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一个比较吸引他的物件,是一把只有寸许长的袖珍匕,像一件工艺品,但锋刃、手柄等一应俱全。可这种尺寸,莫说是颜道士那样的壮汉,便是刚刚出生的婴儿,恐怕也用不起来。

余慈本以为这是个小玩意儿,可小试一回,却现那锋刃十分锐利,可说是切石如泥,而且材质极坚,便连阳符剑的锋芒也能挡住。看了半晌,仍不得要领,只能将其暂收起来。

这时候,满堆杂物便都整理完毕,有用的便是七枚玉符、手边留下的玉简,还有先期缴获的阳符剑。这就是通神修士的全副身家吗?

余慈有些兴奋也有些失望,但他很快就把贪心不足的念头打消掉,就此澄静心神,待情绪安定后,注意力便集手的玉简上。

双仙教时,他不止一次地见识过这种物件。也知道这是修士用来储存各类信息、法诀之用。但是同储物指环一样,没有分识化念的本事,常人根本无法探知其奥妙,若非如此,当年他冲入紫雷大仙寝宫,绝不会只拿一本装订成册的《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

对着玉简稍稍动念,一连串极具条理的信息便注入脑,比阅读任何书籍都要来得迅速。余慈很快便知道,玉简不是什么修炼法门,而是颜道士的所说的“融炼”之法,即将三阳符剑融炼为纯阳符剑的一整套过程。

这很有意思,余慈辛辛苦苦到天裂谷来,就是为了换得一把三阳符剑,再从找到精进自家符法的思路,终精进修为。可是这艰苦一战过后,符剑有了、炼制符剑的法子也有了,且品级只有高。重要的是,他一举突破“凡俗三关”的障壁,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修士,世事之奇妙,莫过如此。

余慈没有继续看下去,只将玉简连着阳符剑一起放到储物指环,接着又把自己身上的诸般物件,像是《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的书册、随身宝囊等统统移到指环里去,身上立时轻便不少。

这时他才移动视线,颜道士的无头尸身上扫过。这地方他不准备收拾了,就让尸身摆放这儿,让野兽凶禽分而食之。想来若他战死,颜道士充其量也就是给他这个待遇。

接下来,余慈又回到了事的山林空地。

雨水浇下,篝火已经熄灭了,颜道士忙着去追杀他,没有收拾这里,二十二具残尸还按着死亡的那一刻摆放,浓烈的血腥气仍留存着,暂时还没有引来其他人的窥伺,却招来几只野兽,准备享受这场天降大餐。

余慈挥剑将这些畜牲赶走,可回过头来而来这些残尸,一时也有些怔然。

但他终究是个有决断的,很快将这些尸身聚拢一起,周围添加干燥柴薪之物,而颜道士的头颅就摆前方。

一切准备停当,他站堆积的尸身之旁,稍一静气,便伸手虚划,由上而下,起为引魂仙鹄,旁接日月,下缀云气,继而有盘龙飞动,载魂归天,一套安魂符顷刻而就,有灵光焕然,遍洒于尸身之上。

他这才上前,举阳符剑,注入真气,赤焰飞腾,转眼燃起一场大火,遗蜕由火焰包裹,渐化灰烬。

这野兽遍地的荒山野岭,几乎没有入土为安的可能。他只能用上古之巫礼,希望这些人天魂灵可以安息。

火焰熊熊燃烧,余慈站一旁,脚边整齐摆放着二十二个石盒。他持剑为礼,默祷片刻,这才拾起其一个,掀开盒盖,显露出里面摆放整齐的虾须草。

稍稍犹豫一下,他终还是将这宝贵的药草抓起来,整个投入到火焰去。有一便有二,很快,二十二个石盒先后打开,虾须草被一把接一把投进去。

石盒里少则数十株,多则两三株,加起来也有千五之数,就这么被他抛进火,与他们的原主人一起,化为灰烬。

第16章元气

第16章元气

也许这堆灰烬里面,藏着不可知的私心,藏着卑劣的念头,但他们的主人毕竟死掉了,是其乐融融的欢笑声里死掉的。作为他们间仅存的一人,余慈觉得自己应该表示点儿什么,而这便是他所能做到的好的方式。

因此,余慈不觉得自己暴殄天物,当然,也不觉得如此作为有多么高尚。他只是觉得很舒坦,他就用这种方式,和谋财害命的颜道士区分开来,以此获得为这些死者安魂的资格。

又是一个夜晚,余慈坐山顶靠下的凹地正央,头顶就是悬空明月,清辉照人。

这里是他的栖身处,是他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昨晚战场两里外的山顶密林找到的。此地位于一座山峰顶部的松林之,是一处天然形成的岩石凹地,后方是探出的山崖,恰好可以遮风挡雨。下面则有群松拱卫,从下方看,绝对无法看见这藏身处。

又因上方山崖遮挡,便是有人从天上飞过,也要费点儿心思才能找见这个地方。

虽说这里少了几条退路,不比昨晚那处安全,但余慈也不计较这些。他急着弄明白自己修为的实际进境,能找到这样一处隐密安静的所,已经证明他耐心了得。

余慈本想即刻入定的,却觉得心神沉淀不下去,状态不佳。想了半天,忽然了悟,摇头一笑间,将照神铜鉴从储物指环取了出来。这些年里,他手握铜镜入定已成了习惯,这乍一收进去,反而浑身不得劲。

镜看到眉熏燎的残留痕迹,他蓦地童心大,拍拍镜面,对镜子做了个鬼脸:“老朋友,还是要你看顾啦!”

铜镜无声,余慈则哈哈一笑,依旧是稳握铜镜,入定去也。

静坐于月光之下,沐浴光华,呼吸吐纳,如丝如缕。

存思服气,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余慈呼吸间出日入月,法象天地之气,自有精纯月精吐纳收取进来,五脏腑作一流转,激出五色云气,滋润脏腑。

人身之精气神联系微妙,脏腑元气即出,脑宫也有感应。有清凉之气由泥丸宫升腾出来,自成一轮明月,照遍全身。

以神为月,以气为云,余慈精修“宫月明还真妙法”已近二十载,存思明月于脑宫,早无需刻意着力,意识若有若无间,自有清辉投注,与四肢骸气血关窍节节贯通,同时滋润神魂,促其壮大。

然而今日又有不同。往日明月悬照,总是泥丸宫,接引脏腑元气,上下升降。而现,此轮明月受了月华精气引动,竟自地从泥丸宫移出,由洞房至明堂,再升及天庭、太皇,看模样竟似要周游上元诸宫。

明月每一寸移位,都带来无可计量的气机变化,血肉脏器、肌骨窍穴等无不响应,其反应极其微小,却又极其微妙。像是深夜静寂,细细微微的轻响,浸入每一寸肌理血脉之。

余慈心神自然附合于明月之上,周流宫,体会其的奇滋味。

或许是全神投注之故,慢慢的,他忘却了身之所,也不再计较宫分布,恍惚似乎存身于明月之内,周行于无量虚空之,随其东升西降、朔望圆缺。

周流过遍,感觉忽又变化,无量虚空依旧,明月如舟,他则乘之浮游于星海,所过处有灵光照耀,辰宿分张,千亿星辰,密布苍穹,浩翰无涯。

明月行之其间,不见其端、不见其尾、不见其上、不见其下,至乎四面八方,是无垠星海,光辉灿烂。余慈欲行感应,念头却没个可凭依处,只觉得虚空不空,似有无数灵应藏于其间,但交织一起,又是浑浑沌沌,不知究竟。

迷迷糊糊的状态下,不知多少时间过去,余慈脑壳里“笃”地一声响,好像是那柄“小锤子”又敲动起来,将他从浑然恍惚的状态里弹出去。睁眼一看,天光已然大亮,那乘月遨游,观星海浩瀚的情境似乎仍眼前,只是越是回忆,越觉得朦胧迷离,几如梦。

敛目内观,周身气血肌骨清净无疵,脏器柔韧有力,稍一动念,便有真气如潮,排荡而起,心意再动,即而转化清柔,丝丝缕缕,如过春风。

毫无疑问,余慈的修为是精进了,身体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好,对真气的控制也从未像今天这样,随心所欲。

不过,是不是漏过了什么呢?

余慈看来,一跃而至通神境界,应是修行途无比关键的一大步。那应该是从内到外、从**到精神无以伦比的进化,否则,何以判别修士与凡俗的差别?

可到此刻为止,除了神魂分化出神意之外,余慈没有现所料想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昨晚乘月神游算一个,但那太过玄奥,反让他觉得太不真实。

而且,还有严重的问题前面等着他。

第17章惊鸟

第17章惊鸟

通神境界的修行与“凡俗三关”时大不一样。记得当初赤阴女仙说过,通神境界以下,一切修行法门均为后天之法,要想通神境界继续精进,必须要有后天转先天的独特法诀,又或者抛弃以前法门,直接修炼先天之法。

所谓先天之法,也正是由修士群体所把持的“长生术”。而余慈找不到传说的“长生术”,也不知道“宫月明还真妙法”后天转先天的窍门,接下来的道路该怎么走,他现还是一片茫然。

当然,他并不气馁,类似的事情,**修行十二年间,他碰到不知多少回。散修就是如此,没有师承传授、没有高人指点,自然也没有理论概念,只有自己摸着向前,直至撞得头破血流,才知道前方无路,请向后转……

习惯便好了。

余慈思考着,也想继续思考下去,但是周围松林,却有声息传导过来,而且越来越大。

他很不耐烦地抬头,身下却突地一震,好像山体都摇晃,他这个位置,可以看到林间鸟雀惊飞,且不是局限一隅,而是这半边山林的鸟雀都轰声而起,松林上空仿佛罩下一团乌云,嗡嗡喳喳的声音能把耳膜都挤破掉。

什么事情能造成这般效果?

余慈收摄心神,谨慎地伏低身形,从凹地边缘往下看。

从这个角看不清林子的细节,但一阵山风吹过,余慈却隐约嗅到一股很是陌生的腥膻气。之所以说它陌生,是因为这气味与山林常见的草木鸟兽气息格格不入,刺激性又是极强,才一透入鼻窍,余慈心便莫名升起不安,觉得散出这种气味的主儿,无论如何都不像是善类。

林子上空盘旋不下的鸟雀,似乎也能证明。

正想着,下方又传出一声惨叫,声音之尖利,撞得满山回响,一时间甚至压下了鸟雀嗡喳的噪音。余慈感觉到惨叫声爆出来的强烈恐惧和死气,立知下面有人完蛋了。

或许是惨叫声过于嘹亮,叫声过后,山林竟然反常地出现了些许寂静。当然,那有可能是余慈的错觉。不过,他也感觉出来,鸟雀的嗡喳噪音虽还未消停,可是林子里倒像是人亡事消,那挥出腥膻气味的家伙,正远去。

足足小半刻钟之后,山林上空的鸟雀乌云才降落下去。余慈也不耽搁,翻身从藏身的凹地跳出来,纵跃而下。

山风裹着淡淡的血腥气,还有一层浓重的焦糊味儿,余慈由它指引,穿枝过叶,不一会儿便来到事地附近。出乎他意料,那边,已经有了人,而且足有七八个之多。

只不过,这些人明显都走神。

余慈径直走过去,有意加重脚步,却还没有唤回对方的注意力,直到他轻咳一声后,那边才有人回头,并做出防御的姿态,随后,那群人纷纷转身,严加戒备。这反应,未免有些过了。

不过,从他们调动气血的速便知,这些人多也不过是长息修为,危险性并不高,看起来像是一般的采药客。

那几个采药客见余慈单身一人,身上还有被火烧过的痕迹,有些狼狈,警戒心也自降了下去。余慈这才走上前,自我介绍是前来采药的散人,闻声过来察看。

“是妖怪!”

这是采药客们的回答,说这话的时候,他们仍是心有余悸,目光不自觉瞥向林子深处,又量与那边拉开距离。

妖怪?想到那刺激性的腥膻气味,余慈有点儿信了。

天裂谷周围四个月,他已经知道,那晚骗子玄清所说的并不是完全不靠谱。他经常听到传言,天裂谷层层云雾深处,生活着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凶暴生物,它们自成世界,虽然个个残忍嗜杀,却很少涉足到天裂谷上部这段区域。可一旦有人招惹了它们,这些凶物便会追击上来,不将人击杀誓不罢休。

不过,相对于妖怪,余慈愿意称它们为凶兽,这样比较符合他的认知。

余慈也问了下凶兽的模样,这些采药客却是语焉不详,都说凶兽速实太快,根本看不清模样。只知道个头极大,且腾云驾雾,御使雷火,十分妖异。

腾云驾雾?御使雷火?余慈很难理解这种事,不过他已经看到了,众采药客身后,横着具尸身,隔着人墙扫去一眼,感觉那人死得极惨,大概就是“妖怪”下的手。

“你们同伴?”

突来的问题,有人点头,有人摇头。

余慈笑起来。之前他也看到,采药客里有两人刚从尸身旁边站起来,还往衣服里揣什么东西,大概这便是原因。

他没有抢死人财的意愿,却也不管这些采药客怎么想,道一声“借光”,便要上前观察。采药客,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