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6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意大利周边海域的控制权。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意大利海军规模比较大的话;那么一定会部署一支海外舰队。意大利当初想要建造航空巡洋舰就是因为想‘弄’几艘作为海外舰队的旗舰;而要是有了海外舰队驻扎在东非的话;那么即使意大利发生政变;这支舰队逃出同盟国手心的机会会更大一些。

感谢书友zhouyu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奥芬的月票;和书友空无之道的评价票~~~。q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华夏新式坦克

意大利的事情虽然重要;但是华夏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筹划。所以并不是很急。但是有一件事情拖不下去了;那就是华夏新一代坦克的问题。作为一个出身于海军的穿越者;徐杰对2战坦克的理解也差劲;但是再差劲也知道一点;那就是t34的设计原理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了;如果具体到人机效能和子系统的话那就比较悲催了;人机效能的问题是人员活动空间过小;尤其是装填手尤为悲剧;而子系统的话就包括开始的v2发动机和缺乏无线电台以及炮弹过烂等各种问题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作为这个有历史经验的外行;徐杰还是对坦克的研发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坦克的重量绝对不能太低;目前看来以30吨到34吨之间为宜。像历史上的4好改到g型之后就已经没潜力了;如果不是凭借一门还算可以的长75mm火炮;恐怕4号真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美国人的谢尔曼和俄国后期大行其道的t34…85都是30吨级的坦克。至于说吨位太高的话肯定也不好;首先;就目前的技术限制来说;虽然这个位面已经比历史上的科技进步了很多;但是距离那种弄出老虎豹子潘兴等一系列重坦的科技树还是差很多。毕竟那是历史上40年代后的产物。

而三十吨级的坦克就不一样了;法国2战前就有接近30吨的b1坦克了;从技术角度讲;如果设计合理的话;那么弄一款30吨左右;比较稳定的坦克还是可行的。而且从经济角度来讲。30吨出头的坦克也适合大规模生产;历史上真正大规模生产的坦克黑豹产量上也和t34和谢尔曼差距巨大;除了国力上原因之外。本身生产的复杂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次就是火力一定要够!坦克终归是一种进攻性武器;要是防御的话;还是留给坦克歼击车和突击炮吧。所以火力必须要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按照历史上来看;这个吨位的坦克已经可以上长管75mm火炮或者身管较短的更大口径的火炮;比如说德国计划坦克vk3002db上装的75mml60火炮。亦或者历史上t34…85使用的85mm火炮。从穿甲能力上来说;口径较小但身管较长的火炮和口径稍大但是身管较短的火炮穿深差不多。比如说豹子的75mml70和老虎的88mml56;基本上是一个档次的武器。但是前者的制造难度比较大;而且榴弹炮装药量较小;面对大倾角装甲;口径更大的火炮会更有优势。所以徐杰想给这款坦克装备一门身管较短的88mm级别的火炮;同时留下一个较大的炮圈为后期的改进做准备。

第三就是布局问题;发动机和变速箱后置是必须的;大倾角装甲也是必须的;正面防护争取做到车首上部为65mm倾斜55度。下部为80mm倾斜装甲。具体度数到时候再定。炮塔正面防护标准先暂时按;如果有剩余重量可以考虑安装一个炮盾。正面的防护已经算很强;在重量的限制下。侧面的防护可能很成问题;最多60mm;但是按说应该可以做到黑豹的侧面40mm车体防护水平。不过考虑到这种坦克并不是作为突破型坦克;所以在保证火力和正面防护的前提下;削减侧面防护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第四就是动力问题;对于动力徐杰实在提不出什么建议;毕竟他对坦克柴油机和汽油机可谓是一窍不通;考虑到现在的技术水平;在研究完后。上一台300马力以上的发动机问题应该不大吧。至于后面的就慢慢来吧。

第五是坦克内部空间和人数的问题;一般而言坦克是5人制的。驾驶员;炮手;车长;装填手和电报员。如果把电报员去掉的话;4人车是否可行?按照后世的经验是绝对可以的。但是考虑到现在的通讯设备水平;乘员能否兼顾呢?徐杰没有主意;这个只能让专业人士自己去摸索了。同样;对于行程和弹药具体布置的问题;徐杰同样没什么研究;那就只能任由设计师们自己弄了。

除了坦克之外;还有以相同底盘弄出的各种衍生车辆;比如说突击炮;坦克歼击车和自行火炮。坦克歼击车作为防御用的最佳车种在保证适当的机动性能的前提下;因为去掉炮塔的缘故;所以火力和防护肯定会有较大的提升;这一点从猎豹坦克歼击车和黑豹坦克之间火力差距就可以看出来l71和75mml70可是差出了一个档次啊!所以按照徐杰的估计;以这款坦克为基础改造出来的坦克歼击车至少可以装备88mml55以上级别的火炮。毕竟历史上俄国人在战争后期不是在重量为30多吨的su100型坦克歼击车上装了一门l54的d10t反坦克炮吗。防护水平估计也能从到达到首上80mm倾斜55度以上的标准吧。

至于自行火炮吗?除了正常的以这种坦克底盘弄一个配备有级别远程火炮的自行榴弹炮之外;徐杰还想以此为基础弄一个重型自行迫击炮!因为徐杰认为在未来如果面对筑垒区的话;陆军数量。相对较少的大口径重炮数量太少。而依靠空军的话;战场制空权又很难说;毕竟这个位面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的空军都比历史上更加强大。所以为了保证陆军有足够而且廉价的攻坚能力;徐杰认为有必要搞一款重型迫击炮来为陆军清扫掉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铁乌龟。

要说历史上的重迫击炮;最著名的恐怕当属前苏联搞出的2s4型郁金香重型迫击炮;这种武器可以把重达130kg;装药量高达31kg的炮弹打出近10km远。而且因为弹道比较弯曲;所以可以攻击到有地形掩护的各种表碉堡;能躲开加农炮的地形不一定能挡住这种武器。而且就算不攻坚;单纯用来对抗集团冲锋效果也是相当好的;而履带式地盘也给这种火炮提供了一定的机动能力;生存性也会比较好。

而如果这款坦克的研发进度比较顺利的话;华夏陆军还准备研发一款重量更大的重型坦克;这款30吨左右的坦克只不过是华夏未来装甲部队中的量产货;为了保证在未来的装甲战中;华夏陆军拥有足够的穿透性;华夏需要一款真正能够真正做到一锤定音的坦克。而在这个预案之中;华夏陆军将坦克的重量定在45吨左右!〃恐怕这个重量对于现在的后勤维护部门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梦。〃当看到相关的文件后;徐杰心中暗暗说道。

黑豹坦克重量就是这个级别;但是实际上各种稳定性问题从开始到最后就没彻底解决好;开始是发动机过热;后来通过调低发动机转速解决了发动机过热的问题;但是随后德国人又发现变速箱过热的问题不好解决。因为这款坦克最初就是从30多吨一路增重加过来的!不少子系统都是按照30多吨的标准设计的;结果最后;过重的重量压垮了本来不该出问题的部件。所以说最终黑豹坦克的稳定性还是有各种问题。相对而言虎式的表现就不错;原因很简单;在开始的时候虎式坦克就是按照重坦的标准来设计的;而且在试验场中测试时间很充分;发现问题即使修改;所以老虎的稳定性后来还算不错。

虽然徐杰知道目前的这个重型坦克受到技术的限制;但是徐杰还是支持陆军先进行一些研究和技术储备;因为这种坦克迟早都是要用到的。毕竟作为一种突破型兵器;侧面的防护也是必须强调的;在他的那个位面;有不少人认为虎式坦克比豹式更加均衡优秀的原因就在于稳定性和较好的侧面防护;相对于侧面装甲达到80mm的虎式坦克而言;豹子的45mm侧面装甲对于战防炮来说过于脆弱了。

豹子有这样的问题;作为一款性能还不如豹子的坦克;华夏这款30吨坦克的问题更多了;正面防护不够;侧面也是一样的渣。如果用这种坦克作为攻击矛头的话;那么结果自然不会有多好。所以华夏需要一款重型坦克作为攻击的矛头;其要求很简单;正面防护必须能抗住绝大部分火炮的打击;而侧面防护可以抵御一般中口径火炮的打击;同时装备一款几乎可以摧毁所有坦克的重炮!而在火炮的选择问题上;徐杰比较倾向于加农炮;太小的话可能导致对大倾角装甲穿深不够。而要是口径太大的话;就必须采用分装弹;而分装弹会导致射速过低。当然这一切只是一个理论而已;真正要实现的话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软五牛的月票支持~~~~。订阅持续下降;再创新低……!求支持~~~~~。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钢铁风暴

〃聂志远啊聂志远;你大伯让你到我这里来是当炮兵指挥官的;可不是让你来和那些俄国人混在一起瞎捣鼓的。〃在赤塔的华夏中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内;彭毅不断的数落着眼前的这位后辈。海军将领的后裔大多加入了海军;同理;陆军的大佬们同样希望自己的后辈能在军队中做出一番事业。而聂志远就是陆军部从参谋长聂士成的一个远房侄子。此人是华夏陆军大学炮兵学院毕业的;曾经在1918年参加过华夏对俄国的军事行动;而在战争结束后;这位炮兵出身的军官顶着少校的军衔留在了中西伯利亚军区;和一般将门子弟不同;这位仁兄是搞技术的;而彭毅作为一个军区的司令本着能帮就帮的原则;就把他掉到了相关技术部门;但是没曾想;这家伙居然和当年邓尼金手下的一些军官搭上了关系。

对于这些曾经接受过华夏陆军的训练和武器和德国人死掐了数年;随后又被华夏收编加入华夏国籍的俄国人来说;他们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几乎就是在准备战争;然后参加战争。在聂志远眼中;这些曾经的俄国近卫军官兵能在优势的德奥陆军围剿下活到现在;然后又在华夏陆军的攻击下周旋了近一年时间绝对凭借不仅仅是运气!他们对战争和武器的理解绝对有自己独到之处。尤其是如何使用较为劣势的武器去抗击优势的敌人方面绝对是有心得的;所以聂志远曾经打算专门和他们探讨过相关问题;而谁知探讨到最后;双方完全可以用相见恨晚来形容。

在聂志远眼中;这完全是一种各取所需的互助行为;他能从对方那里获得十分详尽的交战情况。同时他也可以给对方提供各种物质上的帮助;毕竟聂志远的家境完全可以用土豪中土豪来形容。而身为中校的他同样也可以搞到一些军中限制的物资;比如说各种白酒和俄国人喜欢的伏特加。而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之后。聂志远还真从这些老兵身上获得了不少的启示。

〃炮兵交战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一波打击;尤其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集中全部火炮进行短促急射。对方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往往会损失惨重;所以为了实现突破或者阻断时的超高的火力密度;我们专门部署了大量的臼炮和迫击炮。有些甚至就是简单的抛雷器;一个大号的汽油桶;你们放上发射药和包好点的炸药包;再在汽油桶底下安好激发装置。在几秒钟时间内;我们就可以获得远超正常情况下的火力密度。〃一个叫做季霍米洛夫前近卫军少校这样说道。如果徐杰在场的话;肯定会惊叹一句这个位面的〃没良心炮〃就这样出现了?!

〃但是臼炮和那种简易抛雷器射程非常有限。你们经常使用的10寸臼炮的有效射程不过2000码;而抛雷器更是只有700码左右;如此近的距离不要说对方的野战炮了;即使迫击炮都可以轻易够着吧?〃聂志远对此有些不肖;作为华夏炮兵新学派的信徒;他在强调瞬间火力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射程和机动性;毕竟前者意味着炮兵自身的安全性;而后者除了安全之外;更是强化了炮兵的效率。

〃没错;开始的时候。德国人吃了几次亏后他们使用了更为分散的兵力布置;而且在前进的时候安排大量的迫击炮提供掩护;我们的臼炮往往一开火就会被锁定然后摧毁。而且你知道的;臼炮的移动性很差劲;而我们又缺乏车辆。所以我们最后用了一款比较复古的武器。〃说着;季霍米罗夫指着屋子旁边的一个圆柱形物品说道。

〃霍尔火箭?这东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第二次华俄战争中你们曾经用过;当时是配属给骑兵部队的;很好携带;甚至弄一个斜面就可以发射;但是精度和射程很是糟糕。〃聂志远仔细瞧了瞧。认出了这种东西。

〃恩;这种32磅重的火箭的射程和精度和正规野炮相比确实不如。最远只能打3000码;而精度更是差的离谱。但是装药量却和我们使用的10寸臼炮炮弹相当。第二次华俄战争中我们的火炮还相对充足;对这种武器也不是很重视;但是当大战爆发后;我们的各种装备都十分匮乏;甚至连步枪都不够用。而这种火箭也就成了我们应急用的武器;其实它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尤其是当大量使用对一块阵地进行覆盖的时候;密集的弹雨足够弥补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