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5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很少有人去统计,但这里大大小小的岛屿至少也有过千之数,从来就没有人试图将其全部画在海图上,固然有用处不大的原因,可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根本就没人做得到。

可眼前所见的这张海图,不但将这些大小的岛屿一一标注出来,而且位置也是分毫不差,最让人惊异的是,这图上居然连很多算不上岛的大礁石都给标出来了,足足有两千多个岛,密密麻麻的却不显凌乱,这是何等的制图技巧,又是何等的定位技术啊!

再看向六分仪的时候,所有的目光都变得火热起来,甭管是打算加入探险行列,还是开辟商路的,这仪器都是无比的宝贵,有了它,就可以在茫茫大海上准确定位,哪怕是遇到暴风雨等意外也不会迷途。

“杨大人,无忌小哥,这六分仪,我们可以……”舌头在嘴里打了个转,郑员外到底没把那个买字说出来,这东西实在太贵重,就算旅顺那边肯卖,自己也未必买得起吧?

“当然了,六分仪、指南针、望远镜,这是将来大明商人的航海必备品,没有这些,还谈什么征服世界啊。”曾无忌又开始献宝了,左一样、右一样的掏得不已乐乎,看得众人眼睛都花了,同时也在纳闷,这位小哥怀里怎么就那么能装,莫非这也是什么宝贝的作用吗?

“这些航海仪器是公开发售的,皇家海军正在绘制各种海图、地图,现在主要是东海和渤海一带的,很快就会向南推移,这些海图,同时也包括未来各位上缴的海图,都是对大明子民开放的,当然,地图、资讯是需要贡献度来换取的。”

没等众员外仔细研究曾无忌手里的那航海三宝,杨敏的话便再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都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新生事物太多,实在是应接不暇啊。

不过,他们再次确认了一点,那就是贡献度是好东西,而侯爷也是天底下最大的善人,和最有智慧的人。

不知不觉中,他们也改变了对谢宏的称呼,瘟神?哼,对那些不开眼的白痴来说才是那样,对于自己这样的本分人,侯爷就是财神和福神的化身,因为咱们是大明子民嘛!也是第一次,他们对自己大明子民的身份,有了充分的认可,江南人?那是什么?

“无忌小哥,这些东西怎么用,能不能教教咱们?”几个最心急的,已经在向曾无忌求教了。

“好啊,指南针跟司南是差不多的,就是多了一个玻璃罩,防水防磕碰用的……”罗盘是华夏的原产物,众人都是一看便知,不过,象眼前的指南针这么构思精巧的东西,还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外面的那层玻璃罩。

“素闻珍宝斋大名,那里出品的东西,真是个个精品啊,只可惜先前……唉。”有那眼尖的,看到了侧面的标识,于是也是啧啧赞叹有声,同时也不无遗憾,先前怎么就跟风把珍宝斋给抵制出了江南呢?要不然的话,是不是可以更早点买到东西呢?

“这可不是京城珍宝斋出品的,而是天津那边的仪表厂做出来的东西,刚才我忘记说了,江南可以开办的实业中,也包括了这些。”杨敏笑着补充道:“天津新政中有的,江南都会有,而且规模可能会更大。”

“哗!”一片哗然,这都是兴奋的,毫无疑问的,一条金光大道已经被铺开,自己这些人要做的,就是仔细研究,然后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未来就会光明无限。

“这是望远镜,用法么,只要通过它,向远处眺望就行了……通过伸缩,还可以调整焦距,呃,也就是视野的远近。”曾无忌将望远镜递给一位员外,然后指点着对方如何使用。

“真的啊,那么远之外的东西,看起来却像是就在眼前一样,好像一把就能抓到似的。”说话间,那员外真的伸手向身前抓了一把,当然,他什么都没抓到,反倒是手里的望远镜被人抢走了。

杨敏继续补充道:“望远镜暂时还是限售的,必须得签订保密协议,才能购买,若是损坏的话,则需要将残骸返还,丢失的话,珍宝斋也会进行调查。”

“明白,明白。”众人点头不迭,可以料敌先机,望远镜在军事上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江南众人也都理解。

谢宏防备的主要是北方的敌人,所以只将其在南方发售,并且还定下了限售的规矩。他也没想着能保密多久,不过,以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等草原得到望远镜之后,旅顺的火器技术应该也差不多了,到时候就可以开始攻略草原了,大势所趋,不是一两具望远镜可以改变的。

“至于,六分仪,这个就有点复杂了,我给你们讲讲吧……”六分仪使用并不多复杂,可对一群对经纬度完全没有概念,甚至连地球是圆的这种常识都需要普及的人来说,想要将六分仪应用自如,还是相当困难的。

“杨大人,那航海学院的学员,是不是都和无忌小哥一样啊?”大多数人被那些新事物吸引了注意力,不过也有反应快的,从曾无忌身上,联想到了之前的话题。

“无忌是最早一批学员,而且他也很聪明,所以是第一批实习生当中的佼佼者,不过,以学院的规矩,只要能拿到实习的资格,那就是学有所成,而且对学习到的知识可以应用自如的人。”

杨敏也是在旅途上才结识曾无忌的,这少年性格开朗,又很伶俐,很惹人喜欢,所以,说话时,他的语气也带了点长辈溺爱晚辈的味道。

“也就是说,您先前提到的那些毕业生,都会使用六分仪,可以进行导航了?”问话的人眼睛一亮,更多人也围了过来。

“不一定,学院是个很复杂的系统,航海学院教授的都是航海方面的知识,不过其中也有划分,有专门学导航的,这样的人需要对天文、地理、水文都有相当的造诣才能毕业,使用仪器定位,是基础当中的基础,就算不是导航专业的,也一样能够应用,无忌就是航海管理专业的,他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船长,甚至舰队提督。”

杨敏停顿了一下,让众人消化刚刚说的这些,然后继续道:

“除了专业知识比较强的这些专业之外,学院还有专科,也就是短期班,针对的是某一项技能,比如:掌舵、操帆、维护船只等等,新型船只的速度和操作都和过去有些区别,若是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的话,很难将船只的长处彻底发挥出来的。”

“原来是这样,难怪杨大人说这是福利呢,确实如此啊,要是没有这航海学院的人才,单凭咱们自己的话,至少也得多花上一两年的工夫呢。”有人感叹道。

“别傻了,单凭咱们,一两年能做些什么?那学院里面可都是侯爷亲自培养出来的人才,一个至少可以顶你教出来的那种十个。”又有人不屑的反驳道。

“那是,那是,我说的就是能把船开起来,呵呵,我这点本事,跟侯爷怎么能比?”被人驳斥的那人也不恼,依然是满脸笑容。

“杨大人,我现在能不能预订啊?只要是学院毕业的,我就要。”感叹归感叹,商人们的本性更重实利,对于学院人才的态度转变后,也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了人才的价值。

“我的要求更低,没毕业的也行,不是说还有实习的吗?实习生我也要。”

“我想开仪表厂,能不能从学院中聘请工匠?”

“我想……”

“我要……”

从质疑到追捧,转变就发生在短短的一瞬间,摆在眼前的实例,永远都是最让人信服的。曾无忌的现身说法,就是导致眼下热烈场面的重要因素。

“杨大人,书院入学有什么条件,我能不能送家中子弟去进学?”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望子成龙的形式本来也不拘一格,为了子弟的前程也好,还是为了家族未来有足够的人才供应也好,很多人打起了让子弟入学的主意。

现在并不晚,随着海外的开拓,各种人才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而不是反之,家里读圣贤书无成,或者心思不在读圣贤书上的子弟都有不少,趁次机会觅个新前程不是更好?

“杨大人,侯爷可有吩咐,书院会不会到江南来开分院?”书院的影响力,终于走出了京城,而且还是以这样的形式,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堪称完美。

杨敏神采飞扬的高声道:“会的,大家说的这些,都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太好了!”欢呼雷动。

*

第一卷第651章大明之光

第651章大明之光

今天继续四更,为什么呢?因为本书即将进入最大的高潮剧情,估计很多朋友也猜到是什么了,俺就不多说了,因为咱可是从不剧透的鲈州鱼。为了赶进度,这段时间如果可能的话,小鱼会加速更新,当然,这种事不能保证,只能说尽量努力。

闲话休说,更新开始14~

世家家主们走了,不过宁波知府衙门这里依然是人满为患,这一次的演讲者换成了谢宏,而听众则是一群工匠。

这些工匠原本各有所属,只有少数几个自由身的,之前为了装备那支大船队,他们被召集来了宁波。船队出航后,也不知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谢迁等人并没有急于将他们遣散,而是将工匠中,手艺最高的那些人都留了下来。

那些主事人都已经作了古,具体的目的也无从得知了。不过依照谢宏的猜测,士人们看到了天津、旅顺的红火场面,又从船队的建设中得到了甜头,或许是有些意动,打算集众工匠之力,效法天津新政也未可知。

要不怎么说呢,这些能够名留青史,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人,没有一个笨蛋,只是一个提示,就让他们看到了规模化生产的好处。

当然,以那些人考虑问题的方式,他们是不可能照搬天津的政策的,规模是要增加的,可对工匠的压榨却不会变,只是会从奴隶制的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初期的剥削罢了。

可不论怎样,这也算是一种进步,谢宏对此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的。当然,杀人越货,全盘接收了士人们辛苦耕耘出来的一切后,谢宏的心情当然是大好,对那群死人也表现得相当宽容。

他的心情很好,可在场的工匠们心情可不怎么样,他们都很忐忑。跟那些世家家主不同,在江南民间,在士人们的渲染下,瘟神的大名是可止小儿夜啼。这会儿没有互联网,人云亦云之下,会有这种效应本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各位的手艺都是相当精湛的,足可堪称为大明的骄傲……不知仿制飞轮战舰的船匠是哪一位,复现床弩的又是哪一位?”谢宏的声音柔和,脸上也是笑吟吟的,可工匠们还是一阵心寒。

这是要清算了吧?工匠们互相看看,迅速达成了共识,那些利器很可能给旅顺造成了一定伤亡,所以,瘟神这是要把对士人贡献最大的几个人抓出来,然后杀鸡给猴看了。

众人的视线迅速集中在几处所在,被人注视的那几个人,也只能硬着头皮站了起来。

这事儿原本也不是什么秘密,献技的时候,这些人同样成为过焦点,只不过那个时候投注过来的目光,多半都是艳羡的眼神,而不是象现在这样,蕴含着怜悯、幸灾乐祸、兔死狐悲等等复杂情绪的眼神。

“小人等知罪,请侯爷大人大量,宽恕小的吧,日后就算做牛做马,小人等也会回报侯爷的大恩大德啊。”

这个时代的工匠中,戴子言那样恃才傲物的技术狂是很少见的,就连曾铮、王云这样的人,也都是特例。最常见的还是这种谨小慎微的类型,其中也有心思鲁钝一点的,和心思转得快的,第一时间跪倒在地,哀声求告的人,就属于后者。

“诸位快快请起,这位师傅如何称呼?”谢宏连忙阻拦,他在台上来不及下来搀扶,不过一边的侍卫却能领悟他的意图,自有人上前搀扶。

“小人姓李,祖上是前宋将作坊的工匠,学的是打造弓弩之法,那床弩就是小人……”

李匠人心下也是懊悔,早知道就不应该贪那悬赏。那些大官本来就不怎么讲道理,明明两万两的悬赏,答应的也是痛快,可最后落到自己手里的时候,却只剩了一千两,这还是有大官发了话的。

床弩造完后,本来答应自己赎身的事,也没得到履行,反而有人用忠孝节义什么的把自己教训了一顿,说是要召自己入军中为军匠。天,在军队中当工匠,还不如在那些大户的作坊里做事呢。

大户人家都是把工匠当做财产的,所以也不会随意糟蹋,可若是到了军中,那就连财产都算不上了,只能和牲畜相比,或者说还不如牲口呢。买头牛至少也要三十两,可买个工匠顶天也就二十两,这能比吗?

最悲催的是,这样还不算完,士人们的船队居然败了,然后瘟神跑来江南清算了,连余姚的谢家都被夷为了平地,自己这样的工匠还能有个活?

这到底是什么世道啊,早知道,祖上就不应该学什么手艺,当什么工匠,安安稳稳的做个农夫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