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李令月长大了,也不好糊nong的,道:“大哥,你不能骗我。”

摊了一下手:“可是小妹,这个故事我只是道听途说,连这对夫妻名字都不知道,如何去寻?再说,天下间象这对夫妻这样为了生计,妻离子散的百姓不知凡几,我如何能帮得了?”

李令月听了也没有办法,只是说:“好可怜,好可怜。”

前面青梅竹马,愿同尘灰,写得感情炽烈,更加烘托了后面的离别悲戚,让人看后担心不止。不仅是李令月,连裴雨荷脸上都带着怜惜。李贤叹惜一声道:“在诗歌上,我远不及大哥。”

李威不由好笑,当然受之也有愧。然后又用温柔的目光看着碧儿,碧儿投来感激一瞥,多少猜出太子写诗的由来。

……

车驾耽搁了几天,开始起驾,到了洛阳后,李治立即下了一道圣旨,让刘仁轨出行,领兵征讨新罗。但用了贵兵乃疾的字眼,大约是让刘仁轨用很快度将新罗摆平的意思。毕竟吐蕃才是现在唐朝真正头痛的难题,不想在新罗身上多耽搁。

李威也接到狄仁杰的回信。

主旨一个字,帮。

摆上台面的力量,皇后依然是仗靠皇上,要么一个武承嗣,武承嗣只能说是比贺兰敏之强,对皇后一直支持,没有悖逆。但此人似乎作为不大。至少表面上看来如此。

可是李威今年不同,两渠种种措施虽然起了一些争议,但功劳却是实打实的,甚至都没有用朝廷国库拨下的款子,两年拨下的四十万缗钱,还没有一年蕃市关市所带来的收入多。而且开了这么大的工程,民不怨,千古难寻此例。

一旦三mén新开河正式开通,并且获得成功,李威无论在朝堂或者在民间,将获得巨大的声望。这种声望都能将皇帝的地位动摇。皇帝自然有忌惮,也合乎情理,太子名声日隆,不好再让,再让只好禅让退位。因此矛盾激化,所以帮助皇后,能在中间缓和一下。再说,这几年太子与皇后关系睦切,皇后局面不大好,所以想扳一些回来。没有必要在这时候,得罪皇后。

这是狄仁杰根据形势来判断的。

但李威却知道,母亲已吹响号角!狄仁杰这个判断也出现失误,只好自己沉思。想母亲用意,为什么要让自己参考补充?不是借自己名声,让宰辅通过的,那么种种收买人心的举措,不仅成全了她,也成全了自己。

那么只剩下一个可能,也许母亲认为自己有些旁mén左道,能使她这个十二言更加完美。如果是这样,母亲对自己还是信任的,信任自己,也就证明母亲没有后来的野心,仅是想扳回她不利的局面……

所以说朝堂与后宫是一个大染缸,每天这样猜心思,即使再单纯的人,也会“成长”起来。

这样一想,于是开始相帮,没有其他,对十二言中做了一些补充,比如第一条,写了因地制宜种种,无为而治,不得强行sao扰百姓。毕竟各户人家拥有的耕地不同,有的男丁有近百亩地,也来jīng耕细作,大约不可能的。或者以德感化天下,也修改了一番,改成了边夷之地得之朝廷无益,出兵图伤民财,减少用兵。这个以德感化天下,骗骗儒生还可,拿给刘仁轨他们看,只是一个笑话的。至于收买人心的几条,才是母亲主要目的,其他的也许母亲都没有看重,因此一字未动。

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使十二言比原来的更完美,要么使母亲对自己感情会更好,要么使母亲更快走向舞台,对自己不利。写好了,又细看了一遍,不是看自己写的内容,是看字的。

母亲写的诗不是那么好,即使自己不抄袭,也能与之相比,但字却是实打实的,武则天这一手字写得十分漂亮,比父亲的字还要高妙一些。自己的书法虽得了颜体真味,又练了几年,两相放在一起,自己的字贵在新意有力,可秀美度却不及母亲字体的。

吹干了墨迹,赌了一下,将修改后的十二言送给了母亲。

武则天立即jiao给李治,李治看后立即嘉奖,并且诏书行之。但皇权也受掣肘的,到了三省这一边,各个宰辅看到这个十二言后,就当没有看到一样。三省宰辅不同意,所谓的十二言,只是一纸空文了。

武则天费了苦心,上了十二言,没有得功,却更显尴尬!

第二百七十五章小重山

第二百七十五章小重山







李威没有监国,可因为主持两渠,时常到三省六部jiao涉,不仅是两渠,牵涉到工部的工部、水部,兵部的库部,户部的户部、金部、度支部、仓部,司农寺,军器监,将作监,都水监,这是直接牵涉的;间接牵涉的部mén更多

李威不在长安,各部以及宰相主动替李威分配好了。这也看出现在李威人气之旺!

回到了东都,李威主持两渠,这些责任必须主动承担下来。但在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走动,母亲上书十二言,这么大的事,居然没有听到议论声!这颇有讽刺意味的。

也很不公平,十二言主旨意思,是讨好各方群体,包括给官员加薪,也在讨好京官。经自己改动后,有些策略还是好的,比如兴农桑,经自己改过,更加全面,或者停建宫室,或者轻开边等等,经自己修改后,对国对民,皆是有利。

然而十二言放在各个宰相案头,居然象没有看到一样。

李威也是无奈,也不能对这些宰相说;母亲上书,你们重视一下。这是一个权利分配的问题,母亲重了,自己权利必会减轻。嗯要自己权利重,必须控制母亲权利。自己真这样不识趣说了,反而伤了各个支持自己大臣的心。

难道非要bī自己与母亲走到对立面?

李威本职工作,也缺少帮手。有的是要争的,比如对生铁资源的分配,打造的铁柱越多,丹水下游疏通才能越快,有钱了有民力了还不行的,得有物资。嗯要足够的物资,必须同其他各部争夺,比如铁柱,不仅是生铁;还有工匠。

李威是太子,虽掌管再渠,农业生产也是朝廷需要,平定边疆更是朝廷需要;没有办法争。

好在姚屑风尘仆仆赶回京城,此举有争议,可没有这个钱,两渠就不能开工。再说,即使借也不大好借的,有这个钱,能放一放高利贷。即使将放高利贷风险计算进去,六年后,财产也会翻上一翻。因此,姚筒一进京后,立即让李治左迁为中书舍人,继续担任主持丹水渠之职。一是乒了功;二是丹水渠也是唐朝立国以后,前所未有的大水利工程,姚屑职务太低了。

很不容易,与太子沾上了关系,陛下居然没有打压,反而提持……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朝中各个官员居然一致同意这道左迁,一个反对的声音也没有。这一对比;皇后的尴尬意味更浓厚了。

李威想了一想;这样下去不行的。别以为大臣支持;可不是支持自己立即bī父亲禅让,如果自己走到母亲对立面……那么不如尽早准备到南洋岛屿上渡过余生吧。

嘱咐姚璃立即赶赴丹水;将韦思谦换回来,自己不好争,韦思谦能争从丹水而来,心中还是担心的,那么多滩涂没有拨去,一旦net水猛涨,工程只好中断了。因此;与韦弘机一样的心思,即便是腊月到来,尽量保持不将工程中断,继续施工。这是抢时间的。让韦思谦回来,多争一些物资;也能加快施工进度。

然后谨见母亲。

武则天神情很平静,当然,受了这个挫折,立即沮丧,也不是武则天了,这些年,她受的挫折,南山之竹都写不完,这个挫折仅是其中的一朵小1anghua。然后看着儿子,说道:“乒儿,你见本宫;有什么事?,;

李威一时语塞。航更新组烟儿提供

也不大好说,宫外的事能传到宫中,宫中的事也能传到宫外。说白了,让诸位大臣听到,也会心寒,我们是支持你的,你去倒戈,让我们怎么支持你?

母亲对权势的留恋,皆是知道的。所以一个个明挤暗压,就是怕母亲成为吕雅那样的人物。但上官仪的下场也让各个大臣惊心,于是皆不提废后之事,母亲争一分,就打压一分,或者将自己抬高一分,暗中让母亲永远无抬头之日。作为这时候的人,想法也是对的;你始终是一个nv人家,相夫教子,却象一个权yù狂一样,争权夺利,意yù何为?

可就没有人想到武则天会以后做nv皇帝!

如果说明了,伸出去,大臣会认为我们支持你,你却向母亲拜倒了,心就寒了。心一寒;不支持自己,自己处境更难。甚至说明了,李威都怀疑母亲会不会有意利用……

想了半天,拉住武则天的手说道:“母后,儿臣写了一诗余,念给你听。”

“好啊”

“昨夜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翘看行云;旧山松竹老,阻行程。yù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谁人听?”

这词改了一下,不是上佳之作。当然,本来原词也不是上佳之作,只是沾了名人的光,所以流传下来。

不过意思表达出,乘乃田买像圃惯

武则天微微一笑,道:“本宫不是你想的那么复杂。有了你的孝顺,本宫比什么都开心。”

“儿臣应当做的”李威恭敬答道。可心里面在想,你真是这样想的,那就是天大的幸事了。能与父亲为敌;甚至能为各个宰相为敌,李威都不想与母亲为敌。不用后面的事来证明;已经有了许多事例证明过了……

“游儿可好?,;

“你与德儿皆枝开叶散,本宫本以为喜,可终是不贵……”

李贤生xìng风流,很q就开了人事,在王妃没有入宫之前,就有了三子,李光顺,李守义,李守礼,以及一个nv儿,但生母更贱,是宫中的普通宫nv,无奈之下,只好将其生母册封为孺人来以这个势头下去,李贤会有很多儿子的,但突然转了。味,人伦之事不行,偏偏喜欢男风。男同之间,肯定不会有子nv的,都导致了再没有其他子nv出现。

李威也有了孩子,可出身同样很薄,碧儿原先也是普通的宫nv家mén也寒,只是儿子喜欢。武则天对mén第又痛又爱,对名mén世家很是不喜的,但又在心中yan羡包括以后嫁nv的种种,都能看出她这种矛盾的心理。

所以这几个孙子出身,皆不让她很满意。

李威再次拍住母亲舟手,说道:“英雄不问出处,母后十二言中,有最后一言,是给出身寒微老臣一个出处;当年的蟒氏与枭氏,比母后皆贵,然不及母后万一也。”

“也不能这样说的名mén与官宦子弟,也有他们的长处你几个亲近臣僚,有几人不出自名mén望族,或者官宦子弟的?”

这倒是无可否认的,除了西mén出身寒薄外,连朱敬则都是当地的望户,韦弘机出自京兆韦,裴行俭出自河东裴杨家的几个官员出自弘农杨,也算是小名mén;要么薛仁贵出自农民,然而只是好感,与戴至德一样,还没有算是自己人倒了他儿子薛讷与自己走得很近,也可以用,可也算是官宦子弟。

李威不能答。

武则天又说道:“本宫听说太子妃居然还是云英之身?”

“……;

“她是不错的,这mén亲事当初本宫也曾犹豫过,但观你们成亲后本宫反而很满意。此nv品德贤淑;有雅量,与当初的蟒枭二人不同。你要善待于她。”

“是。”

说了会话李威这才离开。

宫nv进来收拾茶桌,武则天却低语了一声道:“知音少,弦断谁人听?;

李成站在一边低声说道:“皇后,太子对你还是很孝顺……”

“本宫知起……”武则天说完了,蹙起眉头。不知以后如何,现在李威种种举措,武则天对自己这个长子,颇是满意。李威某些小动作,她dong若观火,比李治看得还清楚。

这个长子在几个儿子当中,最有心的时候就很不老实,只是针对的对象不同,少年时针对自己,一度种种让自己多次下不了台阶。长大后,智慧更走过人,又有了一套初步雏形的班子可供商议。其实武则天也很担心的;以长子现在的名声地位,与群臣联合起来,倒自己,自己难以招架。而且长子地位已稳,不是少年时,废掉自己,他太子之位不能巩固,毕竟还有李上金与李素节这两今年更长的异母同父兄弟。这也是李弘少年时数次倒自己,武则天恼羞成怒的原因,纯是损人不利己的做法。

现在却不同了,不要说贬放已久了李上金与李素节,就是丈大也不大好动。

但这时候儿子矛头一转,态度变得温顺起来,只是有时候阳奉yīn违地与丈夫作对;对自己一直很尊敬。当然,武则天也不会料到自己以后会如何如何,所以儿子态度突然转变,一直让她想不透。

可这个变化,时她来说,是好的。群臣支持儿子,也不罪,中间原因,更能清楚理解。儿子能到宫中请安,作了一诗余,说知音少,弦断谁人听,已出忽她的预料了。

这一句也让她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