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处俊又说道:“我还担心另一件事。”

“什么事?”

“太子若是平安归来…”

“那不是好事吗?”忽然停下不言;若是太子平安回来;声势将达到巅峰。皇土主动退位还好些;不主动退位;名声直接凌驾于皇帝之;到时候这对父子又如何自处?

想了想道:“还是回来好啊;不象现在……”

说着;用厌恶的眼神看着李贤。

李显不知是何人指使的;是崔家兄弟;或是皇后;但将这个创口血淋淋地撕开。倒向李贤的大臣是很多;可想登基;也是不易的;皇后这一关要过;还得要名声与政绩。修再多的注;背了一个弑兄的大罪;这个兄还是很得民心的太子;休想有好名声了。政绩;试问他有何政绩?

太宗也弑兄弑弟;甚至让尉迟敬德逼父亲退位禅让。但李唐兴兵;李世民是开先河提出的;后来诸多战役;李世民亲自指挥;可以说李唐的基业一半是李世民生生打出来的。所以大臣不反对。李贤若是这样做;死得多快就会有多快。

还是太子回来好啊。

刘仁轨也想念了。

青海战役再度拉开;牵扯兵力嘛。不过计划做了修改;让武居寂出兵;不是不计后果出兵;稳步前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牵制住驻扎积石山东麓的吐蕃一部分军队即可。战事主要在青海拉开的。

娄师德与黑齿常之继续从莫门道与黑峡川吸引吐蕃的兵力;契芯明带着主力大军扑向了宛肃城;这一路发生了一系列的血战。吐蕃人也有守城武器的将火药缴到后;拆开来研究。

那有那么好研究的;原料只有三样;打磨成了细末;再用水团成颗粒。就能能研究出来成份;还有比例;就是提炼纯硝技术对现在的吐蕃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攻克的难题。

与之相同的;还有投石机、陌刀、伏远弩、角弓弩;吐蕃人也想得到这个技术;实物多次得到过;可至今研究却没有进展。但给了吐蕃人的一些思路对原来的投石机进行了一些改进。

天冷;弓箭的作用降低;但投石机还起作用的。不过知道太子即将离开积石山裴行俭做得很理性;放过了宛肃城却沿途攻打各个小的关卡;正好是投石机覆盖的范围。吐蕃人也不示弱,攻城守城是他们所短多次出击;与唐军进行了野战。

可是将吐蕃人的视线吸引到南方后,裴行俭又亲自率军出石城山道,薛讷等人出湟北道;两相呼应;将吐蕃在赤岭的大营击溃。又动用了一些奇兵;出了长宁川道;大雪山;这是一段很辛苦的道路。然后来到大拔斗谷背后;与裴行俭大军南北夹攻;付出了近两千名士兵生命之后;将这个重要的关卡重新拿了下来。

但没有停息下来;再次出军;进攻鱼尾军大营;然后海北道起;将吐谷浑百姓象赶牛羊一样;往河谨赶。几乎将这几千平方公里的所有百姓掳之一空;牛马羊留下来,或是犒劳三军;或者与吐谷浑百姓送到内陆。

诺曷钵听说后又赶过来讨要;裴行俭问了一句:“大汗;为什么我们大唐太子身陷险境?论钦陵此次动用了三十万军队;破晓神灵手打百度你莫要告诉我这些全是吐蕃人的军队。还有;他们的粮草是谁提供的?”

诺曷钵嚅嚅地说道:“当初太子可是答应过我的。”

“那么你与太子去说。”

诺曷钵羞惭离去。

这也是裴行俭与李威多次交谈后的感受。教李威兵法;不能死板地去教;那也学不好;只好边讲边讨论。也说了一些问题;比如百姓,唐朝不是地不够用;是侵并土地现象严重;实际够用的。相反;是百姓不够多。现在三千四万百姓,一征调几十万大军;马就有了压力。可若有一亿百姓呢?吐蕃也是如此;征调一次几十万大军的大会战;最少几年经济才能缓解过来。

这些百姓打散了;又不需要顾他们感受;几十年后;要么生存下去融为一体;要么死亡。死就死呗。吐谷浑百姓越少;吐蕃能抽的兵力就越少;得到的后勤就越发团难。

这个办法;也符合这对师徒的想法与理念。

这场战役持续的时间很长;一直持续到三月才结束;唐朝军队前后牺牲了近两万名士兵;打得很惨烈的。吐蕃也付出了三万多士兵牺牲的代价。自去年夏天以来;青海战事几乎没有停息过;双方牺牲的将士达到了二十多万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但正是因为这个惨烈;牢牢地将几十万吐蕃大军牵扯在青海。

同样重要的;否则单凭没禄氏;这一行还是凶险重重。

长安城中;同样也在惨烈地交战;只是看不到刀光;看不到血影。

守岁宴后;李贤找来了张大安与高政等人商议。

高政说道:“明崇俨此人必杀。”

本来认为将明崇俨引到长安来;是一着妙棋;经常替皇治病;那么就能听到宫中的许多消息。没有想到这厮反水了。这个头带得可不大好,以后会有更多的大臣象明崇俨这样;三面两刀。

张大安摇了摇头;说道:“不妥。”

“为何?”

“你认为当年太子不想杀此人;为什么留下来?因为皇的病啊。杀明崇俨不难;此事还没有平息;明崇俨若是遇害;皇会悖然大怒。”

“但明崇俨太可恶了。”

“可恶也要忍。”实际张大安也希望明崇俨早生早投生;现在看雍王占了大势;许多大臣附从;皇已经表示不满;还有宫中一个深不可测的皇后。这时候皇土立即生病去世;雍王会顺理成章地登帝位。时间拖得越久;变化会越多。但理性告诉他;明崇俨不能杀。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李显在宫中提出的几个疑问;终于传扬开来。

长安的议论声多了起来;这还不是要紧的;皆没有证据;只是稍稍怀疑;况且还有皇的罪己诏在前面挡住。可另一条消息;终于让李贤寝食难安。自宫中莫明其妙突然传出一股谣传;说他非是皇后所生;而是韩国夫人生下来的。皇后为了替自家遮扭;将李贤认领下来。甚至李贤是不是皇与韩国夫人生下来的;都未必可知。

可以作一个代较;韩国夫人生下了的贺兰敏之;想凌侮小公主与太子妃;雍王呢;无论太子如何对他;是亲兄弟;也要一心置大哥于死,地。皆是丧心病狂的人。

还有一个证据;民间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太子与父母也顶过;可还是很孝顺的;为什么雍王却一心想置大哥于死地;想置母亲于死地?若是皇后亲生儿子;会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

不仅是道垩德败坏李贤的名声;一旦这个谣传传出去;都不是皇的亲生儿子;有何资格继承帝位?

七人日节到来;大约认为长子没有死;李治身体又好了一些;在宫中设宴。宴席途中;李治看着明崇俨说道:“明卿;这一次联重病不起;还要多谢你相治。”

“臣不敢。”

“来啊;传朕诏;封明崇俨为太常寺丞。”

“谢过陛下。”

本来事情到此结束;按照人日节传统;要赏雪剪彩;也就是剪花;或布或纸。李治带着诸臣观看宫女剪彩;明崇俨走到武则天身后;对武则天说道:“臣略知一些相术;方才观看一下诸位皇子皇孙的面相。”

“哦;说来听听。”

正好不远处有一个太监叫陆博的;是李贤的亲信;二人在说话;有可能没有注意;听到这一句话立即站了下来。

明崇俨说道:“数王当中;雍王不堪重用;周王貌似太宗;相王与鲁王最贵。”

也就是雍王做不了皇帝;有可能是李显;李旭轮与李潞。当然;太子的年龄越小;皇后才越好掌权。

武则天淡淡一笑;道:“此言不可胡乱说。”

“喏!”

这段对话传到李贤耳朵里面;越发感到不对。又将张大安与几名亲信喊来商议。

张大安眉头也皱了起来;任由这个小人在中间捣鬼;后果同样很严重。特别是皇在他的医治下;病情还真的有好不定最后连皇都能听他的谗言。嗯了半天后;说道:“殿下;真杀;须做得干净一点。”

话音刚了;外面李贤的仆役闯了进来;说道:“殿下;不好了;方才在东市;明崇俨被三名刺客截杀;刺死了他身边两名护卫;明崇俨也被刺了一刀;三名刺客看到衙役围来;逃了出去。”

李贤听了一呆;问道:“是你们做的吗?”

几名亲信一起摇了摇头。

“我知道了;是母亲的苦肉计啊;这是风剑冰刀;想置我于死地啊。”

第三百九十五章一声羌笛(二)

京城风云幻变,裴行俭在青海同样焦急万分,利用党项定的关系,起初还能得到消息的,李威带着这支唐军很快消失在紫山口。过了紫山,党项人也无能为力了。

要么只能从党项人反馈的吐蕃情报中能判断一些。李威突然离开积石山,插到白兰羌,这一次行军速度很快,颇出论钦陵预料,随后论钦陵做了调动,几万大军从乌为一分,五千军队留于拍海多玛小城,一万五千直系的吐蕃军队沿着唐蕃大道追袭下去。其余的军队却返回吐谷浑,有的解散,有的加入到九曲一线,与唐军作战。论赞婆的军队亦是如此,两军一分,两万大军一路顺着紫山南下,直去迷桑,奔向东女羌。其余人同样返回九曲,或者遣散。其中包括大量的党项战士,认为是无能者,大多数送回原部族。

也就走动用追击的人数只有三万五千人,当然原因有很多的,一路南逃,大军追赶不易,行动缓慢。军队动用得多,需要的后勤也吃不消。还有一个原因,到了这里,皆是吐蕃核心成员,随时可以征集军队,这三万五千人于其是追,不如是慢慢地堵截,只要唐军稍一反应缓慢,会立即围困起来。再无一线生机。

到了多弥部,也就是唐朝人经常说的南国人部,或者难磨部,想要摆脱敌人,不仅是速度要快,还要准确的情报来源,凭借这一点,就是太子办不到的。

因此,论钦陵兵用得越少,也是越自信的表现。

事实出了紫山口,李威也傻了眼,到了这里海拨已经十分高了,加又是年末,放眼是处,除了白茫茫的雪,就是冰块。天地一片白。若遇到天气阴晦,连东南西北也认不出来。

此时没禄氏就是将他们送给论钦陵,估计多半他们都不能发觉。

看了看四周的大山,没禄氏说道:“我可以带你们去一些部族,征集一些草料与供给。但你切记一点,不可胡乱杀人。无论是多弥人,或者是苏眦人,都十分凶悍记仇。当年若不是苏眦国的大女王达甲吾与小女王樨蚌苏暴戾骄纵,大臣内乱,杀死他们的女王,投奔我们吐蕃,至今我们吐蕃也未必征服这里。就是这样,征服了几十年,才将此两国收服下来。时至今天,还屡有叛乱发生。”

这个情况李威也知道,唐朝还送了一些物资拉拢过这两个部族的一些酋长

但听到没禄氏的话,眼神还是闪动了两下。

“太子,你不要打什么主意,看看你这支军队,算是你们唐朝强大的士兵,可到了此处,是什么情形,别人不提,就是你,又是什么样子?”

李威让她这一句话说得十分沮丧。

本来他也打算过万不得已,从这里向西羌逃跑,看能不能撤出去。然而亲临此境,还是有这个王妃带领,都感到十分茫然。更不要说自己一头钻进来。

但没禄氏的话,也不大认可。

高原是一个优势,可若是在青海,将吐蕃人驱走,将吐谷浑与党项人收服下来,然后驻一支军队,适应了高原气候,一步步地将地盘挪到白兰羌。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未必不能攻逻些城。

这是最笨的一种方法,还有若干种方法,让吐蕃不战自乱,分成原来诸多部族并立的地步,同样可以征服这里。

或者自己能找到元蒙清那神征服手段,又可以将吐蕃人收服。

这世就没有什么破解不了的,就象自己在河谨用城堡设制了一个铜墙铁壁,可结果呢?自己却跑到真正的吐蕃高原来。

没有辨,吩咐了一声,按照没禄氏指的方位,让络务整率领两千人到一个山谷前去借物资,这里生活环境不易,大多数冬天迁于避风的山谷躲避严寒厉风。派人喊一下话,勿得反抗。只是借,甚至李威可以打一下借条,青海之战结束后,凭借着这些借务,去拿同等的物资回来。比如布帛、药材、瓷器。

于是就这样一路南下。应当说,前几年斥候大量的联络,还有一些作用的,唐朝人毕竟给了他们一些好处。特别是象附国、白兰羌、多弥、苏……、狗国白狗羌、大小左封、昔卫、葛延、向人、望族、林台、利豆、那鄂、当迷、渠步、千碉、桑悟、大峡、春桑、迷桑等吐蕃东北部族都有过一段联系。因为离唐朝不远,或者处于吐蕃边缘地区,也是唐朝重点的拉拢对象。这些部族大者如苏眦部,有三四万户,吐蕃是奴隶制,每户人口更多,三四万户是好几十万人。小看如大破,只有几千余人。

唐朝在这里形象不是很恶劣。不过情况很复杂,比如多弥部,又分成若干小部族与家族,其中的那囊家族与吐蕃走得更近,有一些成员是吐蕃的重要大臣。有的则对吐蕃反感。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