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眼红了。然后再上书,指责这种良商制度,当真全国良商仅是在两京或者是沿海一带?梁陆二人拿了三万缗捐了甲等良商,好,我们拿五万。将这一滩死水搅了。

很快风声就传扬开来,官员也听到了,不知道内情,觉得不好。无论关税或者糖税,成了朝廷一笔不iǎ的收入。两渠不提,以后归还朝廷,朝廷经济也会宽松一些。可在海外制糖怎么办?难道派税吏到海外收税去?

李威将几位宰相召集起来。

现在他不是监国,有违制度的。不过第一批商人是纯正的商人,势力薄,有可能让官员看不明白,然后出台什么命令,就坏了好事。于是对这几位宰相说道:“孤也听到议论声,可是当时制度已经允可他们在海外经营,是朝廷,不能言尔无信。”

但沾到利益,恐怕官员也会朝令夕改,没有说服力,又说道:“各位相公,再说只有五十年时光,这些地方纵然开耕,委实不易。虽得了利,以后归是jiā还给朝廷。不经营就不能成为熟土,有了更多熟土,也能为人口增加,土地吞并严重,寻找一条出路。只是iǎ损其利,却是关系到子孙大计。有了百姓有了熟土有了收益,才是开疆柘土,不象突厥或者高丽,朝廷无益,每一年还要用兵,增加费用支出。还有,那天戴相公也说过,明年后年两渠经费之难,孤没有全部将计划说出来。经费自有去处,可能各位将此阻挠,正打了孤的计划安排。”

到了这个级别,就没有一个脑袋瓜子笨的,李威说到此,皆先后明白。

这才将朝堂争议声中止。

然后等各方反应了。

整个唐朝将地产与固定产业加在一起,上百万缗钱的屈指可数,但超过十万缗钱的还有不少人的,超过一万缗钱的更多。当然占总量比例很少,可李威需要的并不要多少人,只要有那几百户或者上千户垂涎就足够了。

开始比拼耐心。

然而他心中一直担心的事发生了。

这一天在东宫看书,李显跑了过来,说道:“大哥,帮我。”

“怎么啦?”

“是我的王妃……”

“慢慢说,不急。”

“大哥,蟠儿她出事了。”

蟠儿就是赵氏的iǎ名。

“出了什么事?”李威略略皱了一下眉头,这个少nv很傲气的,但仅是傲气,象她这种格,在所有宗室子弟中也不是她一人。

“她在宫中打死了一名宫nv,然后让母宫将她幽禁在内省。”

“为什么打死了宫nv?”

“大哥,今年支汗郡王不是进贡了一批玻璃器皿吗?父皇赏赐了几件给我,这名宫nv抹拭时,打碎了一件,于是蟠儿动怒,命人将她打死了。”

这个事李威知道的,进贡了一批绿玻璃,李威也分了几件,不算很纯净,里面有些杂质沌不明,曾经到市场上转过,看过大食的一些jīng品,同样工艺不算好的,有绿有黄,烧得不纯,颜è;以绿为多,知道,也知道是砂子烧的,但怎么烧不清楚。

李显又继续说道:“此事让母后听说后,立即命内将她拉到内省幽闭,只送生食进去。我向父皇母后求情,他们皆不见我。”

这一说,明白李显惊慌的原因了。

只因为一件器皿打死宫nv,是应当处罚的。可话调回来说,宫中莫明其妙死去的宫nv太监不知凡几。皇宫可以说是这世上最豪华的建筑,但内宫却是这世上最肮脏的一个群体。

李威不会将这些玻璃当作稀罕的东西,可这时候玻璃品还是很珍贵的,赵氏暴怒,能理解。她的出身,也注定不会将那些卑微的宫nv当作一回事。以前这样的事例,可以处罚,可以不处罚。可作为李威,却是赞同处罚的。毕竟人命关天,当年曹司闱那么忤逆,也没有真正将她打死。况且只是一件玻璃器皿。

但是另一件事,老三说只送生食进去,也许内省那间宫殿里有柴禾调料,可赵氏出身娇贵,怎么会做饭?虽名义上是bī赵氏nv吃些苦头,反省,实际上是将赵氏nv往死里bī啊。

李威想了一下,问道:“三弟,周王妃有没有说过什么忤逆母后的话?”

李显支吾了一下,低声说道:“也说过一些,只对我一人说过,我还责斥过她。”

想了想又说道:“但大哥,那是邸之语,绝对没有第二个人听到。”

那个高傲的iǎ萝莉才多点大,还邸之语?不是取笑的时候,想了一下,没有其他原因了,说道:“你先回去。我替你解决。”

李显千恩万谢离开,李威带着卫,直奔武承嗣府上。

打老远,武承嗣迎了出来。走进客厅,武承嗣吩咐下人上茶,李威说道:“不用了,你们皆出去。”

让他手下的卫与武承嗣府上的下人离开客厅。

武承嗣隐隐感到不妙,说道:“殿下……”

李威却怒声说道:“去年你自岭南回归,母后将孤喊去,刻意说相互友爱,孤也同意。自古以来宗室与外戚的争斗,凶残无比,贺兰敏之的事发生,孤虽是占了道理,然而内心常以为耻。”

武承嗣陪着笑道:“是。”

“可你不该将手伸到我三弟头上。”

“殿下,何出此言?他是周王,我只是周国公,尊卑有序,给臣这个胆子,臣也没有。”

“孤不管你有没有这个胆子,孤只有一条,明天周王妃立即平安回来,否则孤会立即取你项上人头。”说着,ōu出剑,用剑背狠狠地击着武承嗣的脖子

这个头必须要出了,也不能隐忍。今天能对老三的王妃下手,明天就能对宗室子弟下手,后天就能对自己与几个兄弟下手而这个武承嗣在中间起了很重要的挑唆作用。A!~!

第二百八十二章背棘去

第二百八十二章背棘去

武承嗣自然不会承认,道:“什么周王妃?”

“别要低估别人的智慧”说着用剑背又狠狠地击了一下他的脖子,这一次用的力量很大,武承嗣痛得脖子忍不住缩了一下。然后又说道:“不相信你试试看,孤杀了你,会不会妨碍孤的地位”

武承嗣让这一句话惊醒过来。

太子真要杀他,有些不好办的。现在母亲种种就让群臣反对,自己是外戚,更成了眼中的钉子。皇上要降旨怪罪,恐怕各个大臣都会强行保护太子。皇上也不是暴主,犯不着为了自己这个外戚,会冒着天下百姓的看法,文武群臣的看法,强行将太子废去。

而且这个太子看似所谓的仁爱,可犯起浑来,手腕也狠的,贺兰敏之那陀就是让他亲手割掉的。

李威说完了,也离开了。

走出来,叹了一口气,一直与父亲在斗智斗勇,对母亲还是采取回避讨好的态度,甚至取悦。或者这世上只有自己一个人才不会真正低估母亲,可事情发展……

有了人手了,这个武承嗣又不是善良之辈,中间挑唆离间,母亲手又有些辣,大杀宗室还是有可能的,甚至自己有可能首当其冲,毕竟想要抓住更多的权利,自己已成了她最大的妨碍。

今天此行,不得不做了。

路两边有许多高大茂盛的槐树,耐不住,纷纷扬起了雪白的荚uā,风一吹,便**般地落下。

李威道:“好大雪”

……

第二天还没有等到音讯,被母亲喊进内宫。

当然,武则天听到消息,暴跳如雷,自己外戚中可没有几个侄子,如果儿子真一个个对付,没有了外戚相助,自己力量立即被削弱,别以为武承嗣没有作用,有他在外面伺探消息,如同自己多长了一副眼睛耳朵。

沉声说道:“弘儿,本宫问你,本宫不放周王妃,你是不是真要杀武承嗣。”

到了这地步,李威也不会退缩了,当然,求情也能求下来的,可不仅是赵氏nv,是遏制母亲这一颗不断扩张的“抱负”,以及为了自己,不择手段的作为。因此,同样沉声说道:“是。作为外戚,本来要知荣而止。文德圣皇后让太宗不重用外戚,太宗不听,由是祸生。若安份守己,各安本德,儿臣自当敬重之。但不安份守己,挑唆离间,儿臣自当为社稷将其击杀,以便国家安宁。”

“你好大的胆子,当年本宫与蟒枭氏二人争执,各位宰辅,长孙无忌在世,都对本宫无可奈何,你还想能翻过天来”

恶寒

大寒

太赤luluǒ了。

当年的事具体的不清楚,大约的还知道,父亲yù;立母亲为后,长孙无忌等重臣皆不肯,于是母亲让荣国夫人到长孙无忌府上求情,几乎将好话说尽了,没有起作用。直到李绩说了句,此乃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不仅于此,不是皇帝真正天下老子第一的,如果下诏,所有大臣皆反对,诏书也未必下得通。不然李治都不会为了武则天,在与群臣求情。能这么做,可那就是暴君昏君了。正是李绩相助,最后诏书得以通过。

然后对王皇后与萧淑妃种种,李绩相助,又将许敬宗与李义府捧了上来,即使是长孙无忌,只好愧对此事,装聋作哑。

但母亲将此事翻出来,意思是说,王皇后与萧淑妃,我都敢那样杀,削断了手足放在酒瓮里杀,况且赵氏nv只是一名的王妃,只是饿死。

这一刻母子相视,皆不那么可爱了,李威心中冷气直冒,武则天心中怨恨不止。

但事已至此,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李威从容答道:“母后,当年之事,儿臣不知。如不是母后当机立断,蟒氏与枭氏也会加害母后,不仅母后,就连儿臣也没有今天。”

武则天冷哼一声,怒声道:“本宫还以为你不知道”

“但是儿臣还是要说。蟒氏与枭氏与母后势不两立,可是我们兄弟数人,却是你的亲生儿子,武承嗣是你侄子不错,可儿子与侄子到底是谁亲谁疏?”

虽是姓武,可血缘又隔了一代。武元爽与武元庆种种不提了,武承嗣父亲武元爽与武元庆同母亲不是一母所生,这样算起来,血缘又隔了一代。倒是贺兰敏之的母亲与自己母亲是实打实的亲生姐妹。

又说道:“其子未必似父。可是其父之举,母后应当铭心刻骨,今天母后地位,是母后艰辛奋斗而来的,成为天下之母,可这中间有多少艰难曲折。然而因为母后贵了,所以武承嗣阿谀奉承。或者儿臣假设一句,如果母后不是皇后,只是普通人,武承嗣会象他父亲那样待我们母子,或者象今天这样,为母后效劳?做得比你几个儿臣更孝顺?”

“本宫看你才是那个挑唆的人”

“天知,地知,母后知,儿臣知。”

武则天气乐了,道:“那么本宫什么时候想伤害过你们兄弟四人?”

“没有,可是周王妃是你的儿媳其母又是常乐公主。”

“你这个夯货,回去问一问你那一群更蠢笨的手下,然后再来见本宫。”武则天气极,将他轰了出去。

李威就有些狐疑了,难道是赵氏nv的母亲常乐公主有什么不对?回到东宫,派人秘密找到王彩年,让他打听事情的真相。大约王彩年也对此事关注了,一会就带来消息。

李治说常乐公主是胞妹,其实也对也不对。真实身份常乐公主是李渊的亲生nv儿,最iǎ的nv儿。李治不行,李渊与李世民皆特能生孩子,连夭折的孩子在内,李渊一共二十二个儿子,十九个nv儿。李世民稍差一些,一共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nv儿。这就造成了兄弟姐妹之间年龄差异很大,常乐公主比李治长了一辈子,可出生时间却更晚。也是李渊所有nv儿当中,唯一一个比李治iǎ的人。因此,李治从iǎ将这个iǎ姑姑当作了妹妹看待。又因为这个怪异的关系,李治反而更加宠爱了。

老iǎ的孩子格外娇惯些,加上出身高贵,平时就有些傲气。这个李威虽与这个iǎ姑nǎinǎi没有什么来往,大约能从她nv儿身上看到一些影子。李治有些宠,经常进入宫中,对武则天呢,态度不算很友好。一是出身贱,二是武则天本身是太宗的才人,现在做了李治的妻子,让她瞧不习惯。矛盾很早就有了。接下来是王彩年的猜测,去年下诏还长孙无忌爵位之前,常乐公主偏巧进了一趟皇宫,与李治密谈了良久。其后不但下了诏书,复长孙无忌之爵,还让其nv嫁给了李显做王妃。

未必就是常乐公主授意的,但很让人怀疑。

其实按照辈份,也不应当有这次婚姻,毕竟赵氏nv也长了李显一辈,然而只是王妃,再说,李治连父亲的nv人都娶了,这不算什么的。但终是有些不合礼度,所以更让人怀疑猜测。

赵氏nv幽禁大约就是李威听到李显的禀报。在幽禁时,武则天没有下命令,可派了她亲信太监,叫钟青石的,前来监督。钟青石就让手下送生食进去,并且派人看幽禁的宫殿囱是否冒烟。这是耐人寻味的命令了。冒烟了,证明赵氏nv为了活命,会做饭了。那么就不死她了,另想他法。如不会冒烟,赵氏nv娇生惯养,大约就能活活饿死。

追究起来,只是禁闭,又不是不给食物的,都犯下过错了,难道还会派人服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