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很美;天低云白;山青水绿;就是终南山也不及。”

“可惜本宫没有机会前去观看。”

李首成想摇头;一个太子去了青海;已走了不得;你一个皇后再去青海,算那一门子。

裴雨荷却温声说道:“天后;最好不要去;风景虽好;可哪里气瘴委实厉害。听殿下说紫山口春夏之季风景更好;几乎满山满野的象一个花园;红的花;紫的花;蓝的花。可到了紫山;气瘴更重;普通人猛然上去;吸气都感到困难。”

“若不是如此;我朝怎么容得这群蕃子猖獗;本宫给你们带来一份青海的捷报。李首成;将捷报拿过来。”

几个女子读完;裴雨荷说道:“太好了;青海平定;殿下不用多久;将能回京城吧?”

这一句问得孟浪;想回京城;那有那么容易的?李首成解了一下围;说道:“太子妃;青海虽然暂时大捷;吐蕃必不甘休;未来恐怕还有一战。再说;按照殿下计划;笼党项人于我朝;才是一个开始;白兰羌还没有收服。只有在紫山口筑城;吐蕃才会真正危机重重。可除了殿下外;其他大臣皆不放心任用。”

“这样啊”裴雨荷一脸失望。

秋惹没有作声;实际不是;青海诸将;太子也反复讲过;论军事才干;黑齿常之与裴行俭皆能挑起大梁。不是青海战局问题;是这两位圣上心中的想法。他们不让太子回来;太子自己也要回来;但不在此时;在临行前;太子也与自己谈过此事。当真等到吐蕃崩溃?这么大的国家;没有十年二十年的;还要不出现任何差错;不然休想它崩溃。太子能不能等到十年二十年?

裴雨荷又问道:“臣妾从青海时;就托李内侍向天后求情;让野辞明月进入东宫。这一次党项人也算立了大功;不知道天后能不能恩准?”

“什么党项?什么野辞明月?”武则天也茫然了。

李首成十分尴尬;说道:“是这样的;当初太子殿下为了拉拢党项人;曾经许诺过;收留了一名党项少女;叫野辞明月;答应她进入东宫做一名侧妃。又许诺了其他一些好处;所以这一次党项才不顾吐蕃的压力;举族皆叛;让我朝在青海顺利大捷。当时是权宜之计;殿下又不知如何向陛下与天后开口;一直拖着。直到奴婢去了青海;才央求太子妃;让奴婢向天后求情。可奴婢也不大好开口。”

“荒谬;荒谬”武则天斥责道。

虽是权宜之计;可是堂堂的一个太子;怎么纳党项的一个女子为妃?又说道:“你们知不知道;此事若传扬出去;会引起多大的争议?”

估计各个儒臣;能从洛阳跪头请龘愿;一直跪到长安城!(

第四百三十七章抱铜仙(二)

狄蓑出面了,不能让裴雨荷再说下去,越说越糟。

有了身孕;还不明显;伏下去说道:“天后;殿下也知道;所以才托天后想法解决。去年朝廷动用了十几万军队;可有许多将士水土不服;吐蕃却随时又象大非川一样;能调动三四十万大军。指挥作战的人又是吐蕃的论钦陵。殿下只好分而化之。但原来朝廷对党项人失过信。自从贞观元年起;太宗陛下先后对党项进行过招抚;到了贞观五年,拓跋赤辞等帅党项人皆降;内附者达三十四万人(实际党项人肯定不止;因此老午说有四十几万百姓)。可是朝廷一直轻视;并没有真正划入版图;导致贞观八年我朝大举征服吐谷浑时;赤水道总管道彦与左骁卫将军樊兴从南道经松州入党项境;进入吐谷浑;发生变故。赤辞派人见道彦;说;往日隋朝攻吐谷浑;借我道;我部甚至供应其粮草资助行军;然而隋朝在我部;多有掳掠。今将军借道;我必助将军;并且还资助你们粮草。若还继续掳掠;伤害百姓;我必固其道,扼其归路。然而两将到了阔水(今松潘西)时;见党项人不设备;立即掳获牛羊数千。于是赤辞屯兵野狐峡狙击我朝大军;导致数万军队溃败。然而;赤辞亦不敢负隅顽抗;转向资助吐谷浑。多少也是卫国公顺利平灭吐谷浑原因之一。”

当然了;话调过来说;是赤辞识相;不然李靖大军一返,党项也会土骨瓦解。与李靖相比;论钦陵什么神也不是;一个小鬼而已!

不过这件事;唐朝做得很缺理;后来道彦与樊兴二人;皆被李世民重处;一个减死流边,一个减死免职。但也种下了恶因;五年后,松赞干布从乌海越过大积山西麓;也就是李威逃亡的那种路线;入侵白兰与党项;唐朝也没有援助。实际上以唐朝当时的实力;不用在松州;在积石山就能给吐蕃人一个当头棒喝。

总之;党项人再次内附,一是前几年;党项接受了李威之议,再度拉拢;二是吐蕃没有将他们当作人来看待(注)。但心中有些犹豫不决的。

“嗯;接着说”武则天眼睛亮了亮;这个狄慈虽然出身很贱;毕竟经过不少事;倒很有眼力;这一番说法;颇有几分道理。

“臣妾也无其他可说;只说结果。天后也看到了;之所以如此大捷;包括去年殿下逃出生天;党项人皆出了重力。不但现在;将来还能继续用到这些党项人。反观东女羌;论钦陵侵犯剑南三州;本土军队并不多;却是用好了东女羌;给朝廷带来了损失。”

“就算如此;也不必用婚姻做承诺;能答应的很多;比如官职;比如居住地;比如财帛。婚姻;失措啊”武则天摇了摇头。倒不是她不想帮忙;虽然有理;可朝廷有多少卫道士?这是血统;是皇室的尊严。皇室的尊严;又代表着中原所有人的尊严。

这些卫道士可不管你是胜是败;胜的是青海;败的是青海;顶多开柘一片疆域;与中原关系不大。牵及到这等大事;无论战绩多少辉煌;该是反对的;还会必然反对。

秋好急切地说道:“天后啊;可是前面几位太皇太后;多有鲜卑血脉;党项人也是鲜卑人的后代;有何不可?”

“那不同;那时候唐宗室还没有一统天下;无论几位太皇太后出自何族,也无人注意。现在唐宗室入主天下;看一看陛下的后宫妃嫔;有没有人是胡人、羌人或者蕃人?不仅是太子;当年许敬宗嫁女;薛仁贵娶妇;朝中是何等议论?”

“难道连天后也没有办法吗?”上官婉儿疑惑地问道。

“为什么有此说法?”

“臣妾常听殿下说天后是这世上最聪明的人。”

“弘儿有此说?”

“是;殿下经常提到”几个女子齐口同声答道。

马屁;人人皆喜欢的;自然儿子说自己聪明;总归要想一个办法。再说;也是又卖了一个人情。嗯了半天;结果无法可想;说道:“只有一个办法;乘消息还没有传扬开来;将此女立即召入东宫。”

无轨了;只好用粗暴的手段;直接让生米做成熟饭。

也觉得手段不是很好;坐不下去;返回大明宫。但在路上想到了一件事;这个长子;与次子;做事倒是与自己有几分相似;为了成功,不择手段。次子心黑了些;长子心软了一些。区别就在于此。

但作为一个帝王;不这样是不行的。

不过让她产生了疑虑;既然不择手段;一旦长子登基;会不会承诺他的许诺;让自己继续执掌后宫。毕竟长子岁数已经很大了;完全主政;也不是不可以。而且青海一钱过后;迅速进入建设时期,这对将来长子处理内政,会有很大的帮助。朝堂上朝事错综复杂;可是青海并不好。只是地方小;百姓少;然而多个民族;迁民;羌人;防俘;将士;战争;并不简单的。

一旦长子即位;不择手段地对付自己;怎么办?

还是自己的好啊;出了大明宫;对李首成说道:“你去召裴炎;本宫要见他。”

王德真青定完了,自己想保也保不住。

最希望的还是王德真为相;此人心思单纯;对自己无二心。可是正因为太单纯;犯下许多不必要的错误。

因此;得重新找一个替代者。薛元超做老好人;让自己很失望,以后寻机会;要敲打一番。崔知温也想做老好人;这个人同样不适合。那么只剩下裴炎了。

此人心胸不小;也发觉出来。不过儿子不敢用;自己敢用力

裴炎到来,武则天让他坐下;说道:“这段时间;本宫看过你许多批阅的奏本;处理恰当;做得很不错。也不枉本宫在陛下面前进言,让你为相。”

“天后过奖;这是臣的本职。”

更新最快整*理

“不是本职;戴相与张相年龄已高,时常患病;处理政事的能力有限;帝国将来,需要重臣挑起帝国的重担。”

“臣一定不负天后重托。”

“还有;弘儿对你一直很误会;但只要做好自己本份的事;我相信弘儿最终会赏识你。至于有什么矛盾,本宫也可以替你调解。”

“谢过天后。”

“本宫派内侍李首成前去青海,与弘儿做过细致的交流。弘儿禀性你也知;虽然良善;有些时候会不顾小节;喜欢冲动用事。但青海一战;使弘儿成长很快。因此与李首成说过一番话;帝国将来;还是眼下的格局。”

不好将李威承诺的;武则天继续执堂部分朝政说出来;毕竟丈夫还活着,最少还能活上好几年。可话说到这份上;以裴炎的智商;必然听出。

说完后,从帘后看着裴炎的脸色。

知道;不然会为什么会派李首成前往?

其实还有内幕;是小公主闹得李治无份安分;无奈了;只好答应;李首成前去;是起一个挡箭牌的作用。但这个内幕;太过儿戏,李治是不会说出的。

听了后,脸上还是惊讶。

以皇后的能力;太子的威望;这二人一旦联手;现在就能掀翻皇上。这简直太可怕了;想到这里;立即不顾身份伏下去;说道:“臣将对天后感恩涂地。”

要的就是这份表决。武则天挥了挥手说道:“退吧。”

裴炎退下;走在路上沉思。肯定不能站在太子的立场;那么只好与皇后一抹走到黑了。可是拜于一个女人的石榴裙下;是彻底地拜下去;他又不甘心。

苦思了半天;只好下了一个决定。先拜伏再说;不能拜得象王德真那样;授人话柄。以后再见机行事。

大捷报来;已经张贴出去;长安城欢天喜地。

这一年多战争下来;终于意识到以前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认识。原来吐谷浑人也不全是盟友;分成两派的;居住在赤岭以西的全部是唐朝的死敌;不亚于吐蕃人。只有诺曷钵那一群吐谷浑人才是亲唐的。

可这一战;不但大败吐蕃人;而且几乎使吐谷浑伪政权差点灭国。不亡国;也剩不了多少人。

至于之所以能战胜;是吐蕃人打不下去;被迫撤出主力部队,却是无人理会的。那也是败;败给了唐朝的国力。

雍王府死气沉沉。

使阴谋好;阳谋罢;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技巧也是等于零的。

张大安说道:“李先生;你的计策似乎成效;过几天王德真有可能会被罢相。只如……”

段夫庆此时正在傻眼;一个很聪明的人;就没有想到青海这么快溃败。

不但青海一败;百姓大量迁移;他的家人还在吐谷浑王城;不知道会不会唐军攻克下来。心乱如麻;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怎么太子与党项人联手?”

“这是早几年的事;很早时候;太子就曾提出;拉拢吐蕃的一部分部落;比如党项;或者苏毗、多弥、羊同、象雄。未必会成功;可能使他们产生二心;吐蕃人就没有了凝聚力。然后到了青海;秘密找到党项人;成功地策反。去年秋天;太子夺下九曲军城、洪济桥;实际上出动的兵力不多;皆是暗中从党项各部抽出来的。”

“原来如此”段夫庆低声道。

唐朝大约走的道路;论钦陵计算出来;可十分佩服;是如何瞒过党项人,或者自己的人;这很有本事的。后来产生一个想法;认为给了党项人好处,于是党项人打了掩然甲这时候不能计较的,撕破了脸皮,有可能彻底将几十万党项人拱手送给唐朝;于是隐忍不提。可这还是很有本事的。绝没有想到,自去年起,党项人就这么快“变节”。

张大安不知道他身份;太子越得势;雍王位置越危险;还指望这个奇人再想什么高招呢。因此一五一十地将知道的说出来;问道:“难道李先生对军事谋略也善长?”

知道自己失了态;说道:“不长;不长;不过了解越多;我的策略会越完善。相公;接着说。”

“后来太子与论钦陵一晤;也是迷惑了这个吐蕃大论。真垩实企图是移民,以及利用党项人内外夹攻。吐蕃大论没有想到。实际土去年太子突围时,他的属下就带来了一张太子画的蓝图。”

“什么蓝图?”

“这是一张草图;是机密;放在兵部。上面是太子的三步设想;第一步是夺下九曲;第二步是夺下党项,以大积石山为长城;构筑关卡;这样黄河以西青海之地,尽归我朝囊下。又可以得到党项数万精兵;这些士兵不怕高寒,原来松散;吐蕃鄙视;所以一直没有形成战斗力。实际上原来我朝的做法;以及吐蕃的做法;皆是错误的。”

“是”段夫秀心中苦瑟之极;又问道:“第三步呢?”

“第三步是夺下白兰羌。

“白兰羌?为什么;不要青海吗?”

“当时我也不懂;虽然太子碍了殿下的将来;可不得不承认他的眼光很长远”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