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4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别说;跟我时间久了。你也不再是根木头了。”苏菁麻利的反击道。“美国有没有打算先看看形势;最后站到胜利一方的打算?”苏菁随后问道。

“不会的。为了经济和金融上的利益美国一定会站到英法一方;即使英法一方并不占优势。”

“其实你还是倾向于让德国获取一定的胜利;否则的话;你不会示意海军部再接受德土海军的第二批订单。如果一切按照你的计划进行的话;恐怕在美国介入前;英法海上的力量恐怕就已经被严重削弱了。你可真够黑的。”苏菁一边帮着徐杰整理文件一边说道。

“只要德国不把俄国变成傀儡;只要法国还能站住;其它的威廉二世愿意怎么弄就怎么弄。华夏没兴趣搀和那里的事情。一个比较强大的德国对于我们还是很有利的;可以将英法美的力量牢牢的困在欧洲。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我想着趁着这难得的平静期。先把我们俩的事情办了吧……。”徐杰最后小声的说道。

也许在一般人看来。从1907到1910年这段时间堪称平静期。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保持克制;双方都在尽最大努力避免冲突。各种纠纷和争执自然也少了很多。但是在政治家眼中;现在的宁静不过是辩雨的前夜而已;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都在开足马力运转。大量的资金和原料换成了一件件枪炮、一辆辆汽车和一艘艘战舰。虽然战争也许在他们的计划中还过于遥远;但是备战工作却已经经过了暖身阶段;开始正式进入状态!

而置身事外的华夏共和国却在这场世纪之战的准备活动中左右逢源;华夏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在外部刺激下高速增长。原本以为在战争结束后;重工业和军工业会因为缺乏国内鄂而减弱;但是实际上;在英法德等国的支持下;华夏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不仅没有萎靡反而增长异常迅速!

英法表示将用华夏的装备来武装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部队;这支部队虽然占整个俄国陆军的比例不大。但是至少也要有25万的规模!这支部队需要所有的步枪、半自动步枪、机枪、火炮还有各种弹药都将有华夏提供;因为在战时;只有华夏可以为俄国输送这些装备和补给!同时俄国其它部队的部分武器的更新订单;华夏同样也可以分一杯羹。原因很简单;英法的东西在战时运过来很困难。俄国自己产能不够;那么依靠华夏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所以这样一来;华夏陆军所属的各大兵工厂不但没缺乏订单;反而开始加班加点并且不断扩大规模。

如果说华夏陆军在可劲的为俄国生产装备的话;那么华夏海军则更倾向于德土一方!在1908年的春节刚过不久;华夏共和国就和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署了第二批两艘超无畏舰的建造合同;这两艘战舰将在台湾的高雄台北两地开始建造。至此华夏海军的全部建造能力都被安排完毕;在华夏共和国的船台上;德国和土耳其帝国的4艘超无畏正在施工。而来自德国的技术和各种配件也通过运输船源源不断的运往华夏。

而且为了解决土耳其人的后顾之忧。华夏表示可以帮助土耳其人系统的训练海军;并且在土耳其人能够掌控这些战舰后再离开;而德意志帝国的公海舰队则可以在华夏的制定港口进行补给和驻泊以及必要的维护;可以这样说;只要不开战;华夏共和国可以全盘接下德国远东舰队和土耳其舰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而且华夏政府表示可以继续在其它船厂接受土耳其海军的辅助战舰订单。

这些只是对外工业上的情况;而对内;随着华夏共和国从俄国和荷兰人手中获得大量的领土;开发这些地方导致了强大的内需;在现在的华夏;根本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只要你有产能;就可以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利润。这种情况下和徐杰那个位面上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内形势十分类似。但是与之相比华夏有一个重达的优势;那就是国内的各种金银等硬通货比十分充足;而且更容易获得外国资金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华夏的工业产值在开发需求的刺激下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爆发性增长。

同时实体产业的增加带动了金融产业的发展;在国内除了国家控股的各大银行之外;一些民间资本也开始考虑进入银行业或者其它相类似的行业;不过徐杰为了防止各种不规范的组织进入;对进入金融领域的团体和个人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并且对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即使在诸多限制之下;华夏的金融行业的增长速度依然让世界其它国家侧目!

同时;伴随着工业和金融业发展的还有交通业;在荷属东印度大部分地区并入华夏之后;华夏共和国彻底从一个大陆为主的国家发展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陆并重的国家。海洋的利益已经在华夏共和国的国家体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为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海上运输业变得空前发达起来;而且因为每年华夏共和国都要为德国提供大量的原料和战略物资;所以船舶制造业和航运发展的速度远超过工业;甚至在国内的船厂生产进度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不少商家开始向国外订购船舶。

而在战争结束后;华夏共和国在大量削减军费后;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开始谋划全国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体系。这个公路体系的建设参考了徐杰那个位面的中国三纵三横的交通体系。由政府银行提供资金为主;同时可以有限度的吸收部分民间资本来解决资金问题;同时大量的农村人口;以及军队退役人员来解决劳动力问题;终于让这戌越了数千公里的钢铁长龙开始付诸与实践。

在国内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华夏共和国也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国家已经开始在各地普及初中级教育;并且在未普及的地区设置了具体的期限;提高国民普遍受教育水平。同时在对高等学府进行统一的优化和安排。在扶持旧有学校的同时新建一批新的大学。在国内教室和科研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华夏共和国也同时引进了外国的专家;这些专家中有因为双方的某些合作关系而来到华夏的;在完成主要工作后;继续留在华夏执教。而有的则是徐杰根据自己的记忆;将部分还没发迹的专家“挖到”华夏的。

同时根据与其它发达国家的协议;华夏每年也会有大量的公派留学生到外国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当然;这个位面上去了是必须要回来的;这已经和外国政府协商好了。同时在一些新的工业领域;例如航空工业;华夏共和国也投入了相当的精力;但是受到时代的局限性;想在1920年前搞出什么特别适用的东西显然不太可能。不过打好基础显然十分关键。在电气化和动力方面是华夏差距最大的;但是在德国和英国的有偿援助下;华夏的进步速度还是很快的。

“在这场战争中;无论哪一方最终获胜;受益最大的国家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华夏共和国;他利用各国的争端来发展自己;利用欧洲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来换泉夏的物资和武器;进而让欧洲的国家之间的拼杀更加惨烈。而华夏则获得了原始的积累;并且在资金、工业和技术上获得了长远的发展;为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丘吉尔在日记中这样评价此时的华夏共和国。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9527、lkhai的月票支持~~~~~。

第七百九十章 生来就是死对头

1910年10月9日。在大连造船厂的船台上;德国远东舰队司令斯佩伯爵代表德国远东舰队正式接收了这艘被命名为沙恩霍斯特号的超无畏战列舰。这艘标准排水量2万6千吨;满载排水量近3万吨的庞然大物将作为德国远东舰队的新旗舰;9门重炮;12门副炮外加24门各种口径的火炮让这艘战舰成为了世界上最为恐怖的战舰之一。厚达倾斜15度;高度4。8米的主装甲带;以及厚度达的主水平装甲;外加正面装甲厚度的炮塔;让这艘战舰的防护位列世界之最;至少现在是这样。而理论上高达6万2千马力的输出;也让这艘战舰在轻载条件下能跑出25节的高速。

“这艘战舰十分的强大;十分的优秀;我将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护这艘战舰。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艘战舰在德意志帝国海军官兵的驾驭下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战绩;同时我代表德意志帝国政府;代表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对贵国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对贵国能完成如期强大的战舰表示由衷的敬佩。”斯佩伯爵对前来进行移交手续的华夏海军中将邓世昌说道。

随后斯佩伯爵便带着自己的手下登上了这艘战舰;并且开始彻底接管这艘战舰。根据双方的计划;这次交接仪式非常简单;在完成交接后;德国海军还可以在华夏北方的水域中逗留一段时间;用来试航和熟悉这艘战舰;然后这艘战舰将正式加入德国海军作战序列;离开华夏进入德属东亚殖民地。

为何这样一艘重要的战舰进行的交接仪式非常低调呢?整个交接仪式只有华夏海军部和德国远东舰队部分人员参与;如果不是因为有邓世昌和斯佩这两个中将的到来的话;外界可能还以为是一个民用船舶的交接仪式;而不是一艘满载排水量近3万吨的快速战列舰的交接仪式。原因很简单;在大连港进行着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交接的时候。在遥远的上海;另外一艘同型舰也正在进行交接仪式;而这艘战舰是交给澳大利亚的!

几乎与此同时;贝蒂带领的澳大利亚海军军官也从华夏海军手中接管了澳大利亚号超无畏舰的所有权;这艘战舰从设计上和沙恩霍斯特号几乎一样。但是火炮用的是维克斯的新式14寸45l主炮。(本来打算用13。5寸主炮的;但是后来整好赶上新式14寸炮服役;所以澳大利亚海军决定使用性能更好的14寸舰炮装甲是维克斯的硬化装甲;蒸汽轮机用的是帕森斯的。而德国人的战舰则是的斯柯达火炮;克虏伯装甲和布莱梅蒸汽轮机。双方从外观上看几乎完全一样;但是实际上内部主要部件却差了很多。再加上两艘战舰在同一天服役。所以两艘战舰被称为孪生兄弟一点不错。

“沙恩霍斯特号和澳大利亚号如果放在一起的话。一般人根本分不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他们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般;同时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又同时由一个国家建造完成。但是在他们出生之时;他们就被分别打上了德意志帝国和大英帝国的烙印。从服役开始。他们将是不死不休的死敌!我们不得不说真是造化弄人啊。”英国的泰晤士报这样评价这两艘战舰。

“死敌!真正的死敌。”此时虽然斯佩伯爵没有看到泰晤士报;但是此时他已经感受到了在未来德国远东舰队将面临什么。在和平时期澳大利亚号将驻扎在澳洲。具体哪个港口还不知道;但是斯佩伯爵知道;澳大利亚号的驻地肯定离自己的远东舰队锚地不远!甚至说不定自己一出去就能和对方碰上!

“澳大利亚号的目的是消灭我们;而我们的目的何尝不是摧毁澳大利亚号?战争开始之时;英国在整个太平洋的舰队都不会很强大;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机会。”一旁的鲁夫上校笑着说道。

“这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虽然两艘战舰的设计基本类似;但是具体的部件都是来自各自的国家。我想德意志帝国的产品还是要强过英国人的。我们有较大的胜算。”穆勒中校接着说道。

“我一直认为;作为第一流的工业强国的德国和英国其实在子系统的各个方面其实差不了多少;我们的小锅炉效率更高一些;而英国人的蒸汽轮机更稳定输出更高。经过测试;克虏伯装甲和维克斯装甲其实非常接近。双方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区域。很难说谁更先进。至于火炮;我们的火炮应该比英国的13。5寸炮强一些;但是是否超过14寸炮就不清楚了。”斯佩伯爵顿了顿接着说道。

“所以;澳大利亚号将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任务是牵制英国皇家海军;使其不能集中力量对付公海舰队。而一旦我们的战舰受损严重;甚至到了法奥港无法修理的程度的话;这个牵制作用就会消失;所以我的意思是尽量避免和实力相当的对手开战;因为我们的后勤维护始终是一个未知数。当然了;如果来的是英国人自己造的脆皮的话;我倒是有兴趣把它们送入海底!”最后斯佩伯爵半开玩笑的说道。

“不要忘了我们;如果德国远东舰队能顺利到达土耳其的话;我们就有4艘超无畏战舰了;我们将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这两艘同型舰构成数量优势;我们甚至可以主动找他们决战;4打2没有失败的理由。”就在此时一个略显低沉的声音响起。一名土耳其军官大声说道。

“嗯;希望我们能够通力合作一起收获这个战绩。阿尔巴沙少将。”斯佩伯爵不顾周围德官异样的眼光;对这位土耳其海军少将鼓励道。但是实际上通过这段时间的交流;斯佩对土耳其舰队的战斗力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在斯佩伯爵看来;要是双方战舰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