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10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慈倒还没弄清楚极祖的想法,倒是觉得,此时此刻的手段,才真正体现出极祖的威能。

就算不是亲身至此,而是通过谢康令发动,神通依旧可怖。

尤其是放开了对周边虚空的管控,甚至弃了华阳魔矛不用,单凭拳头轰来,酥麻的感觉,透过法则脉络传导,竟然从亿万里开外,直传到拦海山余慈本体所在。

极祖此人,真的是可以撼动真界的绝代强者,至少在余慈的感觉里,就是与陆沉相比,恐怕也差不了太多。

他突然想到,为何陆沉不喜外物,只用拳头——只要对天地法则体系掌握到了类似的程度,这恐怕是最无滞累,最为自如的神通手段。

正感慨之时,忽有所感,回头看去,屋门开启,羽清玄依旧是男装打扮,缓步进来。不知何时,羽清玄出关了,或是被战斗的余波惊醒。冰雪魔宫与蕊珠宫的恩怨由来已久,两边精擅的法则脉络也有相似之处,比较敏感也很正常。

“羽宫主。”

“是极祖吧……要小心。”

“这是自然。”

余慈咧了咧嘴,突然发现自家的牙龈都有发麻的迹象。

极祖之威,已经透过虚空,影响他到形骸神魂的根基。这可不只是威能强弱的问题,而是是否触及根本的问题。

羽清玄眉头微蹙,余慈当局者迷,还没有看清极祖的盘算,可她却是看明白了。

极祖的神通法力,就是在“超拔”这一条基本法则脉络上做文章。

通过对天地法则体系的冲击,测试余慈与法则体系的联系、韧度,顺势再感知其道基的性质。

坦白讲,余慈表现的并不是太好,没过经过大小三灾,在“道基”一项上终究还有欠缺。

不是不稳固,而是太过稳固;不是不完美,而是太过完美。

余慈的道基应该是在一个近乎封闭的体系中搭建而成的,羽清玄也不知道他怎么渡过的天劫,仔细想想,或许是早早就练就了“自辟天地”无上神通的缘故,与天地法则意志的“妥协方式”,未免就太强硬了些。

其道基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美自洽的结构,几乎没有给“妥协”留出空间。

看起来很完美,但在修行路上,这是不现实的。

除了剑修,谁也不能这么玩儿,而就算是剑修,也不会去搭建这么一个复杂的道基结构。

如此一来,在境界突破时,往往就会出现“大破大立、不破不立”的凶险局面,道基需要用近乎“重塑”的方式,来完成“天人妥协”,否则必将寸步难行。

这一麻烦还比较远,现在的问题是,余慈道基的结构完美、硬度足够,但韧度相对缺乏,是很要命的。

天人相搏,不只是对抗和妥协,还有极精微的一些微妙之处,没有经历过,说什么都没意义。余慈不具备类似的经验,在遭遇敌人和天地法则意志的针对时,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反应。

极祖真不愧是魔门第一等的强者,这么快就发现余慈的缺限,由这条脉络再往上推,不知还有会多少破绽可供利用。

羽清玄沉吟片刻,贴近余慈耳畔,用尽量平直明白的语言,给余慈解释当前面临的危机。

这种事关道基的问题,当真是最最紧要私密,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余慈听了,也是皱眉头。

他自家清楚自家事,除了“自辟天地”的影响外,十方慈光佛的誓愿,也形成了牢锁,封住了上升之路,挡住了天人交流,这确实是个麻烦。

至于道基缺乏“妥协”空间,他倒不是特别担心,毕竟他轰破长生关时,所遭遇的劫数,远远超过步虚入长生的极限,而且他的部分道基,其实是与“心内虚空”交融在一起,复杂程度,远超他人想象。

这一点,外人是很难感受到的。

不过再这么下去,真的要被极祖掀了盖子,必须要做出应对。

羽清玄再次表示,出手相助,余慈也还是那个理由:“还不知道诸阳在何处呢,北地的乱子,他未必就在意……真被其趁虚而入,麻烦远超此时。”

对极祖的手段,余慈也是叹为观止,由于距离的原因,两人间的对战,远称不上激烈,更像是在下棋,你一手、我一手,各有思考应对的时间。

如果现在是近身,只凭余慈,真的没有半点儿机会。

现在么,则还有一拼之力。

极祖能揪着弱点打,我就不成吗?

极祖本身的弱点……其实就是魔门体系的经典缺限,就堂堂正正的摆在眼前,就看人有没有能耐,突破其层层防御去撼动。

目前而言,余慈撼动不了。

不过,毕竟极祖也没有亲身过来,他也在通过谢康令,发挥神通。

相对而言,谢康令的破绽就要大多了,而且,与极祖的破绽高度重合,这就给了人下手的空间。

刚刚连续三击,余慈已经将此破绽之外的防御,撕开了一道口子,但一直没有真正去击破。

现在,思路整理得差不多了,也是刚刚从他与上清体系、杨朱之间的共鸣中得来的灵感。

现阶段,在他还没有彻底掌握上清体系之前,最合适的结合点,就是这个了……

心内虚空,承启天,云楼树,已经丰茂浓荫的树冠上,一片树叶落下。犹在半空,已经呈半虚化状态,通过法则脉络,一个虚空跳转,借杨朱之力,投送到那片外域星空之中。

也就是他和杨朱都有虚空挪移之能,才能做得这般毫无烟火气。

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折损。

云楼树叶在朦朦的光晕中,呈现在杨朱和谢康令眼前,分明有道韵相随,在域外虚空中,泠泠然鸣响,丝毫不因空气的稀薄而有所窒碍,因为道韵本就是直接鸣在人心之中。

“呵,果然名不虚传!”

极祖也不由得表示了惊叹,毕竟据他所知,过去数劫,世间玄门,能随时动用“真文道韵”这种力量的人物,只有精擅“金科玉律”无上神通的八景宫萧圣人一人而已。

如今,却又多了一位渊虚天君。

云楼树叶上,条理分明的叶脉,便随着道韵延展开来。

这个过程也不是太快,但杨朱也好,谢康令也好,魔潮中的亿万天魔也好,均受道韵威压所制,一时动弹不得。

其实,谢康令是有强行突破的能耐的。可在这一刻,玄门道韵灵性对魔门体系的影响,使得他体内有了些“不应有”的变化,不得不进行调理,最终还是错过了机会。

云楼树叶本身的形质已经模糊,光线交错间,却是铺开了一幅图画,半虚半实——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幽暗的域外星空中抹了几下,抹掉了亘古不变的颜色,使得人们的视线可以穿透阻碍,一睹其后的神妙之境。

那是道境!

奇山云海,道境天宫,仙真往来,但这些景致,只是一掠而过,模糊的动态影像定下的时候,视界中只剩下一个人影,正徐徐起身,似乎是刚刚听完讲道,犹在深思,相对于那些仙真,完全不起眼,

然而这位,一边整理道袍,一边几个迈步,竟然直接从半虚妄的道境中、从只一个“窗口”的虚空后走出来!

其实,那是道境的影像在延伸,可没有哪个人再去关注了。

谢康令和杨朱都定定地看着,为这一位突然出现的人物而困惑。

其人面如满月,颔下留须,看上去也算年轻,头上半秃,所剩不多的头发扎了个道髻,打理得倒也干净,双手都拢在袖中,身形微微佝偻,时刻都是谨慎恭敬的模样。

杨朱观其行步,莫名便有特殊感觉。

“古之擅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道经之上,细细言之。

不过,也不用背道经,杨朱年轻时,曾到上清宗拜访,分明见过类似的形象,

正因为知道,所以愣住。

当年他所见人的形象,乃是某代上清掌教亲笔所画,就悬挂在祖师堂里,受香火供奉。

葛……葛祖师?

天哪!

在他侧前方,谢康令也是怔住……真的怔住。没有极祖的授意,也没有任何虚假伪饰,这个已经被彻底魔染的绝代天骄,就那么怔怔地看着眼前温和静默的道人,化为了一尊雕塑。

可就在“雕塑”的心中,咚的一声响!



第一百四十四章绝妙理由大宗气魄(上)

余慈静静看着正发生的这一幕。

从“道境”中步出的,正是上清宗除开派祖师以外,最重要的一位人物:

葛祖师。

当然,这不是葛祖师亲身到此,而只是有上清体系以来,漫长时光长河中的一道剪影,也是体系无上荣光的刻印。

理论上,掌握了上清体系,在与千千万万上清修士执念、情绪共鸣之时,余慈就等于是收集了所有相关人员的信息,还有相关的记忆片断,彼此参照之下,从中余慈可以拼合出任何一位的身影。

而实际上,想从执念、情绪、记忆中逆推出每个人的音容笑貌,是不可能做到的。执念有强有弱,情绪有高有低,记忆有整有缺,这里面绝大部分修士,便是一时之杰,也在时光长河的冲刷下,逐渐黯淡、消失。

连身影都拼不出来,遑论神通法力。

只是,终究还是有例外的,终究还有那么几位,因其个性、因其修为、因其成就,真正在上清体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比如葛祖。

“万古云霄”以后,上清中人谁不知葛祖?

葛祖本人合道而去,在世间的痕迹倒也寥寥,可这位前辈祖师,却是给予了上清乃至玄门体系最无可辩驳的根本法理依据,可谓是奠基式的人物,也是真真切切地活在了无数上清修士的记忆里。

就算如今上清体系几近崩溃,数百年时光长河无情冲刷、异化,葛祖在体系中的印记依旧清晰、深刻。

通过情绪层次的共鸣,余慈几乎没费什么力量,就通过千万人的记忆拼接,将这位前辈祖师“请”了出来,并用《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进一步描画,最终成像。

他承认,极祖针对“超拔”脉络的攻击,确实是切中要害。只是,余慈如今已经勾连了上清体系,这个体系从来不是以主控修士的修为定高低,而是以特殊的结构形式,对玄门真义做出阐发。

在这一点上,又有谁会比葛祖师更有资格?

当葛祖身影“迈出道境”,虚实转换,便与上清体系之间,殷殷共鸣。

这种共鸣,更多还是法理上的,没有真正触及实质性的层面。

也就是说,这一尊葛祖法相,只是一道虚影。

可就是这道虚影,明明白白架起了“境界”,使仍然处在支离破碎阶段的上清体系,现出了基本轮廓,其中物性、法理交融,几至圆满。

余慈便在这体系之中,隐去了自己的破绽。

这就是上清体系对他的另一桩现实意义所在:只要在体系之中,依循法度,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遮掩境界层次上的缺限。

当然,也就是遮掩而已。

目前前对余慈而言,最重要的是,谢康令的反应程度,还要在他估计之上。

从杨朱处,余慈得知,葛祖之于谢康令,是有特殊感情、特殊意义的。

早年极祖布局北地,从谢康令身上下手,就是将其与葛祖相提并论,引为绝代天骄。内心高傲的谢康令明知这不是一个合理的比法,却难以开口,只能力求精进,最终诱发了那一代紫微帝御的魔念,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这一点看,谢康令真的曾以葛祖自诩,至少是以葛祖为目标的。

其实,自葛祖以后,哪一位上清弟子心中,没有这份向往?

某种意义上,谢康令的想法,便是千千万万上清弟子的共鸣之音。

如今,谢康令已遭魔染,灵昧沉沦。

可是,葛祖虚影的出现,仿佛是携来了上清宗最昌盛年代的恢宏大势,替代了当前残缺破碎的体系结构,并且,将谢康令包容进来。

就算极祖数百年来层层魔染异化,但他也不能否认,从小生在上清、长在上清,因上清而荣,为上清而死的谢康令,每一寸形骸神魂,都深烙了上清的印记。尤其是为了日后夺取上清三十六天,他在魔染中还主动保留、禁锢了一些。

就是这么一些缓手,此时此刻,将局势瞬间推向了失控的境地。

葛祖依旧拢着两手,慢悠悠前行。

两边对视……其实也不是对视,只是谢康令看似空洞的目光落在葛祖身上。

至于葛祖,本来就是时间长河中的一道剪影,甚至是由千千万万上清修士的记忆拼接起来的,核心特质或许未变,但相关环境、事件颇有似是而非的地方。

也许余慈可以赋予他神通法力,但不是此刻,也无需此刻。

他只是缓步而行,没有“道化天真难为喻,万古云霄一羽毛”的无上神通威煞,也没有关注眼前发呆的谢康令,就像是一个刚刚听了道尊讲课,静静沉思的普通仙真,沿着既定的路线走过去。

从谢康令身体中央走过去。

冻寂魔国没有起到任何阻碍的作用。

谢康令身高九尺,高拔俊逸;

葛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