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夫临门 作者:落花浅笑(晋江vip2013-01-25完结,种田)-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想知道本文中张有财的所说的水冰清公主的八卦吗?想知道水冰清公主和她那500个男宠不得不说的故事吗?点击下面的大图穿越过去看吧,哈哈!
  




☆、62剪窗花

  李明珠拿着扫帚扫前院,张武和张虎将屋里的桌椅柜子等家具移位,有的搬到屋子中央,有的搬到院子里,再拿起抹布,将屋里的家具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最后,把垃圾扫到簸箕里,倒入垃圾桶,提到院子外边的垃圾堆去倒掉。
  在桃花村,大扫除的意义不仅仅是清洁房间那样简单,还寓意着将一年的晦气、烦恼和贫穷清扫掉,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
  黄昏时,大扫除结束,众人吃过晚饭,正商量要不要去山林里散步,院子里突然来了三个人——钟大丫,钟二丫和小豆子。
  钟大丫年约16、7岁,身着一袭宝蓝色襦裙,眉眼不算漂亮,只能说比较端正,透着一股文静秀雅之气。此时,她臂弯里挎着一只竹篮,竹篮里装着针线和几叠彩纸。
  钟二丫大概14、5岁,身着桃红襦裙,鹅蛋脸,皮肤微黑,五官比大丫俊俏一点儿。手上也是挎着竹篮,篮子里装满色泽鲜艳的腊肉。
  小豆子怀中抱着半麻袋茶叶,扭扭捏捏地跟在两个姐姐身后,时不时拿眼神偷瞄李明珠两下。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淡蓝色长衫,一张小脸粉妆玉琢,黑润的眼睛亮晶晶的,唇边勾起一抹羞涩的笑意。
  前几天,他不小心陷入鱼塘的淤泥里,幸亏李明珠脑子转得快,让他爹用门板将他救起来。但救起来后他就着凉了,直到昨天才痊愈。
  为报答李明珠的救命之恩,他觉得上次送的那些鱼和泥鳅还不够,今天索性带着茶叶和腊肉,亲自登门来向李明珠道谢。
  见小豆子居然有些不好意思,李明珠故意打趣他道:“小豆子,你是来蹭饭的吗?真不巧啊,我们刚吃过晚饭,以后你如果想蹭饭,可得早点来呀!”
  小豆子的脸颊上泛起淡粉色,结结巴巴道:“明珠姐,我不是来蹭饭的……是专程来感谢你的。”
  一边说,一边鼓起勇气把茶叶袋塞到李明珠手里:“这是从我家茶园里采的红茶,冬季喝红茶的话,对身体比较好,生热暖腹,还能增强对寒冷的抗御能力。”
  说完,也不等李明珠答话,就把二丫手里的竹篮抢过来,塞到旁边的张文手里:“文哥,这是我娘亲自做的腊肉,你们尝尝,很好吃的。”
  张文笑道:“小豆子真是越来越懂事了,赶快进屋吧!”
  众人又寒暄一阵,便笑着进了屋。
  张虎给大丫、二丫和小豆子都泡上茶,又端出花生、瓜子、桂花糕等零嘴,热情地招呼他们吃。
  他们也不客气,一边嗑瓜子一边和李明珠等人聊起天来。
  “明珠,刚才我看了,你们家还没贴窗花吧?”大丫腼腆一笑,说道,“今天我们来找你,就是想帮你们剪窗花的。”
  这个架空时代并不算落后,已经有纸了,窗花也比较普遍。
  窗花是贴在窗纸上的剪纸,为烘托过年的气氛,桃花村里,春节前后,家家户户都会在窗户上张贴窗花。
  窗花的张贴,一般是在大扫除之后进行。
  俗话说“二十五,糊窗户”,意思就是指过年时村民们要给窗户换新窗纸,随后再剪些窗花贴上去,用美丽的窗花来表达庆贺新年的喜悦心情。
  剪窗花是项技术活儿,也是姑娘媳妇们比试心灵手巧的手艺之一,一般来说,剪窗花都是由女子做的。
  考虑到五兄弟家里女少男多,只有李明珠一个女子,谢婶担心他们剪窗花时忙不过来,所以就让大丫和二丫上门来帮忙,帮李明珠剪些窗花。
  见谢婶想得如此周到,李明珠无比感动,立刻找来针线筐,翻出前几天从集市上买回的彩纸,和大丫、二丫一起,围坐在土炕上剪窗花。
  寒冬腊月的春节前夕,窗外夕阳西下,余晖漫天。
  屋内的土炕上,摊开一张张绚丽彩纸,李明珠、大丫和二丫手中的剪刀,时不时发出轻微的“咔嚓”声,五颜六色的碎纸屑应声飘落。
  五兄弟和小豆子坐在一旁的案几边,一边嗑瓜子,一边谈天说笑。总之,屋内的场面既温馨又美满,让人看了心里暖洋洋的。
  李明珠并不会剪复杂的图案,剪出的几种窗花都非常简单;
  然而,大丫和二丫都是剪窗花的能手,几张彩纸,外加一把剪刀,她们就能剪出万紫千红的图案,剪出大千世界的缤纷多彩。
  大丫和二丫的手有些粗糙,不如李明珠白嫩,却十分灵巧,能像变魔术一样,飞快地剪出各式漂亮的窗花。
  一张红纸,在她们俩手中三折五叠,剪刀翻飞间,鲜红的碎纸屑纷纷扬扬地洒落,天女散花,喜鹊登梅,鸳鸯戏水,龙凤呈祥……一张张窗花栩栩如生,优雅热烈,在隆冬时节灿然绽放,让人目不暇接。
  “大丫、二丫,你们俩的手真巧,”李明珠由衷地赞道,“我就剪不出复杂的窗花,主要是记不住花样。”
  “剪窗花嘛,就是图个吉利,图个喜气,”大丫抿嘴笑笑,说道,“你记不住花样也没关系,像那些复杂精致的窗花,比如麻姑献寿、双龙戏珠、莲年有鱼等等,我们都是留有花样的。”
  说罢,从竹篮里拿起一本蓝白相间的古书,翻开书页,取出一张麻姑献寿的花样来。
  李明珠本以为大丫要用毛笔往红纸上描画花样,不料她只是把花样按压在红纸上,又让张文点燃油灯。
  紧接着,大丫把红纸和花样一同放到油灯前,用油灯燃烧时升起的黑烟熏一熏。
  片刻,镂空的部分就被熏黑,这时便用剪刀把熏黑的部分剪掉,再把窗花展开,一张繁复的麻姑献寿窗花就脱颖而出,精致美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定睛一看,美艳的麻姑脚踏祥云,云鬓高耸,浅笑嫣然,纤纤玉手捧一只托盘,托盘上放着大寿桃和酒壶。
  她飘逸的衣裙有着灵秀的线条,仿佛下一秒,她就要轻移莲步,在悦耳的环佩叮当声之中,自窗花上娉婷走下。
  “呀,好漂亮,这个法子甚好。”李明珠一边笑着赞道,一边从书中取出一张王祥卧鱼的花样,“我也来试试,看能不能做出复杂的窗花。”
  语毕,就照着大丫适才的样子,把红纸和花样用油灯的黑烟熏黑,然后剪掉黑的地方。
  一边剪,李明珠一边向大丫询问起起王祥卧鱼的故事来,因为她孤陋寡闻,从未听说过“王祥”这个人。
  于是,为满足李明珠的好奇心,大丫就将那动人的民间传说娓娓道来——
  很久以前,村里有个穷苦少年叫做王祥,其继母卧病在床,想吃鲤鱼,但王祥无钱购买。
  时值深冬,河水结冰,没办法捕鱼。于是,孝顺的王祥就脱光衣服,趴到结冰的河面上,想以体温暖化冰面,以便下水捕鱼。
  王祥这样的举动感动上苍,待王祥从冰面爬起后,一条红色大鲤鱼突然破冰而出,跃然冰上。
  王祥大喜过望,将红鲤鱼带回家炖熟,其继母食用后,病情逐渐康复。
  后来,为纪念王祥这位民间孝子,人们常用“王祥卧鱼”的典故来教导后人行孝,甚至有厨子以此典故创作了烹鱼之法,名曰“王祥卧鱼”……
  当大丫将“王祥卧鱼”的故事讲完之后,李明珠的窗花也剪好了,她徐徐展开窗花,而一张活灵活现的“王祥卧鱼”图,就呈现在众人眼前——
  结冰的河面上,趴着一个扎头巾的英俊少年,河面破冰的地方,猛地蹦出一条大鲤鱼。鲤鱼旁边,荷花摇曳,菱角丛生。
  看到李明珠剪出来的窗花,众人纷纷面露惊艳,先赞叹王祥是大孝子,接着又夸奖李明珠心灵手巧。
  李明珠讪讪地干笑着,嘴里附和着众人的话,心里却囧囧有神地想道:“难道就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王祥和他继母很可能乱/伦了吗?不然王祥为什么要对继母那么好?那是继母,不是生母啊亲!好吧,一定是我的思想太阴暗了……”
  当李明珠为自己的阴暗思想惭愧不已时,大丫和二丫已经迅速剪好数张窗花。
  刚巧今天下午做了大扫除,木格子窗户已经被擦洗得干干净净,还贴上了轻薄洁白的新窗纸。
  是以,此时不必再擦窗户,众人就开始直接贴窗花:窗户中央贴上繁复的麻姑献寿,四周贴上喜鹊登梅、鸳鸯戏水等简单点的窗花。
  有了姹紫嫣红的窗花做装饰,再伴着窗外隐约传来的鞭炮声,雪白的木格子窗,一下子变得清雅古朴,显得喜庆而吉祥,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儿。
  这时,五兄弟就找来大幅的红纸,开始分工合作:裁纸,写对联,抹浆糊,贴对联……所有过程干脆利落,一气呵成。
  在众人的说说笑笑间,天色渐渐变黑,大丫、二丫和小豆子起身向李明珠等人道别。
  李明珠笑着谢过帮她剪窗花的大丫和二丫,用竹篮给他们装了一篮子鸡蛋,以及两盒桂花糕,然后才恋恋不舍地将他们送出院子的篱笆门。
  大丫等三人离开后,夜幕降临,明月高悬,街道上的鞭炮声越来越响。
  李明珠和五兄弟相互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下图中第一幅是麻姑献寿的图,第二幅图是古代美女的窗花,由于我找不到麻姑献寿的窗花,于是请大家结合下面两张图,自行脑补一下吧,嘿嘿!
  PS:本文中王祥卧鱼的故事,部分来自于度娘。




☆、63极品亲戚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噼里啪啦的过年鞭炮声中,在这喜庆绚丽的窗花中,他们的日子,正逐渐走向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3︶● 《五夫临门》 ●︶3︶●作者落花浅笑 ●︶3︶●
  年关将近,前几日下了一场大雪,今天雪基本化了,背着箱笼的游子们,三三两两陆续归乡,桃花村里就变得热闹起来。
  小河边,田间小路上,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出来活动的村民们的身影。
  姑娘婶子们唱着山歌,在清澈的河水边洗衣裳;
  小伙子大叔们挑着水桶,稳稳当当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太,爬在木梯上,把挂在屋檐下的腊肉腊鱼、红辣椒、大蒜等吃食取下来,挪到院子里的树干上晾晒;
  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街道上嬉戏,放鞭炮,捉迷藏……
  正值晌午,李明珠听着院子外孩子们的欢笑声,便心情愉快地缠着张小宝,要他午饭时做“王祥卧鱼”这道菜。
  前些天谢婶送的鲤鱼还剩好几条,再加上前几天剪窗花时,大丫给李明珠讲了“王祥卧鱼”的故事,是以李明珠就心血来潮想吃“王祥卧鱼”。
  五兄弟的三姨是在集市上开小饭馆的,张小宝从小就帮三姨打下手,学得一身精湛的烹饪本领,所以这道“王祥卧鱼”,根本难不倒张小宝。
  做午饭时,张小宝从水缸里捉起一条肥大的红鲤鱼,去鳞、鳃、脏,洗净雕出花;豆油下锅烧热后,扔下花椒,下鱼两面煎过,然后放入葱、姜、蒜爆香,加水和盐,一直炖到鱼熟,汤汁变成奶白色,才洒下味精、胡椒面,盛入汤盆,最后加入香菜段。
  “王祥卧鱼”端上桌后,汤色奶白,口味鲜香,引得众人胃口大开,午饭时都多吃了半碗到一碗米饭。
  吃完午饭,张文和张有财照旧去后院的樱桃树下看书,张武去了木匠铺,张虎则留在院里做木制浴缸。
  没错,就是木制浴缸。李明珠近来老是用古代的圆桶状浴桶洗澡,总觉得不如穿越前躺在宽敞的浴缸里舒适,于是乎,她灵机一动,就让五兄弟做木制浴缸。
  这浴缸虽说比浴桶占地方,可乡下人的房子都挺大,是以李明珠认为,这木制浴缸一上市,肯定有市场。
  当然了,为了多赚钱,为避免盗版浴缸和张木匠抢生意,李明珠还是采取老办法,让五兄弟一次性多做些木制浴缸,再拉到木匠铺去卖。
  言归正传,张虎在制作浴缸时,张小宝和李明珠就搬两张木塌,坐在大槐树下算账数钱。
  今天早晨,张小宝把家里的另一只大肥猪也杀了,留五十斤猪肉在杂物室,剩下的便宜卖给左邻右舍的村民了。
  卖完猪肉得了些钱,张小宝用那些钱去集市买回五只小猪崽,又买了些蔬菜种子和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用品。
  如此一来,手头上就只剩120文钱,张小宝本想将那120文钱放进木匣子里收好,哪知碰到四姨金氏前来借钱。
  金氏年约四旬,细眉小眼,身形瘦弱,穿一袭暗红襦裙。稀疏的头发盘作圆发髻,头戴一朵暗红绢花,那绢花随着她走动的步伐,在风中微微颤动。
  一见金氏,张小宝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