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位莫要看孤,那个盾谶是有人想害孤,逼孤到青海来送死的。去年盾谶没有出来之前,第一个察觉不妙的是裴侍郎,于是教胤导孤兵法,只是怕传出去会有非议,再说那时也不大确定,对外说是交流书法。孤指挥能力,也许是在各位之上,或者相仿佛,肯定不及薛仁贵将军、刘仁轨相公与裴侍郎。因此,有可能与论赞婆交战不落于下风,可真不顾一切,弃去自己长处,出城与论钦陵一战,孤必败无疑。”

又泼了第二盆凉水,正是为压住某些人的轻视与骄气。

“但我们有很多长处,比如武胤器,还有一个,就是城池。孤刚得到一个消息,吐蕃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件大事。禄东赞颈部得了痈疽,在日布死去。论钦陵回去这么久,不仅是调兵,还新近继任了吐蕃的大论。在逻些城除了调兵遣将外,还要安排国事。这让我们赢得宝贵的时间,夺下洪济桥、百谷城、宛肃城、大拔斗谷、石城山等要冲。甚至还有时间让我们基本将所有要冲关卡及时地修了各个城堡关卡哨所,进行联防。再加上犀利的武胤器,充足的供给,这是我军最大的长处。而吐蕃人呢?时间很短,天渐冷了,当然天冷对我军更不利,可毕竟有城堡可守。但对吐蕃人同样有短处,天冷吐蕃能出军,可天冷到极致,出动几万大军可能,若走出动几十万大军,可不可能?再说,论钦陵身为大论,在此地也不可久留。我们至多坚持七十天不失误,吐蕃人必退兵。”

“一退兵,消耗、士气,对吐蕃人将是一场灾胤难,国内反胤对的声音也会更多,论钦陵以后为国事所拖,想来青海不易了。那么青海孤就可以随意经营。在这里,孤想先问各位另一件事,为什么诸葛亮侥魏会失败?”

“蜀国国力小了”,不用想,连李敬玄也知道这个答胤案。

“是,蜀国国力小,可为什么司马懿指挥能力不亚于诸葛亮,但屡次对诸葛亮进攻忍让,而不去反攻蜀汉?”

“蜀国在诸葛亮治理下,政通人和,不好攻克。”

“东南还有吴国的牵制。”

“魏国还有国内的矛盾。”

立即出来许多答胤案,但以前三种答胤案最多。

“正是,魏国国力矛盾,吴国的牵制,但最主要还是蜀国国内政通人和,伐必败。事实后来符坚执行了这个假设,讨胤伐东晋,结果滤水一战以至失国。但蜀国最后结果呢,诸葛亮一死,后主昏胤庸,魏国只派了两支轻军,立即将蜀国灭掉。大家看一看,现在我们唐朝是不是象强大的魏国一样,吐蕃象蜀国一样。而且论钦陵新近继位大论,本来噶尔家族专胤权,许多忠于赞曾的大臣已经不满。只要他无功而返,因为穷兵黜武给百胤姓与各个部族带来的压力势必点爆。一旦吐蕃国出现动胤乱,到时候我们唐朝出征,胜利同样是水到渠成。这几年还要忍啊,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第三百五十九章射日坠(一)

论钦陵说着递讨来第二张纸,看后,论赞婆说道:一句。此计甚妙啊。

“记好了,世上最坚固的不是城墙,而是人心,如果人心齐了,就是没看城墙,我们吐蕃人也不是唐朝的对手。”

“是,何时发动?”

“不急,我也在想,正要与你商议,肯定做一些布置的,也可能会战上一战,但决战之日不是现在,要到十月中旬,那时候唐朝人会认为我师已老,心理上松懈,或者有许多人认为我无用,我一旦返回,就争不了这个功,机会就看了。”

“是极,是极。”

“既然要打,要捡软的吃,相信过几天,唐朝太子会做出一系列的人事安排,我会立即调整。打嘛,自然要集中主力的。此地你占了下来,做得不错。”

论赞婆惭愧到了极点,这一战灰头灰脸,仅是此处稍作圈点。

论钦陵又说道:“不过大战在即,用兵之处甚多,此兵驻兵太多,已过浪费……

“大哥,不可,兵太少,唐朝大军若是强攻,此地必然失守。”

“难道你连这都看不出来?”论钦陵对论赞婆第一次用了失望语气说话的。三弟让唐朝太子打得心寒,连智慧都受了影响。说完后,没看理会赞婆,转到了承风岭的南坡,不远处就与赤岭相接了,此坡下有一条小河,现在河水不大,不过时不时有山洪暴发,加上坡下泥土松软,形成了一今天然的泥沟,但小河上面有一个石桥,另外泥沟也不宽大,当然了,关健时候若是将石桥拆除,这条泥沟可以暂时地将大军阻挡一时半会的。

论钦陵坐在一块石头上沉思,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但撤兵不在此时,过一段时间,看可能此地会是唐朝大军第二次向我求和之地。”

说到此处,脸上一脸自信。

确有自信的本钱,一个泱泱大唐,人口是吐蕃人口的六七倍,面积也是数倍,士兵同样是数倍,财富那就不知是多少倍……次次让他打得一点脾气也没看了,然后卑躬屈膝的求和,先是薛仁贵,这一次又要到谁?求完了和,不要脸再来打,倒底谁是大目?

“不过还是有些难……”

“二哥是指……?”

“我也低估了唐朝太子的军事天赋,到时候鱼与熊掌难以选啊。”

“那么就选熊掌。”

“嗯,我就选熊掌,相比于十几万唐朝大军,只是一个大肥鱼,那看唐朝太子这味熊掌来得美味鲜嫩?”

这将唐太子一个人的作用凌驾于十八万唐朝军队之上了,可是论赞婆不敢反驳,看多苦,他自知!

“东方富裕啊,看世上最勤劳的百姓,有最肥沃的土地,如果再有一轮明亮的太阳,那么我们吐蕃人还能有出头之日么?章好来到了青海,那么就在这轮太阳没看升起之前,没有光照天地万物之前,就让我来将它射坠吧。”说到这里,再次豪情满怀,两手轮起,做了一个弯弓射大雕的模样,瞄向了天空的太阳。

来到了龙支县城,张挂东停了下来,前线需要,这一路赶得紧急,这一路没看停,终于到了龙支县。物资算是运到了,从此向廊州与郏州分配,不然到了郏州城,等于调往廓州的物资绕了许多道路。

韦待价迎了过来。

李威也无奈,曹怀舜在承风岭前的表现,让他害怕了。只看两千人,顶多一个山势之险,多牺牲一些将士就是,绝不会危害他生命安全的。这样都懦弱不前,怎么敢将他调到前线去?对其他一些人也不大放心。于是做了一些调整。自己亲自到了九曲,但九曲战线拉得很长,自己一人远远不够,所以需要一个副手,还能对自己补漏搭遗。于是将老搭档契芯明带了过来。

九曲囊入手中,廓州成了后方,但也不是,承风岭那个钉子还在,另外战役打响,需要积石军后方的将领能及时的判断出局势。这又要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两边侧应,无疑还是李谨行。任务也很重的,侧应九曲,还要看守好承风岭到廓州这条大道。

赤岭主道依然是黑齿常之,不仅看守石城山,同时还要看护翠止,道,以及拱卫涅北道,与大拔斗谷大营,只有黑齿常之能做到了。而且他久在石城山,熟悉这里的道路。三员大将择了出来后,看了一眼众人,没有可用之人了,只好矮子当中找将军。刘审礼看来不错的,上一次在大拔斗谷很老实,没看贪功,于是还让刘审礼与王孝杰看护大拔斗谷。再三的叮咛,此地的重要性,看两条道路直达郏城,还看一条道路到甘州,一条道路到凉州,一旦此道失守,依论钦陵的能力,那么看可能立即在唐朝各境内翻江倒海。

继续让姜师德看守河源军,几方侧应。看起来这个人还是有些能力的,不贪功,平时说话声音都很小声。

至于其人,如李敬玄、韦待价、曹怀舜、王杲,你们全部呆在部州州城吧,还美其名曰,大后方才是根本。刘邦平定天下时,论功行赏,萧何当为第一,为什么,正是一个安定的大后方,源源不断地将物资与兵源顺利调往前线,让刘邦得以与项羽交战数年之久。

也许看人不服,但大战来临之即,李威不能顾他们感受。他们高兴了,说不定几天后,就能看几万将士与他们一起陪葬。

监军使来了,还有物资,还不劳李敬玄这个大姥出迎。于是书特价迎到方支县,接风洗尘,风尘仆仆的,吃完了接风酒,张桂东就要休息。

仆役打来洗脚水,正准备洗脚,外面侍卫进来禀报:“张监军使,外面看人求见。”

说着递上来拜贴,张桂东打开拜贴一看,上面四个大字:再添贵礼。

“让他进来。”张桂东皱了一下眉头,这个雍王真不知事,送礼送到青海了,这里可是太子的地盘,若是风声走露,太子都能将自己斩首示众。而且手*机看O。太子巴不得找自己把柄,好让他安心将这支大军拢于手掌。

不一会儿,一个大汉走了进来,张桩东愣了一下,不是汉人,而是一个胡人,似乎是一个昭武九姓的人。但立即反应过来,京城有多少昭武九姓的人?雍王若是派汉人前来青海,这时候反而让人怀疑,用了昭武九姓的人,就不那么引人注意。

手一伸,毕竟拿了人家三千金的,说道:“坐。”

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坐下来,但心中却在思付,果然不出大论所料。其实拜贴上四字很看讲究,只是猜测,未必百分百的李贤就送了贵礼,买通这个太监,就是送了,也未必他百分百的收下。用一个再,是一种试探。客气地坐下来,已经判断出李贤出手了,而且这名太监也收了下来。

道:“此行张监军使十分辛苦,我受我家直子之命,又添补了一批礼物,就在客栈里,要不要我派人将它们送过来?”

“客气了,客气了,上次已经得了三干金,这一次怎么让你家主子破费呢?”当然,李贤不会傻呼呼地直接说是我送礼给你的,更不会直接登门拜访,大家意会即可。

三干金啊?此人暗中乍舌,章好大论料事如神,此次有L物备得十分贵重。

“这是使君应得的我这就回去将它拿来……”,说着欠身告辞。

一会儿,又有两个昭武九姓的人推着小车子,走了进来。此人将车子顶揭开,一阵珠光宝气的光芒放射出来。里面有一些金银器,可不多,大多数皆是上等的美玉宝石,这些玉石价格远在黄金之上。

“好,我收下了替我向你家主子表示感谢……”……张桂东眼里露出一片贪婪之色。

第一次收下礼物时还看些忐忑不安,又加上了这批贵礼,此时十八万将士生命与太子,早让他抛之脑后。十八万将士如何?也不是他去死。青海糜烂如何?也不会打到长安。太子如何,以后登基,自己作为李治的亲信,难道还会继续重用?只是心中狐疑,难道长安城又发生了一些事,情况对雍王不利了,所以才又追加了这批如此贵重礼物?

脑子里还看一些清醒,说道:“但我还是那句话,只能尽力而为,鼓动他们出兵,听不听,我也不敢保证。”

“那是,我前来,正是受主子所托,带一句话给你的。若要鼓动,你必须前往大拔斗谷。”

“为何?”

“九曲太子亲自坐镇,你去了也没有用。廓州与郏城看李谨行与黑齿常之两个胡将,自太子说过汉胡一家后,对太子死心塌地,你去了,还是没看作用。只看大拔斗谷,哪里现在是刘尚书与王孝杰将军。这数场战役,太子重胡轻汉,他们心中不满,你此去伺机而动,准会成功。”

张挂东心中一惊,这条任命,他也才得到的,李贤远在京城如何得之,难道此人是他早就安排好的?看来这个李贤,也不简单嘛。可是脸上犹豫不决道:“大拔斗谷在前残……”

“那又有何妨?你只要鼓动,也不需要你出兵,大拔斗谷地居要冲,吐蕃就是派二十万大军也休想攻破。到了出征之时,你忽然生病了……

“是极,是极,咱家就照你家直子吩咐做了。”

“若成,事后还有一批重赏。

“谢过,谢过”,张桂东眼里再次出现了贪婪的眼光。

“那我告辞了。”

“壮士,慢走。”

走了出来,此人对身边的随从说道:“你明天带着一批茶叶,返回青海,立即回去禀报大论,第一步计划顺利完成了,何时执行第二步竹划?”

消息很快传到论钦陵之手,论钦陵大笑,对论赞婆说道:“如果我们顺利将太子击毙,顺便乘唐朝大拔斗谷空虚之时,将大拔斗谷拿下来。然后将这个太监做一个人情,送给唐朝。唐朝会不会感谢我?”

论赞婆也是大笑。这条竹策高啊,真正的一箭双雕,太子一死,唐朝上下将会为之震动,甚至有百姓怨恨皇帝。可真相呢?如依太子所言,不出兵则无事,反而能建功,可是李贤暗中收买这个监军使,鼓动了将士出兵,导致唐军大败。百姓如何看待皇上派来的这个监军使?又如何看待皇上安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