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9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宝道人的视线扫过天风散人,也扫过述玄楼和观景云台上的许多人,从神情变化上,得出一个判断:

这份待遇,还真是独一份儿!

他有悟于心,抬头看天,太阳光芒强烈而不两眼,甚至有点儿亲切;深吸口气,自口鼻间进来的气息,也是暖融融的,而且没有平时那些微小的杂质,就像是在秘府洞天修炼时一样,整个人都似是抹消了与外部天地界限,要在精纯的天地元气中融化掉了。

解良那个老古板,曾对他做出过恨铁不成钢的评价,说他这辈子,只有在洞天福地里、浸泡在精纯元气中,才能感受“天地如一”的滋味儿。

现在,千宝道人就很想揪这位兄弟来瞅瞅:

就这儿,你给起个名儿,叫什么洞天好呢?

千宝道人不知道余慈是怎么做到的,他忍住没有回头,定了定神,也等到了清罄之音响起。

自此刻起,他有五息的自由发挥时间,以抵消如今晴空万里的自然天象。

千宝道人开始画符。

有人曾说过,一色法的本质,就是用水汽丈量光线,他深以为然。

蓝天白云,阴霾密布,对能够呼风唤雨的修士而言,听起来简单,可要想达到那个标准,绝不是件简单的事。

召两片云彩过来没什么,真要达到变化天象、几近天然的程度,还要在种种干扰下维持,千宝道人自认为没那份能耐。

但他从来都是心思灵便之人,知道事态微妙,决不会闷头走到黑。故而一边琢磨形势、猜估余慈手段,一边试探性地慢慢勾画符形。

他使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云水符”,是修士炼丹、制器,需要阴凉环境时,隔绝日光之用,在水汽较为充沛的地方使来,更是简单方便。

既然简单了,功效可想而知。

所以,此刻没有像之前的比斗那样,阴云四合,寒气骤降,只是起了阵微风,湖上修士感觉到有些湿气,抬头上看,一片云朵乘风而来,飘悠悠遮住太阳。

述玄楼内外修士:“……”

现在直接宣布天风散人胜出可以吗?

便在水天之间一片哑然之际,又一声清罄之音响起,提醒“先手五息”的时间过去。

没有什么好说的,天风散人直接画符。

按照“一色法”的法度,考验的是修士符法的“宏大”特性,范围要广、持续时间要长,还要经受住冲击破坏,故而最好是先出核心分形,视后面情况,临时增删调整,天风散人也是这么做的。

他起手的灵符也很普通,是连通神修士都能应用自如的“大日符”,专用来释放强光高热,部分时候能起到破除幻术的作用,是最简单的双符形结构,算是和“云水符”同一个档次。

可紧接着,他远超出千宝道人符法造诣便充分显现出来。

便在符形勾勒完毕之时,他指尖随意涂画,竟是在核心双符形的基础上,连续排出了七个后续符形,引动天地元气,流动不息,使水天之间风力骤紧,湖上水纹层生。

此时,千宝道人的“云水符”还在发挥作用,收集湖面水汽,制造空气对流,将其送上天空,凝结成云……当然,这份儿效率堪称是惨不忍睹。

而天风散人的符法发动,倒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云气生成的进程。

观景云台上,敖休经过一番心理调适,又看到天风散人与千宝道人之间巨大的差距,此时倒是变得轻松下来,难得地露出笑容:

看那拙劣手段,天风都觉得心焦……

敖休一点儿都不担心天风散人会弄巧成拙,这样的日头,所谓“风吹云散”,只要是起了势,想再聚云生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看起来,千宝道人这一局,是要让了。

如此,重点还是要放在后面三局……他有心想参加敖洋和张天吉的讨论,可他前面的表现,比现在的千宝道人还要拙劣,以至于那两人很干脆地将其排除在外,自顾自埋头商议,让他心里很是不爽。

想到这儿,他又有些神思不属。

恰在此时,眼角处忽有一道清光刷过,直指天风散人处,转眼间就是符形动摇,已经排列好的十余个分形,骤然扭曲,当即崩溃了三分之一还多。

这下来得突兀又毫无道理,天风散人直接就愣住。

这是符法手段?

敖休根本没过脑子,当下跳起身来,一声“犯规”就要嚷出口,可话到嘴巴,却是看到张天吉和敖洋刀锋似的眼神,猛窒间,硬生生把那两个字又咽了回去。

而在此时,水天之间已经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只要是一直关注比斗情形的就能看见,清光发端于千宝道人背后,当空刷落,直指天风散人身前,虚空凝就的符箓。

虽说“一色法”允许向对手发起干扰,但那也是在符法层面上,别的手段是万万不成的。

而怎么看,千宝道人这一招,也是出格了。

湖面上议论纷纷,但所有的议论声,到了述玄楼上,就尽数消失。

这边的修士,一大半都看向辛乙——这位符法大能早先数次准确论断,还有直接作用于各家各人的惨痛回忆,都为他建立起不可动摇的权威。

另一小半人,则是看向余慈,里面的情绪不免就有些微妙了。

余慈则根本不搭理,只与身边薛平治、士如真君低声交谈,似乎对楼外的斗符,都缺乏关注,又像是为同样迷惑的同伴,做一番解释。

不论他在做什么,都无人能从中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信息。

如此微妙的情形,一直持续到辛乙开口发笑:“好家伙,祭炼?”

大部分都是糊涂,却也有像蓝学桢之流,脱口应和:“果然是祭炼!”

“怎么是祭炼?”

三言两句,众多修士的思路又给弄乱套了。

辛乙则适时起到解惑的作用:“这位离尘宗的道友,当真深有巧思,你画你的,我炼我的……对法器的祭炼之法,能给他用到这里,也可谓奇思妙想、‘不滞于物’了。”

经由辛乙这么一提醒,有眼尖的就看到了:

“千宝道人手上掐的,正是地煞手决!”

此言一出,之前述玄楼上滞后的气氛,便是轰然热烈起来。

不管是符法上的内行、外行,“祭炼”这种事儿,大伙都懂,谁还没有一件与心意相合的法器、法宝?

人们也都知道,祭炼之术,根源还真是符法。若千宝道人真用这般手段,谁也不能说他违规。

可这又是什么道理?

凭什么作用在法器、法宝等实体之上的祭炼之术,能用在斗符上,而且效果还相当不错?

当下就有性子急的,直接叫道:“还请天君为我们解惑!”

一时应和者众。

哪知道,一直以来好为人师的辛天君,这时候却使了个狡猾:

“天君?在座的天君可不是一个……”

他此话一出,众修士的视线“刷刷刷”全落到另一侧余慈身上。

至于楚天君之流……又不是神意攻伐,就不要凑热闹了吧。

可惜,余慈此时可谓水泼不进,眼都不眨一下,便回道:“辛天君是天下公认的炼器宗师,经手的法器、法宝不计其数,至于在下,从头祭炼的法器,还没有一个超过十重天的,实不敢在此大庭广众之下出丑。”

听他这么说,满楼修士也是哑然。

也只有在这种时段,人们才能想到,他们面前的渊虚天君,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一位修道不超过一甲子的“新锐后进”。

论经验、论积累,简直匮乏得让人……嫉妒啊!

能以如此经历,凌驾于万万人之上,拥有他人千年万年也难以实现的成就,等到经验、积累足够了,还有他们的活路吗?

辛乙为之失笑,不再和余慈纠缠,直接便道:“那我就再说说。要说祭炼用在别处,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祭炼的本质嘛,就是是灵昧……咳,不好意思,说顺口了,我是说,祭炼就是人的心神与某种天地法则构造的融合,这一点,大伙应该明白。”

述玄楼上的修士,没有水平特别差的,听得是心领神会。

仅有的几位已经接触到“天人九法”层次的强人,也知道,辛乙真正想说的是:

祭炼本质就是灵昧法则与造化法则的某种“媾和”方式。通过心神与特殊法则构造——通常来说就是法器的结合,达到更方便运使法则力量的效果。

当然,具体的理论要更复杂:人之本身也是造化成就,和法器结构迥然不同,如何在不同的结构之间取得平衡、实现融合,且保持“人”的主体地位,不耽误修行精进,是能够让人钻研一辈子的大学问。

辛乙就是陷在里面出不来的典型代表。

第九十一章外接内化境界之别

此时,身为负面典型,但同时也是最权威宗师的辛乙,正向各路修士讲授他的认识和经验:

“祭炼的目的,就是使器物成为自家形神的外延,这是个技术活,要遵遁天地法则的一整套规矩,还要有足够的适应变化。理论上呢,万物均由法则运化而成,不论有形无形,都是能够祭炼的。当然,这很难。

“就是对实体器物的祭炼,最初也是极难的,但有哈十一那样的前辈高人,总结出了‘天罡地煞’这样基础模具,在一定范围内,有通用的效果。这样,剩下的工作就好办了,‘心神’为火,有了模具,烧制成什么模样,只要掌握好火候就成……”

说到这里,大家就都明白了:

辛乙的意思是,模具有通用的,就有不通用的,传统上所谓“一器一法”的祭炼方式就是如此。

而只要掌握了祭炼的本质,就可以随意摆弄“模具”,万事万物都能够进行祭炼。

千宝道人既号“千宝”,身备法器无数,大部分都要祭炼后才能使用,却丝毫没有耽搁修行进度,如此人物,十有**,就是能够深入掌控祭炼本质那一类。

此时此刻,众修士看向千宝道人的目光,自然又有不同。

“这位千宝道友,在祭炼之术上,已经走出了一条奇路,将祭炼化为神通,同中合异,异中趋同……真是有趣!”

辛乙绝不吝啬赞美之辞:“当前这局面,大有争抢班夺权之势。要知符形结构,自蕴灵性,如此再非是法度之争,而是灵性碰撞,乃是比的心灵修为。对此,楚狂人应该有话说。”

突然给惹事儿上身,楚原湘只嘿然一笑:“我比不上辛天君见微知著的本事,在我看来,目前只能是小打小闹,后面如何做法,还要看他们的能耐。”

辛乙就摇头:“能够将祭炼之术内化为神通,这位千宝道友闹腾的能耐,可不容小觑。别的不说,能将虚无的符形,视为实在的器物祭炼而不失法度,这种虚实互见的本事,我也是到了真人境界,才有了些门路。”

若千宝道人得知辛乙评价,必会仰天大笑。

辛乙未免太看得起他,能够做到这一点,绝不是他对祭炼本质有什么深入了解,更不是他能闹腾,只是心内虚空所具备的天然优势。

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现,他仗恃着玄元根本气法,可劲儿地祭炼法器,本身又对这方面有所执念,成千上万次下来,自然就融会贯通。

还有“虚实互见”,更是心内虚空的拿手好戏。不如此,如何能解悟心象、物象的微妙关系?在这种思路下折腾几百年,世间万事万物,均可以在心内虚空出入,在心象、物象之间往来转化。

而这也是他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找到的最大优势。

在他的干扰下,天风散人被迫消耗更多力量维持符形,才能顺利引导阳气,到了后来,甚至必须要专门分化符形,抵御刷落的清光,否则心神动荡之下,控制失准还是小事,要是被千宝道人反控了灵符过去,可就是颜面全失了。

湖上还是喧嚣未尽,随着千宝道人手中变化的灵诀,总算也有明眼人看出端倪,万千修士正哭笑不得地看这一场最古怪的“一色法”比斗。

没有预想中气魄宏大的云气飞流之胜景,有的只是仿佛泥涂缠斗般的乱战。

有人甚至于开始喝倒彩。

可惜,这半点儿也影响不到高空中的千宝道人。

目前在局面上,其实还是他落在下风,至少大伙儿抬眼去看,除了遮住太阳的那片云彩,其余天域,都还是碧蓝明透,若不是“一色法”的取胜判定是要以“水天一色”为本,符形毁弃为辅,那么现在宣告他失败,也没什么问题。

可另一方面,这次斗符的节奏控制权,却是让他的无理手硬生生给搅过来。

另一边的天风散人,应该也有感应,此时除了分化符形,以阻挡他堪称无耻的“祭炼”手段,也是分心多用,以最快的速度,丰富核心灵符结构,蓄势待发,想来是要用爆发式、压倒性的力量,一举碾压过来,不给他再干扰的空间。

天风散人做什么,千宝道人通过刷落的清光,自有感应。

心理层面上,他还是不急不躁,身后清光一道接一道刷落,似乎认准了这一招,要从头做到尾。

可事实上,这真的只是个惠而不费的骚扰罢了。

他绝大部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