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的就是心计-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于是一行人费时一个多月,才回到本国。
随行的官员对此大为不解,便问他:“既然大人您也归心似箭,恨
不得插翅飞回,为什么却老是盘桓不走呢?”冯道说:“我这是以退为
进,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我何尝不希望早点回国呢?但是无论我
们怎么赶路,契丹人只要快马加鞭,一日之内就可以追上我们。因此,
我就佯装对辽地有不舍之情,这是为了避免对方知道我真实的想法。”
回国后,他自然又受到了后晋皇帝的赏识和信任,因为皇帝认为他
能不恋异国之封,而毅然归来,实在是难能可贵。
正是因为冯道善用心计,八面玲珑,没有向契丹王亮出自己的底
牌,才得以保护自己和整个出使队伍安全回国。
然而,历史上也有很多人是因为泄露了自己的底牌而功亏一赞。比
如宋文帝就是其中一例。
当时的太子刘劲想谋权篡位,经常和几个巫师一起昼夜求神,还把

文帝的玉像埋在了含章殿前,意在诅咒文帝快死,而他就可以早日继
位。刚开始的时候,宋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完全被蒙在了鼓里
后来刘劲有个名叫陈天兴的奴仆,因为与一个使女通奸,被刘劫发
现,于是杀掉了陈天兴。陈天兴的被杀,把与他一起参埋文帝玉像,并
对其实施诅咒的太监门庆国给吓坏了,他误以为陈天兴是杀人灭口,认
为自己迟早也会被杀,于是就向文帝告发了这些事情。文帝一听,真是
又惊又怒,通过调查,他发现了刘劲、刘浚和严道育等人往来书信等
罪证。
还有一部分证据被刘浚藏在了自己家中。这个刘浚本是小王爷,其
养母是深受文帝宠爱的潘淑妃。本来太子刘劲的母亲元皇后是因潘淑妃
受宠而活活气死的,所以刘幼对潘淑妃和刘浚二人痛恨异常,但刘浚怕
太子日后登基杀了自己,就曲意逢迎,和刘劫成了莫逆之交。
文帝想把刘浚藏匿的罪证也找出来,就召他严加责问。但是刘浚并
不承认,潘淑妃很爱这个养子,就哭着对刘浚说:“你们诅咒皇上的事
情已经败露,我本以为你会自行悔改,怎么还藏匿了证据呢?我不忍心
看到你身败命死的那一天啊!”刘浚仍然不觉自己有错,他愤愤地告诉
潘淑妃:“天下事情不久将水落石出,到时我一定不会连累你!〃
当天夜里,又帝召尚书仆射徐湛之商量对策,准备废掉太子,赐死
刘浚。皇帝只要下一道命令,那两人的阴谋就要因此而付诸东流,这个
局也就能很好地收场。但是,坏就坏在又帝竟然自己泄露了这个密谋。
一次又帝喝醉了酒,就乘兴把这整件事告诉了潘淑妃。潘淑妃一听
大惊,因为爱子心切,赶紧秘密派人通知了刘浚,刘浚又马上派人告诉
了刘劫。于是刘劲连夜起兵,以朱衣披在甲青之上,乘画轮车进了皇
宫。本来皇宫有个规矩,太子的卫队是不能入宫门的,然而刘劲声称是
受到皇帝旨意,入宫有急事,因此门卫不敢阻拦太子,让他们顺利进了
皇宫
于是刘劫派心腹直入文帝寝殿,将文帝杀于室内,文帝时年四十
七。而刘劫也立即登上皇位,改元太初。
其实宋文帝也算是位聪明仁厚的好君主,然而他竟然将废立太子这
样的大机密随便泄露给了潘淑妃,最后只落得个身首异处,确实令后人
扼腕。
俗话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做大事者,能控制自己的情
绪,不动声色,不能泄出自己的底牌,做出对大局不利的事情。一定要
明白什么是应该说的,什么是不可以说的。不该说的话,无论在什么情
况下,面对什么人,都应守口如瓶,不能泄露半点。
不管是在商场还是在职场,少亮底牌,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巧妙地隐藏自己的实力
一沁准流姗洱冲沙落疹洋户睡涟津贻1111…!〃
“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的主张就是说,在战前先隐藏自己
的实力,造成敌人错误的估计,然后再“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就
是多放些烟幕弹,以迷惑对方,保护自己,最后一举得手。
人说“商场如战场”,在商场和职场中,也应巧妙隐藏自己的实
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达成更大的目标。所谓“兵不厌诈”,就是
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适当地耍耍“心计”并无不可,这是保护
自己、获得成功的一种手段。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其第三子玄烨即位,即
康熙皇帝。当时,康熙才七岁零九个月,年龄很小。顺治临终前便把索
尼、苏克萨哈、额必隆和鳌拜四人叫来,让他们做顾命大臣,尽心尽力
辅佐小皇帝康熙。
当皇帝年满十四时,按规矩可以像顺治一般亲政了,但是鳌拜却一
点还政的意思也没有。康熙十分不乐意,一心想除了这位压在自己头上
的大臣,不愿再当傀儡。于是,他开始肾中增强自己的实力,筹划这
一切。
他知道鳌拜在朝廷里势力庞大,用公开的手段绝对解决不了问题,
反会激化矛盾,引来大麻烦。于是他隐藏了自己的实力,表面上一再容
忍鳌拜,有时甚至装出畏惧鳖拜的样子,意在麻痹鳌拜。
康熙还一再给鳌拜一家加官晋爵,连鳌拜的儿子也当上了太子少
师。鳌拜也经常称病在家,不上朝,而康熙也听之任之,从没有异议,
正好趁此机会训练自己的“小童军”。他按照满清皇朝的规定,在满族
权贵人家中间,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子弟充当自己的贴身警卫。这些半
大的孩子,跟皇帝年龄相仿,平日里天天在一起练习摔跤。
有时候鳖拜进宫办事,他们也照样摔跤,玩得热热闹闹。这就给鳌
拜一种假象,以为皇帝也和这群孩子一样,淘气得很,不问国家夫事,
只知道打闹找乐子。见此情景,鳌拜心中暗喜不已。
终于等到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一次鳌拜进宫汇报这几日发生的事。
康熙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把平日和自己一同练习摔跤的卫士们找来,安
排好捉拿鳌拜这件至关紧要的大事。鳌拜进宫时,他依然像往日一般,
大摇大摆,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来到皇帝的住处,就见平日那些孩子
和侍卫们正准备练习摔跤,一个个蓄势待发。鳌拜以为这些孩子又是在
闹着玩儿,于是一脸不屑。
岂料那群孩子突然冲上前来,抱腰的抱腰,拧腕子的拧腕,蹬腿窝
的蹬腿窝,一下子和这位满人眼里的“巴图鲁”大臣较起了劲。初时,
鳌拜还以为小皇帝跟自己闹着玩,便听凭那些娃娃瓣自己的腕子,揪自
己的辫子。
等到一群孩子把他扳倒在地,他才觉得不大对头,斜着眼去瞧指使
他们的皇帝,只见.康熙一脸冰冷,又听得小侍卫们满口怒骂,方觉得大
事不妙。这时他再要挣扎,已经迟了。鳌拜一下子被捆了个结结实实。
康熙正是因为隐藏了自己的真正实力,麻痹了对手,才一举抓获强
敌鳌拜,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职场中也是一样,正所谓兵不厌诈,这种故弄玄虚、隐藏实力、
放烟幕弹让竞争对手捉摸不透、看不清自己战略意图的方式,往往能收
到震撼性的效果。)
斌洲侧侧州川l斌洲川琐喇洲州
不要显得比对方更聪明
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所以,聪明的人会在
职场的竞技中隐藏智慧,甚至千方百计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蠢笨,这就是
我们常说的“守拙”,这是掩饰自己、保护自己、积蓄力量、等候时机
的人生韬略,经常在职场或敌对斗争中使用。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锋芒毕露”,锋芒本指刀剑的锋利,如今人
们将之比做人的聪明才干。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看上去毫无锋芒,则
是扶不起的“阿斗”,因此有锋芒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在适当的场合显露一下自己的“锋芒”也是有必要的,但是要知
道,锋芒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在运用的时候要小心谨
慎。物极必反,过分外露自己的聪明才华,会导致自己的失败。尤其是
做大事业的人,锋芒毕露,尽展自己的聪明和优秀,非但不利于事业的
发展,甚至还会失去自己的身家性命。
有一位年轻的律师,参加了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这个案子牵涉到
一大笔钱和一些重要的法律问题。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年
轻的律师说:“海事法的期限是6年,对吗?”律师愣了一下,看看法
官,然后率直地说:“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这项期限。”这位律师后
来对别人说:“当时,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温度也降到了冰点。
虽然我是对的,他错了,我也如实地指了出来。但他非但没有因此而高
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我这边,但我却铸成
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个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这位律师确实犯了一个大错误,他在大法官面前显示自己比他聪
明,有才干。在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些
呢?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雅典的时候,一再告诉自己的门徒
说:“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一无所知。”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裴
尔爵士,则更加直白地训导他的儿子说:“你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
诉人家你比他们更聪明。”
无论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或是一个蔑视的眼
神,或是一种不满的腔调,或是一个不耐烦的手势··一都有可能带来难
堪的后果。因为这等于在告诉对方:我比你更聪明。这无异于否定了对
方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自尊心,还伤害了他的感情。
这样做不但不会使对方改变自己的看法,还会引起他的反击。这
时,你即使搬出所有的权威理论和所有的铁定事实也无济于事。这不是
给自己增加困难么?因此,在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应当做得高明一
些,不要表现出我比你更聪明。
比如,你可以用若无其事的方式提醒他,让人觉得他不知道的好像
是他忘记了,或者好像是他没说清楚,这将会收到神奇的效果。
著名科学家玻尔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尊重他人但又非常坚持真理的
人。当他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时,他常常预先声明:“这不是为
了批评,而是为了学习。”这句话后来成为一句名言被人印在一期物理
杂志的封面上,作为献给玻尔的生日礼物。
一次,有人发表学术演讲,效果非常糟糕,玻尔也认为这个演讲
“完全是瞎扯”,但他仍然热情地对演讲者说:“我们同意你的观点的程
度,也许比你所想象的还要大!”玻尔同爱因斯坦展开过一场为期近三
十年的学术大争论,两人的观点完全相对立。但爱因斯坦认为,在反对
他的观点的阵营中,玻尔是最接近于公正地处理他所代表的学术观点
的人。
玻尔的这种态度及为人方面的其他杰出表现,不但有助于他取得巨
大的学术与教育成就,而且使他深受人们爱戴,使他的为人甚至比他的
科学教育成就更为人们所仰慕和歌颂。
人生确实需要锋芒,否则一味地甘当陪衬,不思进取,最后只能是
一事无成。因此有锋芒是好事,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但是物极必反,
在某些时候,锋芒也是双刃剑,刺伤别人也刺伤自己,所以运用时要加
倍小心。不要让过分外露的聪明和才华,阻碍自己走向成功。
示弱可以减少麻烦
你难以改变自己实力的强或弱,但可以用示弱的方式,为自己争取
有利的位置,为自己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适当地示弱,可以减少乃
至消除别人的不满或忌妒,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心理平衡,对你放松警
惕,这更有利于交际。
在自然界中,有这样一些生存法则。
第五篇
伪装心训学
在澳洲,有一种强悍的烈马,其寿命反而比那些懂得示弱的温和的
母马短暂,它们一般是被杀掉;而那些温和的母马,往往被人们驯服,
让其在赛场上成为一匹有可能夺冠的快马。
海滩上有两种蓝甲蟹:一种是比较凶猛,它们通常不知躲避危险,
对谁都很“横”;而另一种则比较温和,不善抵抗,一遇到敌人,就翻
过身子,四脚朝天,任你怎么叹它、踩它,它都一味装死。
就这样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变后,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强悍凶猛
的蓝甲蟹越来越少,成了濒危动物;而喜欢示弱的蓝甲蟹,却繁衍得非
常昌盛,如今遍布于世界各个海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原来动
物学家发现,强悍的蓝甲蟹因为好斗,在相互残杀中首先灭绝了一半,
又因为强悍而不知躲避,被自己的天敌吃掉了一半;而那些会示弱装死
的蓝甲蟹,则因为示弱而保护了自己,得以繁衍至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