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幽的环境非常适于思考,据宝光说,前些年,于舟老道便喜欢到这里来,一坐就是七八天,只是近些年来得少了,这里反成为小道士偷闲的净土。

如今,小道士又把它让给了余慈,希望这儿能带给他灵感。

余慈脑确实闪烁着灵光。

这灵光是慕容轻烟远行前,无意间的那句话引的,又这清幽小谷孕育滋养。

当时,慕容轻烟提到了南松子,而余慈便想到,南霜湖上,南松子那厮曾嘲知他的符法是个破烂,而此之前,那厮还说了几句很生动的话:

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

这便是余慈脑灵光的真正来源。

余慈手上不停,五指轮动,挑得虚空一枚灵符来回滚动。正是清心咒。与之同时,他的心里始终转动着三句话:

符必有灵。

灵者,通窍是也。

窍窍相通而灵光焕然,符成矣。

这三个句子,堂堂正正书写《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的总纲,其后一句,解良仙长还曾将其提出,与另两个句子并列,用来论述何者为符、符之关键何处、如何画符这一串递进的概念。

余慈也是模仿着解良,举着符书研究了整整两天,终于从千言的总纲,摘抄出这三个句子,同样是扯出了递进关系,然后,一切都清晰起来。

窍窍相通……

余慈以前一直把它理解为画符时,神意元气要流动不息,前笔后笔横贯纵接,笔笔相通。这本也是没错的,可如今他觉得,他似乎是简单的问题想得复杂了。

按照解良的说法,画符无外乎布精气、书图象,以通神灵。这里的“布精气”,即是存神意元气于符上,可是存何处?

那便是像南松子所说的那样,画符需知窍,“精气”、即修士以神意驱动的元气,要存到“窍”里去。

余慈松开手,让清心咒悬浮眼前,伸指比划两记。虽然没有真正力,可是随着心念的流转,指尖有一种轻轻陷进去的感觉。

如果感觉无误,那么经过多日来无数次的试验,他找到“窍”了!

所谓“窍”,符箓结构上,便是符箓关键的结构结点,就像是运用“连星秘术”时,星辰连线的转折端;但还原到具体的画符过程,却纯粹是一种感应,那是随着手法的轻重缓急,于有意无意间,形成神意元气交流汇聚的“窍眼”,像是大江水流相激而形成的漩涡,神意元气便其生成玄妙的反应。

余慈的理解,“窍眼”便如人身穴位,彼此之间,神意元气必须贯通无碍。而神意元气窍眼之间交通的路线,则是灵符的经络骨架。如此,经络骨胳窍穴完备,一道灵符的结构才算真正完成。

此亦符箓仿象傍势之理,取得却是“人身”这万物之灵长的模子,故而窍通曰“灵”。

以简单的清心咒为例,屈曲的“静”字笔划,便结有五个窍眼,其有神意元气往来反复,这也就构成了整个符箓的经络骨架。待符箓结成之后,便与天地灵气彼此交通,外界灵气也是通过这五个窍眼,循着神意元气的循环线路,辐射到整张符箓之上。

如此内外沟通,气聚含灵,方能称得上是一张灵符。

余慈盯住前面悬浮的清心咒符,通了理论之后,也不是说立刻就能利用上的。后面这几日,他为了把握那微妙至极致的感觉,失败了不知几千几万次。此刻,经过长时间的蕴酿,他觉得又进入到佳状态。

手指伸缩两次,终于从起笔之端下手。

很难形容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注入的神意元气含而不,沿着已经成形的“经络骨架”的路径,慢慢前行,虽慢却稳,既稳且细,恍惚间,又像是驾一叶轻舟,凌于大江之上。

初时是逆流而上,他还想着如何动用舟楫,但到后来,手眼与心同一,不分心、不着意,任它何等险滩漩涡,顺水逆流,我自运舟如飞,怒涛激流借势而上,速越来越快,用力越来越轻,到后,忽觉得江水奔腾如龙,突然离了大地,直腾云霄。

余慈一下子被甩了出去!

惊魂动魄之下,他猛然醒来,恰见自己手指正划出符的后一笔,食指咄咄颤动,本应屈折婉转的笔意忽然一转,便如恍惚间那条化龙飞去的滔滔大江,铁勾银划,矫然之姿,竟似真要破空飞出一般。

这还不止,指尖与符箓之上聚集的灵气激烈摩擦,竟出一声铮然鸣响。

如击玉罄,如撞铜钟,音色似清越又似雄浑,一时分不清楚,只知道这声音悠悠长长,谷回响不绝。

第110章灵巫

第110章灵巫

不过数息时间,谷回荡不休的长音已化为嗡嗡震鸣,遍及谷地的每一处角落。随着音波动荡,清心咒的光波扩散开来。

这灵光与寻常清心咒不同,乍一沾身,那汩汩灵光便如水一般浸透进来,由外到内,将四肢骸清洗一遍,一时间全身上下净澈空灵,自有一股清气升起,直入脑宫,使得耳目聪灵,整个人便似生了一般。

寻常清心咒决无此等效力。余慈沉醉般叹息一声,这就是“贯气法”,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加一的效果,而是绝对层次上提升。

但相对于贯气法来说,余慈倒觉得,能够符法上“知窍”、“通窍”,才是他这些日子大的收获。现想来,解良要求他修炼贯气法,其终目的,恐怕也就是要他明白符之“窍眼”所,真正符法上登堂入室。

挟着贯气法一举成功的余势,余慈一鼓作气,连画了十多个清心咒,有的用上的贯气法,有的则没用,但他对窍眼的把握,却是愈地精准。

不过呢,余慈很清楚,他距离真正修通贯气法,还有一段距离。因为,他只是弄明白了清心咒这一种符箓的窍眼奥妙,而要推而广之,五雷符、神行符、大日符等他以前擅长的符箓上,同样描画出窍眼,并“贯气”成功,还是需要大努力、大功夫。

但这没关系,余慈已经其找到了乐趣,那是任何辛苦都掩盖不掉的。

当余慈山不断触及到修行的快乐时,“游历山川”的慕容轻烟,一段二十余日的旅程后,来到了绝壁城外。

恰值深夜时分,女修站城外高山之上,居高临下,俯瞰这巨大的城市。

夜间的绝壁城分化非常清晰。北端的丹崖大部分隐藏黑暗,像一头蹲伏的巨兽,盯视着对面灯火辉煌的城,无时无刻不宣示着它的势力范围。而夹央的老城,闪着几点模糊的光,完全充作这一幅静态画面的背景。

高山上寒风呼啸,摇摆裙袂,慕容云烟轻拢住散逸的丝,视线从巨城的实体上越过去,投入上空阴暗的云气。

常人看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阴霾天气,寒气涌动,也许晚上会有一场降雪。可当女修的看法与他们不同,通过某种特殊的感应方式,她知道,有一团极冰冷的力量,像是一座巨大的冰山,巍巍然耸立云层之上,将其森森寒意密布云层里,酝酿着一场特殊的雨雪天气。

女修稍等片刻,估计着高空冰寒蓄积到了一定阶段,她轻启朱唇,一层妖异波动通体腔的共振放大,扩散开来。

没有任何声音,震波空气传导,一下子便从城后高山之顶,蔓延至下方的城,然后持续扩散,转眼就扫过心城区,一直越过丹崖,终消寂。

丹崖之上,李佑正白日府单独为他安排的独院生着闷气。

这段时间,他一直很不爽,脸上的笑容也收敛许多。

一切都是从那夜南霜湖大战开始的,当时他和梦微同去迎接慕容轻烟,结果遭遇南松子。交手不过几照面,那厮便布下幻阵,将他和梦微困了进去。梦微很快破阵而出,倒是他给陷里面,挣扎了许久才终得脱。

等他赶过去,南霜湖的大战已经结束了,他竟是从头到尾成了路人,而且梦微还受了重伤,刚刚成就的还丹有被打散的危险。

李佑非常不爽!

他也是事后才知道,梦微两个月前成功定鼎枢机,凝成还丹。对此事,他并不惊讶,也不嫉妒,他非常清楚梦微有多么优秀,毕竟,即使是戒律部的修士,又有几个,七岁稚龄,就敢直面宗门至高无上的老祖宗,义正辞严,直斥其非的?

从那件事生之后算起,七八十年间,也只有梦微一个。

宗门内早有定论,梦微就是未来执掌戒律部的有力人选,被她修行进上超过,李佑心服口服。

可是,这并不能成为他当夜无所作为的理由。

和山上同辈人相比,他李佑已算得非常出色,但和外面天地无止境的高手比对,他还太过渺小。

至少要成就还丹!离尘宗这样的大宗门,只有成就还丹,才初步具备独当一面的资格。

他回山闭关,精进修行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可眼前的现实就是,他必须留绝壁城,作为离尘宗的代表,统合城势力,抵御天裂谷动乱带来的影响。

现看来,要回山,还要有相当一段时间。

该死的天裂谷、该死的绝壁城、该死的……唔?

李佑皱起眉头,虽然年纪尚轻,但实证部的修士,不缺的就是实战,长期的战斗磨炼,让他具备着极灵敏的感应,那是对压力、对危险的嗅觉,对此他也一直很有自信。

就刚才,类似的感觉一闪而逝。

他提起宝剑,出了院门。丹崖上很是安静,没有任何变化,天空的阴云倒是压得低了些,仰头上看,已经有细细的雪粉降下来。

“下雪了!”

女修伸出手指,承接飘落下来的细小冰晶。冰晶很快被体温融化,丝丝凉意依然恋栈不去,还和周围飘落的雪粉相呼应,使气温继续下降。

便此时,身后有人说话,略有些困惑:

“唤我前来的,是你?”

女修平静转身,施礼道:“晚辈慕容轻烟,见过柳前辈。”

她施礼的对象,大半个身子都隐暗影织成的斗蓬下,不露半点儿头面。所站立之处,光线明显要比其他地方为昏暗,夜间本来就微弱的光线似乎完全吸蚀进去。

慕容轻烟就是对着此人,绽开笑容:“恭喜柳前辈,贺喜柳前辈。迷途年,终知回返。想来此时,无量虚空之外,已有恩威加持于身,修为恢复全盛期,乃至有精进,也是指日可待。”

只可惜,她的笑容和善意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转眼之间,她身子周围,光芒骤暗,且寒意凝结如实质,便如千把尖刀,悬空,让人怀疑,对方是不是会毫不犹豫地将女修无限美好的肌体撕成粉碎。

暗影人毫不掩饰自己有些焦躁的情绪:“小丫头少废话,你不是神主座下使者,这‘天魔唤魂神术’是么回事?”

慕容轻烟的回应则是不急不缓:“柳前辈何必猜疑。晚辈体质特殊,机缘巧合,蒙贵宗神主不弃,勉可借用一二种神术,以此奔走,为贵宗传递些消息。”

“哦?”

隐阴影斗蓬下的厉眼,女修娇躯上来回巡逡,慕容轻烟也大方,微微垂眸,唇边微弧,任由对方打量。

半晌,对方有些不确定地道了一声:“逾界使?”

女修的笑容如鲜花绽放:“柳前辈慧眼如炬。”

她的恭维,暗影人却是懒得消受,嘿地冷笑起来:“还以为是谁,原来是个情报贩子。”

慕容轻烟不以为忤,微微屈身,算是重认识,再行见过。

所谓“逾界使”,通常是被称为“灵巫”,是指此界一种极特殊的血脉,天生通灵,可接触天地间常人难以想象的玄妙存,也可以适应修行界和血狱鬼府,甚至是天外域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由出入天地间任何一个角落。

而且,暗影人的认知里,某些资质特别好的“灵巫”,甚至能够接触到传说的有无边大神通的神主,与那些强大的存进行一些有限的交流,甚至能够以本人为祭品,以某种代价,向其并不皈依信仰的神主,换取一些能力,看起来,慕容轻烟就是这一类人。

看起来很了不起,不过“灵巫”也有其局限。这种人由于体质特殊,很难修行上获得成就,能够结成还丹已经很了不起,其寿元相对短暂,很难此界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记。

由于他们特殊的能力,通常他们会是两个或多个势力之间的传话人,也利用他们独特的渠道贩卖情报,多方交际,八面玲珑。暗影人“情报贩子”的评语,是非常恰当的。

既然知道了慕容轻烟的身份,暗影人便觉得有点儿意思了。他,柳观,刚从血狱鬼府的年禁锢脱身,那个已经将他逐出的宗门里,又有谁如此及时,请一位“灵巫”和他联系呢?

慕容轻烟微微一笑,取出一颗核桃大小的铃铛,通体紫红,夜色微晕着光,晃了晃,清亮细碎的声音就响起来,吸引了暗影人,也就是柳观的注意力。

“早半年前,柳前辈以大决心,献祭通神,重得赏识那一刻,铃铛的主人便已有所感应,特意请我往八苦阴狱走一遭,与前辈联系。却不想前辈驱动寒潮,已离了阴狱。我又往循迹往天裂谷来,终于此遇到前辈。”

柳观的面目隐暗影下,看不清楚,但女修能够感觉到,此人对她手的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