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9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这回,他捞了个空。

余慈的核心念头,竟是不第一百零三章行天灵鼓虚空无量(中)

见了……

便在玄黄傻住的刹那,黄泉夫人胸前护身符爆出闪光,随即便如同液态的水银,流动而下,便贴着黄泉夫人,辗转化形,很快就有一个小人模样,正是余慈。

这是天垣本命金符中的替死神通,走的是出有入无飞斗符、虚空神行符、隐沦飞霄符、解形玄变符这一脉,放在这里,都有些大材小用,效果却是极好,顺势就脱离了无量神意的锁定,得了一个空当。

不过,十多劫来,上清宗与天魔交战,各种手段,也难瞒过人去。

高空恢宏神意,只是略一盘转,便又发现了目标,轰然压落。

余慈倒还罢了,真正的苦的,是黄泉夫人。

她娇躯剧颤,便似被狂风吹折的小花,一声不哼,软倒在辇车之内,生机元气如风中之烛,仿佛再加一点儿力气,就要彻底崩灭。

可问题在于……

世上为何总有这么多“差一点儿”的情况发生呢?

依旧是“小人儿”模样的余慈,负手安居于黄泉夫人胸口。

刚刚送出“护身符”,借此与黄泉夫人生机元气密切勾连,感受得愈发清晰。

不错,黄泉夫人确实是奄奄一息,可这“一息”之力,可不寻常!

此时,他能感受到黄泉夫人的心跳,固然微弱,但深透其中的“真意”或曰“节奏”,却至始至终,没有任何改变。

无量神意攻伐之势愈烈,黄泉夫人已是五痨七伤,可真正核心处的生机,便如一朵不灭的灵焰,任他风吹雨打,始终是惯来的模样。

第一百零三章行天灵鼓虚空无量(下)

这下不但是余慈,便是高空中运使无量神意的魔门修士,也生出感应。

他莫名有些不好的想法,再加上本来目标也不是旁人,正要调整,“一发千钧”的危险状态,已经向着不可逆的方向滑落。

黄泉夫人已经沉寂不动,余慈这种距离,能感觉到她的体温开始下降,一应肌体基本活动都已停止,可她死了没?

没有!

至少在余慈所认知的层面,没有!

“一息”如“一发”,吊坠生死,逆天地之法,其重何止千钧,万钧?

可它依然做到了——即使濒临崩盘、即使后力难继,但此时此刻,终究是吊住了。

也因此,再也维持不住在黄泉夫人体内的“笼统面目”。

仿佛是绝神兵,皮鞘破裂,才显现锋芒。

适时也,恰逢魔门修士调整无量神意的当口,有所起伏涨落,这么一个微的空当,也给揪着,气机牵引,此消彼长,且是一发不可收拾!

“呜!”

风啸声平空而起,近在咫尺的余慈,霎那间仿佛是落入了无边无际的莽苍山脉深处,风过山林,松涛阵阵;恍惚中又似来到浩缈大洋之上,观海雨天风,身如孤舟,茫然不知方向。

山海之变,雄浑壮丽,尽在其中了。

陆沉!

余慈不止一次见识过元锤神通法力,印象深刻于心,自然一眼辨认出来。

黄泉夫人体内,有着陆沉当年打入的拳意禁制,只不过在长年的挣扎异化中,渐失本来面目,便是正一道的大能,也没有能够察觉其本源。

当日初见“华夫人”,余慈同样也给瞒过。

可在今日,黄泉夫人生机濒临绝灭,她体内辛苦维持的平衡尽被打破,云山雾罩似的掩饰被吹散,镇压在此不知多少岁月的“巍峨山脉”,才尽数现于人前。

照理见识过无边无垠的域外星空,所谓“山海壮丽”可以休矣。

然而万物大,惟相对可言。

便如画师,同样技法,立意不同,勾勒方式不同,便能有千姿态、天壤之别。

陆沉毫无疑问是最高明的画师,其拳意所及,同样的“天人九法”技法,在他拳下已入化境,无论是攻是守、是封是禁,都具备着不可思议、难以模仿的大手笔、大气魄。

余慈不由自主拿出自己的“作”相比较,似是而非也还罢了,“相形见绌”才真让人伤感……

当年的黄泉夫人,也是魔门高层,除了智计惊人,本身修为也是不弱。

从名头还在她之下的幻荣夫人推衍,怎么也是个劫法宗师吧?

能够将这样的修为、生机硬生生压制下去,陆沉发力之重,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陆沉拳意在失衡中放出,根本就是无差别攻击。

拳意显化的刹那,黄泉夫人胸口处,寸人似的余慈立时就给弹开,爆发式的力量贯注,这个由护身符重塑的分身裂纹处处,差点儿再次崩溃。

明明是封禁力量的短暂释放,可层次摆在那里、境界摆在那里,余慈没讨得了好,直接形成“敌对态势”的魔门修士,更不好过。

无量神意竟是给倒逼回去,就像是一张弹性的,给了个最初的力,便在虚空中震荡不休,对于借力施为的魔门修士来,所承载的压力,骤然间提升了何止十倍?

猝不及防之下,城头上,魔门修士身形动摇,似是受了暗伤,吃惊之下,情绪的变化终于显露,为余慈所察知。

陆沉拳意的爆发力无以伦比,余慈倒是知道,这是一锤买卖,势头再猛,早晚也要后力不继,然而天魔一方可不知道。

突然“有人”横插一手,魔门修士也好、兵灾魔王也罢,都是震惊。

那超拔恢宏的伟力,层次境界之高,让人心头发紧。

兵灾魔王思而后行,还没有动作,魔门修士却是咬破舌尖,大喝声中,喷溅出魔纹图景,与身下坚城相呼应。

赞礼之声愈显高拔,无量神意凝就大势,强行将震荡压伏,而急剧提升的神意力量扫过,数里劫云层层排开,不多时,余慈和魔门修士之间,几乎就没了劫云阻挡,空白一片。

但这时候,在魔门修士眼中,余慈倒要退居到次要位置了。他满心想的,都是那借辇车上女修之身,真意超拔,横绝云天的强敌。

他并不想临时变更对象,可问题在于,余慈凭借着替死符箓,跳出了他的锁定,而且非常彻底地将自家气机隐藏在黄泉夫人气息之中。就算后面给弹开,也是一样。

如今,雄浑真意拔起,如擎天之柱,又似遮天之伞,不突破这层障碍,只凭神意攻伐,根本无法拿余慈怎样!

无耻之尤……难得轮到他将这类评价送给别人。

魔门修士很快也集束心神,举起双手,于头顶结了一个印诀,倒似是佛门手印。

下一刻,虚空中有十个位置,亮起光芒,围绕坚城,成圆环之状。

光芒所在,周边天魔突地大批死灭,但在这些位置的中心处,却各有一具魔影显化。

初时模模糊糊见不到面目,其后便逐渐清晰起来,但见其中,有俊美者、有丑陋者;有高洁者、有粗鄙者;有类人者,有非人者,有气象万千的,也有平实如常的,化为佛陀仙真、高僧羽士、妖魔鬼怪,甚至畜牲虫豸,转轮无常,依稀有佛门“六道轮回”的气象。

不,其实是十法界更确切些。

其严密周整处,与佛门大有渊源。

这倒不用奇怪,魔门惯来与佛门牵扯不清,佛门有观想魔王的法门,魔门也有身化佛陀的手段,

“苦轮无际无常法。”

下方,余慈很快从《无量虚空神照法典》找到了根据,也知道了此法门的厉害。

这门“苦轮无际无常法”看着拿出十法界的规格,实际上,是一门比较纯粹的神意攻伐之术,牵动敌人心神,遍历轮回,动摇心志,以此魔染于不知不觉之间,或者直接便在“轮回”中碾碎了事。

如今与无量虚空神主的神通法力结合,神意到处,虚空结构、性质都受到影响,发生变异,仿佛是六道轮回重临间,隐见雏形。

如此冲击,甚至影响到了更远处的电浆雷池。

那边,天劫雷光已是强弩之末,金刚魔俑将偌大雷池、雷海砸得起落跌宕,时刻都有崩解之厄。

而此刻,由于虚空结构的变异,本来藏匿在劫云深处的“某人”,躲避不及,当下露了形迹,也立时遭到金刚魔俑凶横的魔意锁定。

那人红衣赤足,肌肤胜雪,竟是一位标致的美人儿,她站在雷池之上,纤足踏波,电浆真如池水,微微波荡。

金刚魔俑正找不到出气桶呢,当下怒吼如雷,硬生生崩开了周身动荡的电浆,劈手挥去,毁灭性力量轰至,电浆浪潮倒卷,扑面打来。

红衣美人儿并不惊慌,甚至也不闪避,巨浪拍过,她顺势后移,无论电浆雷霆如何冲击,却连她的衣角都没办法碰到。

金刚魔俑暴怒如狂,丈二巨躯强行分开电浆巨浪,合身冲击。

也在这时,刚被陆沉拳意远远弹开的余慈,将心念传至:

宝蕴!

红衣美人儿,也就是宝蕴嘻嘻一笑,身形化烟,与激荡的劫云浑融,转眼不见踪迹,这位与天地法则意志有着微妙关系的独特生灵,在天劫之下,如鱼得水。

而她消失之前,则顺手将一枚早已准备好的符箓,扔到了波澜起伏的雷池里去。

当其时也,正是“苦轮无际无常法”与陆沉拳意碰撞的刹那。

天幕垂落分际,化为十个大界,轮转无常,生就无穷尽、无终始的似要将拳意吸纳其中,却难以迅速建功,

余慈分身急退,没有再与黄泉夫人“汇合”的意思,而是向着宝蕴方向而去。

本在辇车上辛苦支应的玄黄,也得了命令,望空一纵,化为剑光,倏然不见。

一时间,虚空空白处,只余下虎辇玉舆隐轮之车,还有车上已经昏迷的黄泉夫人。

没了玄黄的抵御,坚城之下的魔潮倒是比魔门修士的神意攻伐更早一步冲至辇车之前。可是陆沉拳意在没有消褪之前,依然拥有横扫一切的恢宏力量,刹那间,里魔潮便给倒逼回去,不知几千几万头天魔,就此震毙,便是隐藏在其中的两头天外劫魔,都未能幸免。

这下,兵灾魔王终于是分辨出“真意”的成色,一时间傻在当场:

“东华真君?”

城头上,魔门修士耳中听闻此言,捏着印诀的双手都抖颤一下,但他终有还有点儿“初生牛犊”置疑一切的锐气,抽空回了一句:

“陆沉早死透了!”

但不管怎样,本来严密周整的“苦轮无际无常法”,还是出现了微的滞涩之处。

已经穷了威能变化的陆沉拳意,没有抓住这个破绽。

可在里开外,虚空深处、雷池中央,“通”地一震,仿佛是有人擂响了巨鼓,鼓点正正打在这魔门修士最难受的地方。

一鼓既发,鼓点连绵,仿佛无穷尽的雷音径直与其浑化。

从鼓声响起的第一时间,雷池中的金刚魔俑便给定在当场。

雷音中至大至刚之力,由鼓声运化,刹那间精妙深透了几十上倍,便是不坏金身都有些抵挡不住,被雷音直攻内核,一时间全身麻痹,动弹不得。

宝蕴捂着耳朵,在数十里外劫云中现身,啧啧赞叹:

这就是‘行天灵鼓上真符’?挺有意思的样……

第一百零四章雷君法相拿君入瓮(上)

“行天灵鼓上真符”确实很有意思。

天垣本命金符十三符法脉络,唯有“行天灵鼓上真符”独门独户,只此一家,独占一脉。

但此符又不只是一个“有意思”就能形容得尽的。

其位列诛邪一系,前接五方星陨杀印、九元五帝内摄雷印;后连九五叱雷法、上洞真霄辰光感应神雷,贯通两脉,化育神通。

所成者,雷君是也。

五器四神中的“四神”,亦即四种神通法相,包括神将、灵官、雷君和天师。

这个顺序,无关威能高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不过,常规来讲,后两者,亦即雷君和天师,要比灵官、神将的评价更高一筹。

天师之妙,在于“中枢”,一旦“五器四神”结成法阵,天师居于中央,统筹调度,是灵性所钟。便是神将执法剑,灵官执帝钟,神通化合,也远远不及。

雷君之高,则在于纯粹的威能。

行天灵鼓敲响,上合星枢,震动五方,掌控雷印,代执天刑,若能应机而发,顺承天心,自有天地法则意志倾注,真能够机缘巧合,甚至可能从本属于小神通的层次,一路提升到无上神通!

便如此刻。

随天鼓擂响,翻卷的劫云阴霾,无尽的雷鸣电闪,都归入一定法度掌控之内。

在其核心,也就是雷池之中,亦就在金刚魔俑身后,电浆拔起,形若水银,聚拢塑形,依稀见得身形面目,又随灵光流转变化,涂就颜色,成就一具法相。

其头面威猛,双眸似开似闭,顶戴高冠,身披大红之袍,上织紫青之纹,又有雷图云篆,身下乘墨麒麟,脑后圆光如轮,其中有三座灯盏,燃烧的不是火光,而是雷霆光焰。

随着雷君法相现身,掌控法度更是严整,已经濒临崩溃的雷池,霎时间波平如镜,亿万雷火,便在“水面”之下,游走如灵鱼,积蕴着更恐怖的张力。

法相一现,自成界域。

这本不是“雷君”天生便有的,但在此情境之下,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