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李贤喜不自胜地喊来张大安。

张大安也疑惑;问道:“殿下;你是……?”

“不用问;这是孤的妙计。”

又有什么妙计?狐疑地看了一眼段夫庆;然后想;难道分北门学士权?似乎也不大对啊北门学士一直低调行事;几年来似乎从开始的争议;到现在;所有人都忘记了。又或者离间太子与皇后的关系;可上官婉儿这个小丫头能做什么?

想不明白;又不好意思问;这个就象皇帝的新装;雍王已说了妙计;自己不懂啊,问了;自己岂不是很笨?

于是上奏一书;听闻东宫良媛上官婉儿才学过人,又是太子的良媛。皇后这些年为国家做了许多贡献;讴歌泣血;然后后宫禁地;北门学士才高资浅;出入不便;因此恳请两位圣上;让上官婉儿学习起草诏命。这也是为了帝国将来着想。

说得颇有些道理的;北门学士;才学是足够了;可能资历太浅;不象以前那些大臣们;那一个是差的。许敬宗不出事之前,同样也是国家的重臣。

可是这对夫妻有些奇怪。

李治想不明白;问:“皇后啊;为什么张大安上奏这个奏章?”

武则天也在钻牛角尖;万没有想到李贤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如何亲近上官婉儿。也在往政治利益上想;可想了半天;同样是无解之题。笑了笑;道:“张相公;说得颇有道理;陛下啊;他是为了本宫;不要多想。”

张大安会为了你?李治不大相信。

武则天又说道:“陛下;可诏各位宰相商议;毕竟此事犹关重大。张相公是好心;可是本宫若真随意用了;又有人会说闲话的。”

李治“恍然大悟”原来张大安埋伏在此;不过妻子识破;张大安也失败了。争就争吧;于是将各位宰相喊来蒂议。

大家表情一个个差不多;然后全部看着张大安;你这个厮;究竟安了什么用心?也不知说是;还是说不是。可就是说不是;总得需要一个理由。这是皇后在向太子表示亲近;难道也要阻拦。或者说上官婉儿岁数小?也不成立啊;现在起草诏书的;武则天本人就成;起草了多年。还有一大群北门的学士;也不一定非要土官婉儿起草。这并不妨碍国家大事。

而且这也表达皇后的大度;昔日;我杀了上官仪;可是他的孙女;本宫照样让她进入东宫;做太子的侧妃;今天还让她执掌诏命。君子不避亲仇;是美谈。怎么阻止?

想不出来;刘仁轨犹豫了大半天;说道:“可是东宫那个良媛有没有这个才学?臣好象听说她还没有到及笄之期。”

武则天在帘后说道:“有没有;诏她进来试一试便知。”

历史的轨迹;砸中了李贤;可不章的没有砸在上官婉儿身上。

李贤走后;上官婉儿将那几张字纸全为用火舌烧了。

碧儿心思单纯;问:“婉儿;你在干嘛?”

“那个王;看过了;烧掉。”

上官婉儿才情好;可肚量很不好。

倒是裴雨荷安慰道:“碧儿;虽然雍王种种做法;让人齿寒。可他毕竟是殿下的二弟;殿下友善;兄弟和睦。”

“太子妃啊;你当这是什么地方?是石奋之府啊?这是帝王之家;你见过帝王之家;有几个夫妻、父子、兄弟和睦的?”

这个尖锐的问题;让裴雨荷不能答。

统率后宫;裴雨荷才气差了很多。狄惹秋好是不会争的;碧儿心思单纯,看人的眼光不一样。若是听到没禄氏的一些做法;她有可能第一个举手赞成;将这个王妃接到东宫。杨敏与徐俪稍好一些;可在才情上;依然对裴雨荷构不成危胁。

但东宫两个小萝莉渐渐长大成人;这才是最要命的。一个比一个心眼子多;而且看待问题;很现实。

秋惹看着裴面荷不能言;走了过来;劝解道:“婉儿;太子妃说得对;小不忍则大乱;这是在东宫。雍王做作;我们也不能做得太过小家子气;传了出去;让人说东宫器量狭小。”

上官婉儿这才忍看怒火。

可是她这一顶;裴雨荷依然下不了台;秋惠又说道:“走;我们去看燕子;马上就要飞走了。”

“好;几个女子说道。走出去看燕子;表面上看皇室不平静,可是东宫很平静;几个妃子同进同出;十分和睦;被百姓传为美谈。可实际上;有也争的。只不过现在还不明显。

事情过去也就算了;可到了第三天;皇土传旨;让上官婉儿去一趟大明宫。

几个女子神情古怪;诏东宫妃嫔入大明宫不是没有过;可全是武则天召传的。现在却变成了皇帝召传;还召传了上官婉儿一个人;这是为什么?狄慈很不放心;青海临走前;太子特地将自己与狄好喊出去谈话的,将东宫托负给自己。于是拿出一锭金子;悄声问道:“陛下召婉儿进大明宫有什么事?”

想偏了;李治不是早几年的李治;就是有明崇俨的那个小丸子相助;也不会有其他心思的。

太监接了金子;敢接;是好事;为什么不接。然后笑嘻嘻地说:“是好事;能不能成;就看良媛今天发挥。”

点到为止;不敢再说。在众女一头雾水中;上官婉儿来到大明宫;看到皇帝在;皇后在;还有八个宰相;行了礼;问道:“陛下召臣妾;有何吩咐?”

李治看着还没有长成熟的上官婉儿;也是一笑;觉得张大安在胡闹;妻子在瞎起哄;就这么兴师动众地将八位宰相一起喊来了。这才多点大;弘儿够聪明吧;十四五岁时;在做什么?

但事已至此;只好对裴炎说道:“你出一题吧。”

裴炎出了一题;当然;心中也好奇;难度还不小的;出完了;看着这个长相清秀绝顶的少女。

可是全部低估了;连李威也低估了;在李威面前;上官小婉只是撒娇。历史上;在掖廷宫为奴时,只是母亲教导。当然;这个母亲也不赖的;出身于荥阳郑氏;从小教育好;又是嫁入了上官家中;在她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文;对吏事也明达;聪明异常。历史上说四大才女的啥;与她相比;其他三个才女什么也不是。卓文君是沾了司马相如的光;蔡文姬是得到曹操的赏识才传扬千古;李清照文才有可能比上官婉儿好;可她能象上官婉儿那样多才多艺;十二周岁就能执掌诏命么?不要说女子;历史从古到今;有几个男子在十二周岁;就做下与此相比的大事?更不要说她在这之前卑贱的出身。

历史走向在改变;可在李威身后;得到的学习机会更多;而且很想报恩,长大后为太子分担。因此学习更快;与历史相比;又长大一岁。

也没有想到其他;皇帝与这一群宰相做什么呢?难道是表彰我?或者表彰东宫。不过写就写呗;她胆子也大的;提起笔来;一行行秀丽的小字立即展现在白纸上。

连思索都没哼哼;文不加点;笔不停顿。

九月的阳光照了进来;透过红幔;使她一张粉朴朴的脸蛋;苗条动人的身体;都洋溢在一片红光里。

几个宰相有怀疑;自己还参加过科举的;面对一道命题;多少会考虑一下;那怕就是裴炎这样的学问;也不敢象她这样接到命题后,想都不想,沙沙地写个不停;于是凑过头去看。然而相视一眼;满脸皆是惊色M(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章散红光成绮(二)

NP写完了,郝外俊看着整篇文章,文意舒畅,这是最简单的,写诏命,虽然使用骈韵,可最少得让人看懂,不能有生涩感。不仅如此,词藻华丽,语言妩媚动人,仿佛让他活生生地看着昔日上官仪在书写文章一样。

只有上官仪才有这个才情,别人不行!

揉了揉眼睛,失态地向旁边的太监问道:“刚才良媛用了多长时间?”

“一盏茶吧。

也就是大约十到十五分钟。

几个人不相信,薛元超自负文才很好的,可不提他与婉儿这么大的时候有没有这能力,就是现在,让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与此相仿佛的一篇文章,估计还是很难办到。于是傻冒地问了一句:“裴相公,难道你提前通知了良媛?”

裴炎一翻眼睛,差一点说了一句:“你神经病啊。”

几个宰相失态,李治也好奇了,问道:“写完聊……”

“陛下,写完了”……上官婉儿答道,还是有些小骄傲的。

武则天只是笑笑,孩子气嘛,在所难免,说道:“妈儿,呈上来。”

上官婉儿将墨迹吹了吹,吹干后呈上去,武则天开始读给李治听。李治越听越惊讶,道:“好啊,写得好啊。来人啊,传刘懿之、刘禄之、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五卿进来。”

“喏!”太监下去传旨。

“且慢”,武则天在帘后阻拦道,然后对李治娇声说道:“陛下。”

不然怎么办?丈夫喊这五人过来显然是想这五个学士也来写一篇文章比试一下。

本身武则天的才气很好,不是不懂,一个是快枪手,一个是慢热,时间就这么短,光有才气不够,还要快这一条就刷下三人。然后心情又不一样上官婉儿根本不知道什么回事,好,你让我写我就写,写好了夸奖一顿,写坏了也没有谁去责备,毕竟只是一个小丫头。但这几个学士到来,又是皇上皇后的还有几位宰相,心理也不一样。

五个自己重用的学士被东宫一个小小黄毛丫头活活比下去,传出去,岂不是一件耻辱的事?

人到了武则天的这今年龄,智慧才达到了巅峰。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么多,立即拦下来。

李治也不怪,笑呵呵地看着各位宰相,说道:“诸卿,可有异议?”

连刘仁轨都无法可说了,上官婉儿反应过来,大着胆子问道:“陛下,喊臣妾来,只是写这篇文章?”

“不是,你自明天起,每天来内宫之中,替本宫与陛下执掌诏命。”武则天抢在前面说道。

“执掌诏,诏命?”

“是,你先回东宫去吧,准备准备,以后就不能再偷懒了。”

“那,那……”

“这是本宫的命令。”

“喏!”上官婉儿只好答道,对这个皇后感情有些复杂,说恨吧,也谈不上,太子失踪关健时候,庇护过东宫的。说爱吧,她不是碧儿,知道皇后以可能会对殿下将来有影响。可是十分忌惮。

六神无主地回到东宫,看到她的神情,几个女子一个个围了上来,关切地问道:“婉儿,怎么啦?”

“没什么。”

“那么为何是这副表情?”“没什么,只是两位圣上,还有几位宰相全在,然后陛下让裴相公出了一道题目,让我写一篇文章,我就写了。”

“是要写的”,秋惹答道。不管裴炎对太子有没有好心,可是皇上让他出题,能不写吗,又问道:“然后呢?”

不能写一篇文章就如此失魂落魄。

“然后两位圣上就让我明天去内宫,替他们执掌诏命。”

全部呆若木鸡。

过了半天,徐俪才反应过来,说道:“这是好事啊,两位圣上喊你去,就去呗。”

“是啊,还有问一问,殿下什么时间能从青海回来。”碧儿说道。

想从青海回来,可不那么容易,这一点,秋惹清楚,秋好也清楚,就是上官婉儿都知道一点。

但是怕她急,不能说,秋惹岔开,说道:“去肯定要去的,不过派人出去打听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二位圣上下的这份命令。”

这个很好打听,上官婉儿殿前盏茶就书写了一篇花团簇簇的文章,技惊四座,被两位圣上赏识,调入内宫执掌诏命,很快就传扬开来。

连带着原因也传了出来,是张大安进谏的。

消息进了东宫,几个女子弄不明白了,原因到现在,除了段夫庆外,就没有一个人能想到的。就在猜张大安用意,连张大安自己都不知道,哪里知道他有什么用意?

想了半天,想不出来,秋惹只好嘱咐道:“婉儿啊,你进入禁中,看似是好事,可是这位张相公,对殿下一直不安好心。外面传言,说殿下是侧日公出诡计陷害的,问殿下,殿下支支吾吾,恐怕此事是真非假。所以一定要注意啊。……

“可是惹姐姐,他倒底要做什么?”

“你且做好自己的事,太子妃,要么你派人通知一下刘相公与秋侍郎,让他们想一想其中的原因。”

于是又派人询问刘仁轨与秋仁杰,此时二人下了值,也在商议。刚出皇城,被刘仁轨拦住,说道:“秋仁郎,稍等片刻。”

“刘相公,有何事吩咐?”

刘仁轨就将今天发生的事,说了一遍。然后问道:“张大安为什么要让上官婉儿执掌诏命?”

在他眼里,也未必是好事,婉儿在武则天身边服侍,好是好事,不好伴君如伴虎,婉儿的岁数小……稍有差池,有可能遭受电脑访问ωαрO。处罚。但总的来说,益处大于弊端,张大安没有理由这样做。嗯了种种原因,又解释不通。

秋仁杰也愣了,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仅用盖茶时间?”

“是啊,某都自愧不及。没有想到上官仪居然有这个孙女……九泉之下也能含笑了。”说完后醒悟过来,谈上官婉儿才华有什么用?有才华的人多了海去,能写一篇好文章的人,整个唐朝不要太多。关健是张大安用意啊,又说道:“秋侍郎,你说他想做什么?”

秋仁杰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