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慈强行在喉咙里掐断了行将出口的言语,使那信息只在心中盘绕:

是阴阳化生之术!

他莫名地有些惶惑不安,然后就听到鲁德续道:“此法关键就在阴阳之气上。人身虽自备阴阳,然而若要极早见效,莫若神交采气,合籍双修……”

余慈脑宫深处,“铮”地一声响,某根弦突然就崩断了。

千里高空,摘星楼上,女修凭栏倚坐,望向云雾下的擎天山柱,若有所思。

方回在她身后询问:“在想什么?”

“弟子想起当年走完问心路,得见祖师之时。”

“哦?”

“今已长生久视,不免感慨,问心路的传言固然是假,但对弟子而言,当年许愿,已然成真。”

背后沉默半晌,方道:“你多年辛苦,理应如此。”

女修微微一笑,心中在想:当年那倔强的女子,口是心非、欺瞒祖师的根由,如今淡得可要忘记了呢。

倒是那强烈求生,冲垮心防,将她吞没的那一刻,永远都是那么清晰。

问心路,果然是假的……

名字起的倒不错。

最后几百字,磨了三小时,吃力不讨好,信哉斯言。

第三百八十八章时间

夕阳照进窗户,像在室内蒙了一层血纱。书馆有不少人,但还是一如既往地安静。修士们有的拿着玉简冥思苦想,有的则喜用书卷,一页页翻动,沙沙的声音反而让精神更加集中。

这里是灵霄阁。

余慈侧着身子,站在两排书架之间,拿起一枚玉简,神识透入,又很快扔下,显然没有找到合意的东西,附近则已被他弄得有点儿乱了。

“余师弟?”

梦微轻声招呼,她已经在旁有一段时间,只因她不敢肯定余慈如今的心态,便多观察了一会儿,此时见余慈心态焦躁,便出言安抚。

余慈愣了愣,见得是她,才略微点头,露出极淡的笑容:“梦师姐安好。”

他越是这样,梦微越担心他的状态,上前一步道:“修行贵在静心,师弟不可强求。”

“多谢师姐关心。”余慈说得轻描淡写,“我只是查个文字出处。”

“哦,哪个?”

余慈想了想,问道:“‘气海翻波死如箭’,语出何典?”

梦微闻言一怔,随即脸上飞红,正不知该说什么的时候,忽地想起一事,心头就是一惊,什么羞涩也要略去。

看她容颜神色变幻,余慈也觉得有趣,但不愿再难为她,随手抛下手中的玉简,正要乱以他语,忽听一人缓声说道:

“泥丸祖师《翠虚吟》有所谓‘莫言花里遇神仙,却把金笓换瓦片。树根已朽叶徒青,气海翻波死如箭’之句,也有人称为‘急水滩头挽不住船,气海翻波死如箭’的,备言男女双修采药功夫之艰难险急。”

此言一出,余慈和梦微齐齐回头,都叫一声“朱老先生”。

老人本站在书架尽头,说话音慢慢走过来,便像是当初授课一般,随口引申开来:“这双修法门,火里栽莲,转毒成智,针尖上翻跟头的险事,非是大勇气、大毅力者不可为,你年纪轻轻,前途远大,还是不要在这上面上动心思。”

余慈略一躬身:“先生说得是。”

此时梦微眉头已经皱紧,正要说话,朱老先生往她这边瞥了一眼,卡在前面道:“虽是学经问道,毕竟男女有别,你这样问法,还是失礼了。”

余慈从善如流,当下向梦微致歉,梦微刚道一声“师弟无需如此”,朱老先生便向余慈招了招手:“阿慈你过来一下,我有话问你。”

听到那熟悉的称呼,余慈心头一震,低下头走过去。梦微是聪明人,见朱老先生的做法,就知道她被排除在外,便没有跟上。看着两人走入重重书架之后,她担扰的心思也愈发浓重,想了想,转身出门。

朱老先生背着手,不紧不慢地在前面引路,再没有说话。余慈也趁这个机会整理刚刚所得,脑子里从未得闲。

“喏,这是你的。”不知何时,老人已经停下步子,伸手拎着一个木制珠串,看起来是缀在手腕上的,上面木珠共有十九颗,不过指头大小,均呈紫红颜色,很是光滑圆润。

朱老先生话音响起之时,余慈才从纷杂的思路中回神,实在是追不上老人的思路,一时很是莫名其妙,也忘了伸手去接。只问道:“这是什么?”

“本来是要你在含章法会上用的,如今不用想了,干脆给你就是。”

“含章法会?”

余慈不明白朱老先生为什么如此纠结于区区一个地域性的集会,但他如今也不愿意在别的事上动脑筋,很干脆地接了过来,套在左腕上。

见他收下,朱老先生微微一笑:“这珠串没有什么名字,只能说是一件信物吧。你可不要抱什么期待。现在也不妨对你说,其实一开始,我让你参加含章法会,是没安好心……”

闻言,余慈的注意力稍稍转过来一些。

此时,二人已经到了灵霄阁某层的平台上,看夕阳沉下。

“当年上清宗遭遇魔劫,一夜毁丧,宗门修士大多陨落。但总还有一些人像我一般,幸存下来。前段时间,我听说北荒到断界山脉这段地界,有故人活动,便想着让你在含章法会那个环境中,用我上清宗的法门,还有这珠串露露脸,看能否引出几位故旧,当然,要是惹出了魔崽子,你怕是有性命之忧。那时我瞒着你,这里我要道歉。”

说着,他深深弯腰。

余慈扶住了他,脸上却是苦笑。这些前辈高人,一个个心思渊深,如何能猜度得来,不过就算朱老先生此时主动坦白,若让他心中全无芥蒂,也不可能——还不如一直瞒着呢。

谁知接下来他就听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余慈心头就是一颤,他现在真的听不得这个“死”字!他抬头去看,朱老先生面色平淡:“我当初托庇于离尘宗,便是苟延残喘,活到如今,已经大出意料,而且……”

他突地笑起来:“而且我不像你那位于观主,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情思愁肠,可是现实得很哪。不到非死不可的时候,总要再挣上两下的。所以一时半会儿,仍死不掉!”

余慈可一点儿不觉得好笑。

老人态度依从容:“有点儿感慨是不是?其实这也正常,有一点你要记着了,对修道人而言,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天地劫数,不是人心波澜,而是时间。万事皆可逆,惟有时光如水,永不回头。修行人敢战天地、战强敌、唯在时间面前,不值一提。也只有长生久视,才勉强有抵挡之力,但事实上,就算长生之辈,也要常吁一声‘时不我待’,敢不畏乎?”

余慈还在咀嚼他话中涵义,朱老先生已经掀开了谜底:

“在你们这里呆了这么久,总还是记住了一些事。记得那时候,于舟已经是还丹上阶修为,在天裂谷之役大放异彩,在宗门还算有些地位,至于何清,不过刚刚结丹,且还根基不稳,要靠驻颜丹方能保住肉身活力……”

“何以至此?”余慈可没从鲁德那边听过这一节。

朱老先生回应道:“此即时间之限!他们拜入山门太晚,之前蹉跎多年,方才如愿,早已错失了修行的最佳时段,培元筑基就花了常人十倍功夫。天资再高,时间却是不等人的!于舟还好,天分才情是世间一等一的,算得从容,何清就差了一截……”

所以她就“另辟蹊径”?

看他表情,朱老先生点头道:“看样子,你有大概的了解,但不是真正明白,若非如此,你何必再来查那什么‘气海翻波死如箭’?

“方回与何清都是偏执之辈,却也都是我所说的‘大毅力、大勇气’之人,颇是不俗,你没必要把他们想得太低。”

这回,余慈沉默片刻,却是咧嘴笑了起来:“先生,弟子都明白的。”

朱老先生也看他好一会儿,忽地轻拍脑袋:“老了,竟然忘了给你说珠串上的机关。”

刚刚交给余慈的珠串有十九颗珠子,但事实上,原来只有十八颗,这第十九颗珠子,其实是刚刚缀上去的。就是一个玉简作用,里面封存的,正是“天垣本命金符”的修炼法门。

以余慈如今的进度、玄元根本气法的神妙、再有这颗珠子做参考,老人估计,余慈可在三十到五十年内,本命金符大成,也就相当于还丹上阶的水准。

“七十而还丹大成,也是相当不错的成就了。”老人似乎是心满意足,“难得有你这样一个传法人,有你在,我虽去无憾!”

这是相当重的褒扬了,余慈面皮则抽动一记,觉得老人话中有话。此时外面天色黯沉下去,他深吸口气,向朱老先生告辞。

走出灵霄阁,余慈回眸,高处平台上,朱老先生的身影仍在。他向那边行了一礼,划空南去,那里正是摘星楼的方向

眼看快到擎天山柱那边,斜刺里一道剑光射来。余慈扭头,见来人女冠装束,清丽绝伦,正是梦微。

“师弟往何处去?”

第三百八十九章劝解

面对梦微,余慈也不用隐瞒什么,指向高入云端的擎天山柱,微笑道:

“去那里啊。”

他说得越是轻松,梦微越是担忧,她手把拂尘,靠近了一些,想开口劝说,但是余慈如此态度,连个由头都不给她,这样开口,很可能起到反效果。想了想,她也微笑:

“可否与师弟同行?”

余慈笑得阳光灿烂:“好啊,不过有句话说在头里……”

“怎么?”

“我可是要从问心路上去的。按照那个鬼条件,哈!”

鬼条件?梦微念头稍转就明白过来,余慈是说那个一步一阶,毫无间隙,直抵峰顶的传说,此时惟有心中一叹,点头道:“乐意奉陪。”

剑光人影向下急飞,倏乎间已到了擎天山柱之下,峡窄的山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能令胆色不足之辈者气沮神丧。

两人都是仰头上望,片刻,余慈咧开嘴,向梦微示意,先迈前一步,踏上了山道,因为山路狭窄,两人并行太过拥挤,梦微就稍落后半个身位。此时正值入夜时分,山道阴影覆下,两人一先一后,拾级而上,速度不紧不慢。

双方都是身体控制力极强的人,自然而然地就调整为完全一致的节奏,虽是双双登阶,脚步声却如一人。

只是,如今的心思,想必是南辕北辙。

走出百十阶,梦微就想和余慈搭上话,可是目光到处,却只见到男儿挺直的背影。看起来余慈完全没有回头的意思,双肩随逐步登阶的节奏,微微起伏,或许是离得太近的缘故,梦微便觉得那肩背雄阔,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和压迫感。

到嘴边的话,又被按下,梦微轻甩拂尘,忽然感觉着,已经有了腹稿的言语,未必会有用处。偏在此时,余慈主动开了口:

“师姐,你走过问心路没有?”

“走过啊。”

心中微动,梦微很爽利地回应道:“八岁时,为了上摘星楼,我专门向师傅恳求,得了许可,也就是那次走了一回。”

说着,女修轻掠鬓发,微微一笑:“可惜,虽是到了头,中间却是走着走着睡过去几次,没有达到要求呢。”

“真了不起。”

余慈由衷赞道。本来么,一个八岁的孩子,就算早慧天成,又能有什么个修为,那是真的完全靠意志力了。但很快他就醒悟,梦微那次登山,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用他确认,梦微已经道:“是了,那次就是因为方祖师与何师叔同修大衍阴阳一事。”

余慈“哦”了一声,依旧没有转脸的意思,连步伐的节奏都没变化。

“我也忘了当初是怎么知道的这件事,只记得好生疑惑。我拿出道典戒律问师傅:‘弟子所见太上戒、太霄戒、思微戒、老君戒等诸部戒律,无不以秽行败贞为大恶,明言不得侮人妇女。是时也,于、何二位师叔乃为道侣,方祖师所做作为,已然犯戒,为何本部不加惩治?’”

她轻言慢语,将当年言语复述,说来并无什么出奇之处,然而只一个‘真’字,便让人觉得自有一番气魄在其中。

梦微的师傅便是主持戒律部的苏己人,也是只差一步就可长生久的步虚强者。余慈便笑:“当时,苏师伯怎么说来着?”

“师傅并无言语,但旁边有位师叔便说:大衍阴阳,是玄门双修之妙品,神清气正,不涉秽俗,不可以世俗眼光相待。况且何师叔在修炼之前,已经和于师叔断册分籍,就事论事,无可指摘。”

前面余慈保持着让人不安的静默。

梦微越说,心情越是平静,渐已恢复平日里的从容淡然:“当时我应道:‘戒律者,为天地之规、人心所向,故无所不在,事事相关。合于规者,道法自然,可曰‘真’;顺其心者,明德体仁,可曰‘善’。二者并行不悖,缺一不可。大衍阴阳之事,合乎前而背乎后,可视为‘不善’,亦可云‘失德’,如何没有可指摘处?”

余慈静静听着,等梦微说完,才低赞一声:“说得好!”

女修以为他要转脸过来,可终究没有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