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5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出现李林甫与首相制打下了基础。

宰相依然握手驳批权利,并且比李世民时权利更大,所以想要抓权,必须从各个宰相开始。

接下来就是军权。

郭正一只担心青海继糜烂,可没有想过,一旦黑齿常之召回洛阳,朝廷又改变主意,让程务挺前去北方主持防务,而将黑齿常授予一个职高权轻的闲职,留在洛阳养老怎么办?

这次武则天没有得逞。

黑齿常之隐约感到不妙,但不知道有多不妙,让刘氏前去岭西通知李威。

裴行俭很早就想到了,在他预想中,认为陛下会在五月底结束战事。比实际的战事结束提前了大半个月。有可能李威没有做得很好,有可能裴行俭疏忽了谋夫城墙的高大。

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天气酷热,到了六月,呼罗珊地区很热,李威带去的全是北方士兵,不适应这种天气,也会有瘟疫发生的可能。

所以必须要在五月底将战事结束,然后坚守城池,能守就守,能攻秋后再攻。那么李威必然调头观看国内的动静,也会领悟。若是这点都领悟不了,只能等着太后将青海军队拿下来。然后不顾岭西局势再度糜烂,率军返回青海,驱逐李孝逸与王果。那么等于是公开违抗父命,割据青海。为了防止两位老人家不拿这个做借口,另立新皇,只好攻入洛阳,做下弑父弑母的悖逆行径。

也对黑齿常之做了通知,可是消息反馈到洛阳,他又在家中养病,得到北方战报,已过了一段时间。信是到了青海,刘氏已经'首发'离开。只是听他的命令,黑齿常之派人潜入逻些城,对没禄氏送信去了。

听到李首成与王果离开,裴行俭心中还有些担心。

自己是送信给了黑齿常之,时间偏晚,也怕皇上没有想出来。

李首成与王果知道时间很紧急,一路上几乎没有休息,太阳没出来就开始出发,太阳落山后才到附近驿站里停下,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到鄯州。到了鄯州城,没有坐下来,李首成立即喊黑齿常之与变师德前来受旨。青海士兵却说黑齿常之去了鄯城。

作为武则天的心腹,老太监知道太后迈出关健的一步,于是赶向鄯城。然而到了鄯城,士兵禀报,黑齿常之去了宛肃城。又赶到宛肃城,黑齿常之又去了积石山。李首成终于发怒了,这也太巧了吧,让士兵去请黑齿常之立即到宛肃城受旨。老太监跑不动了。

一等又是十天过去。

李首成急了,又喊来青海将士询问,这一次回答,却是黑齿常之从积石山借莫门道去了河州。李首成差点气晕,虽说唐朝只占领了河东青海,可也是一块不小的地盘,这样兜来兜去的,兜上三个月也未必能见到黑齿常之的面。

愠色地说:“难道你们黑齿将军想拒旨?”

这个罪名不能乱加的,李谨行离开青海,薛仁贵又死」在雁门关,青海十几万将士皆归黑齿常之一人统领。朝廷怎么能不忌惮?这一回,等于说黑齿常之想造反。

眼前这个副将吓得变了脸色,说道:“不敢,黑齿将军已经'首发'接到消息,马上骑快马赶过来了。”

“大约几天?”“三四天,四五天吧。”

“洒家再等等,不,我去浇河城去等他。”两相碰面,节约时间。

又与王果来到浇河城。等了三天,浇河城的长史进来禀报,说黑齿常之回来了,让他去拜见。

“拜见?”李首成差一点跳起来。

长史只好硬着头皮说道:“黑齿将军是这样说的。”

李首成与王果对视了一眼,莫明其妙。难道黑齿常之真想造反?也不象啊,自己说拒旨,那是加大帽子的,黑齿常之虽手下兵多将广,但他是一个胡人,想造反是自取灭亡。

心里猜测着,依然带着侍卫来到府衙黑齿常之迎到衙门口,一身素袍,看到他们来了,打老远的伏下说道:“臣叩迎钦差。”

李首成这才松了一口气,不悦地问道:“黑齿常之,你好大的胆子,居然让洒家拜见你。”

“臣不敢,但有一人李内侍必须拜见。”

“谁啊?”

“进来便知。

李首成不解地跟着黑齿常之走进府衙,看到府衙正堂上坐着一个人,满面严霜,立即伏下去了。岂敢不拜!

李威习样马不停蹄,才刚刚到达浇河城。

若是没有张虔勋与程务挺与上争功事件发生,这一次有可能让武则天得逞了。但已发生了,怎能不警戒?

河北军队丢失问题不大。不是自己的嫡系部队但青海却不能再失,丢失了青海,宰相要么没有用,要么是母亲的心腹,北方军队母亲控制起来,羽林军控制起来。自己手中仅有一份大义,有什么用?青海将士,是自己未来最重要的刀子而且也关系了很有可能一两个月后西域的战争胜负以及岭西未来的走向。

但那时呼罗珊大局未定,也到了关健时候,不能回来,只能写一封信,让黑齿常之做好提前的防备。呼罗珊粗定,没有来得及主持波斯的圣火礼,风尘彳卜仆地带着一队人马,悄悄赶回青海。也回来得及时,否则黑齿常之再不好找借口拖下去。

见到了李威,李首成知道太后的计划得逞不了,于是装傻卖疯,伏下说道:“奴婢参见陛下。”

“听说你来青海下旨,是何旨意啊?”

“太上皇下旨,让黑齿将军任单于道大总管,主持北方防务。”

姿历不同黑齿常之是大总管,临到程务挺与张虔勋只能是安抚使。安抚使权利也不小,但与大总管还有些差距的。

“你是何日从东都动身间?”

“奴婢是六月戊寅(六月二十一)从东都出发的。”

“那么是何时到达鄯州的?”

“是七月辛丑(七月十六)到鄯州的。”说完了,他额头上漆出细微的汗珠。

“你这个老奴婢走得挺快的,从洛阳到鄯州居然仅花了二十几天时间。”

王果脸色也变了说到现在,皇帝不但没有让他们起来,还称呼太后身边最当红的太监为老奴婢,有些不妙,很不妙!

“启禀陛下,北方政局糜烂,奴婢一路不敢耽搁。”

“李首成,往日我待你如何?”

“陛下对奴婢十分赏识。”

“那你为何如此回报于我?”

“奴婢不懂”,李首成说到这里,身体略略有些发抖。青海是皇上的命根子,自己来挖皇上的命根子,今天皇上动怒,有可能都能将自己杀死啊。但是想不明白,皇上此刻应当在岭西,按照邸报上写的,都有可能到达呼罗珊腹部,怎么跑到青海来了?

“不懂,是吧?来人哪,将这个老奴婢拖出去掌嘴二十。”

若是别的太监听到后,一定会将武则天招牌拿出来。李首成很精明,不反抗,只是哀求道“奴婢冤枉,奴婢冤枉。”

哪里管得上他,李威不回来,也许大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了,心中没有底气。一回来将原委说了出来,那个将士不是义愤填膺。走过来几个侍卫,将他拖出府衙外,当着众人的面,左一个大嘴巴子,右一个大嘴巴子狠狠刮了下去。

事情远远到此没有结束。李威又俯视着王果:“听说这段时间你很得意?”

王果惧怕地说道:“臣不敢,侥幸得到一些升迁。

“为了升迁,你居然敢置我于死地。”

“臣那敢呐!”王果吓得满面大汗,有了这条罪名,皇帝就是此刻将自己诛杀,也不过份。

他猜测得很时,李威是动了杀心。不警戒,看一看,张虔勋背叛了,令狐智通背叛了。再蔓延下去,就是黑齿常之忠心不二,母亲手若是伸到青海,青海诸将士背叛,青海还是必失!

“是不是不服,等会儿,我会让你心服。不过你这个胆大妄为之徒,不杀你,我们大唐也不会安宁。来人哪,聚将,我要杀他一个心服口服!”

刀子抢得及时,保住了,可刀子是用来杀人的。

先小杀杀。

第一百十五章暴力继续时

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李威暂且放过了王果,走了出来。看到许多侍卫正在相互推搡。没有问,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李首成与王果前来,带了两百名侍卫。这些侍卫中除了一半是真正负有保护责职的外,还有一半人是一些中低级将领,从五品的游骑将军到九品的陪戎校尉不等。

他们前来青海可不是为了单纯的保护,王果与李孝逸不同。李孝逸在剑南呆了很长时间,甚至青海军中,还有当初李孝逸送来的一部分军队。王果想在青海有话语权,必须有自己的亲近下属。

他们就是王果未来的亲近下属,本身有武散冠军衔在身,塞入青海各个军队中,立即就会成为将领。通过这些将领,一下子将青海军队整个抓在手中。这些人皆是来自洛阳附近的荫贵子弟,或者羽林军中的将士,如何挑选来的,黑齿常之不知道,可这些人手的安排,无疑都是出自母亲大人之手。北方军队也是这样渐渐被母亲控制起来的。

自己传话喊李首成拜见,李首成与王果不知道究里,将这些人全部带了过来。大约看到侍卫在打李首成的大耳刮子,来阻拦,发生了冲突。

沉着脸,不作声。

拉拉扯扯的,就有侍卫眼尖,看到了李威,慌忙地伏下说道:“参见陛下。”

一起洒眼了。

王果与李首成没有明说,可自己来青海干嘛的,心里面都清楚。

“全部拿下,反抗者格杀勿论!”李威冷冷说了一句。

青海的将士过来如狼似虎地,将这些人全部捆。李威又说道:“将王果也给我拿下来,等会儿杀!”

李首成两眼一昏,只剩下他一个光棍司令了。

李威与黑齿常之走向内室,黑齿常之说道:“陛下,动手那么急,京城有变啊。”

是指李治身体有可能不行,武则天动手才那么急迫。

“也未必。”李治身圌体早就不行了,说不定那一天病重发作,就离开人世了。武则天动手,与李治身体无关,是因为对军事不懂。这是武则天最大的短板。

提及此事,黑齿常之想起一件事,说道:“裴侍郎与朱少监将那个法兰克公主,秘密送到青海。”

李威讪讪,但也明白裴行俭的用意,问道:“在哪儿?”

“臣悄悄将她放在鄯州安置。”

“嗯,等几个月后,将她再送到碎叶城。再派人送信给朱敬则,若有人询问,就说她到大秦囯了。”

“喏,另外裴侍郎让臣去逻些城请一个人到青海。”

“逻些城?”

“就是那个吐蕃小太后。”尽管黑齿常之不是朱敬则,在知道陛下大多数军事计划后,也知道裴行俭能请出没禄氏来青海的原因。可是一提及没禄氏,还是一脸的古怪。

李威也头痛。眼下没禄氏与他是合作关系,但只要将这几年难关渡过,噶尔兄弟必败。到那时候,就要看没禄氏如何想了,她若只是想替芒松芒赞报仇,那么就好办。李威也不吃味,芒松芒赞是一个死人,犯不着为他吃味。反而说明没禄氏有情有义。

就怕她不仅是替芒松芒赞报仇,更多的是想着吐蕃这个囯圌家,那么不但会反目成仇,父子也要相互交兵。不过对没禄氏到来,他十分期待。自己的计划很完美,可武则天终是自己亲生母亲。她为囯家做了很多贡献,不是后来诛杀了无数大臣与宗室子弟的武则天。自己同样不大好动。若不用强硬的手段,只要让母亲自由活动,她一人的威胁,足以当得以千军万马。

没禄氏到来,能给自己很大的帮助,期盼地问道:“来了没有?”

“还没来,但臣估计大约会快了。”

也许也不会来,若是她自己认为胸有成竹地应付她眼前的危机,又考虑到其他的因素,那么就不会来。

能来不能来,不能确定。主要路途太遥远。

李威联想到了岭西,忽然明白李世民对岭西不感兴趣的原因。不仅是当年主要精力放在征讨高丽,还有岭西太遥远。高丽仅在辽东,两败杨广,让它屹立,不利于唐朝树立威信。高丽离京城不算很远,还没有岭南遥远,便于管理。李世民大约也没有料到新罗棒子的顽强,生生从盛世大唐手中挤出了一大片地皮。

而岭西呢,不仅在与强大的大食开战,路途也过于遥远。自己同样马不停蹄地多谋夫城赶来,并且西域不是当初唐三藏西天取经的道路,有了完整的驿道与各个驿站,一行回来,皆是精锐的骑兵。还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的速度,河中的消息包馈到京城,也要两个多月。若是在冬天,这个时间会增加两倍三倍。正常速度行走,得要半年,大半年时间,才能到达。攻打容易,治理困难,风俗生活习惯不同,信仰不同,比岭南更难以久安。

并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呼罗珊现在很富裕,虽然沙漠化,但有大量的牧场与耕地,地势平坦。可为什么却成为后来的一片茫无人烟的盐碱沙漠地区。若是全部沙漠化,这块地皮要来也没有多大意思了,除非强行占领阿拉伯湾,贪图哪里的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