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服务-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严刚才说的是“对峙一段时间”,一段时间之后呢?是不是一段时间之后,成都就守不住了呢?没想到就连手下大将都不看好益州的形势,这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法正回到家中,立即将自己的详细计划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心腹手下,让他抓紧时间亲自送到陈旭手上。并且一定要向陈旭说明,鉴于时间紧迫,他只好先按照计划上行事,请陈旭不要怪罪。

紧接着,他又叫来了几名心腹,向他们下达了命令。

几天之后,成都城内谣言四起。

“听说了没有?剑阁的黄权、庞羲眼见成都快守不住了,已经向陈旭军投降了。”

“老兄你这是从哪听到的?这是谣言,绝对是谣言!我告诉你,黄将军、庞将军根本没有投降,而是梓潼的守将张任、雷铜投降了。他们正率领大军与陈旭军里应外合,攻打剑阁。”

“一派胡言!”一名西川本土人士大声呵斥,“张任将军是咱们西川人,怎么可能投降?依我看,投降的一定是黄权、庞羲这些东州的外来官员。”

“什么?你再说一遍?”之前那人揪住西川人问道:“我们东州人怎么了?就算我们是外来的,也在这里住了至少十几年,也算得上是益州人了。难道我们东州人,就一定会投降?”

两人吵了起来,引起了周围人的围观。

一个文士模样的人站出来劝架,“两位都不要吵了,什么东州人,西川人?我看都是上面那些官员,为了争权夺利才故意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咱们都是普通老百姓,乡里乡亲的,有啥子可吵的?”

另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也劝道,“这位先生说得有理,不愧是读书人。俺听巴郡那边过来的亲戚说了,陈将军来到益州,要实施一种新政策,让俺们东州人和西川人平等自治,从此再也不仇视对方,要建立和谐美好的益州。”

人群中的几个人纷纷附和,“是啊,说得对,陈将军真是咱益州的救世主。咱们益州虽然富庶,可那是官员富庶,咱们老百姓还不是那个样子?

陈将军可不一样,他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从来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压迫。依我看,咱们还是打开城门,迎接陈将军到来比较好。”

几个人这么一带头,争论的内容很快就转变成了是刘璋的政策好,还是即将统治益州的陈旭的政策好。众人言谈之间,都已经默认了陈旭即将入主益州的事实。

这样的情景,不断地在成都城内,以及成都周边的城市上演。陈旭入主益州,让益州更加富庶、美好、和谐的论调,向益州个地传播。

这种论调的起、传播者,自然是法正和他的心腹。目的就是扰乱益州,让陈旭大军能够更加顺利地攻入成都,成为益州的统治者。

法正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陈旭能够和平地夺取益州,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他是土生土长的益州人,为益州谋取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谣言在慢慢酵,益州已经开始混乱起来。

第二百五十八章 究竟是谁谋反了?

益州彻底乱了。

陈旭收到法正的书信后,立即同意了他的计划,并且还派了一个御坂妹妹跟着回去,随时和他保持联络,向自己汇报成都城内的情况。

他还通过御坂,向远在剑阁的张辽、李靖做出了指示:让他们想办法通知还停留在剑阁的张松,根据情况传播各种谣言,动摇剑阁守军的军心。

此时,陈旭再度改变了计划。

益州已经发生了动乱,进攻成都倒也不急。现在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等到张松、法正通过谣言,让益州内部出现分裂。到那个时候,他再以平息益州动乱为由,迅速接管益州。

也可以趁着益州动乱的时候,将那些显怀不满、鼠首两端的世家大族一网打尽,为以后统治益州彻底扫清障碍。

益州之事已经不需要陈旭太过操心,他现在最为关心的是,怎么样才能够劝说严颜归降。

严颜当人命人打开了城门,却没有投降,而是独自进入大牢,以战败者的身份等候陈旭的处置。

陈旭亲自去劝降了几次,奈何他始终不肯投降,这让他很沮丧。里,就连张飞都能劝降严颜,为什么到了自己这里,就不行了呢?

无可奈何之下,他用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将整个江州、巴郡亟待处理的政务、公文全部搬进了严颜所住的牢房。

“严老将军,既然你不肯投降,那你还是刘璋任命的巴郡太守。我还没有占据益州,也无法任命巴郡太守。所以呢,这些江州、巴郡的公务,理当由你来处理。”

说完,陈旭转身离开了牢房。

严颜对陈旭的做法嗤之以鼻,怎么着?软的不行来硬的,硬的也不行,改成耍赖皮了?这种毫无道理、狗屁不通的说法,跟小孩子有什么区别?

一天过去了,严颜没有任何动作。

两天过去了,没处理的公务变得更多了,严颜的眉头皱了起来。

几天时间又过去了,牢房内的公文已经堆积如山,严颜终于按捺不住了。积压了这么多公务不处理,再过一段时间,整个巴郡说不定就乱套了。

“来人,拿笔来,老夫要处理公务。年纪不大,鬼心眼啷个那么多。”

牢头跑了过来,“老将军,您能不能回府衙处理公务?那里还有很多,我们几个狱卒还要看管犯人,实在抽不出人手去搬运啊。”

严颜脸色一黑,“哼,那就劳烦你们帮老夫,把这里的公文搬回府衙。”

牢头满脸堆欢,“哎,好好好,小的这就派人帮您搬过去。”

陈旭收到严颜返回府衙处理公务的报告后,心中暗自得意:钟繇那个倔老头我都能解决,严老头还不是一样被解决了?更何况,严老头比起钟繇来,真是好对付多了。

……

梓潼。

大将张任拿着手里面三份命令,被彻底搞蒙了。

这是什么意思?

一份命令让他迅速率军返回成都支援;另一份命令让他原地待命,不可轻举妄动;还有一份命令,让他火速领兵赶往剑阁,防止黄权、庞羲发动叛乱,放陈旭大军入关。

他拿着三份命令思索了一阵,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第一份命令很简单,是一个已经被证实的消息:陈旭大军出现在巴郡境内,已经攻克了江州,成都危在旦夕,所以需要他率军支援。

第二份命令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其中一个意思攻入巴郡、占据江州的只是小股部队,不足以对成都产生威胁,主公刘璋已经调集了附近的军队前往剿灭。

另一个意思,就然张任感到有些寒心了。主公应该是听信了谣言,对他的忠诚产生了怀疑。想要借这道命令,试探自己是否叛变。

第三份命令没啥好说的。主公不仅怀疑他的忠诚度,同时也怀疑黄权、庞羲是否忠诚。

这三份命令传来的时间,仅仅相隔了两三天的时间。张任收到第一份命令开拔后还不到一天,就收到了第二份命令。当他接受第二份命令,带兵返回梓潼的时候,又收到了第三份命令。

由此可见,刘璋已经完全慌了手脚,以命令的形式表达了他对张任、黄权、庞羲等人的不信任。

张任不禁想到,他收到了这样的命令。那么远在剑阁前线的黄权、庞羲呢?他们二人是不是也收到了同样的命令?唯一不同的是,提放叛变的对象变成了自己?

他还真的猜对了,黄权、庞羲二人此时也在对着三份完全不同的命令发呆。

他们对于刘璋是否信任倒不在意。只要手上有兵权,以刘璋的个性、能力,不仅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还要给予他们高官厚禄,笼络以他们为首的东州官员。

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成都的情况到底怎样了?

陈旭的大军,是否真的攻入了巴郡,占据了江州,进而对成都产生了威胁。他们的钱财、田地、商铺全部都在成都,一旦成都被攻陷,这些东西可能就不再属于他们。

张松看着两人,眼珠滴溜溜地直转。

“两位将军,咱们必须要回去啊。成都可是咱们的根本所在,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剑阁乃是天险,只要留下几员将领和一部分士卒,就能够抵挡住关外的敌人。”

黄权迟疑道:“可是主公的意思是……”

张松再次劝说:“将军,有句话说得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留守成都的都是一些算腐的文人,又哪里懂得军事?成都城不容有失,还需要两位将军前去镇守。”

庞羲赞同道:“不错,张别驾说得很对。剑阁天险,敌人根本不可能突破。反而是成都,我着实是放心不下。老黄,咱们还是率兵支援成都吧。”

黄权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率军驰援成都。

两人的部队日夜兼程,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就赶到了前往成都的必经之地——梓潼。

张任收到消息后,立即点齐了兵马,率军将黄权、庞羲的部队拦了下来。

“黄权、庞羲,你们镇守剑阁,却带兵来到梓潼,难道是想造反么?众将士听着,张某已经收到消息,黄权、庞羲二人已经秘密投降了陈旭,你们速速放下武器,万万不可追随叛逆,免得祸及家人!”

黄权立即反驳:“张任,我们接到主公的命令,火速支援成都。你却拦截在此,莫不是真如主公命令上所说,已经暗中投降陈旭了么?”

两方将领各执一词,均说自己接到了主公的命令,要带兵镇压对方的反叛行动。

两方士卒彻底愣住了,究竟是谁谋反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们果然谋反了

梓潼城外。

张任与黄权、庞羲相互对峙,谁都不肯让一步。

尽管他们相互指责对方为叛逆,但是都保持着克制,谁也没有率先发动攻击。

即便是黄权拿出了刘璋命他们驰援成都的命令,张任依旧以没有接到放行的命令为由,拒绝让他们通过梓潼。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他们真的是叛逆,岂不是纵虎归山?

第一天,双方在对峙中渡过。

接下来的几天里,黄权又多次请张任出城叙话,想要让张任放他们通过。他的请求,无一例外地被张任拒绝了。

不过张任并非不知变通之人,他告诉黄权,已经向成都的主公禀告了此事。只要主公同意他们返回成都,他绝对会立即放行,并且还会当面向黄权、庞羲赔礼道歉。

黄权、庞羲虽然担心成都的情况,却对固执地张任无可奈何。他们如果强行通过,极有可能被政敌抓住机会,扣上投敌反叛的罪名。

于此同时,仍旧驻留在剑阁的张松,多次利用使者的身份,将庞德、马岱,以及十数名精锐士卒,通过吊篮放接进了剑阁。紧接着,他又宴请了剩余的守城将领,将他们全部控制起来。

张松看着被绑起来的守将,极力劝说他们投降。

“各位,益州已经守不住了。黄权、庞羲已经放弃了剑阁,返回成都转移他们的财产去了。你们守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早日投降吧。”

“张松,你这个叛逆之人,我等誓死不降!”一个将领怒斥道。

剩余的将领中,只有两个人附和,其余人都沉默不语,显然是在考虑是否要投降。

张松命人将那不肯投降的人砍了,继续劝说:“我实话告诉你们,陈将军的大军已经逼近成都。就连成都城内,都有着许多的内应。只要陈将军一声令下,成都举手可破。

你们想要陪刘璋殉葬不要紧,但是总要为自己的家人、孩子想想。他们要是失去了依靠,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下去?”

几名将领眼神闪烁,明显动摇了。

张松继续说道:“咱们活着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大家投降了,不过是重新换了一个主公而已,生活还不是照样能过下去?

再者说了,连巴郡的严老将军都已经开城投降了。咱们这些小小官员、将领,向陈将军投降又算得了什么?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我、我投降。”一名将领说道。

“老子还没有活够,投降就投降。”另一名将领也投降了。

在两人的带头下,剩下的将领纷纷投降,表示今后会效忠陈旭。

在他们的配合下,马岱、庞德顺利接管了剑阁的军队,立即下令清除堵住城门的巨石,放大军入关。

两天后,陈旭收到了御坂传来的消息:剑阁守将全部投降,张辽、李靖已经率领大军杀向成都。

陈旭惬意地伸了个懒腰,“谦信、玲绮,迅速整备军队,大军明天清晨开拔,与张辽、李靖共同夹击成都!”

“是,主公!”

两人立即兴奋起来,迅速跑向军营,开始有条不紊地整备军队,做好大军开拔的准备工作。

陈旭找到正在处理公务的严颜,“严老将军,江州和巴郡的事情,就拜托你了。你尽管放心,我会尽量减少杀戮,保证不伤害刘璋的性命。”

严颜眼神黯淡,“唉,益州终于要落入你的手里了么?也罢,只要你能保证百姓不受战乱之苦,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