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仁杰又摇了摇头,道:“殿下,不是,臣调查过,此人喜欢结jiā一些朋友倒是真的,其他方面都很低调,没有什么恶劣的行为,即使uā费,也不算很大。”

“你是说他也是象陆马与梁金柱那样?”

“除此以外,别无解释。再给你看这个,”狄仁杰又递过一份卷宗。

李威打开一看,是狄仁杰询问几个官员的证词。当时抓捕权虎,不仅是几个人替他分散抵了罪行,还有许敬宗隐晦地关照过的,最后才释放回家。许敬宗这些年红极一时,几个官员知道,也不敢说出来。再说权贵养游侠做家奴或者结jiā,十分普遍。比如李渊的堂弟李神通,与“京师大侠”史万宝共同响应李渊起事的。李世民本人更是结jiā豢养了无数英雄豪杰,罪犯或者亡命之徒,其中有些人成为唐朝后来重要的功臣。作为许敬宗,想收拢权虎,很正常的一个举动。但不是许敬宗倒了台,狄仁杰即使询问也问不出。

“许敬宗已死……”李威刚说了一半,突然醒悟,没有再说。

“殿下知道就行,权虎在殿下手中,只是一名游侠,但在某人手中,却有很大的用场。权虎只是一个武人,想得没有那么多。听到消息,只想到将消息散布出去,让殿下不高兴。却没有想到其他,所以某人壮士断腕……”

李威皱了一下眉头。

狄仁杰看到他表情又说道:“殿下,莫急,此事有臣来处置,你安心准备去九成宫。”

……

没有出发,吐蕃又派了使者论吐浑弥请和,且与吐谷浑重新修好。ūn天在西南的大捷,又得到了许多情报,吐蕃毕竟国力不如唐朝,无论胜与负,对吐蕃都十分吃力,因此,李治比历史上的李治拒绝得还要硬气,连使者都不接见。

这与李威无关的。

呆在东宫,每天安静地看书,或者写写字,居然经常地练习,能勉强地弹一下古琴,或者练练骑术箭,倒不是为了上前线作战的,而是强身健体的。

忽然有太监禀报,说有吐蕃使者在延喜外求见。

李威想都没有想,说道:“不见。”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jiā涉,自己更不能参与进去。

太监支吾了一下,说道:“殿下,来人说是殿下曾经约过,她到长安城中,殿下派人带她一游。”

李威一个机灵,站了起来,道:“来者有没有说她是什么人?”

太监答道:“只说了这一句话,是仆役说的,人坐在车中没有下来。”

:卡文了,卡得太狠,断更了几天,无奈。再次道歉一下。

顺便说一下游侠,唐朝重武轻文的风气,导致游侠风气昌盛无比,有许多官员将领,本身就是游侠出身的。有的游侠胆子很大,敢冒充皇帝行骗,敢刺杀宰相节度使,作为统治者本身,对此深恶痛绝,打击过多次,可屡禁不止。从理论上,狄仁杰整合京城的这群大侠们,作为帝王本人,只会欢迎,不会排斥。到了宋朝后,游侠空间很小,一直到明清,因为道教普及,不是游侠,而是帮会。这是一段史书十分忽视的历史。A!~!

第二百三十九章交换

第二百三十九章jiāo换

李威已经确认来的是什么人了,转过头对刘群说道:“孤答应过一个人,她来到京城,孤会派人带她到处看看,你去陪她。”

“可那是蕃子。”

“是蕃子,但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蕃子,孤不会害你。”

刘群迟疑地离开,碧儿已经怀疑起来,问道:“是什么人?”

“一个nv人。”

“nv人?”

“吐蕃赞普的王妃。”

碧儿纳闷地问:“吐蕃的王妃为什么也来出使?”

“我哪里知道,这些蕃子不知礼仪,象那些蛮僚一样,不能以中原的标准来看。”其实说到礼度,唐朝没有后世宋明酷严,李威也喜欢这样。吐蕃也没有那么落后,自文成公主入藏以后,吐蕃渐渐强大,各种制度日渐完备。也有一些礼仪,当然,与唐朝的礼仪肯定有所区别。

刘群已走了回来,说道:“禀报太子,那人在车中问奴婢是什么人,奴婢回答了名字,然后那人又问奴婢是不是内宫的那个刘群。然后她没有同意奴婢伴她,却jiāo了一封信给奴婢,要奴婢立即转jiāo给殿下。”

这个没禄氏想做什么?李威狐疑地将信打开,字不算好字,但写得十分工整绢秀,一看就知道出自nv子之手。李威却让信上的字震住了,信上的字不多,也没有什么骈韵,当然,以卓萨。墀玛勒的水平,能将汉字写到这地步,并且没有写错就算不错了。

碧儿担心地问道:“殿下,你怎么啦?”

顺便朝信上瞅了一眼,信上的字写得绢秀,但不xiǎo,一眼就看到,写着钦陵之首,太子想否。若想与君一晤,否想我自离去。碧儿不由地捂起了嘴巴,钦陵无疑是论钦陵,或者叫噶尔钦陵,被视为唐朝头号的心腹大患,这个头,谁不想?

李威也想,于是说道:“让她进来。”

一会儿没禄氏进来,与上次布衣荆裙不同,这一次穿戴整齐,甚至华贵。身上是一条红sè丝绸长裙,长裙上是富丽的对称联珠huā纹,各条huā纹间又有许多jīng美具有吐蕃特sè的图案,偶尔点缀着一些金丝,高原上的人,不怕冷,衣料很薄,软软的紧紧贴在身体上。腰间垂着一条黑sè绸带,悬挂着一些xiǎoyù佩之类的饰件。脚下是一双jīng美的镶边黑靴。头上与其他吐蕃人一样,将头发盘起一条条xiǎo辫子,但上面又chā着一些金yù首饰。

不用伪装了,恢复原来的举止与气质。

总之,让李威眼睛一亮,说了一句:“哟,丑xiǎo鸭变成天鹅了。”

没禄氏也不生气,咯咯一乐,道:“那是你们汉家有眼不识,本王妃可是雪原上的一朵最美丽的huā。”

这是吐蕃人的xìng情,碧儿心中却是一呕,心想,果然不知礼度,这样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出来。

没禄氏又瞅了瞅,道:“这就是你的几位王妃?”

然后笑弯了腰。

虽然从xiǎo读了许多书,对唐朝的制度还不是很清楚的,李威的妻妾不能算是王妃,要么太子妃,要么良娣、良媛等等。李贤、李显或者其他诸位王爷的正牌妻子,才能算是王妃。

这也是李威一件恨事,不错了,总算有三位妻子,或者是妾,可除了碧儿外,另外两个不提也罢。但没有说,道:“你家赞普岂不同样比你大很多岁?”

“那是不同的,”没禄氏又指了指恼怒的韦月,再次大笑。

“xiǎo好,从xiǎo就在孤身边,长大后感情会很好,却不象你,赞普居然让你到孤的军队中。如果不是孤的军队纪律严明,又不知会发生什么事。又让你再次出使我们唐朝……”李威摇头。

“是关在笼中的金丝鸟让人羡慕,还是高空蓝天上自由飞翔的雄鹰让人向往?太子,不与你辨了,前去大军,是我的意思,赞普不知,只以为我去了洱海。前来你们长安,却是你的相约,我怎么敢不赴约?”

李威皱了皱眉头,这一句,有些暧昧。不是别人,是吐蕃人,还是王妃,传出去会有很大的议论。他还不至于喜欢人妻,指了指桌上的信笺,直接问道:“这是何意?”

提到正事,没禄氏立即看着殿中的数人。

李威挥了挥手,让碧儿等人退下,连没禄氏带来的几名吐蕃仆役同时退下。没禄氏才说道:“今年让你害苦了我。”

“要么你让将孤害苦何如?”兵不厌诈,都是居心不良,只是现在没禄氏还嫩了些,一眼就让自己与裴行俭看穿。如果让她得逞,自己南征失败不提,整个南诏将会糜烂。

“那我会很开心。”

“还是谈正事吧,”李威不想与她调笑了。

“这次我来,还是我主动请求的,用你们汉家的话来说,叫主动请缨。与你们汉家jiāo恶的,不是赞普,是噶尔东赞域松(禄东赞)父子。”

“为什么你会出现在我大军当中,你们吐蕃的军队为何出现在姚州?”

“洱海不是你们汉家的天下,是各诏蛮的天下。”

“洱海不是我们唐朝天下,可是不是你们吐蕃的天下。即使不是,为何你们吐蕃军队出现在姚州?”

“姚州也不是,我们吐蕃也不是想攻占姚州,想占也占不下来,如果你们汉家不出兵,我们吐蕃也会退兵。”

“这倒也是,等你们吐蕃将姚州所有百姓财产,全部掳走了,剩下一片不máo之地,自然会退兵。”

“那是你们汉家人富裕,要么你到我们吐蕃去抢去。”

“不是抢,是治,总有一天,我们大唐军队进入你们逻些城,替你们吐蕃人治理。”

“你是想得美……”

话不投机半句多,没禄氏气得眼睛睁大起来,可是李威却悠闲在喝着茶。生了一会儿气,遇到这个慢xìng子,没禄氏无辄了。自己毕竟前来是求人的,气呼呼地将李威茶杯抢过来,喝了一大口,道:“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朋友来了有酒ròu,敌人来了有刀枪,此乃是孤的待客之道。王妃,喝别人的茶,这个举止不好。”

“我喜欢,”没禄氏将茶杯在桌子气愤地磕着,又道:“赞普不是你们汉家的敌人,你们汉家的敌人是噶尔父子。”

李威不想辨解,没好气地说了一句:“没有你家赞普的命令,噶尔父子敢进犯西域与吐谷浑,你们吐蕃大军敢进入南诏?”

“太子,此言差矣。吐蕃不是你们汉家制度,王权高度集中。松赞干布之时,大臣琼保邦sè准备在赤邦木城堡安置牙帐,等待松赞入宴之时,用毒酒鸠杀谋反。这是英明的赞布时发生的事。后来让东赞得知密报,邦sè知道后自杀谢罪。然后噶尔东赞域松得势,松赞托孤,将赞普jiāo与他。然而没有想到……现在吐蕃所有制度与政权,皆是他们父子掌控。与你们唐朝的种种与赞普无关。”后面还有话没有说,南诏一行,亲近赞普的一些大臣试图再次建功立业,大败唐军,最好能将李威活捉。这样,在声势上能将论氏父子压住,重新将大权拢于王室。然而结果输得很惨。

严格来说,唐朝在南诏大捷,杀敌无数,吐蕃只有一万多士兵。可对吐蕃打击不xiǎo,吐蕃号称四十万,有许多是来自各个部族的,其中有的部族对吐蕃政权十分不满意。连吐蕃一些有权势的大臣与家族,都有取代王室的想法。这个四十万随着疆域扩大,分守四处,不能象原来一样,闲时种地放牧,战时作战,对吐蕃也是一个不xiǎo的负担。当然,将吐谷浑党项西域能完全消化,更强大的吐蕃将会到来。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比如唐朝的政策相对要优柔的得,各统辖所部,时叛时降,不提吐蕃的高压政策了。因此,需要时战时和,恢复一些元气再打。

但这一次比历史上提前第二次求和,却不是这个原因。

这一万多士兵不但是吐蕃的jīng兵,大多数还是来自忠于王室的部族子弟。大败后进一步削弱了王室的力量,同时这次大败与论钦陵的大胜正好形成对比。使论氏家族威信更高。

连芒松芒赞这一次都感到压力了。而且论东赞又是松赞干布叔叔论果松的儿子,同样也是王室。因此,这一次回去后,对噶尔芒辗达乍布大发雷霆,连没禄氏都狠狠骂了一顿。不但如此,芒松芒赞至今无子,也是一个隐患。

因此,这一次求和是其次的,看能不能同唐朝搭成一个协议,双方合力,寻找一个机会将论钦陵击杀。当然,这是以最xiǎo的代价击杀的,不可能为了论钦陵一个人,赔上十几万吐蕃军队。甚至可以向唐朝搭成一个协议,只要唐朝支持,比如议和,比如再次和亲,可以撤出吐蕃军队,允许吐谷浑一些独立的权利,将西域四镇重新jiāo还给唐朝。

这些不能摆在台面上说,想来想去,没有可靠的人选,这时候没禄氏主动请缨,于是才来到长安。请和是吐蕃需要的,没禄氏岁数又xiǎo,芒松芒赞又宠着,秘密来到长安,即使论氏家族知道,也不怀疑。

但没禄氏却不好谒见李治的,只好走李威这条路。

“这样岂不更好,你们吐蕃咬来咬去,自己内哄,正是我们唐朝开心万分的事。”

“太子,我是吐蕃人,对你们汉家文化多少知道一点,你是仁太子,读了很多书,有学问,别用咬字。”没禄氏有些生气,但是自己相求,忍了忍又继续说道:“我也是诚心而来。好战的论氏家族主持我们吐蕃,不但我们吐蕃百姓受苦受难,你们唐朝也好不了。我们吐蕃到了你们唐境,可以掳获许多物资,以战养战。而你们唐朝大军因为地高,都没有办法进入我们吐蕃腹部。即使在乌海等处,都是苦寒之地,得之无用,更没有什么物资可供收获。再说,大战,是论氏兄弟,大非川之战局面还会出现。”

“王妃儿,你错了。大非川之战,你们吐蕃得胜,有许多原因的。我们唐军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