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5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诸相不能全部象武承嗣,或者骞味道之流,那么国家也没有办法治理了。

后来的武则天用人也是如此,一部分有才干的,用来治理国家。大部分听话的,维护自己的政权。

若不是这一次没禄氏出了一个比较损的计谋,李威要么背负恶名,直接将母亲做掉,要么坐待灭亡。仅在朝堂玩弄权谋之术,最终是死路一条。刘仁轨说的冯太后,那是百分之百的必然发生。

武则天没有想到正是这两人,成了今天会谈的主角。

在珠帘后,看着各人的表情,脸色慎重,表情沉默,大约全部都知道发生的事了。

其实这么大的事件,不但几位宰相,此时皇城各部门,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包括秘省、殿中省与内侍省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到此时全部风闻。这一刻,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放下了手头的公文,正在皇城各个衙门里议论纷纷。

没有多废话,开门见山地问:“各位爱卿,对今天发生的事,有何看法?”

苏良嗣拱了拱手,第一个发话:“太后,陛下能平安出现,是大唐之幸。既然陛下回来了,太后应当修改各项政策。包括将狄仁杰、朱敬则、李义琰赦免,六家流放岭南的家眷紧急召回,特别是东宫两名才人,以免发生母子之间的误会。另外太后再下诏,向天下宣告,还政于陛下,退位于后宫之中,让大唐权利顺利交接。那么天下安宁,太后与陛下也就没有多少误会,荣享天年了。”

韦方质摇了摇头,道:“仅这一点不够的,太后执政来,已做了一些过激的举措,依臣看,再颁发一份罪己诏,向天下百姓表示自己的决心,这才能保万无一失。”

二人说的是本心话,真要是武则天这么做了,毕竟还是母亲,李威又能怎么样呢?

但听者不会这么想。

武承嗣暴跳如雷,道:“苏相公,韦相公,你们怎么说出来这种话?是谁提拔你们的?”

是不错,武则天提拔的,两人也感恩,可私情是私情,国家是国家,提拔我为宰相,我就好好地将宰相份内的事情做好。但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那么我也要说公道话。

前段时间,认为皇帝遭遇到不幸,相王整一个软货,没有作为,无能为力了。只好老老实实地呆在政堂事,或者呆在门下省与刑部,做事情,其他时间自动消失。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陛下出现了,那么为了国家,就要争一争。

韦方质冷哼一声道:“武相公,你才疏学浅,唯仗外戚身份,侥幸拜为宰相。这等国家大政,你就不要干涉了。”

都是什么玩意儿。

身为京兆韦家的人,早就看不起诸武的作为,特别是这个不学无术的武承嗣。

苏良嗣冲帘后说道:“太后,臣很不解,你让臣等为宰相,是做宰相的事,还是要臣一味不顾国家社稷,来阿谀奉承的,甚至都要听从武承嗣的命令。若是那样,臣等这个宰相不做也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四十六章定(八)

“哀家喊你们前来是议事的,不是争吵的,都下去。”武则天暴怒。

但这一搅和,已经没有办法再商议下去。

走出来,苏良嗣与韦质方对视一眼,然后皆大笑。苏良嗣道:“没有想到啊,韦老,你居然有今天的激昂。”

“你也不错啊,我也没有料到。”

再次笑,两个人都了岁数,随着笑声荡漾,两把大白胡子随风飘扬。

雨倒下得更烈,只是两人恍若不觉。

对话又传到武则天耳朵里,十分气愤。我还没有退政呢,你们都这么嚣张了,立下诏,将苏良嗣贬为绣州刺史,韦方质贬为封州刺史,这两州皆在岭南,说是贬职,不如说是流放了。

朝廷人才不要太多。

此时,武则天略略有些慌乱了,正常逻辑,丈夫一死,儿子与自己摊牌。然而好好的,来了一个诈死一年半,名份的大义儿子有了,人心所向,儿子有了,道义,似乎儿子也有了,那怕自己是母亲,军队的实力,儿子更有了。

下完了这两道诏,武则天感到份外的虚弱。她就从来没有感到这么无力过,那怕官仪的那次进谏,危在旦夕,自己都有办法从容化解了。越想越恼怒,又下了一道密诏,让十几个贴心的侍卫,跟在苏韦二人身后,等他们过了淮河,将他们击杀于半途之。

……

狄仁杰与朱敬则来到朱敬则的府。

朱敬则本来就是乡里的一个富户,家中不缺钱,府邸也比狄仁杰在洛阳的那个小院子好。

而此时,家人全部被流放出去,家奴四散而逃,两处宅子一起封了起来,不如两人一起呆在朱府,坐等事态的转变。

来到朱府的门口,面贴着一个封条。

骆务整带来的一个校尉抽出横刀,一刀将封条挑开。

朱敬则皱了皱眉头,道:“你们是陛下的虎贲,要遵守制度。”

“得,到了什么时候?还什么制度?”狄仁杰好笑地挽着他的手,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但两个都同时站住,还没有进屋,可是前院景象很惨淡,原来种着许多花花草草,正是百花齐放的时候,可是院中的花也残了,草也趴了,几盆朱敬则最喜欢的兰花,从花盆里跑出来,没有一片完整的叶子,有的根都裸露在外面。此时,在一片凄风苦雨中,瑟瑟的发抖,就象在哭泣。仿佛十头猛犸巨象在院中践踏了十个时辰。

站了好一会儿,狄仁杰拍了拍朱敬则的肩膀,说道:“算了,身外之物,命能保住,天大的万幸。”

苦笑着,走进屋中。

院外如此,屋内更不用说的。一片狼籍,所有贵重的物品全部消失,朱敬则从乱七八糟的物品,居然还找出一个花壶,一个小炉子,一小袋茶叶,几个茶杯。

苦中作乐,从天井的水井里打来一桶水,煮茶水。

坐下来,看着其中的一个侍卫,问道:“你们身有没有带着钱帛?”

分文皆无,至少生物用品要买。

“带了,我身还有几十枚金银币,”一个侍卫答道。

“那么麻烦你替我与狄相公,出去买一些日用品。”

“喏。”

应声带着四名侍卫出去,剩下来的有几个勤快的侍卫,开始打扫屋子,不然人都呆不下去。

朱敬则替狄仁杰沏茶,默默无言的坐下来。自己死里逃生,还有家人在外面,屋子都翻成这样,可想家人在半路遭的罪。

骆务整也赶了回来。

朱敬则要替他沏茶,骆务整对朱敬则可不敢傲慢,那是陛下未来的栋梁之材。抢过茶壶,替自己斟茶水。

狄仁杰问道:“太后喊你进宫说了什么?”

骆务整大约的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你不能这样做,太后终是陛下的母亲,”朱敬则忍不住责备。

骆务整没有当一回事,还有这样做母亲的?

朱敬则还想说什么,让狄仁杰一把拉住,你再说,骆务整此时的心态能听进去吗?问关键的事:“骆将军,陛下还好吗?”

“陛下很好,只是听到死了那么多人,很心痛。”

这是必然,武则天想要掌权,是何其的困难,不杀人,到大臣世家,下到黎民百姓,能服气吗?但狄仁杰也没有解释,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算什么时候回来?”

“大约很快了。”

“回来得略晚。”

“北方还有一局棋,陛下对臣说过,此次回来,国家要从乱到治。在北方下一盘棋,顺便将突厥人的暴乱镇压下去。中间牵涉到方方面面,时间不好掌控。”

“北方的棋,”狄仁杰立即想到程务挺与张虔勖,眼睛亮了起来。

侍卫也抱着大大小小的物品回来,还买了几坛酒,几块烤牛肉,几只烧鸡子,三盒凉菜。骆务整让他们放在桌子,这时候也不拘于礼仪了,反正都乱成这个样子,大家一起坐下来,喝着老酒,吃着菜。相对无言。

倒是外面有许多百姓转来转去,想询问李威的消息。不过连骆务整也知道没有必要多事,将大门关。一会儿,雨小了下去,天色也到黄昏时份,一道道袅袅的雾气,不知是雨雾还是傍晚暮霭,环绕在洛阳的空。远处时不时传来鞭炮声,从下午起,一直到现在,就没有停过。听闻了,几乎家家户户在庆祝。

也到了官员下值的时间,先来了第一个客人。魏知古。

当初最早走进李威身边的官员之一,不过与朱敬则一样,夹在李威与李治父子之间,两难。他性格又是很沉稳的一个人,言语很少,渐渐淡出李威身边的圈子。对他的人才,李威还是很欣赏的。甚至在未来的朝堂重建,魏知古将会占据重要的一份子,只是魏知古不知道。

看到他,有些意外,又有些不意外,将他迎进来。

让他落座,魏知古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了,我说几句话就走。”

还以为他避嫌,也没有责备,毕竟在武则天的狂暴手段下,许多大臣都感到害怕。就是狄仁杰与朱敬则自己,当真不害怕?

魏知古说道:“自从太后下旨,将你们家人流放,我托梁金柱与陆马的家人,做了一些打点。你们不用担心,他们在路不会受到委屈。”

“那太好了,狄某谢过给事中,”狄仁杰开心地说道。不但有他们的家人,还有狄蕙与狄好二位才人。

“不用谢我,是陆梁两家花了不少钱。”

“花了多少?”

“你们六家在三处,不得己,一共花了一万八千多金。”

“抢钱啊。”朱敬则一下子跳起来。一金要兑到近六缗钱,一万八千多金,是多少庞大的数目?

“世风日下,不是前几年,没有这么多钱,这些衙役们不会心动啊。况且还有周国公的压力,顶着他的愤怒,衙役也很难做人。”

“难做个……”朱敬则没有说出口。就是他家境再好,一万多金,也将他活活压死。唐朝一年税务能达到一万八千金的州府,都不会超过五十个。这些人怎么开出口的?

“朱少监,勿要动怒,钱帛是身外之物,陛下回来,会有清算的时候。能保住他们就好,特别是两位才人,与裴侍郎,刘公,李相公的家人。”

听到李义琰,魏知古眼中有些黯然,道:“本来我也想营救李相公的,可力不足,他大约性命很难保全。”

狄仁杰与朱敬则二人听了皆是唏嘘。

魏知古又说道:“下午发生了一件事,太后将苏相公与韦相公贬出朝堂,让刘祎之担任新的宰相。”

“咦,为什么啊?”

“具体的我也不知,但听说下午太后将几位宰相喊到内宫议事,没有多久,几位宰相走出来,诏也接着下达下来。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也要告辞了。非是我害怕,非常时期,我在朝堂平安,或者能替各位,能替陛下做一些事。”

“好,那我们就不送了。”

刚走,又来了一个客人,东宫里的刘群,找了一个借口出了东宫,来到朱府,询问李威消息。

狄仁杰说道:“你回去对东宫诸妃通禀一声,陛下平安无事,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但让她们在东宫里,勿以安静为主。也不要象今天这样,派人出来打听消息。更不能欢天喜地,刺激太后。”

“喏。”

没有办法,太后这么急罢去苏韦,说明她失了一些方寸。失去方寸的太后不可怕,但杀心会更重。一个理智的太后,此时此刻不会对东宫动手,但一个失去方寸的太后,却很有可能对东宫下手。

刘群离开,天就快黑下来。

狄仁杰与朱敬则无可奈何,只好看武则天下一步如何出手了。换自己是她,早就束手就擒,但太后嘛,什么都有可能。

但不急,怎么着陛下此时也占据着风。

难得的放松,狄仁杰与朱敬则俩人都喝高了。

狄仁杰击着碗,朱敬则扯起粗犷的喉咙在唱歌: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

一首凄婉悲回的《离骚》,硬是让他唱成一曲《一无所有》,吼得屋内屋外所有的人,都忍不住捂了耳朵。

还有一更,稍晚传。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四十七章定(九)

洛阳全城的鞭炮声,呆在皇宫里也能听到的。

为了保密,里面配方掺杂了一些乱糟糟的无用东西。比烧竹子的毕毕声响,但比起后世的鞭炮,声音还是很沉闷。心情好,听得热闹,心情不好,听得就觉得心烦。

武则天忍不住骂道:“这些刁民,难道都疯了吗?”

“太后,今天是巳节。“

“李首成,你也当哀家老了吗!”

“奴婢不敢。”

“不要太天真了,这个不孝儿不会将我怎么样的,这样做的用意,是准备好有借口,将我身边所有的人剪除。包括我的侄子,我的亲信大臣,还有你们这群奴婢!”

“是。”

“算了,你去将诸相与三思喊来。”心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