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退退!”难得一边的吉隆还能发令,可嗓子早变了腔调,最后甚至近乎失声,天知道能有几个人听清楚他的话。

此时无量虚空搜魂化魔大。法的感应青光刚刚散尽,倒像是来人将其吞噬的一般。三颗还丹则无影无踪,也不知是怎么给收起来的。此时,披甲修士也不迈步,只将那根伸出的手指勾了一勾。

“哇呃……”

又有两个还丹修士发出怪异的声音,二人的胸膛像是给充足了气,膨胀到肉身的极限,随后就是砰地一声响,鼎沸的血气没在胸口炸开,而是贯脑而出,二人五官七窍都爆出细碎的肉末,天灵又是开裂,同样是两颗还丹飞出,被披甲修士收下。

惨叫声起,看着五个还丹修士说死就死,终于有人崩溃掉了,外围三十余名通神修士已炸了营,一时狼奔豕突,可是却没有任何一人能逃到百丈开外。大气中仿佛藏着一只无形的妖魔,将这些修士剖腹挖心,转眼已横尸一地。

“这,这个……”

也许是恐惧到极处,也会激发潜力,吉隆沸汤一样的脑子里忽地闪现一片清明:“这是十方绝狱撼鬼神法,是惊神恸鬼的大神通!”

此项大神通并无什么声光效果,也不见移山填海之威,然而其中每一分力气,都作用于生灵的恐惧本能之上,以此情绪为扶手,控制对象全身神魂气血,要人生便生,要人死便死。可以这么说,眼下横尸当场的这些修士,十成里倒有九成半是被自己活生生吓死的!

吉隆明白了其中究竟,却对眼前的绝境丝毫无补。相反的,他心中腾起了更深的绝望:“如此主宰他人神魂元气的大神通,起码也是证道长生的真人修为……怎么会?”

生死间有大恐怖,当人彻底绝望之际,也正是那十方绝狱撼鬼神法威能最彰之时。

刹那间吉隆气血倒流,一颗千锤百炼的天魔种核四分五裂。将死之时,他眼前却冒出一团如血的红光,随后就是破空剑啸,倏乎远去。

天魔舍身术。

萧浮云也当真舍得,只这一点,他便比我强!念头已毕,吉隆便永归于黑暗之中。比他更早一步,连昌早已道基崩坏,再无生机。

当那青芒光柱接天连地,闪耀百里之时,余慈正通过鱼龙观察数十里外罗刹教一行人的情况。光柱闪耀的瞬间,他便闷哼一声,袖中照神铜鉴瞬间滚烫,甚至在微微颤动,又有青芒光雾自发散出,与那光柱颜色几乎完全一致,将整个左臂都笼在其中。

“东阳正教那边!”

此时余慈就是傻子也知道,光柱闪耀之地,必然有一件和他的宝镜有极深关系的物件。故而他毫不迟疑,立刻驱动鱼龙前往那个位置。然而青色光柱来得快,去得也快,鱼龙才飞到半途,光柱已经消散,紧接着却是一道血光纵贯天际,化虹而飞,恰好和鱼龙擦肩而过。

灰黯天空下,血光也是非常醒目的目标,别说鱼龙,就是更远处的余慈也能隐约看到。当然,要说清晰,还是鱼龙那边的视角:

“那是……萧浮云?”

惊鸿一瞥之下,余慈看到血光包裹的,正是那位不久前还不可一世的萧浮云。此时他全身都像在燃烧着血色的光焰,猛看上去,倒似已给烧化了一圈儿,然而其周身元气却是反常的狂暴,显然,这是一种短时间内,激发潜力的狠招。

血光飞行速度之快,甚至比鱼龙还要快上三分,一闪念的功夫,便消失在天际,让余慈难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怔了片刻,余慈又驱动鱼龙往前去,不过却是提起了十二万分的小心,数十里路程转眼即过,当那处情形完全呈现在鱼龙眼中时,以余慈的胆色,也不免心头一激。

从高空往下看,有一块隐约可见的圆形区域,乃是纯以人身拼接而来——四十多名修士呈放射状,横尸在此,包括十二名还丹修士,没有一人能逃出百丈开外。

余慈在边倒抽一口凉气,掐指计算,光柱冲天而起时,应该就是变故之初,到如今也不过三五十息时间,若只至萧浮云逃命之初,时间还要砍去大半。更惊人的是,他没有感觉到任何过量的元气震荡,这些修为更在他之上的修士们,便像是被屠宰的猪狗,无声无息,尽数死绝!

只是那凶手,完全不见踪影。

“杀猪屠狗一般斩尽这四十余东阳正教修士,这显然已不是还丹修士的手段。可这不能啊……不是说这剑园之内,还丹修为以上,都要受到剑仙封禁反噬,一个不好,就要身死道消么?”

这也正是剑园盛会,将与会剑修的修为封顶在还丹境界的原因。当然,世上真有不知死活、不顾一切之人,顶着剑仙封禁撞进其中,也不是不可能。但那时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将比还丹修士重上千百倍,真动手时,说不定比还丹修士还要不如。

如此一想,那凶手的身份、修为更是扑朔迷离。

余慈也不浪费时间,思索之时也操控着鱼龙在现场转了上百圈,把几十具死尸的情形尽都看过,又是一口凉气吸进来:几无外力加诸其身,倒像是自己搅乱气血自栽一般,这是什么妖法?

也在此时,余慈心血来潮,忽有极度不妥当的感觉生发出来。这感觉来得莫名其妙,怔了片刻,他蓦地发现问题出在哪里:如此声势的异动,不管是盘皇宗还是罗刹教的修士,竟然都没有任何反应,两宗人马离此也不过三四十里,便是鱼龙速度再快,又能把他们落下多远?

不,不是没有反应,而是刻意抹消了一切反应。

当此念头生发之际,他心头骤寒,毫不犹豫地操控鱼龙,向外便逃,然而还是迟了。地面这四十余具尸身之上,忽有阴灵怨念爆发,转眼汇成一股狞厉凶煞之气,波及方圆十里。

以区区四十余人的数目,怨念如此之强,可以想见濒死之时,遭了怎样的罪过。尤其是死前,今生一切印象深刻的片段尽都回溯,一些共有的记忆更是鲜明灼然,更有灵性,透过余慈放在鱼龙神魂深处的神意星芒,倏乎穿透虚空,便如一方巨印,将其刻印生生烙在余慈神魂之上。

这一瞬间,余慈终于明白了东阳正教修士尽数惨死的缘由,但他宁愿不知道!

那披甲修士临去前埋了一个手段:其所使的十方绝狱撼鬼神法,在击杀了众多修士之后,竟还掩伏于这些人尚未消散的怨念之中,待有外界生机侵入,方才一股作气,爆发出来。

这本是给所有盯梢者准备的,可那盘皇、罗刹二宗修士,似乎早有戒惧之心,未能前来,只有余慈不知根底,恰落入瓮中,由他一人尽数消受,刹那间,余慈便像是再经历了一回众死者的死法,且是有四十倍之巨。

恐惧,无边的恐惧,如同黑夜中的潮水,瞬间将他灭顶。

余慈五官七窍齐齐溅血,如此极端的情绪,瞬间引燃了他全身气血。这不只是神魂层面的冲击,而是涉及到人身最源头的本能,是更玄微的层次,便是化入天龙真形之气,也无法豁免,神魂立遭重创。

一阵恍惚,余慈仅有的灵明忽然发现,他心神不知何时,已退入心内虚空。这也难怪,自从修行玄元根本气法之后,心内虚空已是他道基所在,也是十方绝狱撼鬼神法最终毁伤的目标。此时,心内虚空也在崩毁的边界挣扎,里面明月小湖鱼龙等,扭曲得不成模样。存即生、崩即死,这生死之间,正是无边恐惧的来处。

余慈生机若微烛之光,被恐惧黑潮扑灭,似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就在此时,他的心神变得净澈通透起来。如此变化,来自于一个念头生发:

我是不同的!

生死之间,对别人来说,是大绝望,大恐怖。可对他而言,绝望在何处?恐怖在何处?他十多年剑斩强敌无数,所依靠的,不正是这生死之间一线灵机?那不是生死的麻木,而是对生死的参悟:

生死一翻掌,成毁颠倒颠。何须生恐惧,机缘在其间。

当此明悟升起,泥丸宫忽有灵光照下,余慈便在心内虚空中现身,虽未持剑在手,却有剑意在胸,只一扫,四十余名修士的怨念恐惧,如沸汤沃雪,转眼消融。生死颠倒,正在顷刻之间。

轰隆一声雷鸣,已濒临崩毁的心内虚空轰然重组,有一线灵光,生发开来。

也在此瞬间,远方山区,十位身披重甲的修士正在低空慢慢飞行,领头的那位重甲之上,符纹倏然一亮,随后引出一句话:

“倒是个人杰。”

这喃喃语声回绕在重甲之内,稍稍漏出,便让周围马长老等人心头一跳。宗主大人惜语如金,极端处一年半载都未必会讲一句话,如今可是少见。正惊讶时,他们又听到一声:

“赠你个入土为安吧!”

语音落,披甲修士屈指一弹,一点星芒冲天飞去,倏乎不见。

仅一息时间,百里开外,硬撑不倒,甚至已渐渐醒觉的余慈猛地一震,一点星芒自高空飞掠而下,瞬间没入顶门,正重组的心内虚空之中,似乎千颗星辰齐齐点亮,无可抵御的重压直贯下来,他甚至没来及吭一声,身子已被压入地面数十丈,封在厚厚土层之中,再无声息。

此章字数稍多,算是补亏空。至于欠的那章,今天未必能行,但最迟明天一定搞定……什么?你说利息?呃,这个,鄙人先走一步……

第二百八十三章重组

星芒跨空百里压下,那“入土为安”的强横意念亦随之而来,余慈抵御不能,硬给压在土层之中,一切呼吸代谢尽都停止,便如死人一般,然而他的心神却依旧净澈纯粹,不焦不躁,无畏无惧,驻于心内虚空之中。{ }

此时的心内虚空,早不复当初景致,甚至已算不得“虚空”,只有一团氤氲混沌之气,翻滚不休。至于原来明月山林,小湖鱼龙之属,都化入其中,难见以往形状。

这是之前恐惧黑潮燃烧他神魂元气,冲击心内虚空所致,如今虽说黑潮退去,一时半会儿还是恢复不过来,余慈暂时也没想让它恢复。他很清楚,眼下这片混沌之气,即使比恐惧黑潮袭来时还要混乱,却有勃勃生机含蕴其中,有所孕育。

于生死之间妙悟生死之机,祛生死之大恐惧,余慈此时已经是进入了传说中“神而明之”的境界,以前所未能明白的玄妙事理,此时焕然光照,一通百通:

“借天龙真形之气凝成心象,果然还有致命破绽。”

凭借外力,终非正道。若真是由他本人妙悟成象,与他形神混化,就不应受惑于那十方绝狱撼鬼神法。以前是天龙真形之气太过强烈,又有许多神妙,将破绽遮蔽,如今面对真正的大能,这类问题就一下子凸显出来,险些将他扯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现在明白,却也不迟。”

余慈心头灵光焕然,已是胸有成竹:“之前是我想岔了,凝成心象说难是难,说易也易,想那大道至简,我等修士,但惟精惟一而已,妙悟生死之机,只此一条,足够代表我十余年修行之精要,与形神契合,我便以此为根基,重塑心象,再造虚空!”

这些道理说来简单,但若不是他在离尘宗修行数月,受朱老先生耳提面命,渐谙玄理,也不会想得这般明澈通透。但在他要将心内虚空重组成形之际,又有一个念头跳出来:

“唔,等等,说到朱老先……我还漏了什么!”

余慈现在神而明之的状态甚是可贵,非但能明白许多道理,解除疑难,还有更玄妙的灵觉,时时闪烁,一旦有所领悟,便自然会附以玄理,使之骨肉丰满。不过瞬息之间,那个模糊的念头就清晰起来:

“生死之机是我千锤百炼而来,实实在在,以之为笔锋,统合掌控体内亿万气机,摹画心象也恰如其分,可这摹画之法理,还是太过深奥。我以粗略的阴阳三际结构,再引天龙真形之气,侥幸成功,却是道基不固,这正是因为我见理不明,妄走捷径所致,若我肯潜心苦读玄门经籍,参悟玄理,期以三年五载,未必就会如此。

“话又说回来,我入道较迟,在玄理一项上天然就有弱势,几位长辈使我在实证部修行,想来也是有此看法。这样,要与我形神根基相合,摹画心象,便要从最实证不虚处着手。何为实证不虚?自然是我最稳定者、最擅长者、最可恃者……呵,我明白了!”

原来如此!

此念萌生,便有千百灵光迸发,一声雷响,混沌云气便轰然开辟,便如盘古开天,清浊分判,灵性孕育,万物生发,虽是简而略之,也依稀有些开天辟地的气象,一方虚空转眼成就,只是其中空荡荡、灰蒙蒙,尽是一片死寂。

余慈心神清明,丝毫不以为怪。玄元根本气法运起,自有神意运化为手,那生死妙悟之机俨然为笔为墨,在虚空中抹画。笔法曲折,先书了一个“静”字。

这是清心咒,是最简单基础的符箓。可无论是怎么简单的符箓,都是汇聚神魂元气所书,余慈周身气血神魂便是一凝。然而此符实在不足以统驭余慈形神,晃了晃便又散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