,但“国丧”一来,我看他年是没法过了,关键,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满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初,恩铭又添购德国毛瑟1898式步枪三千一百四十枝,备将来成镇之用。我现在可是个实实在在的混成协统领了,下有步队两标——六营、马队一营、过山炮队一营、工程一队、辎重一队、军乐半部。
  炮队倒是都会开炮了,但技术水平之差,也就是唬唬外行。这个我没法教,我对步炮协同之类,也是一知半解。我专程从青岛,请来了现役德国炮兵少校科尔等三人,来新军任炮术教官。我也和其他分配到炮营的官兵一起学习,自然我也得充当翻译。
  不久,雷愚、孙浩然就带着蒋方震的书信,及我托他买的军事书籍,来找我。雷愚,字元慧,浙江人,从德国卡尔斯鲁厄士官学校炮兵科毕业后,服役于巴伐利亚第7炮兵团,并在一年后考入利希菲尔德军事学院,以优异的成绩于去年毕业。孙浩然,字凤行,则是慕尼黑工程兵学校及陆军建筑技术专科学校毕业的。两人都是蒋方震推荐来的,我略一交谈,如获至宝,但又有些儿不好意思。孙浩然还好说,现成的工程兵营管带,呃,是队官,也低了点儿。雷愚的话,过山炮营管带就更差了。两人看我面有难色,都有些儿不满。我连忙解释道:“不好意思,两位兄弟前来,我是荣幸万分,别的不说,就冲着百里,也不会推托。何况是元慧、凤行这样的大才,我是求之不得,只是担心委屈了二位。”
  雷愚虽略年长,但是性格直爽,就直接地说:“没关系,别处,我也看了,还不如崇文兄这里。”孙浩然更会交际一些,连忙插话说:“回国以后,我们到处看看。好久没有回国,国内变化不小啊。”
  我哈哈一笑,道:“凤行兄弟无须如此,良禽择木而栖,正是至理。何况,我们作军人的,基本的情报总要掌握好,才能去作战嘛!不过,亲兄弟明算帐,有话我就明讲。兄弟这里的训练,和德国陆军的训练不尽相同,还请两位指教,以两位在德国的底子,应该很快能过。再一件就是,我这里衙门小,所以,元慧暂任炮营管带,凤行暂任工程队队官。请两位不要嫌官小。”我这里说‘暂任’,有两层含义,自然不必明讲。
  雷、孙两位都是真材实料(纯是瞎疑心,蒋方震还能走了眼),十几天就通过了训练。雷愚和科尔交流过后,也作为教官之一,加入炮兵训练中。其后,我又在两人的帮助下,在夜校开办了炮兵、工程兵、参谋、后勤等专业培训班。夜校里分为士官班(六个月)和军官班(一年),不断对新军将士进行培训。许多学习好的官兵,也会成为老师,在夜校授课。到辛亥革命时,我军中将士五千三百六十七人,最起码也通过了步兵科的的士官训练。而且,我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增加了董式“成功之路”等训练内容——要求必须通过,我对新军的期望是很高的,我不能增加他们的数量,只好加强素质。  ?
  第12章
  雷愚和孙浩然两人给我带来了许多外文书籍和资料,主要是德文的,也有少数英文和法文的。我翻了一下,主要是各种战略战术,新武器的使用,后勤管理,等等。两人走后,我又重新阅读蒋方震的来信,百里在信中一开始就推荐了雷愚和孙浩然,因为还有客人在,我就只略看一下开头。从信里,我能看出蒋方震在德国挥斥方酋的样子,百里还是那么善于言辞,还说他要进入国防军服役,哦,现在应该是现役国防军了,还埋怨我说,没有事情就不给他去信,真不把他当朋友,还说我的汇款收到了,书籍和运费只用了一半,但是他也不会给我退款,因为我给他早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所以,百里决定把余款买书,并代表我送给他自己,以安慰他受伤的心灵。这个蒋百里。
  于是,我写了封回信给他。正写着信,妻子断了杯参汤进来。轻轻放在一边,我说:“先放一边,我一会儿就喝。”妻看着我给百里写的信,不由轻笑出声,轻责我,就这么戏弄百里。我表示,没关系的,都是朋友。我和妻感情很好,也一直没有再娶。我并不是个一夫一妻主义者,初到这世界,我也在闲暇时盘算过,要娶多少妻妾。但是,生活与你的想象总是有着极大的差别的。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会如此的忙碌,我每天工作读书学习的时间加起来,从没有少过十小时,时常倒会多二三个小时,连妻都是别人介绍的。别说去泡妹妹,妹妹来泡我,都要看我有没有时间。
  四个月后的某日,德国国防军第7军军官宿舍里传出一阵笑声,蒋方震正在读我的回信。我在信中写道:“百里:难道你不认识我了吗?难道你真的不认识我了吗?难道你真的真的不认识我了吗?难道你真的真的真的不认识我了吗?……(写满了信纸第一页)
  (然后,我在信纸的第二页用大大的字体写道)
  难道我董崇文不是一贯如此吗?!
  ……”玩笑过后,我又叙述了雷愚和孙浩然归国后的经历,大大夸奖了二人一番,又道了声谢,并半开玩笑地邀请百里回国后,去帮我,我许诺建一座军校,任他为校长,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并且不干涉他的教学。
  蒋方震的才华横溢,就不用我来啰嗦了,而且,百里性格直率,没有什么心眼,不对,是百里把心思都放在军事上,而没有放半点在个人的利益的钻营上。所以,蒋方震是参谋长的最好人选,也是建设军校的最好人选。我自然也要努力一下,怎么也是好朋友,虽然起初我含有目的,但百里这人确实让人喜欢。在我这里,必会有足够空间任其翱翔。
  安徽太穷,恩铭虽然很想编练一镇新军,但皖省无力支持,只训练编成了第31混成协。不过我将夫役编入军中,和工程、辎重一起,合为辎重营,所以,孙浩然也是辎重营管带了。
  炮兵的训练,产生了一个问题——弹药。子弹是很便宜的,起初是每万粒子弹十九两,后来白银贬值等原因,也不过百十两每万粒。但炮弹就始终都很贵了,所以,供应训练的炮弹很少。于是,我提议建一个弹药厂,生产炸药、子弹和炮弹。恩铭与我关系密切,又有张次山关说,加之徐锡鳞事件证明我不会是革命党,恩铭对我很信任。所以,恩铭就把这事交给我去办,把马山的安庆火药局给了我,并拨了八千两银子给我。
  走出巡抚衙门,我站了两分钟。人是有感情的,看恩铭疲倦又忧郁的样子,我也想开解他几句。可转念一想,若是他突然壮怀激烈,打算中兴满清,搞出点儿事情来。我还不得哭死,算啦,我还是老老实实等着做那份很有前途的安徽都督吧!
  我通过华源基金会,找了三个工科的出国留学生来,帮助我建这个弹药厂。此三人为:吕冠英,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专业毕业;王鹏,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王星,哥伦比亚大学管理专业毕业。
  这几人建一个八千两银子的弹药厂,纯是大才小用。但是归国学生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这时的中国并没有值得一提的工业基础,像钢铁、机械等工厂,屈指可数,寥寥无几。所以,许多留学归来的学生,发现难以学以致用。并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当然,留学生自己的生活水平倒是有所改善,无论如何一些粗浅的知识还是能用上。现在,我要建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弹药厂,吕冠英连报酬都没打听,就赶来了。闲话一句,吕的家境好一些。
  与此同时,阿庭也派遣了几个得力助手回国,为建设一整套的工业体系的布局设计勘探等做些儿前期的工作。与他俩一起回来的还有十几人,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组织一些具体工作。至于,所需的其他人手,在国内顾好了。现在国内并不缺乏这样的人才。这些年来,基金会帮助数以万计的学子出国留学,学成回国的,也有近十万了。
  另外,回国的助手中,杜德武(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专业毕业生)、张啸云(慕尼黑工业大学化工专业毕业生)等人员还要在安徽寻找合适地点建一些现代工厂,如,化肥厂(可以直接转产炸药)、纺织机械厂,等等。一方面实地考察一下,另一方面,也要培养人才。优秀的技术工人不是短期就能够培训出来的,不提前预做准备。到时候,我空有金钱和设备,也不能利用起来。培养的原则就一个,少而精。这个少,并不是说,人数真的很少。只是,与将来的规模相比,只能说少。既然如此,就必须将其都培养成骨干力量。也就是说,少而精。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为此回国的,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这可是个大行动。阿庭也很想回来一趟,只是在美国事情太多,不知道能不能脱开身。
  我一面通过董氏公司控制的一个美国洋行,订购了一条子弹生产线、一条炮弹生产线和一条火药生产线,及部分加工机械——那八千两银子只够个零头。我选择自己能够控制的洋行进行,是为了打个价格差。只是,别人的价格是往多说,我的价格是往少说。如果官立一家弹药厂,投了八千两银子。我自己又白往里花了十万两。谁都会认为,我有问题吧!这样把价格说少一点,再找点借口,也就糊里糊涂的蒙过去了。
  对了,我还购买了一些儿药品生产设备——是制造青霉素的时候了。不过,现在我可不需要动手了。阿庭已经派了几个可以相信的人回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八月,安庆府各县大水灾,大小圩堤尽被冲塌,上下100余里一片汪洋。顷刻之间,安庆府尽成泽国,巡抚恩铭忙的是焦头烂额。于是,出动新军进行救灾,并设立粥场施皱舍药。新军在这次救灾中大显身手,不仅给民众以极大的帮助,新军也都掌握一些急救手段和卫生防疫知识,减少了灾后疫情的发生。被安庆父老称赞为“我们的新军”,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名声,使新军在辛亥年间,所到之处,几无抵抗,让安徽迅速落入我的掌握。
  十一月的一天,亲兵报告,有人来找我,三十来岁,看样子,是个留学生,没有携带武器。我还以为谁又有什么事情找我,便让人带进来。我一看到来人,就愣住了,眼睛有点儿模糊,天气有点潮。我无法形容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高兴!无法言表的高兴!
  我跳起身来,扑了过去,紧紧地抱着他。他回来了!我的兄弟回来了!阿庭回来了!
  我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傻乎乎的看着阿庭。阿庭长大了,也结实了许多,这些年想必过的很艰难,眼角纹都出来了,……
  我们沉默了有好长时间,却一起说起话来,结果,都没听清楚。
  ……
  我们述说着离别后的种种,一直说到很晚。
  我带着阿庭,回到家里,见了我妻子,介绍了我的孩子,我现在两子一女;又去霍元甲家,见了他二嫂和霍家小子,霍元甲这两年在安庆有开了家精武国术馆,收了百十号学生,常去各学校教导国术。当天晚上,我们哥仨喝个酩酊大醉。
  间中有个插曲,霍东阁虽然出身武术世家,却很喜欢枪。阿庭回来,带了很多礼物。其中就有勃朗宁为我特制的手枪。勃朗宁手枪一向以精巧闻名,这一用心,更是精致,银光闪闪,线条优美流畅,非常之漂亮。霍东阁一见,十分喜爱,就眼巴巴的看着我,想要那把枪。我心里高兴,逗他一会儿,就给了他。倒乐得他一出门就欢呼起来。
  随后,我们把机器交接一下,就什么都不管了,一连喝了好几天。我们畅谈别后的一切,阿庭也有了两个儿子,孩子还小。所以,这次妻子,就是马莉,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们,阿庭自己回来了。
  ……
  过了几天,我们的心才算平静下来,开始商议下一阶段的具体措施。几番商议过后,我和阿庭完成了下一阶段的部署计划,阿庭赞美我说:“哥,你就是南非总统曼德拉。”
  “那是,我就是一个为民族独立,为民族解放,为人民富强,为国家利益,贡献终身的普通人。不用太崇拜我!”我大手一挥,摆了个英明神武的POSE。
  阿庭言道:“哥,你天生就是个黑人!你怎么会混到黄种人队伍里的?!”
  ……
  阿庭在国内只呆了四个月,然后,就不得不带着刚生产的十万支青霉素,再次前往美国。我是万分的舍不得,也没有办法,我们兄弟这一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