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乎有些太放任,于是提出了疑虑。

“他能动什么手脚?那个毛伦既然是分守辽南,在金州又怎能没有耳目?咱们在这边的动静是瞒不过去的,之前不让齐成传信出去,是因为时机没到,过早惊动辽阳那边没有必要,可现在么,时机已经成熟了。”

谢宏往南面指了指,道:“其实咱们需要保密的,只有港口那边还有我的身份,而开荒什么的,本来就要辽东军将配合,那齐成一直没派人到港口附近来,就算来了,看到咱们造的小船,也不会在意,我的身份他更加不会知道了……”

他嘿嘿一笑,“呵呵,让他写信给毛伦,只是为了惊动对方,以配合辽阳那边的行动罢了,耳闻怎如目见呢,侯大哥,你说是不是?”

猴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听到这么大的事,那个毛伦想必会派人来核实,没准儿还会亲自过来,亲眼看看,正好省得咱们往辽阳奔波了。”

“正是如此,侯大哥,你记得传令下去,除了港口这边之外,其他地方的警戒都放松一些,千万别把毛参将给误杀了。”谢宏哈哈一笑,嘱咐了猴子一声,然后便起身往出门去了。

农具开荒都很重要,可港口那边才是最重要的,那里关系到东西方文明的赛跑,早一刻完成就能多占得一分先机。

……

两日后。

盖州,参将府。

“大人,金州卫有信到,标注的印记是十万火急。”

“金州?齐成那死胖子能有什么要紧事?”毛伦躺在热炕上,身前还放了一张小桌,上面摆着酒菜,自斟自饮,很是自在的模样,听到禀报,他懒洋洋的抬了一下手,漫不经心的说道:“左右也是闲着,念念吧。”

他本是京畿人,迁来辽东还是在他祖父那一辈上,因此,他也是从小在京城长大的,对辽东的严寒气候颇不适应,也不喜欢这个蛮荒之地,他自请镇守辽南,为的就是图个舒坦。

这些年辽南几个卫所都消停得很,他也不觉得金州那里能有什么要紧事,最多也就是那个胖子得了外财,而且开了窍来孝敬自己呗。

“是,信上是这样说的……”一边的幕僚接过信,开始念诵。

“……什么?”开始的时候,毛伦还是一副不经意的模样,可他越听越心惊,听到最后再也按捺不住,一下从炕上蹦了起来,把桌子都给掀翻了,酒菜洒了一地。

“这信上说的可都属实?”他也顾不得身上和地上的狼藉,死死的盯着自己那个幕僚质问。

面对上司的喝问,那幕僚觉得自己很无辜,“参将大人,学生……”

“算了”毛伦夺过信笺一看,确是金州卫指挥使的印鉴无误,也不再问,直接向外喝令道:“速速备马,本将要亲自去金州看个究竟”

“是,大人。”

正文第417章暗访金州,惊诧莫名

第417章暗访金州,惊诧莫名

“手把稳点,别缩手缩脚的,再加把子力气……对,就是这样操作,懂了没?”

“懂了,多谢剩子哥,多谢楞子哥。”

“嗯,换下一个,快点,都赶紧着点,大人们可是说了,千万不能误了春耕的时辰。”

“知道了”

正月将尽,春耕的日子也一天天近了,若是在中原或者江南,春耕可能已经开始了,可在辽东这里,哪怕是辽南这样相对温暖的地方,这会儿农民们也只能在家里做点准备工作罢了。

可当毛参将到了金州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大群人围在一片荒地上,中间是十几个年轻人,手里操持着各种各样的农具,这些农具形象都很怪异,毛参将活了一把年纪,见识也颇广,可偏偏没有见过其中任何一件。

没见过并不妨碍他理解这些东西的用途,虽然没亲自下过地,可好歹他也是辽南最大的地主,田间的景象多少还是见过一些的。

最显眼的那个大家伙,显然是架大犁,十有八九就是齐胖子心中所说的那个了,毛伦呆愣愣的看着那件奇异的犁。

他也理解齐成为什么在信中极力的渲染这东西了,不是亲眼看到,无论如何也没法相信世上会有这么神奇的犁,看着看着,他眼前仿佛出现了良田万倾,遍布在广阔无垠的辽东大地上。

其他的农具他也无暇仔细研究了,左右都是很神奇,他一时也看不出其中的奥妙,可只要看到金州百姓的精神头,就算是个傻子也能看明白,这些人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这希望可能是来自于那些农具,也可能是来自于授田的新政,更大的可能是,来自于某个人。

毛伦心怀惊悸的往北边,也就是辽阳方向望了望,巡抚大人的车队是在新年前才到了辽东都司,却没想到,他分遣了一队人马,在金州做下了这么大的事,这手段和思谋实是让人觉得高深莫测。

“大人,金州卫所就在那边,咱们要不要去见见齐指挥再说?而且,天也快黑了,咱们总得找个地方落脚。”

随行的亲兵见自家将主面色变幻不定,想是心情有些不爽,于是轻声提议道。金州没有民政官,既然出了事,那就直接找指挥使问罪就好,何必在这里吹冷风呢?

至于参将大人到底是因为齐成隐瞒新农具不报,还是没有把好东西先送到盖州,让自家过目而生气,那就不关亲兵们的事儿了。按说那胖子也是该死,有了这么好的东西,咋能不先献给上级,听凭处置呢?

“不忙……”毛伦摆摆手,眼睛却死死的盯在了人群之中,那个两个为首的年轻人身上,直到看见因为天黑,人群开始散开,显是要收工回家了的时候,才低喝一声道:“来两个人跟在本将身边就是,其他人先去金州卫所待命。”

“可是,大人……”毛伦本来带的人也不多,亲兵们突然听到这样的命令,不由有些迟疑。

“可是什么?快去莫要耽搁了本将的大事,你们两个,随我来。”毛伦转头冷喝一声,然后随手指了两个心腹,快步往那两个为首的年轻人离开的方向追了下去。

……

“剩哥,您回来了,您辛苦了。”

“剩哥儿,来家里坐坐吧,今天你婶子烧了好菜呢。”

“剩子哥……”

赵剩这段日子所享受到的温言暖语,比他前半辈子加起来还多,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是人群的焦点,更遑论每天在荒地,教人使用新式农具的时候了,那简直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了。

尤其是木城驿的第四张告示张贴出来后,原本那些对他有些嫉妒眼红的人都改变了态度,因为那张告示上,正式公布了巡抚衙门的垦荒令以及屯田新制度。

新政按照每家的人丁数,规定了可以垦荒的田亩数,此外,原本的军屯也同时分摊在所有人,没错,是所有人,不论军户还是罪户,人人都有田地的份额以及垦荒的资格

官府收的税赋比例虽然有点高,可巡抚衙门也是明言,除了告示中规定的税额,就不会有任何其他摊派了,这样一来,实际上缴的份额却是远远低过了从前。

何况,巡抚衙门不但免费提供农具,还定了一个逐年递减的规矩呢少则三年,最多五年,田赋就能降到三成,是三成啊

阅历丰厚的老人们都说,这样的善政连开国年间,朝廷政令最清明那会儿都未必得见,恐怕也只有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治世的时代,才可堪堪一比了。

如此一来,哪里还会有人顾得上嫉妒眼红?人家赵剩既然有眼光,有魄力,那占得份额多些,并且多得两年的优惠也在情理之中,况且,如今大伙儿还得指着他们教授使用新式农具的要诀呢。

于是,赵剩就得了乡亲们这番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戴。他感到自豪荣耀之余,也是一直对身边的人念叨着侯爷的好处,时时都以‘咱们的侯爷’相称。

等谢宏知道了,也对他颇有好感,觉得这人既知恩图报,又心存厚道,应该是个可以好好栽培的。当然,这些话谢宏只是随口和身边的人说了,并没有传到赵剩的耳朵里,不然后者没准儿要立个长生牌位,然后日日祭拜了。

“多谢,多谢各位,不过我还要回家伺候娘呢,下次再说吧。”赵剩面带微笑,一一点头回礼,却是将这些邀请都婉拒掉了。

因为这样,他一路上也是耽搁不少时间,等和楞子告别,到了家门口的时候,天色已然擦黑,眼见日头就要落山了。

“娘,我回来了。”

“儿啊,今天又辛苦了。”赵母倚在门口,笑容慈祥而欣慰。

这会儿老太太的气色已经好了很多了,一来是巡抚衙门借出了口粮,赵家的日子已经没有从前那么窘迫,更大的原因当然是有了盼头,儿子更是有了出息。

每天乡邻对儿子的热情,老人都是看在眼里,甜在心上。每天送儿子出门的时候,都会倚在门前相送,就算看不到身影了,依然不肯回转,到了日落时分儿子回家的时候,更是会早早的做好饭,打开房门相迎。

怎么能不高兴呢?就算孩子他爹活着的时候,也不曾有过这样的成就,连他二叔都是夸赞不已,还说指挥使大人也对儿子赞叹有加,还跟盖州的张千户定了亲事……老太太心里的欣慰简直无法形容。

“阿弥陀佛,赵家列祖列宗保佑,这才有了孩儿你的……”老太太碎碎念叨着。

“娘,您又乱说了,这分明就是咱们侯爷带给咱们的福分娘,您不是说做人不能忘本吗?让孩儿不许在乡亲们炫耀,可记人恩惠也是本分,咱们同样不能忘了。”

“嗯,我儿说的有道理,是娘不好……儿啊,那几位是你的朋友吗?怎么不请进来坐坐?”

虽然被儿子反驳了两句,可老人却也不生气,她一点都不觉得这是顶撞,脸上的笑容反是更慈祥了,可赵剩临要进门的时候,她突然看见儿子身后跟了几个人,有些面生的样子,于是她指点着叫儿子看。

“朋友?你们是谁?是来找我的?”听了娘的话,赵剩转身一看,也觉得面生,不过他也不觉奇怪。

这几天,金州卫各处村庄的人都往卫所附近汇聚了过来,甚至还有听到风声,从复州赶过来的人,他虽然是土生土长金州人,也不可能把所有人人都认全了,有些陌生人来找也是寻常。

“本……我是听闻到了金州这里的事儿,特意从盖州来的,今天看到小哥你们在荒地那边,有很多不解之处,是否能请小哥为解释一番?”说话的当然就是毛参将了。

一来,他是想看看赵剩的出身,以确定是不是故意演戏的;再有这一路上赵剩身边都围了不少人,他不欲引人注目,因而也没得到靠近的机会。直到赵剩进了家门,他这才急急忙忙的赶了上来。

“可……”赵剩有些迟疑,若是白日里倒是无妨,可每天赵母都是等他回来才吃饭,耽误了吃饭的时间,自己不要紧,可是娘就不行了。

“儿啊,人家大老远的从盖州过来,也挺不容易的,你就给人说说吧,娘先进屋了。”赵母是个通情达理的,猜到儿子心思,因而劝了一句,自己转身进了屋。

“那……你们就问吧,只要咱知道,一定不隐瞒,不过最好能快着点儿,我娘还等我吃饭呢。”赵剩想想也是,便止住脚步,与毛伦交谈起来。

“小哥,那新式农具……可是巡抚衙门下发下来的?既然已经可以开荒,为何又不多抓紧时间,多开垦些田地?可是工具不足吗?”

“这位大哥,你不是糊涂了吧?现在是什么时节,哪里是开荒的时候?那农具虽好,可也得珍惜着使用啊,现在不过是教大伙儿用呢,等到土地化冻,才会全面开始。”

赵剩等人每天都是在同一块地里折腾,实际上还真就是工具不够。不论什么工具,也没有在实际测试前,大肆制造的道理,总得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全面推行。不过,这些原因没有必要对百姓说,只要有赵剩说的那些就够了。

“那……”好歹是个参将,毛伦的脑袋还是够用的,每个问题都切中要点,而赵剩回答的也详细,不多时他就对金州新政有了全面的概念。

“多谢小哥了,唉,真是羡慕啊,只可惜咱们盖州没摊上这样的好事呢。”

“大哥你也不用急,别忘了,咱们侯爷可是辽东巡抚,管着全辽东呢,盖州离金州这么近,那也就是迟早的事儿。”赵剩自豪的说道。

“那样最好,那样最好……有劳小哥了,他日有暇来盖州,老哥一定会好好招待你的,今日就告辞了。”

“不用客气,告辞。”

离开赵家村,毛伦的神色有些凝重,两个亲兵不明所以,也不敢贸然说话,沉默保持了很久,直到毛伦突然抬起头来,断喝道:“走,回去”

“大人,咱们不去卫所了?”亲兵愕然。

“去什么卫所,回盖……不,去辽阳”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毛伦哪还有心思去见齐成?

正文第418章辽阳秘议

第418章辽阳秘议

“那毛伦走了?”

“是大人,他跟到了赵剩的家里,问了些关于开荒授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