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退出阵地后可以获得补给和致远;但是现在看来;俄国人把补给点都设在了尼布楚;如果对方大踏步的后撤的话;一旦把尼布楚暴露出来;我们只要封锁尼布楚后;对方就无法得到充足的补给;原因很简单;没有相配套的货惩其它辅助设备;对方即使挨着铁路线获得补给的难度也很大。”徐杰说道。

“但是即使这样;我们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虽然不用继续向敌纵深突击了。但是我们是步兵;后续部队携带大量重炮和弹药进入战场速度还是太慢。而且阵地面过于宽广;我们的兵力会被分散;面对有大量骑兵的沙俄军队;我们情况依然不乐观;除非我们在突破对方阵地后可以迅速调集足够多的军队建立阻击阵地;否则情况依然不乐观。”彭毅沉思片刻后说道。

“如果我们的攻击矛头足够坚硬可以为后续部队争取更长的时间呢?并且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可以较快的突击的话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问题不就都解决了?”徐杰笑着说道。

“总理说到这里;让我想起来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上次战争中用于防守内蒙古的那个突击虎战车部队。从他们的战绩上来看;貌似很不错;尤其是对付没有火炮的骑兵;可以说相当犀利。我看如果我们可以冷这支部队的话;那么在未来的战斗中;总理的战术有极大的几率会成功。”蔡锷眼睛一亮说道。

“但是面对对方的小口径战防炮;这种装甲小车的战斗力实在是堪忧。即使47mm的小炮在500米外也可以轻易的撕开战车的防护;在冲击对方阵地未果后;突击虎小队只能用用于游击和火力支援;再也没有突击对方正面阵地。而且轮式战场的越野性实在太差;速度慢也就算了;但是越野性能实在悲剧;一会陷进去了一会地盘又磨损了;各种麻烦。”马玉昆脸上露出一丝的不屑。

“那些只是试验品啊;我们这次要设计一支专门的机械化军团!重新设计主战装备。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的高机动单位比俄国人少太多;没有足够的优良战马。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否则的话;想赢得这次战争要付出的就太多了。”徐杰斩钉截铁的说道。

“多一段时间;总装备部将会把一份装备要求送到工业部;如果工业部表示可以量产这样的战车;那么我们就准备筹建专门的机械化军团;然后再新制定我们的作战计划。”徐杰颇有信心的说道。

“既然总理有个这个想法;我们确实可以给总装备部一个机会;看看他们弄出来的战车到地是什么样的;不过现在各种车辆成本高昂;这支部队是否物有所值;还需要时间的检验。”马玉昆在散会前忧心忡忡的说道。

今天第二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一下~~~。下面几章将介绍华夏共和国的装甲部队规划;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五百四十九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像获得一种攻防兼备兼具强大机动能力的战争工具;重骑兵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重骑兵都曾经在战场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其性价比远不如轻骑兵;而在火器普及之后;面对攒射的弹雨;重骑兵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虽然在一战时双方还有大量的骑兵;但是此时;骑兵已经日薄西山;尤其是在西线形成堑壕对战模式后;骑兵更是一无是处。

面对堑壕铁丝网机枪和速射炮。1战最后变成了谁攻击谁倒霉。重炮面对各种堪称“巧夺天工”的掩体也没啥好办法。再勇敢的士兵面对蝮蛇铁丝网和机枪也两股战战。万般无奈之下;英国人发明了一种叫“坦克”的东东。装备有火炮和机枪的陆地堡垒;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慢慢向对方的阵地碾压过去。这东西开始的时候威力巨大;但是后来面对德国的平射炮;不成熟的坦克还是不行;甚至在十几年后的西班牙内战中;一名德官就说过;坦克面对拥有战防炮的阵地;并不比步兵面对机枪阵地强多少。至于装甲力量真正发扬光大;那还是到了2战时期。

如果照此看来;坦克在1战之中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那么为何徐杰还非要搞出这种东西呢?其实1战坦克在西线表现一般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方面是当时坦克设计思路有极大问题;另一方面就是作战环境的限制。

在1战中;坦克完全是作为一种陆地堡垒设计的;行驶速度过慢航程过短;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动力设备技术水平所限;而另一方面则是装载了太多的人和武器;只是作为一个火力点而不是一个快速突击单位。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英国mk1型坦克重量有28。4吨。装备有2门57mm40l火炮和3挺机枪;并且配有324发57mm炮弹和6200+发子弹。而操作这些武器的人居然有8个!大家可以想想这个重量基本上和2战开始时的四号坦克重量一样。但是4号坦克主武器也就一门75mm短炮和2挺机枪;乘员也就4人;而1战中英国mk1型坦克为了放下如此多的武器弹药和人员;必然要做的很大。车长9。7米;车宽4。12米;车高2。41米。这个块头可是太巨大点。再加上当时堪称悲剧的105hp发动机;这辆坦克的速度只有4。5km每小时。航程也只有37km。装甲更是脆弱;正面12mm;侧面10mm;后面6mm。

这还不是最能堆的一战中有两种重量上了30吨以上的坦克。他们分别是英国的mkv型坦克和德国的a7v坦克。先看英国佬的mkv型坦克。它装备了4门57mm23l火炮和4挺机枪备弹8400发。拥有24名乘员。装备有150hp的发动机;重量高达33吨!正面装甲14mm;侧面12mm;后面8mm。速度为每小时4km。行程60km。而德国的a7v则装备了1门57mm炮和6挺机枪。使用两台100马力的发动机。配有18名乘员;重量18吨;因为火炮装的少了一些;所以装甲防护不错;正面30mm;侧面20mm;后面15mm。速度12km每小时;行程35km。

从以上3种坦克可以看出;1战时。双方都是尽可能的往坦克上堆砌武器和弹药;上面的乘员数量多到令人发指!重量和2战时的中型坦克比毫不逊色。这些东西就是一个个可以挡子弹的碉堡而已。无所谓机动性;更没有足够的防护。从设计上看;正是因为这种移动碉堡的思想让坦克的速度和防御始终上不去;在当时技术条件下。装了4门火炮和成百的弹夜想要高速和防御;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要问;当时有没有摸到一点门路的?你还别说;真有!比如说法国人设计的雷诺ft17坦克;装备有1门37mm火炮;正面装甲16mm;侧面8mm;后面6mm;仅重6。5吨;而且使用的还是35马力的发动机。简单便宜而且耐用;两种不同的ft17一共生产了3300辆;远超1战时期的坦克。法国还有一种重达14。5吨的坦克;装备有75mm13l短炮;并且有2挺机枪;正面装甲24mm;侧面17mm;后面。乘员6人;时速6km每小时。而法国最重的坦克则装备了一款75mm36l的加农炮;配有4挺机枪;重量24吨;时速8;5km每小时。形成60km;重量达到24吨。

相对于英国坦克;法国坦克的武器数量下降;但是增大了火炮口径并且有还算可以的防护;将移动碉堡的火力密度降下来;但是增加了火力强度。尤其是那种14。5吨的坦克。非常好的平衡了各方面的性能。而雷诺ft17则是1战最便宜产量最大的坦克。也就是说;1战时的工业水平其实已经可以造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坦克了;前提是你的设计理念能跟上。想要让坦克跑出2战时30+km以上的速度不可能;但是达到10km左右的速度还是没问题。

而作为穿越者;熟知后世坦克发展思路和方向的徐杰肯定会根据当时的工业水平来设计出一款还算堪用的坦克;虽然现在这个位面上的科技水平比当年徐杰那个位面高上一些;但是还不至于在领先10年;所以在徐杰的坦克计划中;大口径炮就不要想了。徐杰强调的是防护和速度;至于火力够用就可以;当然还有一个重点即使耐用;老出故障可不行!

相对于1战动则十几吨二十吨的坦克;徐杰想都不要;一方面现在技术就算弄出来;稳定性和造价也不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是在野外作战;也不需要这么重的坦克;反正是对付俄国骑兵;够用就可以。所以参考雷诺病适度放大;就成了徐杰设计坦克的基础。

火力方面徐杰要求不高;继续使用原有的37mm火炮就行;这东西打没有掩体的步兵和骑兵简直就是神器;而且不用装填手。炮手配合供弹弹鼓一个人就可以。机枪方面需要有一到两挺;对付俄国人的人海战术。

需要着重关注的是防护;战防炮和坦克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双方相生相克又相互促进。坦克并不仅仅是挡枪子弹就可以了;还必须挡住一定威力的炮弹;否则对方在阵地上安放几门战防炮直接就把昂贵的坦克打成零件的话;坦克也就失去了意义;当年曾经风靡一时的快速坦克之所以会衰落;根本原因就是那怕37mm的坦克炮都可以轻易撕开快速坦克的装甲;坦克强调的是攻防兼备;失去一点;那么坦克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徐杰对防护要求很高;至少要能挡住57mm加农炮炮弹;要实现这一点;对于穿越者来说也不难;正面装甲达到35mm并且有45度左右的倾角的话;那么500米外没有配有专门穿甲弹的57mm炮将没有任何办法!至于更高级别的火炮;比如说法国人的施耐德75快炮;这个想都不用想了。柳接在一起的装甲面对长倍径的75mm加农炮;就算因为角度和距离问题偶尔扛住了;巨大的震动也会让柳钉脱落甚至在车仓中飞射。要是真碰上了;那就自认倒霉吧c在75mm速射炮重达1吨多;单纯靠马匹机动的话也不方便;而且造价昂贵;俄国人应该没有多少吧。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速度和行程的问题;考虑到当时悲催的发动机;这种坦克最多也就配90hp左右的发动机;重量不超过12吨;乘员数限定在3人;公路行驶速度达到14km每小时还是有机会的。如果越野的话;到10km每小时就可以了。至于行程问题;徐杰的要求是必须在100km左右;这看似很难达到;但是考虑到1战时的移动碉堡们都可以有70+km的行程;而且自己还有锰钢履带这个外挂;减重版减炮版的小坦克达到100km的行程还是有机会的。虽然速度比不上骑兵;但是好歹比步兵要快上不少。

坦克的技术标准已经整理出来了;但是不代表这支装甲部队规划已经成型了;实际上在坦克只是装甲部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作为穿越者;既然已经决定要先弄出一支装甲部队;那么就不能只能坦克。突击炮;自行火炮以及装甲抢修车等单位都必须弄出来;否则这支瘸腿的装甲部队不堪大用!

感谢书友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打赏~~~~~。

第五百五十章 华夏第一代装甲部 队

在装甲部队的体系中;坦克的任务就是进攻;用自己的速度火力和防护在对方的防御体系中撕开一个缺口;并且在后续步兵的配合下扩大战果进而完成对敌军的包围。但是战争中不可能只有进攻而没有防御;也不可能让坦克自己唱独角戏而没其它兵种什么事情。在还没有空军的情况下;徐杰对装甲快速部队的定义是坦克负责死开突破口。突击炮负责支援步兵和防守;各种卡车炮负责远距离火力支援;而随行的步兵则乘坐卡车或者原始版的装甲车负责跟进。对了;还有各种装甲抢修车和保障车辆负责补给。只有这样;这支装甲部队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说到突击炮。这种在开始设计时用于掩护步兵作战;为步兵提供直瞄火力的单位。比如说德国2战时期大名鼎鼎的三号突击炮;各种改进型可谓是玲琅满目;有装75mm短炮用来打掩体反步兵的;也有装75mm长管火炮兼职反坦克的。后来德国人甚至把榴弹炮也装上去了。所履行的任务也从开始的反步兵到最后的兼职反坦克;其实突击炮和后来的坦克歼击车差不多;(突击炮防护差一些。而苏联军队中;对这些东西的区分则更不明确你给突击炮换上一门威力足够大的反坦克炮那就是坦克歼击车。可以说在德国坦克身后;各种突击炮作为忠实的伙伴陪伴左右;并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样;作为死敌的苏联人也装备了各种isu和is系列自走炮。并且依靠更好的生产性最终堆死了对手;而现在;徐杰就需要研制一款自己的突击炮。

研制任何武器之前都必须了解制造这种武器的目的和其应该具备的性能。相对于坦克来说;突击炮最大达到优势就在于可以利用相对较小的重量实现更高的战斗力和更低矮的车体。比如说历史上德国的三号坦克只能装备50mm长身管火炮;但是以其底盘改进的三号突击炮则可以装备75mm长身管火炮或者榴弹炮。同样;豹式坦克只能使用75mm70l的火炮;但是以其底盘改进的猎豹坦克歼击车则可以装备88mm71l的火炮;其火力与虎王坦克相当而且拥有更好的防护!

同时因为没有了炮塔。虽然射界受到了影响但是因为低矮的外形更适合隐蔽更适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