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9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灵台摇动,已经束缚她数十年的魔种破碎,某种奇妙的感触直抵心头。仿佛是云楼树上的符纹延伸进来,形成一个小小的“符印”。

有此印,她便等于身入仙籍。

这个仙,还是虚位。

幻荣夫人和其他人不同,最多是和影鬼有些相似,都是以余慈的境界,难以彻底纳入的大能。

面对这种情况,玄门早有应对之策,便如上清宗封召神明的体系。

可如今,上清的体系早已崩坏,所的“仙籍”,等于是口头凭证,牵系不算太紧,可是余慈又怎么可能允许这种情况持续下去?

太霄神庭还在洗玉湖底,封召神明缺了最重要的支撑。

不过,余慈早有应对之策。

他转动腕上的手环,启动了这件迄今为止,他最为得意的符箓作品。

万古云霄。

此时的万古云霄,其实已经与他的心内虚空彼此“干涉”,云楼树的变异,就是最好的参照。

二者谈不上谁包容谁,却是形成一个“虚空交叠”的奇妙架构。

浩缈无边的力量,通过心内虚空的中转,厚积薄发,以一种“可控”的方式,一路攀上真实之域,在已经搭起的平台上,支起了新结构,恢宏道境,就此铺陈开来。

幻荣夫人眯起眼睛,用一种“冷眼旁观”的心态等待着。

虽然是她先一步妥协,可她这种层面的强者,按照体系的要求,势必有一层相对应的“待遇”——现在可没有元始魔主为余慈代发工钱的好事儿了。

眼下,就是余慈给她的回应,满不满意,全看后面的演化。

如果成功,一切休提;

如果不成,不用幻荣夫人做什么,余慈自己就要受到反噬之劫。

到那时,幻荣夫人依旧大有可为。

对幻荣夫人的想法,余慈心里透亮,但在此刻,他根本不予理睬。

心神重归于体系内部,有沉甸甸的力量,一直压落心底。

这是幻荣夫人带来的因果,也是照神铜鉴重塑,体系搭建完成后,天地法则意志的反馈。

此时,天地法则意志的“注视”,完全不同了。

这个不同,是优先级的不同。

如果说以前,在天劫之下,还有一个先来后到、先强后弱的分际;

那么如今,余慈和此界绝大多数人相比,都不会再有优势,天地法则意志会优先“考虑”,先砍掉他这个真界的毒瘤,仅有的比他靠前的,大概也就是罗刹鬼王这个层面的……

说也邪门,念谁来谁。

遥远虚空之外,罗刹鬼王的意志缥缈而来,还有几个更隐晦的,不外乎八景宫、魔门等。

这让余慈确认,此间因果的成就,虽不如当初在华阳窟,扭曲整个真界法则体系的大场面,却有着更深层的影响,以至于引来了此界大能的注意。

虽然各方来头惊人,可有羽清玄在,径自封锁虚空,不管是谁,一概莫入。

如果是别的事,各方想来会知难而退,可是眼下的情况当真不同。

余慈在天地法则体系中插入的法理,在真实之域搭建起的平台,虽然还不起眼,虽然还是大半虚妄,其根基,却是牢牢扎下,毫无疑问是神主大道。

敏感时期,敏感作为,不管是哪一方,都不可能等闲视之。

余慈倒是对此早有准备,他已经和赵相山就可能面临的局面做过推演,此时并不急着出头,而是将心神浸淫于真实之域铺展开的道境中,也浸淫于照神铜鉴的符纹结构上,继续进行。

一做就是半个多月的功夫,一直做到照神铜鉴上的符纹刻画,短时间内已经进无可进,道境的根基也彻底扎下,才终于收手。

事实证明,第一关,他过了。

眼下等于是一个小圆满。

心内虚空,云楼树上,枝叶微颤,泠泠清音,洒播四方,虚生道士、血相老祖,还有刚刚移质换性的赵相山,都盘坐在树下,状态是平安喜乐。

余慈视线扫过他们,透过他们,遍视神主网络之上,所有信众,包括外域沉默已久的幻荣夫人,包括亿万里外,关系上清重立根基的无羽,一直心中纠结的李闪,包括一直以来,始终坚定站在他这一边,此时还远在北荒的寇楮,洗玉湖上的小五,若即若离的影鬼……等等等等。

第一百三十五章重立道境剑指太霄(下)

面对这些“信众”,余慈没有因为神主的需要,而刻意保持什么“一视同仁”之类,因为这里面,有信力强弱,有亲疏远近,本就是既成的事实。

但不管余慈心中如何看法,就此体系中,他们是平等的。

这个平等,不是没有地位的高下,而是其中升降的法理,公正无私,不偏不斜。

强者高、弱者低;信者近,疑者远。

强者虽强,地位虽高,但信力不足,就很难分享余慈体系每一次扩张带来的福祉;但他们也有相对的自由,如影鬼,如幻荣夫人。

相反,只要是真正的信众,随着余慈这个体系的扩张、升级,其神通法力,也会相应增长,另一方面,受体系的限制也是极大。如寇楮,如无羽。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公私分明的做法。

现阶段,余慈的掌握还没有问题,至于日后如何,还要进一步调整。

余慈静静体悟,心神如镜,映彻大千,清晰明透。

话说回来,这个感觉很熟悉……无别有情之心?

真是个让人不快的参照对象。

万魔池上,黄泉夫人“移转灵枢”的重塑进程,几已冻结,也没有解开的意思,对其他人而言,这是会要了命的,但黄泉夫人早结“真种”,想来也不会在乎。

余慈在彻底弄明白之前,绝不会轻易给她机会。

余慈拿自己的状态与黄泉夫人相比较,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余慈将“公私分明”做得很明显,黄泉夫人则已经不分彼此。

相比较而言,黄泉夫人的似乎要更高明一些,对内对外的控制力,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若真像她那般做法,羽清玄所说的“本心”、“初心”,还能保存下来吗?

余慈持怀疑态度。

不管怎样,此时的余慈,状态已至巅峰,自然而然结束了闭关状态,叫一声玄黄,飞出俱净坊,玄黄早已驾着虎辇玉舆隐轮之车,在外等着。

余慈登车飞举,直入碧霄,到了一定高度,深吸口气,南望长空,

如镜般的心神,与虎辇玉舆隐轮之车合为一处,如星河倒影般的奇妙视界铺开,但很快,和余慈心神碰触,便有了一种微妙的结构变化。

恍惚中,便如一盘扩及天地极限的棋盘,星辰也好,卵石也罢,都是棋盘上的棋子。

天地如局,群英如棋。

居于上清领袖之位,白虎引车,周游天穹之际,是否便是观局奕棋,调度分派之时?

憾如今,群英寥落,一众上清弟子,只如白虎凶煞的湍流中,那沉默的卵石,顺水逐流,泥沙俱下。

若上清故人在此,又当如何?

沉甸甸的份量加进来,余慈借了上清宗的法统,用了上清宗的体系,受了上清宗的因果,这份重担,避让不得。

辇车是上清宗门重器,虽无灵智,或有灵性,隐与共鸣。

真实之域,万古云霄搭建起来的仙境高台,又有变化。

其殷殷鸣响,浑如道韵,扩散开来,当即牵引了一份感应,自余慈目光所指的南方冲起,高蹈碧落,气分清光,似若无色,而心可鉴之。

刹那间,各方一直在附近徘徊的意念,都给惊动,相隔亿万里,最便利的法子只有一种,真实之域很快热闹起来。

不过这时候,罗刹鬼王倒是没再“现身”。

在余慈没有明言撤消防护之前,羽清玄依旧封锁了周边虚空,就算是从真实之域来,也要撞墙。

不过这时候,倒是不必了。

余慈向羽清玄所在的方位拱手一礼,羽清玄默默撤去防护。

可是,群情涌动的局面,真到眼前,却有些冷场。

盖因万古云霄横亘于真实之域,自成法度,巍巍如道境仙山,虚缈莫测,又威仪可睹。任是哪个,直接冲撞上来,都难有好果子吃。

再说了,冲撞道境,和冲撞罗刹鬼王的“离幻天”也差不多,就算人家当场翻脸,自家也没理说去。

直至有一道心念,越众而出,当先招呼:

“八景宫连山,在此见过,可是渊虚天君当面?”

这一声唤,便让周边心念波动幅度骤增。

渊虚天君?不是后……那位大人?

余慈微微一笑,八景宫才是真的眼明心亮,应该是从余慈插入天法则体系的那法理枝节,推测而来。

生死法则,是余慈的招牌,相比之下,后圣可没有展露这方面的造诣。

“正是余慈。”

余慈坦然应道:“天地变局将至,我等正尝试修复宗门体系部分环节,如今正到紧要关头,难见外客,若有搅扰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虽然撤了防护,可这种表达,就等于是拒人于亿万里之外了。

连山也是给面子,打了个哈哈,就此退离。

虚空重新封锁,分明是不想再说第二遍。

等了半个多月,是这么一个结果,任是谁也要心里不甘,可如今的渊虚天君,凭前后的靠山、自家的手段,就有这份儿能耐和资格。

没看连八景宫的连山都先撤了?

略一权衡,各方大能也不再纠缠,纷纷退走。要说,天天在真实之域,闻着人家门口闲逛,其实也挺丢份儿的。

余慈应付过了这一轮探测,心中明白——八景宫也明白,眼下余慈就是借八景宫的名头,挡下了那些窥探的视线。

自羽清玄在拦海山成就地仙,辛乙赴蕊珠宫帮忙解围,两边暗地里的勾当可是不少……

原谅余慈这么形容,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儿。

从那一日起,两边的交流变得顺畅许多,至少没有必要让辛乙再万里迢迢,上下天梯,亲身过来做说客了。两边的利益关切,彼此都很明白,这会帮助两边拿捏尺度,避免许多误判。

八景宫的新盘算,也透出了些端倪,余慈这里则还拿着架子。

谁让他和羽清玄,是目前为止,八景宫最需要的那种力量?

正是这种需要,不管余慈现在做什么,那边对后圣这一脉在真界天地体系中的掌控力增长,都还算是乐见其成的。

尤其是当前后圣与罗刹鬼王大有势不两立之态的情况下。

余慈可以这么认为,只要后圣的身份不暴露,八景宫肯定还要好好供着,直至天地变局的走向,发生重大变化。

至于暴露后的结果……八景宫肯定不会高兴的。

不过如今余慈的神主网络真正布下,就算暴露了,也不是没有周旋的余地。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谁也不想和八景宫这个庞然大物作对,别看他们对罗刹鬼王束手束脚,怎么说,罗刹鬼王也是真界开天辟地以来,第二位实质上的神主,在真界和血狱鬼府的根基都是浑厚无匹。

至于余慈,还真没有与八景宫正面抗衡的底气。

现阶段,还是要好好维持“后圣”的存在,对变故又不可不防。

所以,余慈的当务之急,是造成既定事实,把自家的根基持续夯实。

为此,余慈在重得清净之后,神意循着之前的感兴源头,一路向南,直趋洗玉湖。

那里,有太霄神庭。

余慈虽以万古云霄结合心内虚空,撑起了他的体系,但这种支撑,是不可持续的。

一旦发生大的战事,必须动用万古云霄的力量,他的体系就有动荡之厄。

为了让体系基础夯实,必须找一处属于上清玄门格局,又能撑起偌大体系的宏大架构。

所以,没有比太霄神庭更合适的了。

自余慈与罗刹鬼王大战以来,由于对上清体系浸淫日深的缘故,对太霄神庭已经三度感应,每一次的位置,其实都不相同。

这也是余慈比较奇怪的地方。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洗玉湖底的太霄神庭,似乎还在不停地移动。

余慈没有急着下定论,他叫醒了赵相山,将感应的三处大概位置道出,征询意见。

赵相山脱离了幻荣夫人的禁锢,又移质换性,登入承启天,此时的修为虽是有生以来的最低点,不过脑子依旧好使。

他想了一想,信手在虚空中画图,余慈看出来,他画的是洗玉湖底的水域地形图。

“好让主上得知……”

赵相山已经改换了称呼,此时他对余慈虽然称不上虔诚,但刻意恭顺的心态持续久了,也有了些信力的萌芽,当然本质上还是各取所需。余慈也没有短时间内让这位死心塌地的想法。他需要的,就是赵相山的智慧和见识。

“洗玉湖底,自成一界,本就是巫神当年为真界准备的补丁材料,地形不能以常理视之。当日我在湖底的那处秘府,已经是此界修士所能长期逗留的极限深度。

“再往下,不但是深入了水底妖国,而且虚空法则变异、物性法则变异,等若是进入了另一个虚空世界。更准确地讲,是真界与那处‘水世界’的交叉地带。这甚至比单纯到新的虚空世界,还要危险。”

余慈曾有被三方虚空困锁的经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