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失在星空-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什么时候买的这么多车?过年回来的时候都没几辆的?”李想迫不及待地发问。

“有几个月了,都是公司的福利车,前些天公司发了奖金之后普通员工也买了车,都搁在这,”李庄说。

“我和苏云义过来能配什么车?”

“你们啊,省省,不够资格,不过我可以送两辆车给你们作为结婚礼物。说说,想要什么?”

“我想要甲壳虫,算了,还是迷你吧,不好特立独行,云义你呢?一定要说,过了这茬,你肯定无法从我哥这讨到好处,他就这习惯,”李想讲完后特意补充一句。

李庄哭笑不得,他觉得妹妹挺了解他的。事实上只要过了这茬,苏云义夫妻肯定得自立,这是他的规矩,以前就跟李想讲过。

“庄哥,我就要辆帕萨特吧,我知道公司里要讲规矩,不会让你为难,”苏云义想想后坦然说出了自己的目标。

“行,下午就过去,”李庄当机立断。

一行人参观了公司园区,苏父苏母没什么感觉,他们理解不了这些没见过的东西。苏云义则想到以后能不能适应,他听李想讲过这里令人窒息的高智商人群。

在附近的公司食堂吃完午餐后,丽莎提前赶了回来。看着金发蓝眼的丽莎,苏父苏母更紧张,老外是见过不少的,但漂亮的见得少,何况还是自己儿子大舅哥的妻子。

丽莎的中文水平现在突飞猛进,她很有语言天赋,周围都是说中文的。她看出苏父苏母有点紧张,便主动打招呼,“大叔”和“婶子”的称呼让李庄一阵阵头晕。

善解人意的丽莎舒缓了苏父苏母的紧张情绪,三个本来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人居然言谈甚欢。

下午的购车很快,不过李想要的迷你短期内没法拿到,只好记着。众人先到附近大众4S提了一辆1。8T的帕萨特,平时用用够了,比较庄重。

当晚这一家人就住在李庄收拾过的小别墅里。本来他打算让到附近的宾馆住,但怕苏父苏母有什么想法,还是勉为其难在丽莎的唠叨声中收拾了房子。丽莎打算亲自动手,却被李想劝住,她不是外人,李庄以前住在杭城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她在收拾房子,客人们跟着李庄一起忙活。

婚礼是第三天举行的,请人算过,说是吉日。李想本来还打算通知一下省城的舅舅一家,后来怕李庄生气,还是放弃了,打算返回杭城过后再跟那边说。

李庄只有一个妹妹,当然不会吝啬花钱。一套套的流程走下来,在K城大酒店的婚礼办得分外热闹,李庄也作为长辈代替父母接受了李想夫妻的拜谢。

夏元德是昨天下午过来的,柳哥和娟姐是昨天晚上的飞机,杨董等人这段时间一直在K城。

夏元德两个儿子,取名有些怪,活泼好动的叫夏恒文,文静腼腆的叫杨恒武。夏元德很得意自己独特的取名方式,李庄却怀疑自己是不是受了他的影响,才在大小喇叭的事情上闹出了这么个乌龙。

“干爸爸,过来看我和恒武做游戏,我不用说话他就能猜到我的意思,”肉嘟嘟的夏恒文说。

很接近的双胞胎之间的交流一直是大家很感兴趣的话题,李庄也不例外。他前些年就看过一个视频,一对超像的双胞胎中的一个在那哇哇地乱叫,另外一个居然能知道他讲的是什么意思,两小毛头谈得甚是热闹。

夏元德的两个儿子,无意也属于超像的双胞胎,除了性格外。他盯着两个小毛头在那做游戏,心思却飞到大小喇叭身上。大小喇叭也算是双胞胎,不知道他们之间是否有交流,会怎样交流。

第十九章动力锂电和合作

婚礼过后,苏父苏母放不下家里,呆了两天便返乡。其他的人也不闲,热闹一阵子都纷纷离去。苏云义和李想去人事处办理报到手续,暂时的安排是苏云义跟着何修文学习,李想去财务部王梅手下工作。他们两个是本科生,又没有工作经验,得先找人带带。

“哥,人事处怎么把我和苏云义的级别定得这么低,我们有那么差吗?要不你给说说,让张哥帮我们调调,”李庄正要和柳哥讲话,李想蹬蹬地跑过来抱怨,打算走后门。

“哈哈,树袋熊,你凭良心说,除了物业管理处的部分人,其他的哪个比你差?新能源实验室高手云集,苏云义能够得到这个级别已经不错了,”李庄敲了敲妹妹的脑袋,教训她。李想的这个绰号还是他取的,当时觉得很贴切。苏云义也喜欢叫,当然是没人的时候,不然肯定要受皮肉之苦。

目送妹妹垂头丧气地离去,李庄听见柳哥在哈哈大笑,“小庄,囡囡是什么时候有这个外号的?我觉得很形象,跟她很配。威森科技的智力密集程度有些偏高啊,估计你们很快要发达了。”

李庄苦笑道:“柳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国内的难度,我正琢磨着该怎么打开突破口,你在省里几家汽车公司有关系吗?”

“没有,我们主要做手机电池和笔记本电池,以出口为主。老齐他有些关系,但动力锂电他的公司完全没有研究,这块技术含量很高。修文说你们现在正在准备上动力锂电,这块难度不低啊,你真的觉得能成功?”

“呵呵,当然,我既然打算搞研发,就是对这个有信心,不过纯电动汽车恐怕没这么轻松,我打算先走轻混和全混,最后实现全电动。算了,不谈这个?你那事情解决得怎么样?”

柳哥听到李庄提起柳静的麻烦,不由得叹了口气,“现在乱成这个样子,出去也是个解脱。小庄,这次多亏你们这边帮忙,你们公司在花旗国留学的人不少啊。要小心点,搞不好有间谍,呸呸,看我乌鸦嘴。”

“没事,如果麻烦真的来了,装鸵鸟没用的,步步为营吧,迟早总要来的,”李庄很看得开,大点的研发机构不是有商业间谍就是有相关部门的人混在里面。现实中的世界,是个小偷和强盗横行的世界,充分反映了人类的劣根性。

送走柳哥,李庄暗自庆幸,柳静的麻烦终于摆平,这个不容易。他没想太多,转头就钻进六角大楼,忙得不可开交。

威森科技旅行团并没有在澳洲呆太长的时间,实验室的项目多,工作压力也大。李庄忙着充电,主要是关于材料学和超精密加工的,何修文和阿克曼在忙联合攻关小组的事情。他给了何修文一堆资料,主要是关于锂电池方面的技术,纳米电极制备、电解液配方包括隔膜纸的技术资料。

何修文随便扫了一下便大喜,特别是看到隔膜纸的工艺及技术说明后。隔膜纸这东西看起来不怎么起眼,其实需求量很大,目前国内年需求量超过5000万平米。如果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将远超这个需求量的数倍;要求也不低,直接影响电池内阻、放电容量、循环使用寿命等重要参数,国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工厂在生产,性能谈不上很好。柳哥工厂目前用的隔膜纸不是花旗国货就是日本货,优质电芯都用单层PE隔膜,普通的用PP/PE/PP三层复合隔膜。

目前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的争论非常激烈,两者各有优缺点,但跟国内大部分的科研人员一样,何修文倾向于磷酸铁锂。国内目前这方面水平还一般,纳米颗粒只能做到50左右,和国外差距比较大,国外已经在研究20~30纳米级别的制备。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优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安全性极好和原材料便宜,基本上不会爆炸,但缺点不少,是这几年研究的重点之一。国内这两年有些进展,但不是太大。花旗国和日韩两国目前分成两派,锰酸锂占了主流,磷酸铁锂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从长期来看,磷酸铁锂应该还是个主要方向。

何修文读博时念的就是电化学,电解液本身是他研究的重点,他在这方面的水平很高,有多项专利在手。隔膜纸方面只能算了解,原也没打算自产,这次看到李庄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弄过来的资料,一时间也大喜过望。

“公司化工类的研究员你得帮我抽调一批,我可以保证两个月后实现10-12微米单层PE膜的量产工艺研究,批量生产控制在13-14微米左右,不会比国外的差,至少要做到水平相当,性能更好的超薄复合膜将完成研究,”他对李庄说。

有利器在手,信心也倍增。

李庄让何修文跟周奇森商量,他对这个不怎么懂,只能算略有了解。一个月后,何修文告诉他,有办法实现20纳米磷酸铁锂均匀颗粒的生产,联合攻关小组已经解决导电性、氧化、电极结晶化、重放电颗粒团聚化及振实密度的提高等问题。

“20纳米,你没搞错吧?”这段时间对磷酸铁锂纳米化有所了解的李庄吓了一跳。目前国内大规模制备,也只不过刚刚迈过50纳米的门槛而已。

“我估计过,如果能实现10~15纳米均匀颗粒的量产问题,加上改进过的超薄多层复合隔膜及电解液材料,并将负极材料纳米化,可以在实验室实现接近理论比容量的产品,配合纳米化超级电容,电动汽车将很轻松。”

何修文的话很惊人。

李庄当然也了解过20纳米以下的磷酸铁锂颗粒实现不容易,磷酸铁锂还原成单相铁的问题一直比较麻烦,而这是电池的大忌,除非将隔膜的水平发展得很高。单层估计是有些困难,只有通过三层复合隔膜在中间夹杂特殊材料才能减少这一问题,但三层复合隔膜的厚度上又有些问题,制造起来不简单。

这是一个两难选择,磷酸铁锂颗粒不能做得无限制的小,10纳米搞不好已经过了它的极限,纯度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李庄有点想念碳纳米管和纯石墨烯超级电容,只要能完成批量制备,这些问题就好解决。以威森科技目前的水平,估计至少得花十年以上的时间。这块现在都是在玩概念,就像周奇森说的,“石墨烯如果是科学界在忽悠,无数的研究所都得倾家荡产”。

“磷酸铁锂的低温容量丧失问题,我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就是相关的实验材料要重新制备一下,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化合物,可有效提高磷酸铁锂的比容量和振实密度,达到现有理论上钴酸锂的水平,甚至略有超出。”

“还有,如果批量制备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块,均一性要求很高,你那宝贝是否借工厂那边一用?要么将工厂的自动化模块提到实验室的水平,也可以轻松解决,”何修文说。自从上次大喇叭惊艳一现,他就一直念念不忘,李庄被他烦了几次,但都没让他得逞。

关于很有前途的镍钴锰材料,何修文也没忘记,他打算把这种材料的常见问题解决后用在通讯电池和小型动力领域。锰酸锂他打算做一些研究,看看未来到底谁会占上风,万一风向不对,随时可以跟进。纯理论性的研究需要很长时间,实验室的基础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

李庄一直以为自己很贪心,没想到这厮丝毫不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幸好现在工具不错,不然又不知道要投入多少才能见到成果。

“阿克曼鞠躬事件”发生后,李庄重新设定了实验室人员动用大喇叭的权限,大规模实验系统只有实验室主任在时才能动用,以免造成大喇叭额外的负担和导致泄密。

大喇叭自从搬迁过来后,就没有管柳哥工厂的专家系统,现在主要是LF3锂电池制造专家系统在自行控制,跟大喇叭管的时候当然不能比。何修文当初看到那一幕,一直很怀念,老是磨着李庄让六角大楼的主电脑来参与工厂管理。当然他不知道大喇叭的名字,只知道比现在已经很先进的系统还要厉害得多。

说到LF3,李庄的心比较黑,他这个耗资不到两百万的破电脑,卖给工厂的价格是八百万,算上他那个目前只有自动化施工项目组的智能生产实验室的人工成本,也只有两百万出头。制造专家系统的设备及硬件改装费用都是工厂掏的,即使这样,已经销售出去三十套,不过都集中在杨董的核心圈和柳哥那里,外面的人有钱还买不到。

李庄不想让大喇叭参与锂电池工厂的管理。何修文这段时间一直在动用大喇叭进行超级实验,超精密实验专家系统确实能大幅度提高实验的效率。何修文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得出了本来需要好几年才能完成的实验结论。

锂电池工厂将来是个是非之地。能源这块,真的让人头疼。太差也不行,没有竞争力;普通的利润不高;动力电池模块利润很高,如果容量提升太快,无疑也会引发商业间谍的窥伺。

何修文是个很严谨的人,不过他对工业基础这块没李庄了解,技术上的困难估计也有些不足,所以说的话难免打折扣。直到十一月底,整个联合攻关小组才把所有的生产工艺和所需设备及改装参数完全弄好。这已经是近六十人的超级团队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率,数千万的设备及仪器投入,二十多位博士,近三十位硕士加大喇叭这个超级助手的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