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功时,只存思“彩云追月”,亦可本能催动气血,增长修为。因为此过程可以放开气血搬运等繁琐细节,正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静心澄意、滋养神魂上,效果甚佳。余慈迈入通神境界之后,进步神速,与此也有很大关系。

解良像是能够看出他心所想:“你以前修炼的也是存思术?”

“是。”

余慈将所修炼的法门说了,解良点点头:“我这门法诀,确是以存思入门。你有基础当然很好,不过二者存思的对象,根源不同。你以前存思的‘明月’之类,属于‘存思身外景象法’,都是典籍教给你的固有定式……”

说到这里,他又皱眉想了半晌,终于举出一个好例子:“那些固有定式,是找个模子‘套’进去的。而接下来你要存思的心象,却是根基于自我的物象,是要从物象上‘生’出来的。”

看余慈连连点头,解良却没那么乐观:“理解容易,做起来难。你务必要破除先前的执念,打破定式,否则,前面的基础,就是你大的障碍。”

余慈应声的时候,不知不觉二人已到了止心观前。

此时天色已经入夜,余慈看到,观前点起了气死风灯,人影杂乱,不知忙活什么。

远远地看到了宝光的人影,小道士也看到了他们,忙迎上来,先和解良见礼,随后便诉苦道:“刚刚观里,有只耗子狂咬人,可能沾染了邪气。师傅说,怕是有一个极强的妖魔隐身附近,要观戒备呢。”

余慈和解良对视一眼,都想到那只被魔化的乌鸦。

实力强劲的妖魔,气机影响十分厉害,又因为和修行界格格不入,便自觉不自觉地挥出邪魔之气,改变周围环境以适应自身需要,一些比较弱小的生灵缺乏抵抗力,受邪魔之气侵蚀,要么死去,要么就生变异。变异的生灵大都凶残好斗,生命强大幅提升,但寿元缩减得很厉害。

现来看,周围出现妖魔几乎就是确定无疑!

听到这消息,解良自然要去找于舟商议,《玄元根本气法》之事,也暂时放下,余慈只能先返回自家居住的院落。

大约是出了生灵魔化之事,止心观并不平静,无论是外室弟子还是挂单道士,都是议论纷纷。余慈回居所的路上,便有两拨人拦着他讨论,有忧虑的也有兴奋的,和惯常安逸的氛围大不一样。

余慈心早被解良所说的“物象”和“心象”占满,也不与人多说,早早回来,便静室坐下,开始仔细揣摩解良的理论,此时,他脑灵光闪烁。

刚刚解良说到要对自身全盘把握,他心里便是一动。那时候他想起的是天裂谷下,叶途讲述的“同心圆理论”。

当时,叶途将神魂由内而外分为元神、隐识、显识三部分,又将洗炼隐识作为进入通神阶,成就阴神的标志。当时他的大意便是:要认清隐识存的诸多**和情绪,使里面隐藏的庞大潜力,真正为我所用。

叶途讲述的仅是神魂层面,而解良则将“自我”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两人讲述的范围不一样,可是,内里的精神是一致的。

一言以蔽之:就是洗炼!

叶途说过,一门合格的长生术,必有其独特的“洗炼”之法。而就余慈理解,所谓“洗炼”,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认知。

神魂层面,要认清隐藏灵魂深处的**和情绪,使合我者用,不合我者去;而“自我”层面,从物象“生”出心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自我”充分了解,深把握的过程。

两相结合,余慈便明白了,《玄元根本气法》的端何处,应该如何入手。

通晓了道理,余慈便满心期盼着解良快快商议完毕,来教授他真正的法门。他刚刚已经知会了宝光,若是那边商议已定,便来叫他,他要趁热打铁,追着解良把这位上乘先天气法学到手。

只是,眼看已是半夜,宝光还没递来消息。

自觉等得有些心浮气躁,余慈定了定神,干脆瞑目调息,渐渐地心有所感,不自觉运起熟极而流的“宫月明还真妙法”,使五脏元气之云和脑宫神魂之月彼此摩挲,交互感应,进入到忘我之境。

不知什么时候,耳畔忽地传来一声冷哼。

余慈身子一震,便从存思观想的状态出来,睁眼去看,板着脸坐他身前的,不是解良又是谁来?

他先是一喜,旋又现,解大仙长似乎有些不高兴。

“解仙长……”

“刚刚还是‘彩云追月’?”

余慈只能点头。

解良皱眉道:“我已经对你说了物象、心象的道理,为什么还用那种定式套子?”

“呃,解仙长不是还没有教……”

“这与我教不教何干?”

解良低斥一声:“便不去管什么物象、心象,你可明白你存思的明月为何物?”

余慈不能答。

解良摇头道:“你还不明白,心念一物是微妙,你存思明月多年,变化暗生,早已自家气机勾连,浑若一体。此时的明月不是典籍上告诉你的,而是你自己需要的。别人眼的明月,与你看到的明月是一样的么?”

余慈听得怔,解良的言语不是太细致,可是意思却是明明白白。

“说到底,这不过执念而已,总把自有的当成别人教的,以为自家明月人家头顶,不过这一关,什么修行便都是空谈……当年教你那人,可曾说过,她心明月如何?”

余慈苦笑,那一位恐怕是没有“心明月”这一说的。

他长吁口气,忽地闭上眼睛。

这一刻,他回忆前尘,感慨万千。所谓“宫月明还真妙法”,不过是赤阴女仙自道书找来的残缺法门,让他练来试试效果。自从反出双仙教后,是无人指点,全靠他自己,借助《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的一些类似法门,一点点摸、揣测,勤修苦炼,将自身修为由不值一提的气动阶段、至于长息、再到明窍,终厚积薄,分念化识,进入通神境界。

此时他修炼的法门,与那初版本相比,恐怕早已面目全非,只是多年来一点点变化,他本人浑然不觉罢了。如今经解良点破,他心里忽地一畅:

“我心存思之明月,早就是我的,哪还有他人的半点儿痕迹?”

此念一出,他眼前忽地光晕如轮,有明月自泥丸起,遍行宫,如过天穹。与之同时,他心有关“宫月明还真妙法”的一切口诀,均轰然崩散,不留一点儿痕迹,只有明月如轮,照彻虚空,自然引动周身元气,如涌潮汐。

执念已去,这一关,他是过了!

第116章授笔

第116章授笔

这一关他过得轻轻松松,解良倒是略有些惊讶,看了他几眼:“你倒想得开。”

解良便是再神通广大,也不能知余慈走过的人生历程,无法理解余慈内心是何等**和坚强,不过,这倒少了很多麻烦。

“执念既去,你十多年修行的存思法,便不再是阻力,而是助力。此外,你也修通了贯气法,修行前的各项准备便已齐全,如此,我便传你这一法门。”

余慈精神一振,是仔细倾听。只听解良道:

“我这门《玄元根本气法》,以存思入门,用的却是画符的心法。之前我说的心象,便是要用‘书图象’的法子一笔一笔地画出来。这其,一切心法都只是扶手,只有心象物象,才是根基。

“你擅长符法,当知画艺:你心内无量虚空便是画布,心法则是画笔,精气神就是墨汁,任由你心象驰骋,流精布气,自得本我之相。这是简简单单的道理,却要时时留心。定神,我送笔来!”

解良所言,竟和余慈当初感慨于舟老道剑幻鱼龙,所喻者恍然如一。又或许他说话时用了什么法子,余慈听耳,便觉灵台空明,自然心神附着,将解良唇齿间流出的心法记忆领会,浑不知时光流逝。

当余慈从浑沌未明的状态醒来,天色已经大亮,解良仍端坐原处,似乎从来没有移动过。

余慈眯起眼睛,接收窗外的天光。虽是一夜间记忆了不知几千几万字的口诀,他的脑仍是清清朗朗,这无疲累的感觉,似乎刚刚只是从解良手拿过了一枝笔。

正如解良所说,一切心法都是成象的“笔头”。他记不记得住字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杆笔”可拿手上,放心。

余慈就觉得,当他闭上眼,就有一只蘸满了墨汁的大笔悬半空,欲动非动,只待画第一笔下去,可是画什么好呢?

此时,解良问他:“可是拿到笔了?”

余慈郑重点头:“是。”

“那就好!”解良如是说,然后就这样站起身来,要出门去。

余慈看得一愣,忙跳起道:“仙长留步,弟子尚有疑难。”

解良哦了一声,站定,扭头看他:“你讲!”

余慈张了张口,忽地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其实他心里很明白,只是却没想到,《玄元根本气法》这门了不起的法诀,竟然只是一夜时间,便传授完毕,他以前可是准备着拿三年五载的时间,精研其奥妙呢!

看他表情,解良也能大致感觉到他的想法,便道:

“若你昨夜不能领悟,那一点灵光耗,再弥补便要三年功夫,且未必比得上这一夜的收获。你……做得不错。”

说罢,冲他点点头,解良径直出门。

余慈冲他背影深施一礼,只有像他这样,亲身经历过无法可修之窘境的修士才能明白,有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

修炼《玄元根本气法》,其实就是三个步骤。

若以昨夜解良的比喻来说,第一便是用存思法铺开“画布”,心法上称为“心内虚空”,为承载心象之地,日后描绘心象便‘心内虚空’进行。余慈有了存思法的根基,又破除执念,这一点没有问题。

第二便是用画符的手法“执笔”。这一步上,除了要有画符通窍的认识,还要了解如何将本人的“物象”反映到“画笔”上,再与“心象”勾连起来。这也就是此部先天气法的精妙处所。

此时才见到解良的关键作用。临夜短短两个时辰,便是解良口传心授,引导着他从肤血肉、筋络经脉、五脏腑乃至神魂心念等各处细节入手,便像是洒下了亿万条勾线,牵涉到形神的方方面面,使形神气机有序汇总到他心“画笔”之上。至此,“画笔”动,便是他形神动,由“画笔”画出的“心象”,就是他的“物象”生出的“心象”。

也就是解良这位创立法门的天才,方能指导着余慈,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一夜之间完成这无比浩大的工程。有此一着,到了第三步上,也就是描画心象之时,余慈便能从繁琐的行气贯脉等枝节上脱身出来,凝神用志,专注于心象的成形和丰富。

“真是妙绝!”

余慈终于明白,为何此法一经问世,便被迎入祖师堂,获得崇高的地位。只他现所窥见的一角,便是一个以前无从想象的全天地。

画布铺开,画笔手,现唯一的问题是,他的心象,怎么落笔?

转眼十多日一晃而过,冬天冷的时节已经过去。

余慈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心象。

对此,传授他法门的解良并不奇怪。他看来,世上能修炼此法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已经充分认识自身的“物象”,起码是洗炼阴神成功的修士,此基础上,只要掌握基本方法,便可“心象”有成;二是对“物象”的认识比较缺乏的,描画“心象”时,还包括着继续认识“物象”的过程,这不是十天半月就能解决的事。

所以,传授完法诀之后,所有人的重心都转移到妖魔上去。

一头凶残嗜杀,看起来还非常狡猾的强力妖魔隐身侧,对大部分都是外室弟子或挂单道士的止心观来说,实是个大威胁。

作为观还丹境界以下,战力堪称强之人,余慈也暂时放下研究玄元根本气法的心思,与同门一起,协助几位仙长周边山区。

“五十里方圆内,肯定是没有的。”

不知用照神图暗观察了多少次,余慈心有谱,而几位仙长也做出了判断,同样将重心放了外围。越是向外,范围越广,以止心观的人力,实很难顾得周全。但那位精擅镇魂驱邪法术的海扬仙长,从受到邪魔之气侵蚀的动物身上找到了线,这几日一直施行某种法术,逐步锁定妖魔踪迹。

气氛慢慢变得紧绷,然后,一个雪夜,突然就爆了。

余慈没有赶上那场战斗,他那时还远二十里外,他只看到了解良出手时,弥漫天际的阴云,以及响彻数十里的隆隆雷鸣。等他赶到的时候,那头狡猾的还丹妖魔已经被解良轰成了飞灰,同时化灰的,还有另外一个家伙。

南松子!

这是完全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结果。

据解良的说法,当时他山区,感应到远方突然激烈起来的大气波动,赶去时,便现妖魔正一片幻阵激烈挣扎,观其形态,分明是神魂受制,正遭人夺舍的样子。

解良没有擅动,旁观察了一会儿,觉得夺舍双方均非善类,这才出手。而那时,妖魔竟然使出万象宗的幻法,还祭起一件邪器,垂死挣扎,但解良的五雷轰顶之下,转眼飞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