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9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慈径直落子,第十二窍眼!

符形终现。

“是十二窍!”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瞬息之后,又归于静寂,湖上微冷——不是气氛,而是在此刹那间,天上云层已然合拢,将正午的骄阳遮蔽在云后,只留一圈光晕和隐隐的金边。

林双木眨眨眼,不知是否是他的错觉,这一刻,由于聚拢的云气厚薄不等,透光程度也不一样,以至于在人的视觉中,生出了层次感和纵深感。

乍一看去,仿佛是一片绵延的仙都楼阁,正好将日轮安置在中心位置,层层关门闭阖,以至于无法得睹。

“中心”这一词儿也不是轻易说出来的,因为在云层合拢的此刻,太阳正好运动到棋局开始之初,余慈和广微真人以座子“割开”的交叉长痕中心点上——这里不算是天穹的中央,可在视觉效果上,也没什么差别了。

也许是巧合?

毕竟随着身处位置的不同,也会有些差异。

可如此多的“巧合”碰在一处,又如何不让人生出“鬼斧神工”式的惊叹?

符形的成就,远不止是结束。

随着棋盘上十二处窍眼上,白子光芒冲霄,云气随之流动变化。

仿佛有人用力推开了仙都的大门,属于太阳的光和热,就从“门扉”中迫不及待地透出来,吹卷并穿透了空中叠合的云气,每一层都似是内蕴着充沛的火力,喷吐烟霞。

由此更衬托出“仙都”主体,高踞云端,如传说中上古日神所居,危险而华美,直要把人的心神,都牵引到那恢宏的结构里去。

堪称美轮美奂的场景,让广微真人都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继而微微苦笑。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余慈所施这一道符箓,在他这样的符法宗师眼中,本身算不得多么深奥莫测,他甚至在余慈起手后不久,就看出来,这是构成天垣本命金符的“诸天星法”中,“诛邪”部、十二元辰级别的“太乙烟都星火符”。

这是一道还丹修士都能完美掌握的符箓,难度绝对不高。

可余慈竟然通过对云气精妙入微的控制,以及对天上太阳照射角度的利用,形成了一种堪称是“天人交感”的大势,使得威力平平的符箓,发挥出远超极限的威能。

对类似的手段和效果,世人常常如此形容:

如有神助!

更不用说,在此期间,余慈用那般坦荡而绝妙的手法,以“太乙烟都星火符”为教具,给水天之间万千修士,清晰讲述了有关于符箓结构搭建和“气通天真、独具其神”的最根本奥义。

若他少时也能有幸观睹,至少要省五年苦功!

朱太乙……你困守离尘宗数百年,终是守来这样一块瑰宝。

莫非上清宗复兴,也是天数?

广微真人微微摇头,故人有徒如此,他欣慰之余,也是压力沉沉。

毕竟,与他对奕的,绝不是一只需要人呵护的雏鸟,而是展翅冲霄、遮云蔽日的大鹏。

更是一位必须要全身心投入,才可能抵御的强敌!

仅就目前而言,他的评价是:

可敬可畏!

广微真人眸光平视,沉着落子。

之前虽有一着所谓的“缓手”,但他自家的棋形、符形丝毫不乱,随这一子落下,天外云气同样拟化成形,化为一具四匹天马牵动的大车,闷头向那片仙都楼阁冲撞过去。

天际轰然巨响,但见烟霞层涌,守如坚城,点点火星如雨飞落;又可见天马奔腾,飞雷掣电,形如实质车走雷声。

洗玉湖上,四面八方,欢呼、怪啸如雷,刹那间推至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前面的符法演示,或许已经让一众符修心满意足,却还是比不过当下既精彩又热闹的恢宏场面。

余慈和广微真人视线相交,都是一笑。

余慈再次落子,他已经大部分脱离了棋盘上的法度,但谁还会在意呢?

第十三个窍眼点下,高空之上,再生微妙变化。

大日隐于云后,光芒似透非透,而云气排列之间,仙都楼阁轮廓越发清晰、层次也越发分明。

“一、二、三……”

“多少层来着?”

“二十三?不,二十四,肯定是二十四层!”

现在兴高采烈的变成了那些外行人,一众符修在极度专注之下,反而安静许多,只是与同伴、与身边人低声议论。

吴景、插话修士和老道士三个也形成一个小圈子,还有人正试图加入进来,三人也来者不拒。

目前这玄奥手法,已经不是单个人、少数人能在短时间理清的了。

林双木也在一旁听着,半懂不懂,只听出来,似乎余慈这一记落子,是在原有符箓的基础上,重新排布气象,共立下天阙二十四层,刚刚落子,已有一层开启。

看其中的脉络,似乎是一子对应一层,既清晰,又精妙,更充盈着绝对的自信。

“就是说,渊虚天君明示,下一道符是二十四窍?”

“十有**是如此。”

老道士已经有点儿跟不上趟了,呆呆问道:“为什么是下一道符?不是继续来吗?”

便有人嘲笑他:“蠢货,前一道符的符形已经圆满了,再增一窍都是败笔!而且,这看这气机运转的层次,相应的变化,早已经超出了原来的范畴,完全不一样,之前就像是上台阶,现在已经飞起来了……”

“可明明是一体的呀?”

“这就是手法……哎?看着眼熟,什么手法来着?”

“是一气连脉……”

“哪个?”

众修士都把视线移到刚刚开口的吴景脸上,却见他整张脸都是通红,眼角瞪得都要裂开,直视天空,竟没有稍臾离开。

“快,快拿蜃影玉简,这是连脉符,是上清秘传的连脉符!”

一道符箓成就之后,重开新符,但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有符箓基础上,超拔提升,继而展开全新一层的变化,持续完善、提升。如此可分可合,将“贯气通脉”的微妙发挥到极致,正是当年上清宗傲视群伦,独步天下的连脉符!

此类符法,上清鼎灭之后,也流传出去一些,可又有哪个能比得上渊虚天君这位上清嫡传,亲身演示?

这可是传说中,直指神通层面的符法秘技啊!

洗玉湖上,微风和煦,水波微澜,然而万千修士却是心潮澎湃,起伏的声浪和相应的情绪,也许对奕的双方没有顾及,但述玄楼内外的有心人,都是心知肚明。

不过,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哪一位特别当回事儿,将其摆到台面上来。

他们也在讨论余慈的符法演示,而且远比湖上修士来得深入。

“太乙烟都星火符绝无这般变化,后面就应该是大日金乌……是叫这个名吗?”

“是太阳九芒十乌符。”

“不管是什么符,这场的胜负差不多没变数了,广微真人的节奏已经给带走了,刚刚那一记缓手……君子可以欺方哪!”

最后一句,有些酸味儿,但颇有一部分人表示赞同。

大伙儿都知道,其实最习惯类似“指导棋”的,就是广微真人自己。

以他的性情,争胜之心本就不高,而当余慈以堂堂正正之姿,展现本应是秘传的符箓精义,别说湖上那些参差不齐的修士,广微真人自己,又岂会没有一些触动?

熟悉广微真人的都清楚,其毕生所追求的,就是传播符法之精妙,为此,不惜到北荒那样的恶劣荒芜之地,筚路蓝缕,艰难打开局面。

现在想来,余慈带起虚空棋盘,与其说是要彼此干扰,增加难度,还不如说是坦露心迹,示以诚心。气机感应之下,此时此刻,没有人会比广微真人更清楚余慈做法的意义所在了。

余慈所做的,毫无疑问正是广微真人最欣赏的。

如此难得的机遇,由不得他不动心。

正是这份“动心”,使得他不愿冲断棋形,破坏余慈的符形架构,由此也丧失了先机。此后就算他持续跟进,可在这种氛围之下,没有特别强烈的斗志,几乎没有可能。

攻心之术当然很精妙,很值得人钦佩,可这种不温不火的局面,实在不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

“就这么含含糊糊混过去了?”

终于还是有人忍不住表明了态度,就算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哪个会产生误解。

然而,回应他的,是某人的冷笑:

“以己度人的,不一定都是圣人……”

第八十七章仙都锁日连脉通玄(下)

同样没有指名道姓,可这话来得太损了。

不是圣人,那就是小人?

刚刚还说局面“含含糊糊”的那位,在这事儿上……照样含糊了。

原因无他,只因为接他话的,就是坐在主宾位上的辛乙!

别说这辛乙背靠八景宫,就是单拉出来,以其炼器、符法双绝,又掌握自辟天地无上神通的大才,便是地仙在此,也要礼让三分,在座的,除了夏夫人、楚原湘等有限几人外,哪个也没资格与他较真争辩。

另一边,千宝道人倒是认出来,先期开口的乃是碧波水府百善堂堂首阚兴离。

作为洗玉盟中,位置最靠南的地阶宗门,虽然坐掌沧江黄金水道,可一直以来,都有些游离于核心之外,不过随着北地魔劫四起,其地理上的劣势反而成了优势,十多年里,一直窝在沧江两岸,闷声发大财,据说实力上涨得极快。

阚兴离虽是长生真人,但其本人在碧波水府,大约是坐六望五,要是在洗玉盟,怕不是要排到百名开外。在这述玄楼上,恐怕也就是和千宝道人争争座次,还真没那个胆色站到辛乙对立面去。

还好,能坐到述玄楼内的,别的不说,脸皮的厚度倒是远在平均水准之上。阚兴离见势头不好,只当听不到,闭上嘴巴,只举杯饮酒,稍做掩饰。

问题在于,阚兴离想要淡化处理,却还有人不乐意。

就在千宝道人身边,薛平治平淡开口:

“辛天君乃是当世符法大家,想来对当前局面,有不同的看法?”

辛乙笑眯眯地向这边拱拱手:

“难得薛娘娘称赞,先谢过了。其实我这儿就一个意思,设身处地不容易,我和广微有两劫的交情,也不敢说能当他肚里蛔虫……当然,更不会给他上眼药。你看,天吉真君那里,脸色可不太好。”

楼里的话音,只要不是特别收束,楼外观景云台上也是能听到的。

突然被辛乙把话题甩到头上,张天吉愣了一愣,有些尴尬。

刚刚他正是因为广微真人的一记缓手,心里有些恼火,没想到这也被辛乙看破。

但此时他是万万不能承认,也不能分辨的,只能苦笑着向楼上拱拱手,做足了姿态,希望辛乙放他这一回。

述玄楼内外,大多数人并不奇怪辛乙的态度,毕竟据说他和广微真人只差没拜把子了,阚兴离讽刺余慈的时候,其实也是扫到了广微真人,暗指其迂腐,甚至于公私不分。

辛乙打抱不平也是情理中事,就是那赤膊上阵的姿态,未免“不拘小节”了点儿。

既然明白了他的态度,便有人附和道:“天君说的是,广微真人老辣圆融,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到收官之时,胜负仍未……”

辛乙“哈”地一声笑,直接翻动白眼:“又不是当真下棋,哪有官子一说?”

大爷其实您姓“苟”吧?这脸说翻就翻……

想附和两声、凑个近乎的,正是澹水观的大知客李道情,此时一张白脸也是给噎得发红,哑然无语。

辛乙根本不理他,环视一周,就那么曲指算道:

“现在渊虚天君的符法脉络很清楚了,太乙烟都星火符,十二窍;太阳九芒十乌符,二十四窍;就算再加上更进一层的太上圆光流金火铃符吧,三十六窍。

“加起来也就是七十二窍,最多占用五分之一的点位,况且既然是连脉符,总有部分重合,只贯气可也,无需占位——上清宗这一手连气通脉、叠窍合形、精益求精的功夫,我们八景宫也是自叹不如的,弄得好了,六十足矣!

“那时候,这一路符法神通成就,广微怎么应付?算来算去,广微能撑到中盘,就算他的本事啦……脸皮薄,强上阵,就是这种下场!”

辛乙话中殊不客气,不给广微真人留一点儿颜面。

可架不住人家关系亲近,楼内楼外,没有一个敢表示异议,就是张天吉也得苦笑听着。

他这一番话,倒是让千宝道人听得心花怒放。

然而没有高兴太久,便有人忍不住开口辩论:“若按天君之意,那位渊虚天君的优势尽在前半程,广微真人更应该击其中流,打破符形,不使之从容蓄势,拖到中盘以后,再扳回局面,才是正道。那一步缓手,究竟是何道理?”

这话说得有点儿诛心了。

众人视之,乃是纯阳门在此间的主事蓝学桢,也是纯阳门最精擅符法的几人之一。

“都说了不是蛔虫,你还硬往上推,又算什么道理?”

辛乙笑呵呵回应,看得出来,他对这种道理上的争辩,没有任何情绪或偏见,相反,他很有兴趣和耐心:

“既然我不是蛔虫,就不猜广微的心思了,咱们只看棋局。”

辛乙袍袖一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