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7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不说军费、军舰建造和福利都要提高一些吧,而且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的美国也确实该好好的扩军备战了。

在条约期间,美国海军一共建造了5艘航空母舰,其中两艘为约克城级航空母舰,这两艘标准排水量达到3。5万吨的战舰是利用两艘废弃的列克星顿级战列巡洋舰的船体建造的。第三艘航空母舰为黄蜂级航母,一共建造了2艘,分别为黄蜂号、大黄蜂号。这两艘航空母舰基本上是历史上的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强化防护版和扩大版。在增加了装甲防护和甲板后,这两艘航空母舰的吨位达到了2。4万吨左右。这4艘舰队航母的总吨位就已经达到了12万吨。条约中剩下的3万吨的吨位被拆成了两艘中型舰队航母,对外号称标准排水量为1。5万吨,实际上有多少吨恐怕只有美国人自己知道了。这两艘航空母舰被命名为突击者号和兰利号,而后者起这个名字是为纪念美国第一艘试验航母。

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即使现在这个位面已经让徐杰这个穿越时空的小蝴蝶搞的面目全非了,但是美国人依然用历史上的舰名来命名他们的航空母舰。而更让徐杰无语的是,美国人新一级航母的首舰居然是埃塞克斯!历史上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订货33艘完成27艘,被称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舰队航母。不知道这个位面上美国人能造出多少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虽然都叫埃塞克斯,但是这个位面的埃塞克斯和历史上埃塞克斯可是不一样的。在经过多次推演和试验之后,美国人也终于认识到了装甲航空母舰的价值。于是决定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布置一层水平装甲。但是就装甲的厚度,美国人始终比较纠结。按照华夏和英国人的思路。装甲航母的甲板装甲至少要能抵御500kg穿甲弹的俯冲攻击。根据这个标准,装甲甲板的厚度应该达到左右。但是美国人却并没有把这个思路搬过来直接用,而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美帝抱定自己的大机库不放松。同吨位下,美国人的单层机库面积要比双层机库中的一层要大不少。比如说历史上吨位才2万吨企业号的机库长度就有168米左右了(大概是这个长度)。而大风号比企业号重了近一半,机库长度才150米。单纯论体积的话,美帝的单层机库并不比日本的双层机库小。所以美国人宁可用挂票来解决载机量问题也不愿意再设一层机库。

但是双层机库带来的不仅仅是整备方便的问题,同时也缩小了装甲防御面积,比如说历史上的企业号要想做成装甲航母的话,那么装甲甲板长度就必须在168米左右。而大凤只要150米就够了。因为稳定性问题,在同等吨位下,装甲甲板的厚度不能随便加。面积也不能随便改。防御面积和防御强度只能选择一条。既然美国人选择了大机库,那么就只能削减装甲甲板厚度了。按照美帝的想法,既然装甲不行,那么75mm总可以吧,但是实际检测之后发现这个重量也不行。原因很简单,埃塞克斯削减的那点厚度带来的重量减少刚好和面积增加量一样,要是像华夏那样弄个前封闭后开放式的机库,或者弄个大型加固的箱式结构那么也可以。但是奈何美国人为了保证通风速度,机库弄成全开放式不说,结果强度也不是很强。结果就是装甲厚度需要再削弱一些。最终美国航母的装甲甲板的厚度只有60mm。不过面积倒是够大。

其次。美国人并不担心防御不足。因为在这层装甲甲板下方还设有一层厚约50到80mm不等的装甲甲板。用来保护动力舱和弹药库等关键部位。而且根据美国人研究,250kg到500kg的高爆弹并不能摧毁60mm的水平装甲,而穿甲弹即使击穿了上层甲板也会被下面的装甲挡住。更何况穿甲弹的装药很小,即使在机库爆炸了,产生的能量也会轻易撕碎机库侧面的薄钢板让能量宣泄到空气中。至于造成损失吗?修修补补就行了。甲板上不也不过凿开一个小洞,美国海军的工兵们表示十几分钟就可以把这个空洞补上。

和历史上一样,美国人也在埃塞克斯号上采用了侧舷升降机,而比历史上更极端的是,埃塞克斯号航母上的三台升降机都是侧舷升降机。这样一来就让埃塞克斯号的机库利用面积大了很多。除此之外,秉承美国航母大甲板的传统,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甲板长度达到了270米!宽度在32米以上。如果算上打开的折叠式升降机的话,最宽处超过45米!而船体的长度也达到了265米。单纯说放飞能力的话。这艘航母不比暴怒级航母差。而且为了提高放飞能力,埃塞克斯还在船首装备了两台液压弹射器。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款装备液压弹射器的航母,这两台弹射器可以将重大6吨左右的飞机弹射出去。蓄力时间约为半分钟。

水下防护依照约克城级航空母舰,采用5层防御体系,其中中间三层是液舱,总厚度达到了1。5米,内部填充了重油。而为了保证整艘航母上百架飞机的出勤率,埃塞克斯号航母的航空汽油储存量高达1000吨!(历史上是700多吨。)而弹药储存量也比历史上多。不亚于历史上的装载量和尺寸,加上沉重的装甲,让这个位面上的埃塞克斯号航母直接达到了3。2万吨的排水量!

除了航空设备之外,美国人还在埃塞克斯号上装备了对空和对海警戒雷达,并且为船体两侧的高炮装备了火控雷达。成为了美国第一级装备了雷达的航空母舰。而且还装备了全新的无线电导航和侧向设备,按照美国人的说法,只要飞行员能解决晚上降落的问题。那么这艘航母就具有夜战能力了,当然,这样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是不可否认,埃塞克斯号的电子导航设备的精度和抗干扰性都是相当不错的。其电子设备先进程度之高在世界上算第一流的。不但电子设备较为落后的德国人比不了。和英国人大改后的暴怒号相比也丝毫不落后。

“埃塞克斯级航母将成为未来美国海军舰队的主力,他们将承担起维护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稳定的重任。他是世界上最先进,也是最为强大的舰队航母,我们相信一切敌人在强悍的埃塞克斯级航母面前都将灰飞烟灭。”在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开工仪式上,美国印度洋舰队总司令兼印度驻军总司令西姆斯上将发表了热情洋溢充满自信的演说。并且和船厂的厂长一起目睹了整艘战舰第一块钢板的切割。于是乎,一个美国海军新的传奇就此开始。当然,这段传奇可不是像美国人想象的那样充满了传奇和辉煌,其中有传奇、有辉煌也有失败和苦涩。

美国人不愧为是土豪。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同时开工了4艘埃塞克斯级航母,虽然建造周期漫长,速度肯定达不到转入战争时期后十几个月一艘的水平,但是从开工到最后服役的时间也不会超过3年。也就是说最多到了1920+16年,美国海军将至少拥有10艘舰队航母。不过美国人还是感觉这支力量不太够!在开工高大上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同时,美国人也在考虑中型航母。

和历史上一样的是,美国人果断的选择了利用重巡洋舰船体来建造航母。按照条约规定,华夏和美国拥有一样的重巡洋舰和航空巡洋舰吨位。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美国的军备扩张速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少开工的重巡洋舰只能在船台上停停建建。结果等到金融危机结束了,还有不少重巡洋舰的船体没有完工。现在风向变了,海上交战不再凭借舰炮和鱼雷了。而是靠那些嗡嗡叫的飞机。美国人现实的思路最终决定了这些未完工战舰的命运。

“要不把这些战舰改成航母得了!”海军部某人的一条建议,让历史上的独立级航空母舰重出江湖,当然,这个位面的独立级航空母舰的身板可比历史上用轻巡洋舰改装的航母强太多了。毕竟是以1。5万吨的重巡洋舰船体改进的。而且美国人为了增加水下防护,所以船体更宽,航速是减少了不少,但是至少保证了4米的tds纵深宽度。而现在改成航母后,较大的宽度也让这艘航母的飞行甲板更大。所以能够容纳的飞机也比历史上更多,这个位面的独立级轻型航母的载机量达到了50架左右。可比历史上只能装35架飞机的独立强太多了。

于是乎在徐杰都不得不感慨的强大历史惯性下。独立级轻型航母也开始建造,首舰独立号在埃塞克斯下水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正式开始改造工程。首批有两艘战舰参与改造。不过和一般人认为的准备作为舰队辅助力量的想法不同的是,美国人建造这两艘轻型航母的目的是直接瞄准了德国人的航空巡洋舰!和华夏不同。美国在大西洋战场上除了要直面同盟国舰队之外,还需要面对到处乱窜的航空巡洋舰,用正规航母对付这些东西显然不划算,那么就只能用次级航母了,这个想法和徐杰的想法十分类似。而独立级航母在外海反破交作战中的表现也确实不错。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rzhou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快速机群

华夏和美国开始为未来的战斗加速准备,而德国人也没闲着,虽然这次战争最终以德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德军上下对于这场打的颇为纠结的战争并不满意!“我原本以为帝国的军人会以精妙的战术、先进的装备快速结束这场战争,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如同一头狗熊一样被对方刺得遍体鳞伤,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依靠蛮力获得了微不足道的胜利!我对你们很失望!”愤怒的德皇在一次军队高层的会议中咆哮道。

陆军回去重新制定自己的装备发展计划了,空军也灰溜溜的去总结经验教训了。而这次几乎没怎么出力的海军也必须考虑未来如何面对强大的华夏和协约国海军了,这次是同盟国力量占优势取得了胜利,但是下次,占据优势的恐怕就是敌人了!华夏和协约国的联合舰队让德国海军感到了恐怖,那种无力的感觉连当年面对英国大舰队时都不曾出现过。在斯佩伯爵接替希佩尔后,如何打败对方强悍的航空母舰编队就成了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既然要打败对手,那么就必须研究对方的战术,而唯一具有参考性的航空海战战例就只有意大利海军和奥匈海军的那场战斗了。在和战斗的亲历者雷德尔中将多次推演后,斯佩伯爵和其它德国海军高层认定对方发动最后一波攻击的航母绝对不是三艘!不过对于那艘非意大利航母的出处,斯佩伯爵自然是可以猜出来的,不过这已经不是重点了,重点是对方的战术思路和对自己的启发。

“对方的运作非常的精妙,但是在战术上却十分普通,不过是利用强大的数量来将我们的直卫飞机全部消耗掉而已。当然对方不断的从高空和中低空分批次突击的机群让我们的防御力量疲于奔命。到最后我们并不是没有可以迎敌的飞机了。而是所有的飞机都没有在可以拦截的位置上。”

“而从这次海战中我们可以看出,面对装甲航空母舰,些许漏过的攻击机很难对其造成致命伤害。鱼雷机还好点,但是一般轰炸机很难摧毁位于层层装甲保护下的核心舱。而鱼雷机想要命中对手的话。至少需要打中4条左右的鱼雷才有机会击沉对手。而鱼雷机本身速度就很慢,而且是对方重点关照的目标。突防成功率本身就低。再加上对方舰空火力的干扰导致了命中率的下降。攻击效果并不会很好。”雷德尔总结道。

和历史上2战前期每次航母交战都可以用伤痕累累的战果相比,这个位面上意大利海军集中兵力对同盟国舰队发动的进攻都没有让对方伤筋动骨。看似不可思议的结局其实是必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装甲航母的普及,使得炸弹对航母的打击效果直线下降。而这个时期的飞机技术还不如2战初期,携带的炸弹威力有限,所以俯冲轰炸机这条线几乎就被废了。其次,双方都提高了战斗机的数量。尤其是双方还获得了陆基战斗机不足,防空火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君不见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国飞机开始的几次攻击也可谓无功而返。一个个中队被打残,是前面的飞机用鲜血和牺牲为后面的飞机普通了道路。要知道,在历史上太平洋战争的前期,日本的战斗机只占到了总载机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对方选择的是利用占据优势的兵力将防御方的防线彻底压垮,但是我们不能使用这样的战术,因为我们在数量上出于劣势,德意志帝国的军事胜利不应该以总量和消耗取胜,而应该以精妙的战术和凌厉的攻击取胜。对方的战术是一柄重锤,而我们的战术则是一杆长枪,通过提高质量而不是数量压垮对手。”斯佩伯爵点点头。表示对雷德尔意见的赞同。

斯佩伯爵说完后对坐在旁边的胡戈施佩勒少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