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位相公何事前来拜访?”魏玄同一本正经问道:“裴相公,太子所指的人,可否是相公你?”

他相信裴炎,但也相信太子,与太子共事的时间很长,太子做事同样光明磊落,若是裴炎对太子真的不利,只好割席拒交。

“魏相公,请相信某。若是谋敢谋害太子殿下,天诛地灭。”这里玩了一个小心眼,是谋害,不是不利,若改成对太子不利,天诛地灭,他断然不敢下这个誓言的。

细微的差别,四人皆没有注意。(此四人皆是直臣,还有后来的刘景先,然而皆被武则天通过裴炎这根轴利用,做了一些**的事,甚至替武则天掰倒了李义谈,然后裴炎根据李治遗诏,断章取义做了一些细微的篡改,让武则天掌控军国大权,女皇之路开始。)

郭正一说道:“但是那一天,为什么你要,要,要想代替刘相?”

一个要字说了好几遍,能进入宰相,就算李治破格提拨,平时也有些本事的,不然朝堂中那么多大臣,为什么李治单单挑中他们四人?可居然被人当了枪头耍了,心中多少不爽的。虽然此人是他的朋友。郭相公,何来此言?你想一想,某为什么要提出此议?大子回京,作为刘相公,定然想拱卫太子的力量。然而西域呢?党争重要,还是国事重要?若是我不提出来,刘相公会不会让裴侍郎平定西域?有人说我投奔皇后,拭问一下,某已经是宰相。只要朝堂平稳过渡,刘相公年已高,要不了几年,某必然是当朝辅。某投奔皇后又能做什么?三公,亲王?某有没有那个机会?”

郭正一哑然。

“又说太子与某不和。某不是许敬宗,年数高,没有再到朝堂的机会。为了子孙,他不得不目光短浅地做一些打算。没有意外,某在朝堂还有很长时间,现在值不值得得罪太子?”

又是哑然。

“太子对我成见很深,可是某呢?某只是从国事着想,陛下做法是对的,支持,皇后做法是对的,支持,太子做法是对的,支持。不对,我当上书弹劾。这是一心为公。若是这样,太子对臣有所误会,甚至误会加深,我无话可说。还有一件事,既然郭相公提出来,我索性将它说出来。实际上我对太子一直十分敬佩。各位可记得一件事,两位圣上为鲁王设生宴,我还特地表示过好感。无他故,慈怜太子的遭遇。若对太子恶,我何做出那样的举动?”

又是哑然。

然后大义凛然地说道:“我一心为公,若是太子误会,就让我屈节下伏,前去乞求,断然做不出的。各位,若有此意,你们可以去做,但某不会做。”

四人从狐疑立即变成折飚

不但对他们,与武则天对话时,裴炎同样是一副假清高的做派,只是在话音里隐隐将意思表达,但在言语上,同样不给武则天抓住把柄。

郭待举说道:“看来是殿下误会你了。我们明天拜访一下友子,替你化解。

“那就谢过各位,若是见到太子殿下,请替臣代一句话,儒家大义,尊卑有序,才是立国之本。虽然有大功,对臣可以咆哮,但不能不考虑两位圣上的想法。”

“是”,四人表情肃穆,立即离开。

裴炎转身一笑。

因为忽悠这四位新宰相,难度太低。还是与皇后过招,才是精彩啊。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东宫第一个客人,却是韦弘机。跑来诉冤的。

李威耐心地听他将话说完,问道:“我大唐有了多少宫殿,不算行宫。”

“太极宫、大明宫、九成宫、东都皇宫,还有这座上阳宫。”

“这些皇宫够不够帝王居住?”

“……”

“虽然说是你从司农寺节俭出来的经费,可那也是朝廷的经费。韦卿,很早之前,孤就说过,孤不登基罢了,一登基,绝对不允许后世子剁再兴修任何宫殿。不仅兴建需要花费经费,还要修耸,派内侍与宫女看守,每一处宫殿,那一年不需要大量财政。况且还有庞大的行宫。”“是。”

“那么秋卿弹劾于你,对还是不对?”

是受了一些委屈,但他的品性是谄媚了。可此人精通土木,国家有一些工程,此人却是最得力的大臣。所以用人也是一门学问,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用法。

“……哦”

“过段时间,等孤将事务处理定了,替你解释一下口但你自己也要做出表率,以后无论对父皇,或者对孤,象类似的事例不可再做。”

“谢过殿下。”虽然批评了一顿,但听出太子话音中对他不恶,喜悦地离开。

前面刚走,后面四位宰相联袂谨见。

一是替裴炎来做和事佬的,二是劝说太子将东宫五百甲士撤出。

李威静静地听他们将话说完,然后道:“各位,还有没有?”

“没有了”,四人当中,魏玄同与李威关系最好的。

“你们替孤带一句话给裴炎,请问他真的知道尊卑有序吗?小游,你过来。”

李游踉踉跄跄地走过来,呆在东宫里静等消息,李威抱到现在,父子俩,也要增加一些感情,他可不想以后这一家子再出现血拼之事。走过来,喊道:“耶耶。”

“告诉,这几个伯伯,皇帝是做什么的?”

“皇帝啊”,这个问题显然将李潞难倒了,过了大半天奶声奶气地说道:“是指挥人的。”

“各位,听到没有,就算孤遇到不测,无论是二弟,或者三弟做太子,也不能让我儿子做太子。难道想以后几个妃嫔居于后宫,鞭长莫及,朝堂上又有一个小皇帝,让朝堂再出现一个司马昭之流?”

“不会“郭待举说道。

“既然各位一抹黑要跟裴炎走到底,那么请各位立即离开。

辛承嗣,送客,几位不走,拎出去,再不走,杀无赦!”

强行地将四人带走。

但四人走出东宫,身上都是一哆嗦,后面的三字说得很无理的。咱好坏,还是一个宰相,就当真杀无郝?但意思不是如此,你继续与裴炎走在一起,下场就是杀无散!

越来越强硬!(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一章暗滴蛟珠坠(三)

几个宰相走出东宫,越想心甲面越不是滋味。

他们只能称为宰相,连宰辅都称不,更不谈什么真正的大佬。但也有自己的骄傲,郭待举抱怨道:“殿下今天这些言语太过无礼。”不说自己是新宰相,就是大臣,无罪也不能说杀就杀。

本长倩想了一下,道:“太子不是这样的人,我到青海与他还有过一晤,谈吐文雅,对我也十分客气,还说了感谢兵部各个官员对青海的支持之类的客气话。”不能说太子经过青海这一战,人就变了。若变,在去年参长倩到青海后,已经变了。而不走到现在。魏玄同样在迷茫,问道:“那么太子为什么说出这些话?”

也觉得不对,与太子他相处的时间最长,很讲道理的一个人,也从来不摆架子,若不是知道他的身份,根本就想不起来他是一个太子。

这样的疑问也在郭正一脑海里。

可是四人觉得很不安,李威最后说那句话时,杀气森然,这股杀气是看不到的,但能感觉出来,休说太子办不到,一旦他登基为帝,是很强势的,文有文治之才,武有安邦之才。在这种情况,用什么罪名,将他们四人击杀,不是行不通。看一看当今的陛下,亲死了多少重臣。自己四人是宰相,可根本谈不是重臣。

特别是魏玄同,他的位,是太子将他寻来开挖两渠,慢慢才华才被大家赏识,后来升迁为吏部侍郎,还是刘仁轨保荐的。一个对自己有恩,一个是好,无从决择。最主要的隐隐他感到太子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想了想,不能问刘仁轨,自己作炮台,顶了一下裴炎,再加薛元超支持,裴炎在政事堂已经不比刘仁轨掌握的话语权少了。开不了这个口。道:“我们再去问一问裴侍郎。”

这事儿得弄清楚。

四个宰相又去寻找裴行俭,对裴行俭也是客客气气的。人家资历功绩才能,那一点都胜过他们。一点傲慢的资格都没有。

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裴行俭含笑说道:“殿下说得没有错啊。”

“可是……”郭正一心中有些不服,你不能这样相帮太子,就是太子,也不能胡乱杀一名宰相?

“在路,太子就与臣谈过你们。说你们是清臣,皆不错。然而心机太少,容易被人利用误导。果不其然。”

几人不大服气。破晓神灵提供百度

“不要不服,殿下有一计,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当中,将我们大唐的头号劲敌论钦陵击杀,你们能不能猜出是何计策?”

这个更不容易,几人茫然地摇了摇头。

“所以,人有所长有所短,不懂的地方很多的。比如心机,请相信我一句话,你们比起裴相公远矣,同样猜不出裴炎在想什么。也许你们认为自己是好心,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但这份好心,却让人利用了。若是普通臣子,利用倒也罢了。你们却是当朝宰相,决策朝政,一旦利用,那后果不堪设想。当年诸葛亮挥泪斩马缓,愿意否?误了国家大事,不杀你们,杀谁?好好回去反思,安心地做你们的宰相,不要拉帮结派。你们翅膀还没有硬起来。”

也教刃了一顿。

让太子骂成这个样子,还不甘心,裴行俭说话也就不客气了。

难道裴炎真是……几个人走出来,再次茫然相视一眼。太子说,还说太子年青,冲动,感情用事。然而裴行俭居于朝堂很多年,并且有识人之鉴,为什么也要这么说?

于是联手又找到裴炎,将李威说的那几句话带传。然后看着裴炎的脸色,裴炎神情自若,然后叹惜一声说道:“我不知道殿下为何对我成见如此之深?还是那句,只要我问心无愧,管太子殿下对我有何成见。各位,以后勿要再提。但心中冷笑,这一逼,朝堂太子的力量越来越弱,大约太子也是急了。

急倒未必,不过需要压一压,能不能使这四个人醒悟,李威没有抱多大希望口但压过了,让他们三思,大变到来之时,不会有意外发生口否则这个裴炎率领这四人,再加薛元超,来个强行请龘愿,有可能事情会糟。

裴炎的狐朋狗已经够多,薛元超又提拨过许多人,再加四位新宰相,这一倒戈,会有许多大臣盲从。这才是李威最担心的,因此,从一进城门起,就开始强势。如薛讷同样开的一句玩笑,京城中最不能得罪的,是自己小妹。但最能得罪的,却是自己,没有大的过错,自己仁爱嘛,不会戒意的。平时这种仁爱会为自己赢来好名声的,但在这关健时候,不是仁爱,是软弱!那却成了致命的弱点。

对于薛元超的倒戈,李威却能想到。昨天晚听了官婉儿说过内宫的事,相信,这个人性格软弱怕生,母亲的种种手段,非得屈服不可。但本来也将此人排除在外。不过裴雨荷还是担心,看到他们四人走后,说道:“殿下,刚才你说杀无郝,是不走过了?”

“不过,孤都这样点醒,若继续与裴炎走下去,孤从来说话算话的!”冷然道。

有人说历史母亲做了女皇后,是好皇帝,有人说是坏皇帝。这个不管,作为自己,是绝不能看到,母亲一步步走向女皇之路的。大变拉开,这四人如执迷不悟,误了他的大事,必杀无疑。

虽然是人才,但这四人当中,没有那一个,绝不是那种必不可缺的人才。说句不好听的,他宁肯载培契丹人骖务整,都不愿意载培这四人。丈人对裴炎喊打喊杀裴雨荷不敢再劝。而且当初裴炎与大子结仇,也多半因自己而起。又说道:“殿下,婉儿很是辛苦,是不是劝一劝天后,不要她再去执掌诏命?”

“为什么不去,孤还指望她以后替我执掌诏命呢。”李威笑道。母亲这个载培好啊,虽然学了多年的古文字然而让他写现在这种骈韵的文章依然感到头痛。以后有这些诏命,交给官婉儿处理就是。不是执掌诏命,就是内相。也要看帝王本身,给你建议发言权,这个执掌诏命那就有份量。若是不给,只是相当于一个小秘的工作。

做秘,还有比官婉儿这个秘更胜任的?

说完了站了起来,要去四方馆。

看一看那些欧洲的土包子。

长安与洛阳是现在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国际化城市。仅是长安一处,一百五十万居民,加候选官员、内侍宫娥,宿卫士兵近两十多万人,但是滞留的留学生、使者与商人,最高的时候就达到了三十多万人。仅是波斯人随卑路斯前来长安的就达到了近万人,到了天宝还有四千多人依然留在长安。后来就消失了同化了。最搞笑的一些热爱大唐外国人,不顾本国禁令,冒着杀头危险,也要往长安跑。嗯,还不少的。

洛阳规模小一点,可也有不少。这些外国人当中,最少近十万人,由唐朝包吃包喝包穿包住。

然后再由这些外国人,捋中国的文明,带到大食、波斯、高丽、偻国、吐著、突厥与南洋。

对文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