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5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又有人提出异议:“真人为什么不提蜃阵布下,擅入者灵智错乱,往往自相残杀,又或惊怖而死?这里曾进去的,可有知觉?”

“深入在三千里以上?”

一句话将质疑者闷了回去,这里确实没有进入到如此深度的。

海宏也不多做解释,继续道:“海流是其二,那片海域与当年太渊城原址长年有海流贯穿,深海磁线亦有连接。”

神意网络忽地安静下去。

海人异族建城,当然不会是没根基的,可众所周知,太渊城毁灭时,滑落到太阴元磁覆盖的大海沟里,接下来事情再没有人知晓。

“其三就是从中寻到的法器,且不说它特殊的炼制手法,毕竟海人异族都是如此。可前几日,有一位小朋友,有了一个新发现。樊小友,你便为大家解说一番吧。”

鬼厌惊觉,他招呼的,分明就是樊若雷。

外围腾起一道青白火光,并不显眼,樊若雷的修为在此实在上不了台面。

符阵加了把力,那边的承意盘也像黄执事的一般,移到三层圈子的正中央,再由海宏一指,显化出樊若雷的虚影。

“妙手坊樊若雷,见过诸位前辈、道友。”

这位前途无量的大匠还是很少见到这种场面,颇有些紧张,不过,当海面上水莲花托起那件特殊的法器,进入他专业的领域,心态也就渐渐好转,不用特意发声,其意就进入网络:

“诸位前辈、道友,这一件法器残片,是来自于迷雾之中,也是最典型的海人异族炼制手法,具体的特征是……”

他大略讲了几句,也知道没有真正在乎这个,便直接跳到了关键问题上。

“诸位请看!”

随他讲解,一道小小的浪花翻起来,落入那件法器上,很快,奇妙的浅海世界呈现在众修士的神意感应之下,那静谧的海底生灵圈子,尤其那从海葵中悠游而出的鱼儿,让人一时哑然。

“奇技淫巧……”

很多人是类似的想法,也不认为这法器能代表什么。

樊若雷完全不管,只是一门心思讲下去:“这件法器,是由二十多个大小部件拼接而成,每一个部件,其实都是取材于天然之物,炼制成器后,再用独门祭炼之法,微缩拼接而成。”

“这又代表什么?”

“这件法器是残缺的,它只不过是一整件法器的部分碎片,完整的法器,远比这个复杂得多,如果再加上这一块……”

又一件残缺法器浮上来,比展示的这块还要小一些,但是结构就比较复杂了。已经不止是自然景物,还包括一部分低矮的城墙,明显是被外力毁坏,上面铺满了海藻贝类,城墙内侧,还有几个残缺的建筑,形状古怪,充满了异国情调。当然,这一切都是微缩的。

两样法器残片,单独看还不怎地,可摆在一起,就让人感觉到,二者之间,定然存在着某种联系。

事实上,残片之间,的确出现了气机勾连,只是相关的残缺部分太大,使它们根本没法融到一起去。

又一道波浪扫过,水珠溅落其间,那处断壁残垣,也当即由一层波光笼罩,而接下来的变化,让神意网络再次抖颤。

已经崩毁大半的城墙上,突然打开了一个孔洞,围绕该孔洞的海藻贝类之间,显现出一圈奇妙的符纹,乍一看去,就像是一张恐惧的面孔,大张嘴巴。

孔洞就是那张嘴。

“太渊惊魂炮!”

樊若雷一字一顿,因情绪过于强烈,神意显化的形影都波动起来:“海人异族在符阵机关上的最高造诣,号称一击可令长生真人身死道消的飞炮神雷。”

万顷海波,似也在此瞬间静止,只有樊若雷尖锐的意念,扫荡整个神意网络:

“这就是海人异族在最后关头,造出来的杀手锏,是只有在太渊城才安放的机关……再没有别的可能!”

法器残片上的所谓“太渊惊魂炮”,当然不是实物,只是一个‘模型’而已,但也因为如此,还有一个更现实的证据:

“如此特征,这两样法器残片的本来面目,极有可能便是太渊城一切阵法、机关的中枢控制法器,显化太渊城以及其周边的情况,以为控制之用……”

这回,不待樊若雷讲完,神意网络已经是喧嚣大起,这三条证据,不能说是无懈可击,可若真的完美无瑕,倒还奇怪了。

对与会修士来说,只要有四五成的可能,已经足以作为一次冒险的理由。

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海宏为什么如此高调?手握宝山,不想着遮掩,却是大发“英雄帖”,生怕别人不知道。

设身处地,绝大部分人都不觉得,他们会如此做法。

对此,海宏自有理由:“太渊城幅员辽阔,当年就有‘三山三渊三绝关’之称,又是海人异族与罗刹教众的战场,已然抵御到最后一刻,全城一切禁制机关均在开启状态,要发掘此地,绝非一时之功,据本人估计,就是有十位以上的长生真人联手,花费时间也起码在五年以上,若有意外,还会更长……”

那你就去请长生真人啊,都是一个层次的,又有宝藏在前,还怕没人参加?

“海某登入长生未久,还没有那么多知心朋友,最主要的是:海某意图重组‘沧海’,正是求贤若渴之时,与会诸位,若信得过海某,不妨加入进来,日后同心协力,纵横四海,岂不快哉!”

第三十章太渊浅探百灵初成(上)

海宏此人,果真不甘寂寞。

与会修士中,有些听闻过海宏过往的,大都有些“不出所料”的事后感慨,也有一部分人,确确实实心动了。

当年在海外修行界,沧海猎团的声誉还是不错的,

“至于太渊城,十劫雄城,秘宝无数,而海外耳目众多,哪能瞒得过人?不过最近论剑轩倾力攻打东华山,腾不出手来;海鸥墟将成,各方默契已成,都急着在里面分一杯羹,不会有大动作,这几年,正是我等散修的大好时机。若能乘势而起,开辟一方天地又有何不可?”

这些煽动性的言语,确实让一些人心动,能够抱上长生真人的粗大腿,是此界绝大多数修士梦寐以求的好事,可从另一个角度看,能够被邀请来参加此次聚会的,也都不是普通人物,自有他们的骄傲在。

对于这些人,海宏则有另外的说法:“对沧海没兴趣的诸位,同样可以参与进来,如此地域,海某一个人吞不下,‘沧海’也吞不下。天地之间,我们这些散修,没有宗门资源可供挥霍,最紧要的一条就是互通有无,海某修行至今,对此感触最深,想来诸位亦有同感。”

紧接着他道:“在接下来的十年间,每月初一,高某都会在周边海域组织一次这样的聚会,专门用来交流太渊城探秘之用,诸位找到了什么宝物,新发现了什么消息,都可以在此处交易,高某及‘沧海’,也会在那一日通报最新进展。诸位只需保管好手中的那枚玉符即可。”

交流什么的还在其次,真正的重头戏,还是海宏承诺的“通报”,显然他为了扩大影响,已经下了血本。

但不管怎么说,海宏的承诺极具吸引力,参与这种几无付出的好事,何乐不为?

而接下来海宏的行为,在众修士心中真正砸下一枚重重的筹码。

符阵发挥作用,将一段信息发送到各修士脑中,里面正是这段时间,他在万里迷雾中探出的几条线路,还有与之相关的部分禁制机关,实用价值极高。

与会者绝大部分都是有相关经验的,对此中真伪也有极高的辨别能力。正因为如此,神意网络又一次进入沉默,这次主要是权衡。

没过多久,这次特殊的聚会就结束了,各路神意回收,紧接着,鬼厌睁开了眼睛。

本次聚会其实没有增加小五在万里迷雾中的可能性,相反,还减少了那么一些,可他还是要去,只因为再没有别的线索。

而在此之前,他还要到海商会那边,把那件低劣但奇妙的织物拿回来。

海商会的效率要比传说中的还要强一些,鬼厌只是按照聚会上的说明,激发了玉符,几乎在同时,那边就有回应,非常体贴地询问,鬼厌这边准备用什么方式完成交易。

想正常交换的话,现在过去就可以,海商会也能派人来接,同时告知,海宏真人很想与完成交易的同道见见面,品茗聊天;而若是想“低调”,对面也是给出了几种隐秘又安全的方式。

没什么可说的,鬼厌选择了后者。

作为论剑轩的通缉要犯,他之前没有暴露身份,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论剑轩的重心,全面转到了东华山,且他一向在北地活动,南方、尤其是海外,对他并不熟悉之故。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去自找麻烦?

海商会延续了他们的高效,仅过了半天时间,那幅白纱已经到了他手上。

目标入手,近距离接触之下,与之前的感觉自然有所不同,尤其是以肉眼看到了织物的模样,比神意感应要更为真切和全面。

如果说,拿香料方子换取的时候,他还有部分疑虑,那么现在,所有的疑虑全都散尽。

正如海宏所说,这幅织物着实是一件拙劣的绣品,触目所见,尽是跳丝、断纹,就是勉强织出的图案,也是歪歪扭扭,实在不成样子。

可是,对他来说,织物上的剑意也实在太过熟悉,就算因为织法技巧的局限,产生太多不应有的断续,可骨架在、魂意在、根本在!

看到这些织纹图案,他就好像看到了,在那幅血红的细纱之上,莹莹流动的字迹:

诛神刺外道练法!

这幅雪白的细纱织物,十有就是当年女剑仙昊典,为筹备诛神刺的传承改良,更准确地讲,是在制作计划中六幅化芒纱之第一幅,即“百灵化芒纱”之前,所做的“练笔”之用。

这幅化芒纱的完备之作,早就是他的收藏,然而完整有完整的妙义,雏形有雏形的好处。

手中这幅织物,瑕疵多多,可让鬼厌最感兴趣的,也正是这些瑕疵之处。

没有这么一番对比,他又怎能探知当年昊典的思路和考虑?

他手中高妙又完善的剑诀,已经足够了,倒是这种记载了前辈经验教训的东西,更符合当前所需。

鬼厌也没有细看,现在更需要此物的,还是剑修分身。

得手后,只过了两个多时辰,鬼厌已经来到吴钩外海北部海域,大约是东海中南部的位置,就此一头扎进了万里迷雾之中。

他前进的速度很快,早前在外围那点儿经验,很快就不敷使用,最大的问题就是辨别方向,若海宏没有说谎,这个由祭祀蜃兽魂灵而成的防护,要往上去,才有更进一步的路径。

他忽的向上,在几乎要冲出雾气范围之前,捕捉到里面最规律,也最死板的一道气流——再怎么玄妙的阵势,伪装再好,也很难完美地模仿自然,更何况,这阵势早已无人主持,完不完整都还两说。

鬼厌划一道弧线,斜插入水,海面之下,依然浑浊不清,可他已经掌握了这个小窍门,一路下行,直到近千丈之下,才遇到了第一个阻碍。

那是海中一头凶鱼,已经初步聚了妖气,战力顶得上一个还丹初阶的修士,但在鬼厌面前,却是不堪一击,意在气先,杀意一起,便引动真煞,直接把它斩杀。

出了手才发现,受前面雏形化芒纱的影响,这一击是用了剑意,而且就是百灵化芒纱的法门。

鬼厌同时发现,亿万里外,通过承启天,剑修分身明显关注。

第三十章太渊浅探百灵初成(中)

剑道上的砥砺体悟,看别人挥剑千遍,不如亲身一验。

然而两具分身的联系,自非寻常可比,诸多剑意运化的细节,都通过承启天,近乎无损地传送到剑修分身那边,纵然还是隔了一层,可好处还是不小。

目前为止,鬼厌这边危险性也不是太高,干脆就一路用百灵化芒纱上的法门杀过去。

这路诛神刺的外道炼法,初时还好,越到后来,更多都是借助外物,需要一件法器,作为屠绝百灵,收集怨气,承载剑意的介质。

记忆中,像是细纱之类的轻柔薄软之物,便是最理想了,就像那一幅百灵化芒纱。

按照影鬼的说法,百灵化芒纱本就是一件特殊的法宝,只不过,当年的昊典喜欢它无坚不催的威力,故而用剑意重新描化,如此使用,倒还更正宗一些。

鬼厌身上,刚到手的那幅织物,倒还可用,当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故而他因陋就简,从黑蛟真人的收藏,找出一件材质还可以的绢帕式样的法器,抹掉其祭炼痕迹,临时充当这个介质,效果只能说还过得去。

倒是海中可用的猎物,着实不少。

按照海宏的说法,受防护法阵的影响,还有城中本来就收集的灵脉等,太渊城遗址上,聚灵效果明显,海底生灵,多聚于此,吞吐灵气,故而成妖率极高。

不过受祭炼蜃兽魂灵的防护禁制影响,这里的海中生灵,即使成妖,神智也大都昏乱,只留存下本能,对鬼厌这种级数的人物,不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