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就苦哈哈的,这一逼党项人也走投无路了。

所以听到自己逃出来,这些人急忙赶过来,甚至自己在肃州动身,他们也开始动身了。

果然一个个开口说道:“太子啊,救救我们族人。”

李威没有回答,而是说道:“如果有人用三斗米换你们一匹马,你们会不会同意?”

“那肯定不会同意的。”

“一样的,想得到,必须付出。嗯得到多少,必须付出多少。孤没有前来青海,朝廷就派人对你,送来了一万弟子充军。随后孤攻克宛肃洪济城时,你们又出了数千勇士。这些将士,有的还在我们唐朝军队中。但是孤是怎么对待你们的?”

还有积石山的功劳,可李威略过不提,以那时候的哀军,党项人不配合,只是面临着一场灾难。况且仅是小小的默契,大家双赢,但那次丢下了大量的马匹与牦牛,还有物资,足以换回党项人小小的付出。洪济城那次亦是如此,虽然有牺牲,自己同样丢了无数插重给了他们,甚至吐蕃九曲军中一切原封不动地让党项人搬走。兴唐41o第四百一十章望不尽(四)

“殿下啊,我们哪里做错了?”

“你们当真没有做错?去年李敬玄胡乱用兵,你们心中有担心,于是将子弟撤回去,孤明白。但随后裴侍郎为了救孤,牵制吐蕃军队,年关没有过,就开始交战。我们唐军大多数人初来青海,还不适应这里的高寒天气。那个时候作战,是何等的不利?你们党项人呢?裴侍郎又是李敬玄?”

全部愧疚低下头,一个老者大着胆子说道:“当时我们听说他教过殿下兵法的,也派人央请他出兵营救,可裴侍郎没有说清楚,我们认为他也是一个懦夫,于是,于是呃……”

“不能这样想啊,以后孤总要离开青海的。朝廷会派其他人过来,有时会派对了,有时会派错了,可以向朝廷反应,但不可动不动就将军队撤回去。万一战事到了最紧张的时候,你们这一撤,那可是致命的。你们想得到章福,孤理解。拓跋远为了救孤,留下来策应,他只说了一句话,要孤善待你们族人。孤很感动,可你们要知道,一旦筑城将你们党项人笼罩起来,朝廷要花多少钱?又要与吐蕃人进行怎样的血战?再看看你们的付出,是不是想用三斗米换一匹马,错,与你们党项人几十万族人的章福相比,与朝廷有可能付出的牺牲相比,三斗米都不如。”兴唐41o第四百一十章望不尽(四)

士兵是很勇敢,可是夹缝里生存,依然想做着两面羌的打算。这是李威所不能容忍的。

“那我们立即派兵过来。”

“不是派兵过来,暂且也不需要,你们不用急,先回去,好好想一想,各个部族最好齐聚,想好了,商议好了,再找孤。”

几十个长者只好沮丧的离开,一个个心里想到,天下果然不可能降馅饼的,但太子说得也对啊,就是想换一匹马,以小博大,总得要付出半匹马的成本吧。

野辞明月低声说道:“太子啊,他们真的可怜。我的族人快连饭都吃不上了。”

“你这个傻丫头,还没有听出孤刚才所说话中的意思?章福是自己争取的,不是别人施舍的。为什么孤对河西的吐谷浑人毫不留情,为什么吐蕃又对河西的吐谷浑人想方设法拉拢?是因为他们铁了心跟吐蕃人走,与我们大唐为敌啊。如果他们也象你们族人鼠两端,那又如何?”

觉项人在他的计哉女中还有大用的。

可这种鼠两端的态度,这种偷机取巧的想法,一旦养成了,非但没有用处,有可能能成新的祸害。对这个民族是想用,可心中又是极端提防的。这才是李威心中的真实想法。

什么汉胡一家,你得自匕先变成汉人,不要整天想着,我们是党项人,我们是羌人,一旦始终抱着这个想法,势不大好点,势一大,必然引起兵患。兴唐41o第四百一十章望不尽(四)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次次地用事实证明着这个道理,不融合,搞什么独立自主,无论怎么样拉拢,甚至越拉拢越是贪心不足,就象国家该欠他们的一样。不过也不能瞧不起,那样也融合不了。

总之,这是一个话人头痛的命题。

当然,这个想法更不能说的。

野辞明月不知,可怜兮兮地问道:“那么殿下会不会救?”

“会救,可还是刚才那句话,看你们族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值不值得孤去帮助。”

心里面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野辞明月还是不错的,可天下间不错的女子不要太多,难道一一塞入东宫?这个党项人的身份,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将她带到东宫去。

丢下这念头,又安慰道:“要相信你们的族人,里面不乏充满智慧的长者。何去何从,他们会很快有一个明智的选择。”

“嗯。”

“这段时间认识了多少字?”

“认了一些。”

“写两个字让孤看一看。”

于是写下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指着明月说道:“这是我的名字。”

“嗯很有进展……”,不算好,但写的字能让人认出来。可使他想到东宫几个女子,不知道上官婉儿现在写的字有没有长进。望着东方,久久不语。还得要分开很长时间的组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有晓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十一章望不尽(五)

李威一直迎到了凤林津。

大队人马迤逦而来,拍了一下马背,迎了下去,远远的李显大嗓门就嚷了起来,喊道:“大哥,我是三弟啊。”

李威开心地骑过去,说道:“我看到你了。”

李令月从车驾上蹦下来,若不是李威骑在马上,她又能从象那样,吊在李威身上。也高兴地喊道:“大哥啊,大哥。”

又长大了。

李威又喜欢又担忧,这一个小姑奶奶来到青海怎么办?

下了马,在她头上怜爱地摸了一把,问道:“累不累?”

“还行,就是这一路来,有这么多山,钻来钻去的,钻得我眼睛都花了。”

“青海是山多。”

“太子妃有些不舒服。”

还算好的,其实河湟之地海拨不算太高,那一次之所以淘汰了那么多士兵,是多种原因的。

首先因为应召的军队数量多,有的从江淮与河北等地,将士兵征到青海。这批人不少的,河北兵英勇善战,是唐朝周边唯一几乎没有设折冲府的地区。不是不设,是其他地方的士兵需要训练,才能征用,可是河北地区的百姓只要征来,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但那是打辽东,征突厥,毕竟地势低平,可到了青海,却不适应了。并且唐朝的政策,让百姓很少出远门,一下子到了一个陌生的土地,比后世人更不适应水土。

匆匆忙忙之下,是说了红景天,可十几万大军,到哪里立即弄来这么多红景天?等到病下,再喂红景天,已经晚了。

最后一个原因,越是河北江准不适应高原气候的士兵,离青海越远。押送士兵的将官害怕误期被罚,一路赶得急,来到青海,准备开战了,所以训练量大,于是身体虚弱,所以病倒了一大群人。

相对而言,从巴蜀剑南到关中征过来的士兵,反应还稍弱一些。象现在的几万将士,至少在河湟地区,基本上没有被这里气候所累了。一路前来,速度并不快,只有裴雨荷因为文弱,身体素质差,病下了,其他几人,包括李首成在内,还都好好的。当然,各人情况不同,还是有人感到身体略略不适的。

又走了几步,先与李首成见礼,很客气。

此人乃是母亲手下头号亲信太监,可不敢得罪的。怕来怕去,不就是害怕母亲么?

很谦虚的施礼,李首成当然不敢傲慢,立即还礼,心里面却十分满意,看到太子还是以前那个太子,没有因为这一次大功改变,开了一个好头。还是太子好啊,比雍王那货好了一百倍。

有这个想法,两人攀谈起来,更加欢快。但李首成没有敢多谈,人家几位妻妾还没有说话呢。

又来到几位少女身边,裴雨荷虽然病秧秧的,还坚持从车中走下来,一个个痴痴地看着李威,似乎望不尽似的。

“你们怎么啦?为什么一个个掉眼泪?难道见到孤不开心吗?”

李威打趣地说了一句,然后也看着几个少女,碧儿还象以前那前小巧依人,狄蕙依是冰清玉洁,狄好曼妙多姿,裴雨荷端庄安静,杨敏出落得更美丽了,徐俪还是活力四射,上官婉儿长大了,楚楚可怜,韦月也长大了,能看到日后的一些妖艳丰情。

特别是看着上官婉儿与韦月,很有成就感。萝莉养成嘛,正宗的养成,嗯,这个想法很猥琐的。

裴雨荷垂泪道:“我们很担心。”

“不用担心,看看孤,一切不好好的吗。这段时间想不想孤?”

“想。”

“孤也想你们哪,”然后低声说道:“只是人多,不然孤很想将你们每人抱一抱,亲上一口。”

全部羞红了脸。不过伤感气氛让他这个打趣,压了下去。又看着碧儿问道:“潞儿呢?”

“天后带着。”

“这一次,孤很感谢母后啊。”

李首成竖起耳朵,听到这一句,脸上再次露出开心的笑容。

李威又说道:“不说了,这里离龙支县还有八十几里路,要渡过凤林渡,还要越过曼天岭(刘家峡水库一带),赶路吧。”

开始渡河,到了这里黄河渐宽,而且两边大山夹峙,耸若肩削,站在渡船上,李首成脸色有些发白,说道:“好险恶的所在。”

契苾刚不服气地说道:“这不算险,小河滩。我们这一次逃脱,许多地方才叫险。翻大雪山,从截支川到东女羌,一路只有冰雪,看不到一户人家,太阳不出来,连方向都辨认不出来。太阳一出来,白茫茫的冰雪刺得人眼睛又睁不开。还有回来时,翻了几天山路,那才叫险恶,只是一尺不到的山路,还不是平路,一个个陡度,长着许多滑腻的苔藓,人站在上面都会滑脚,下面就是万丈深的悬崖,雾气森森,看不到底。许多将士就摔了下去……”

说到这里,有些难过,这一次突围之行,因为所行险恶,非战斗性伤亡太重。

“这是……”

“他是我的侍卫契苾刚,契苾部的勇士,对孤十分忠心。”

“你们皆是我大唐壮士,”李首成说道。具体怎么逃出来的,李首成不大清楚,但可以想像,这一路是多困难多危险。

渡过了凤林渡,越过了曼天岭,不远处又是另外一种景色,碧野无边的龙支川,许多牧民在放着成群的牛羊,临近水源的地方,还让士兵开耕出一些屯田,小麦油菜开始起苔,在夏风吹拂中,生机昂然。

最难得的是花,各种各样的野花,铺满了整个山野。

“好美丽哦,”李令月开心地说道。

李威心里说道,论野花,其实紫山口南北野花才叫壮观,但没有说了。车驾不快,终于没有赶到龙支县城,就着龙龙川一处小溪边,扎下大营。李威让人煮好红景天药汤,亲自端了过来。得准备好,这一次屯了不少田,有可能粮食会大丰收,而且青海这一战,远远没有到平息的时候,李威已经上书,先迁一批士兵亲属过来试住一下。当然,愿意来的就来,不愿意来的也不强迫。肯定还有人来的,至少河湟地区看起来成了铜墙铁壁,地又多,有许多士兵家中很贫苦的,地少,甚至没有地了,只能做人家佃农。来到青海未必不是一条出路。当然,也会有许多百姓不愿意前来。

试住吗,让大家看看效果。

所以提前准备了大量的红景天。

“殿下,臣妾那敢。”

“无妨,人家说帝王世家生性凉薄,孤就要反其道而行。来,喝了它,是高山上的红景天,药效好。”

“殿下……”

“我也在喝,”李令月说道。

裴雨荷少了武则天所谓的权谋之道,可也有长处,人安静随和,于是李显与李令月不怕,一起聚在大帐里。

“是药三分毒,你好好地喝什么!”敲了她一下小脑袋。

但李令月却是十分享受,这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很听李威话的,可是李治却很听这个小女儿的话。李威还没有利用这一张王牌啊。

徐俪开朗,问道:“殿下啊,能不能说一说你怎么杀出重围的?在京城与路上听到很多传言,臣妾总是不大相信。”

那个还是不相信的好,天知道传成什么样子?

李显也问道:“大哥啊,是不是军营中那个黑齿常之一刀下去,将吐蕃一员大将连人带马削成两半?”

“是,不仅如此,这员大将身上还穿着吐蕃坚固的扎甲,所以吐蕃一提到黑齿将军,都十分害怕。”实际上李威也很无语的,他试过,用横刀向扎甲上砍了几下,结果呢,只砍出几乎印记。扎甲动都不动。

又说道:“论臂力,军中是无人能出其左右,但还有许多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