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荒原上的太阳-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为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挫折——读何顿的三部小说》
  ●1996年1月2日《北京青年报》
  何顿在今年被一些人认为是具有追苏(童)超刘(恒)潜质的唯一一位青年作家。他在今年《收获》杂志上发表的小说《我们像葵花》,其读者就相当之多,以至于让人感到何顿像太阳,读者像葵花。何顿在晚生代一族中以领衔位置在1996年或许会愈发突出。他的作品,被广告为“照相写实”,但在作者本身看来却非常简单。何顿说:“我纯粹是个靠写小说卖钱而维持生计的人,这就跟街头上炸糖油粑粑的农民一样,所不同的是我一心在炸自己。”
  ——黄集伟《检点1995架上书》
  ●1996年第1期《当代作家评论》
  ——在我的阅读记忆中,以冯建军这样一群“没有故事”的小人物构筑长篇小说的并不多,何顿却在《我们像葵花》中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一点也并不稀奇,重要的就在于何顿从“没有故事”的人身上发现了故事,而且这故事的叙述又令你不得不认真地去面对这一群人以及隐藏在这一群人背后的社会、时代成因,仅此一点,不也就是饶有趣味的事儿吗?
  ——潘凯雄《实力派作家竞献长篇创作新因子》
  ●1996年第2期《大家》
  何顿的小说没有那种很超越性的理想,但却有了自己的一种极为可贵的世俗关怀。他不是要与今天的生活决战,而是把今天的矛盾、困惑呈现出来。他写的城市是长沙。长沙在中国不是最典型的大都市。虽然是省会但并不很大,但何顿小说却是非常之城市化的,也很洋气的,虽然有许多方言土语,但还是会让人感到很洋气。没有什么滞重的感觉。
  ——张颐武《九十年代文坛的回顾》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