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m迫击炮也足够压制这些没有防备;队形密集的骑兵了。

嘭、嘭、嘭。随着一阵沉闷的炮声;一个个黑色的东西从突击虎特遣队的环形阵地上飞起。随后就是炮弹划过空气的刺耳尖叫声。因为迫击炮初速慢;所以声音先到;而炮弹后到;在听到炮声后;一些士兵仓促的想躲闪;但是在队形的束缚下。单个人的盲动不仅不能获得生机。更会让整个队形变的混乱。失去了队形的骑兵至少就失去了一半的战力。

炮弹很快在队形中炸响。而且还是榴散弹。高速的3mm直径的预制钢珠如同雨点般的扫向已经有些散乱的骑兵队列。在密集的弹雨攻击下;一秒钟前还威风赫赫的骑兵就被像割麦子一般一片片的扫倒。硝烟、烈焰、死人、伤兵成了这幅名为“战场”的画卷的主体部分。在迫击炮的接连打击下;本来成形的骑兵方阵被从中间拦腰截断。整个骑兵阵已经失去了连续冲击的能力。

“侧翼骑兵和前排骑兵出击。后排骑兵绕过伤兵。”俄国营长一面不断鸣枪一面指挥着被迫击炮炸的七荤八素的骑兵们。而连长和排长们也尽量收拢被打散的部下;躲开炮击重点区域。然后重整准备战斗。

“对方散开了;让炮兵们打的慢一些;咱们带着的炮弹不多。”徐景荣望着远方硝烟滚滚的战场;沉声说道;刚才炮击从场面上看很威武;但是在对方反应过来后;骑兵一散开;低初速的迫击炮的杀伤力就大减;尤其是开始冲锋后。迫击炮的威力就很小了。真正可以最终终结骑兵突击的还是那喧枪和1磅速射炮!

“呜呼”伴随着骑兵冲锋时的号子声;剩下的300多名俄国骑兵犹如一股灰色的潮水一般向着突击虎特遣队冲来。为了避免炮击;对方采用了分散队形。但是这样一来扩大了打击面积;从而让更多的机枪可以发挥火力。

伴随着机枪的嘶吼声;正面能用上的10辆战车上装备的10挺重机枪和10挺轻机枪让俄国人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枪林弹雨。伴随着从抛壳口条约而出的弹壳。20挺机枪交织成一张密集的火王将对方死死罩住。从出发阵地到战车阵不到2000米的距离真正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在密如飞蝗的子弹攒射下;骑兵冲击的阵型被撕扯的四分五裂。无论是正面突击的部队还是侧翼迂回的部队在机枪火力的打击下都被打的支离破碎。

短短数分钟的时间;300多人的骑兵冲锋就被瓦解。战场上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战死的战马和士兵躺了一地;其中夹杂着垂死者的呻吟;原本在2战中才出现的骑兵大战装甲车的情况提前了近40年;虽说这个年代的战车连装甲奥拓都称不上;但是在这次遭遇战中依然将没有防备的沙俄骑兵杀的尸横遍野。

“大家准备一下;加速向目的地进发。老毛子吃了一次亏;再碰上的话;可就没这么好对付了。”看着远去的沙俄骑兵;徐景荣擦了汗说道;老实说;他也没想到这次战斗这么容易就获胜了。为了防备对方冲上来;1磅呯呯炮的准备好。结果没想到看似凶残的沙俄骑兵连最外围的机枪阵地都没冲过去。但是胜利之后;他却一点也不敢大意。他可不认为自己这百十号人这能吃定骑兵;只不过是这支骑兵人少而且装备实在太水了。如果碰上沙俄骑兵中的精锐的话;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对付了。

“实践证明单纯靠骑兵往机枪阵地上撞基本上是找死的行为。”在颠簸的汽车中;徐景荣煞有其事的说道。“所以如果俄国人再上来的话;绝对不会这样做。”

“头;您说的都是废话;还是让我说一些有营养的吧。”陈明撇撇嘴说道。

“我这是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徐景荣狡辩道。

“首先;战车不能单纯用于防守作战;这与我们机动部队的定义是相悖的。防守意味着失去先机;虽然可以充分发挥火力;但是各位应该非常清楚;我们的所谓的装甲只能抵挡子弹和弹片。如果真要是被75mm速射炮和中口径臼炮打中或者近失的话;那几乎是必死无疑。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持机动和进攻。降低火炮杀伤的概率。”陈明说道。

“同时我们也不能冲击对方坚固设防的地区;在不能被动固守或者冲击对方阵地的情况下;我们剩下可以做的也仅仅是机动作战和偷袭。尽可能避开所有威胁到我们的武器;在对方的交通线或者侧弦寻找战机;这场战争已经证明;不携带炮兵用马刀和步枪面对骑兵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即使带了若干门1磅或者3磅小炮。只要能被发现;面对拥有射程和投射量优势的我军也够不成威胁。”徐景荣补充道;别看平时吊儿郎当;但是真要是谈正事的话;还是很有水平的。

徐景荣这番话十分有道理;俄国人没有装备呯呯炮这种高射速小型火炮;因为如此昂贵的武器装备数量一场庞大的俄军确实很有困难。在俄国人看来;他们需要的是重炮;压制对方的攻击;然后以潮水般的步兵淹没对手即可。所以剩下的47炮和57炮虽说可以轻易的击穿对手;但是因为射速问题和防护的差距;在非设伏情况下面对这种简陋之极的战车群也是没有办法的。1磅呯呯炮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间接射击;而且射速极快;面对静止目标;可以很快完成较射和覆盖。在甲午战争时期;就发生过多次日本炮兵阵地被断掉了;自己还不知道炮弹从哪里打出来的事情。而且因为防护差距问题;空爆的1磅炮弹完全可以把炮手迅速屠戮一空。

当然这种情况只适合遭遇战;要是攻击的话;各种小炮一旦伪装好了;对于大大咧咧冲进来的战车可是致命的;不要说现在了;就是徐杰那个位面中的西班牙内战时期;一位将军就这样评价过战防炮和战车之间的关系:“让坦克冲击拥有战防炮的阵地不比用步兵冲击有机枪把守的阵地好上多少!”甚至不用战防炮;单纯各种地雷就能把这些装甲奥拓整的欲仙欲死!当然再算上可能出现的人肉炸弹的话;这种原始的战车就更加没活路了。

结果讨论了半天;突击虎特遣队的军官们一致认为;现在的战车部队还是要架着尾巴做人。避开一切硬核桃;专门打遭遇战和游击战。对着缺乏重武器的骑兵和后勤部队一阵暴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必须尽快到达乌兰察布。因为有后勤部队的拖累;自己的车队过于脆弱。一旦失去了后勤车队的弹药和配件;这些保养困难的战争机器就是一堆废铁而已!

感谢书友振崖山的打赏~~~~~。

第四百二十九章 乌兰察布防线

乌兰察布城;这座俄国人进入直隶的第一道大门仅仅的挡住了上万的俄国哥萨克骑兵和大量的仆从军。面对这个北洋军仓促布防的防线;俄国前卫骑兵在机枪和速射炮组成的防线下碰的头破血流。经过数次佯攻和侦察后;俄官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想要攻破北洋的防线;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炮兵单位和足够多的炮灰;前者是对对方阵地压制和摧毁。而后者则是用茫茫多的士兵用鲜血和生命将对方的防御兵力从复杂的堑壕体系中一点点赶出来或者消灭掉。所以他们在等;等待更廉价的炮灰和更多的支援!

虽然无论是贵族眼中的“灰色牲口”还是作为专职佣兵的哥萨克骑兵。虽然他们已经够廉价的了;但是在血腥的堑壕战和巷战中依然不够用。所以俄国人需要更加廉价的炮灰;而这些炮灰就是被外蒙古亲王们所裹挟的蒙古私兵。俄国人十分愿意用这些人去换北洋的子弹和炮弹!而炮兵增援则多是m1897式75mm加纳速射炮和一些俄国人自制的臼炮。这些东西比较容易携带。而更为悲剧的是新式速射炮的数量也严重不足;更多的则是47mm小炮和57mm小炮。

虽然重炮稀少;但是俄国人对自己的这次进攻还是信心十足的。除了他们发现北洋的重炮同样稀少外;最大的倚仗就是俄国陆军搞出来的轻炮伴随步兵突击的战术。在这套理论中;俄国人对于那些75mm以上的重炮持轻视态度。除了因为这些武器造价昂贵消耗巨大外。他们认为将大量轻炮推进到可以抵近射击的距离用火力密度消灭对手的碉堡后用海量的步兵冲破对方防线是最好的。。还有400发每分钟的射速;让这件武器成为近战中的王者!当然了;为了增加这件武器的杀伤力;徐杰放弃了原有的高初速但是杀伤力较低的贝鲁姆9mm子弹。毕竟面对人高马大的俄国士兵;停止作用要是弱的话可就不好用了!

本来徐杰打算按照1战中德国步兵中10比1的比例配属冲锋枪。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在战场开始的时候;徐杰手中只有600支不到的冲锋枪。而聂士成可以分到的更是稀少。只有150支。这基本上就是一个连也就2到3支的样子。如此低的比例让聂士成不得不好好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子弹喷淋器”和持有它的冲锋枪手。为此;聂士成的各连专门成立了以一名冲锋枪射手为主的5人战斗小组。

其中一名冲锋枪射手携带一支99式冲锋枪。同时还穿着一副冲压而成的龙虾甲(就像龙虾后半段那样用一层层薄钢板叠加互助躯干。里面有内衬;用于挡住碎裂的弹片。这东西在一战中成为了法国机枪手的配属装备之一这东西肯定扛不住近距离的步枪子弹;但是对于手枪来说却足够了。毕竟俄国人也不傻;进入堑壕后有手枪多半会使用手枪;而不是在战壕中不易施展的步枪。剩下的一个人将是弹药手兼副射手。考虑到冲锋枪的射速问题以及伤兵的替换。为每支冲锋枪配一个副射手将是十分必要的。而剩下三个人则是手持步枪和进攻手雷提供保护的掩护力量。用于应对肉搏战和其它突发情况。这三个人除了每人一支步枪以外;都携带有手枪。而在这个箭头之后的;将是小队的其它成员。

在增加了冲锋枪这种近战利器的同时;北洋陆军同样增加了类似掷弹筒和迫击炮这些曲射武器的数量。北洋方面的重炮也不多;所以为了提高火力密度也必须依靠这些中近距离武器。不过因为有徐杰这个穿越者;所以北洋陆军的炮火更强调多层拦截火力;注意阻断对方的增援和压制后续部队。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聂士成师首批装备了重型迫击炮。这种战斗全重达350kg;炮管长度1。9米;发射16kg高爆弹的大杀器成为了聂士成部除榴弹炮以外最强大的武器。而如果仅仅算投射量的话;这种重型迫击炮的火力远高于榴弹炮!如果不是因为射程有些近只有3500米。这种武器都可以用来压制对方的75mm速射炮了!

当然了;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武器;聂士成专门为这叙炮设计了防护精良的炮巢;并且布置了数个暗堡为其提供保护;甚至连交通壕也是相对独立的;整个炮兵位置也比较靠后;布置在2线阵地和3线阵地之间。最后为了防备万一被突破。聂士成还为每个跑组配了专门的推车。用于运输弹药和快速转移。

1899年8月28日;在俄国远东舰队折戟东太平洋后半个多月后;北洋和俄国双方的第一场陆军较量也在广阔的内蒙古高原上拉开了序幕。在晨光中;俄国人准备着;他们把各种火炮推进实现准备好的炮巢中。所有参与进攻的俄国部队都下马充当步兵作战。高头大马在地雷和堑壕面前除了当靶子就是当靶子。他们顺着事先挖好的交通壕运动到前线;然后准备发起进攻。1899年第一场大规模陆战的序幕在缓缓拉开!

感谢专看公众版和爱国者55的打赏!

第四百三十章 草原上的厮杀

在1897年型75mm速射炮的轰鸣声中;俄国陆军的进攻拉开了序幕。这是陆军速射炮第一次投入战斗。相对于原来双方陆军装备的各种行营炮和榴弹炮来说;新式的速射炮简直可以用弹如雨注来形容;伴随着火炮不断的抛壳、复位和射击。一发发炮弹落在了北洋守军的阵地上。虽然俄国人尽可能的将火炮前置;但是为了保证75mm炮的生存率。俄国人还是在北洋野炮和榴弹炮的射程之外布置炮位。俄国人的骑兵有极大的侦察优势。对于独立于主防御体系之外的榴弹炮群的位置以及北洋军正面的浅层阵地情况都已经摸得差不多了;除了那些较小的暗堡以外;仓促布置的北洋浅层阵地对于俄国人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的秘密可言。

“这速射炮真是给劲啊。”看着远处硝烟弥漫的浅层阵地。一名北洋老兵不由得咂咂嘴。就在前几天他还为连长让他们在1线阵地和2线阵地之间修建一道临时堑壕而不满。在他看来;浅层阵地虽然粗糙;但是重要的地段还是用圆木配合夯土加固过的。在他们看来;面对远道而来没有携带重炮的俄国陆军来说这些重点防护地段是足够结实的。

但是他们的连长却依然命令在一线和二线之间设置一道用于隐藏的临时堑壕体系;虽然防御力不佳;但是重在隐蔽。而中间用于藏兵的地段则进行了加固。在完整自己所负责的阵地后;营部还抽调各连部分人员用于修筑了两条横跨一线和二线的加固交通壕;这些交通壕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