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陛下,他曾在贞观时担任过一名主薄。”碧儿哆嗦地说。其实关心则乱,原来没有那么害怕的,有可能关系到她一生的前途,所以害怕了。

“倒也是一个良人家出身的。”

这是废话,能在太子身边伺服的宫女,除了上官婉儿是李威点名来的,那一个不是良人家出身的!

碧儿不敢作声。

李治想了一下,冲武则天说道:“改天追她祖父一个宣议郎如何?”

也就是一个从七品下阶的文散官。

武则天道:“有些低了。”

“那么皇后你的意思呢?”

这一句对答,李威心亮得就象明镜一样,别瞎猜了,尽管父亲心里面是有“三国”的打算,可对母亲的话还是很听从的,如果自己盲目协助父亲,与母亲为敌,等着好受吧。

“就来个通直郎吧。”

“从六品下阶,倒也不过。碧儿,我听说你还有一个父亲,另外还有两个哥哥。”

“是,陛下。”因为吓得,都忘记了谢恩。

李治反而有些高兴,总的来说,他性格偏于阴柔,碧儿这样子,倒合了他胃口。于是又说道:“改天我来想一想,也授他们一个官职吧。”

“奴婢那敢,”碧儿说着,眼睛瞟着李威,她一家封官是好事,可那个奶糖作坊怎么办?所以呢,人与人不同的,小丫头到现在还在替李威考虑。这样的小萝莉,任凭杨敏或者其他少女,如何夺走她在李威心中的位置?

李威挤了一眼眼色,那意思快同意吧。

一个破作坊,虽然能赚一些钱,这些钱对他来说也很重要。可只要他稳坐在太子位置上,还是能找到人手接管的,真不行,让老狄与老魏帮一下忙。可眼前的机会却是难得的。

并且父亲不是升官,一个从六品的文散官,或者更低的官员,值得父母亲过问么?这是为碧儿谋一个好出身,不然出身太寒,以后伺候自己少了名份。

可碧儿平时精灵古怪,这时候却愣住了。

挤一下眼睛,挤两下眼睛,挤三下眼睛,挤十下眼睛。

武则天终于道:“弘儿,你贼眉鼠眼的做嘛?”

“母后,儿臣眼里刮了一些灰沙。”

“哼!这一次大病了一场,听说得了失魂症,却不成想学会了小聪明。”

“母后,儿臣冤枉,儿臣很老实的。”难得糊涂吗,咱装傻卖疯还不成么?

“碧儿,你很好,先下去坐吧,你的家人不用你操心了。还有那个铺子,商家的事少沾为妙。”

李威更是心中诽谤,咱那个外祖父岂不是一个大商人,正是因为捐款,才得到的好处。唉,这个碧儿这时候为什么不开窍呢。碧儿蒙蒙地来到下首坐下。

李治这才问话:“弘儿,你前些天大病了一场?”

“也没有什么病,只是孩儿在终南山被刺客追得很危险,几名侍卫就在儿臣面前被贼人射杀,儿臣受了惊吓,夜晚睡觉总是恶梦连连,于是内宫里的人担心,请来了御医与咒禁师还有高僧为儿臣作法。”现在气色很好,一问准得麻烦,于是一路上早就想好了借口。

“哼,那么我再问你,为什么侍卫会找贺兰敏之的麻烦,难道我不在京城,侍卫胆子也大了?别要告诉我,你没有在中间掺合。”

知道就知道吧,李威从容答道:“父皇,儿臣是有责任的。”

“嗯,”李治很惊讶,这么老实?

“有可能父皇想的事情远大,儿臣不及,所以圣旨一直没有到达西京,于是儿臣私自作主,赏了一些牺牲的侍卫家属,一些侍卫感动了,再加上他们自感失责,于是自发地组织起来。有可能是儿臣引的头,但事后却与儿臣无关了。”

“你推得倒干净。那么我再问你,那个太子耒是怎么回事?”

问话很有水平的,一下子岔开,容易使人料想不到,反而会出错,就会答错。

这件事李威也很头痛,将想好的借口说了出来,道:“父皇,因为西京灾民太多了,我出去一趟,景象让儿臣目不忍睹。儿臣有些急,胡想着办法,可是渭水很浅,运粮的事终是无解。于是便翻看了一些农书,特别象《齐民要术》,里面有一些农事方面的记载。那天儿臣亲耕,看到那个耒耜有些笨拙,脑海里就在想如何省力。就出现了这个新耒耜。不过儿臣也不知道好坏,还特地请了工匠将它制出来,当场做了试验。其他官员皆说好,特别是农官,戴相公他们作了主张,全国推广了。”

这样一回答,就不妖异了。

他还来个滴水不漏,特别李威端坐在哪里,气都不喘一下,李治气着了。还真不急了,主要害怕李治与武则天发觉他是另外一个人,只要这一点没有察觉,什么都不害怕。李治又问道:“那我再问你,月儿出事了,你作为大哥,救她是应当的,可为什么张扬开来,月儿以后的名声怎么办?”

“启禀父皇,儿臣是考虑没有周全。可是贺兰敏之丧心病狂,都敢在终南山派出刺客刺杀儿臣灭口,他府上的仆役更多。儿臣也害怕万一,不但儿臣怕,当时儿臣要营救,侍卫队长朱青都不顾仪礼,将儿臣抱住,不让儿臣前往,正是担心贺兰敏之能公开杀人。”

“结果呢,他没有公开杀人,倒是你公开杀人了。再说,已经救下了月儿,为什么要阉,阉割他?”

“耶耶,你为什么要帮着那个贺兰敏之说话,他是坏人,要扒我衣服,”李令月不乐意了,揪着李治的胡子,往下拨。

“哎哟哟,快放下,揪着痛。”

李威又抹了一把汗,同样是子女,反差不能这么大吧。

“耶耶,贺兰敏之是坏人,大哥是好人。”

“好,大哥是好人,你放下来,我只是与你大哥说说话。”

“月儿,不得胡闹,”武则天喝道。虽然她也喜欢李令月,可说来奇怪,几个子女都害怕这个母亲,李令月只是好点,也不能脱俗。这才放下来。

李治又说道:“这段时间你对我耍了不少的小花招,是你自己儿想出来的,还是那一个人教你的?”

“没有啊,儿臣对父母孝顺,指天可表,更没有那一个教儿臣,”但他话还没有落音,就看到漂亮的老武对他挤眼睛。

挤一下眼睛,挤两下眼睛,挤三下眼睛,挤十下眼睛。这是欺负李治眼睛不好使唤的,尽情挤。

母亲这是什么意思哉?轮到他不明白了。

“到现在你还在欺骗我!来人哪,拉开幕帘。”

“喏!”旁边的太监将他们座位后面的幕布拉开,里面坐着三个人。

姚元崇与西门翀正在大眼瞪小眼,魏元忠好一点,老神在在,闭着眼睛,坐在哪里,就象一尊菩萨。

第七十八章拒监国吃豆腐

三人在李威进来时,已经让李治下了命令,不准开口。

他们也不能象李威,或者武则天,挤眼色也未必能会意,就是会意,旁边还站着好几位亲近的太监,敢挤眉弄眼?

但姚元崇心中很不服气,我们出了一些主意,又怎的,当初你还不是一样,从这条道路走过来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什么祥瑞都弄出来了。

魏元忠却看到更多东西,倒不是出了主意,主要是儿子大了,名声大了,李治烦恼的。贺兰敏之事件在中间只是一小部分。说不定以后为了平衡,会放更多权利给皇后,皇后权利重了,又会再次放权给太子。这样弄来弄去的,不是很妙啊。

三人在想着心思,李威也在脑海急转着。

不是很急,只要他们认为自己是他们儿子,就可以慢慢来。

将狄仁杰以前说的话回想了一下,又与现在的李治武则天谈吐表现印证一番。心中计算着,得罪母亲,后果会很严重的。就是相帮父亲分化母亲也不行,看到形势了,父亲权利很大,是孙悟空,但母亲的缠绕指柔,却是如来佛的五根手指头,死死地克住了父亲。

得罪父亲也不行的,别说父亲仁爱的啥,想想李承乾、杨勇、李建成,自己那个祖父与太祖父,或者杨坚,心胸未必比父亲差。

但也有一个底限,父亲多半是贪恋他屁股下的椅子,所以才将羽林军中与自己走得亲近的一些将领,利用升迁的办法调走。只要不触犯他的帝位,应当能包容的。母亲就复杂了,自己也琢磨不到她的底线。

想到这里,有了主见。

站了起来,从容不迫地说道:“父皇,母后,儿臣自年幼时就身患疾病,身体不大好儿,让双亲操心了。你们离开西京后,出宫看了看,淋了一场雨,于是大病了一场。这一次让儿臣九死一生,侥幸生还,可烧坏了脑子,许多事儿都忘记了。唯独没有忘记的是儿臣小时候重病时,父亲母亲焦急的样子。后来又听到碧儿提醒,说起儿臣的种种,儿臣为以前所做的事,感到很后悔。”

悄悄地留意了一下老武,见到母亲听得很入神,知道多少管用了!继续说道:“所以儿臣反思了一下,从书中,又从一些侍卫中讨来几种锻炼身体的法门。并且私自做主,将名字改掉,改成了李威,父皇恕罪。”

李治又气着了,你将老子替你取的名字居然敢改掉,还让我恕罪?

李威却不急,继续说:“这是表示以后洗心革面,做一个让父皇母后,不再担心的子女。威,是儿臣也想自己身体好一点。”

连李弘半点想法都没有得到,干嘛要用他的名字?

“可是儿臣做得不好,接连再三的事发生。其实刚才儿臣进殿后,心中一惊一喜,喜的是母亲大人越来越年青,就象儿臣的姐姐一样。”

“弘儿,胡闹!”武则天笑骂起来。

“是的,母亲,儿臣不夸张的,你看,你的皮肤比儿臣还要好,”说着将武则天的手拿了起来,在上面抚摸着。这个动作不过份,毕竟是李威的母亲,总比李令月在武则天怀里撒娇好。再说唐朝风气还是很开放的,没有那么多忌讳。

说起来武则天岁数其实很大了,可是保养得当,这双手雪白细嫩,摸上去感觉很好,让李威不由地想到,我这算不算吃豆腐呢?

唉,不算的,我是儿子嘛。

“去!”武则天在他头上敲了一下,脸上却不生气,反而笑意更浓。

那个女人不爱别人夸她美丽的?这一招对付女子,灵验得很。

不过李威在打着小算盘,以后这个母亲不知道如何相处,但今天肯定是相帮自己的,不然都不会向自己一个劲的使眼色。

现在的局面是自己、小妹、母亲VS父亲,胜算很大。

越想心境越清醒,又徐徐说道:“可看到父皇,儿臣还是很担心,儿臣不孝,让父皇失望,心中很惭愧。父皇,以后不要让儿臣再监国了,省得儿臣做得不好,让父皇烦恼。如果父皇真不肯原谅儿臣,请父皇废掉儿臣太子之职,还有二弟,三弟,四弟。”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辨解,现在全天下唐朝几千万人,父母亲说太阳是方的,就是方的,是长的,就是长的。辨也没有用。

“你以为我不敢废去你皇太子的位置?”

“请父皇下旨,”李威很坦然地说。象这样如履薄冰,皇太子不做也罢,不如做一个太平王爷。

菩萨魏元忠睁开眼睛,看着李威神情,将大拇指竖了起来,来了两柱擎天。

其实他不知道这是李威真实的想法,所以看上去一丝破绽也没有。

李治更气着了,本来想将魏元忠三人亮出来,吓吓这个儿子的。以后就不要再在背下里搞什么小动作。但这个儿子却不争辨,开口是孝,闭口是请罪。怎么整?

感觉就象一拳打到棉花上。

他回过头,看着魏元忠,眼睛不大好,但魏元忠的大拇指还是能看到的,于是说道:“魏元忠,这着以退为进,又是你的主意?”

魏元忠走下来,伏下说道:“正是。”

“嗯?”李治眼睛睁大起来,今天的事儿真奇怪,儿子软绵绵的,无法整。可这个太学士,却立马承认。顿了顿,问:“为什么?”

“陛下,臣官小人微,但也听闻陛下饱读经书,自古以来,因为太子未稳,或者年幼,发生了多少祸事,甚至朝代替更?现在大唐主上贤明,太子也成长起来,并且大病了一场,身体顽疾反而好转起来。这是我大唐之幸。可是贺兰敏之绑架未来的太子妃意图不轨,随后又在终南山竟然敢刺杀太子来灭口,最后又对小公主不礼。臣知道陛下是全皇后外戚的美意。可贺兰敏之是臣,太子是储君,这些罪行放在那一个臣子头上,或者触犯了那一条,都是抄家灭门的大罪。若每一个大臣学习贺兰敏之,国家还能称为国家?陛下是如何处理的,竟然那么久没有反应。如提前处理此案,有没有小公主的事发生?再说,臣听到的只是陛下对太子的斥责。都让一个臣子欺负如此了,陛下居然斥责太子。臣不知道陛下是如何想的,但臣感觉太子危险了。因此太子想要平安,这个太子不做也罢。”

李威嘴张得,快要塞进一个鸡蛋,老魏同志,你太牛了!这样的话也敢放出来。

老魏是很牛的,在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