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失在星空-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庄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水平让人无可挑剔,他广博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础让他和很多领域的研究员们都聊得来,人文方面也能侃侃而谈。

他并不完美,长得不高不帅,有点神经质,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他像机器人,虽然公司里面有很多类似的研究员。

李庄对自己还是比较了解,他知道自己很倔,好听点说是执着,没有艺术细胞,他设计的东西经常让自己的老婆丽莎无语。很小心,很怕死,很大胆,很狂野,做事瞻前顾后,领地观念很强。

他知道用人,虽然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但大局观不错,公司这些年磕磕碰碰,但都被他用战略观念摆平,公司里面执行能力超强的高手不在少数。

周奇森经常感叹自己脸皮越来越厚,但跟李庄相比,还是大有不如。李庄有些方面脸皮并不厚,只是知道藏拙;有些方面脸皮特厚,只要能达到目标,跟小日本一样,根本无视有些观念。他的生活运行体系,似乎跟常人有些不同,但具体哪里不同,大家也说不上来。

管理层成员分析自己的老大不是一次两次,最后只能说一句,“服了这个机器人”。在李庄所有的外号中,广为人知的就是“机器人”。

李庄无所谓,总比国宝的外号“熊猫”好。发自内心的敬畏远比表面的敷衍要让人安心,没有什么人能一直高高在上,把自己摆上神坛,就要做好没有朋友的准备。

李庄的孩子们,倒没觉得父亲很机器。他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并不缺乏乐趣,经常给孩子们做一些很有趣的小玩具。当然图纸是丽莎画的,李庄自己只能做标准玩具,虽然手艺极好,但总让人觉得规整过头。

李庄喜欢骑自行车,孩子们也喜欢,一家人经常在漫长的林荫道上玩得不亦乐乎,丽莎要么开车跟着,要么跟朋友们一起去越野。

山本一家都是自行车爱好者,他的几个孩子和李庄家的小伙子们关系很好。老山本和斗了很多年也没离成婚的老婆喜欢散步,他们太老,不敢放肆,偶尔不服老去相关的研究院帮忙。

李庄的老朋友夏元德一家就住在隔壁,他很忙,经常找不到人。他老婆杨小依经常回国照顾国内的生意,李庄的干儿子恒文恒武把干爹的家当成了自己的老窝。他们上了六年级,也就是国内的初一,都住校,三天才回来一次。

杨董一帮人都把国内的事业交给下一代,自己满世界的旅游,也算圆了自己的心愿,不用奔波劳累一辈子。在澳洲的时候,做的事情花样繁多,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养老。

很多关系都把子女送到双威市来上学,他们觉得国内的教育水平实在不怎么样,有点把人变成机器的趋势。夯实基础没错,但也不能一味的求全,兴趣、爱好、特长相结合才有可能出头。

李庄很反感为了某项考虑特意延长的小学,简直是浪费人的生命,一个破小学还要读六年,白痴哪有这么多?双威市里面的学校,将花旗国、华夏和澳洲的教育体制结合得很好,幼儿教育从三岁开始,满五周岁只要测评通过就可以正式上学,两季招生。

小学到高中,共分为是十一个年级,全程教育,十七岁上大学。大学四年,硕士研究生两到三年,博士研究生三到七年。大学到博士生实行学分制,只要能通过评审,可以跳级。不适合做研究的,会在高中读完测评后转到专门培养应用工程师的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

双威教育集团的理论与实践一直结合得很好,大学毕业生入职后,没有车间工作经验的将不予升职。车间工作时间也不固定,只要能通过考核,可以提前结束车间实习。

走关系是没有用的,这里不承认这个,李庄不会拆自己的台。他对国内喜欢走后门的习惯深恶痛绝,一旦发现,惩罚十分严厉,没有面子可讲。

社会科学研究院教育研究所,对各国的教育体制研究很深,杰出的教育学家不在少数,相关的细节完善不是问题。

教育很重要,但如果排除干扰,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这里没有浪费生命和让人作呕的某些课程,只要学识到位、心理年龄到位,不需要学生们继续窝在学校,浪费青春,社会是最好的老师。

李庄在教育学上花的精力比较多,他“好为人师”的毛病没有国宝想的那么重,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人工智能领域。智脑的聪明程度,意外偏向与设定,都跟教育学有关系,人工智能是一种涉及范围很广的交叉学科。

完成机构优化后的联合技术公司,运行更加顺畅,交叉研究项目的调度比以前轻松,决策团队顺利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联合技术公司打算将大沙沙漠完全划入双威市管辖范围的申请报告,让堪培拉方面有些犹豫。双威方面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对东部的渗透也大大加强,在澳洲的同盟者不在少数。同盟者和联合技术公司一起将堪培拉逼到了死角,威森科技的调整方案,让澳洲上层势力压力很大。

经济方面,联合技术公司及同盟势力占了澳洲70%的GDP;人口方面,占了五分之二。军事实力并不强大的澳洲政府没有信心能摆平联合技术公司庞大的安保体系,联邦制让西澳州的自主权很大。

加入联合技术公司就得入澳籍以前让堪培拉方面有些欣喜,但现在发现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道锁链。双威方面税款没有少交,合理避税少不了,但对澳洲的经济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普通澳洲人对联合技术公司很有好感,自从威森科技搬到澳洲,联合技术公司在双威市这个旮旯崛起后,他们的收入和生活便利程度都大幅上升。金融危机和自动化浪潮对这些人的影响很小,澳元的国际地位提高,他们的存款在充足的物资供应下购买力明显上升。

澳洲是国外大公司横行的地方,本土势力一直受到压制,被视为纯粹澳洲企业的联合技术公司是本土企业的旗帜。合法经营,不霸道,热衷于慈善事业,不与本土势力争夺现有市场。

农业方面,联合技术公司的采购量庞大,对农民的支持力度从未减小,相关的科技讲座和及时的信息服务让很多农民收入颇丰,出口大大增加,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农民们支持联合技术公司,公司虽然有付出,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让澳洲农业挤压花旗国农业领域的实力。

李庄不想独立,和其他地区保持距离无益于联合技术公司在澳洲的发展。独立王国虽然有管理上的便利,但不必要的政治纠纷会分散公司管理层的注意力,影响公司的运行效率。

他的想法不复杂,琐事让堪培拉去管。这么大的国家,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堆,公司只需要在澳洲的政治制度内将自己的触角扩张到极限。

堪培拉很头疼,珀斯也不舒服,他们不甘心自己成为北部荒漠地带突然崛起势力的附庸。

除了黄种人外,联合技术公司有一半的员工都是白人,原澳洲本土的员工及家属约一百二十万,数字看起来不大,但这帮人来自于澳洲各地,关系广泛。

双威方面没有违宪,他们法务部的律师群对澳洲的法律很熟悉,这方面的漏洞不用费劲心思去挖掘。

找借口?很难。蛮干?没把握,更不要说来自民众的口水。双威方面与堪培拉和珀斯的协议非常完善,充分考虑到变数。大势力云集的皮尔巴拉地区,联合技术公司与他们的相处相对融洽,同盟者不好找。一家高技术企业,与传统势力的矛盾没有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用不着刀兵相见。万一矛盾激化,这个不知道底细的势力会不会抽风进而酿成大祸,那是所有人都不敢打包票的事。

联邦制有联邦制的好处,民主有民主的优点,但没什么制度是完美的。联合技术公司现在就是堪培拉喉咙里的一根刺,还是自己吞下去的。

第四十九章威尔逊州

威森科技刚刚搬到澳洲时,堪培拉还很高兴看到一个冤大头在半荒漠的贫瘠地带替他们花钱,但没想到短短几年之内,局势倒转。

自《威森协定》签署之日起,联合技术公司与堪培拉和珀斯方面的明争暗斗从没停过。政客想的远比普通人要多,支持他们的本国势力和国外势力也很卖力。公司公共关系部和法务部员工过得并不轻松,但工作卓有成效,与澳洲两大政党工党和自由党的关系都不错,对其他小政党也有资助。

环保方面,公司一向很重视,很多环保组织都与公司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有些认同公司理念的环保组织成员还加入了公司的沙漠改造团队。

在恶劣环境中建立的双威四市,从最初的几千平方公里,逐步拓展到现在的近十万平方公里,公司上下的付出无需多言。从超级庄园项目组到超级庄园区再到双威管委会,联合技术公司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踏实。艰辛难免,但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天文数字的资金,成功地堆起来一个大花园。

西澳本来地广人稀,威森科技搬到澳洲前,这里只有不到两百五十万人,而现在整个西澳人口已近1100万,60%都是联合技术公司员工及家属。其他的少量人口住在双威市北边和沙漠东北部,大部分都在珀斯附近和皮尔巴拉地区。

这么庞大的一股势力让堪培拉和珀斯方面都有顾忌,公司公共关系部的消息灵通,知道他们一直商量着什么。威森科技内部的调整并不是秘密,威森四大院都摆在公司机构名录上,这让堪培拉的神经紧张到极点,珀斯方面被公司渗透得很深,他们的反应也不自然。

除了国家体系,哪家公司会在内部设立诸如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研究院和社会科学院之类的机构?堪培拉很担心公司将来会独立,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外援不好找,可以用到的势力并不多。澳洲现在的经济实力和英国相差不远,虽然是英联邦国家,但跟伦敦并不构成上下级关系,只是有个共同的精神领袖。花旗国不是什么好鸟,本土势力好不容易壮大,绝对不容许华盛顿又把脚踏进来,再说上次拆雷达站的事就是本土势力推动的。

严格来说,联合技术公司就是本土势力,无论从法律意义上还是实际表现。就算以花旗国海军的实力,现在也掐不住联合技术公司的通道,这是一家以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大沙沙漠其余土地的购买批还是不批?堪培拉和珀斯方面很为难。

不批,凭什么不批?违背宪法、联邦法还是地方法律?就算僵着,联合技术公司庞大的员工群可以个人名义买地,很容易将大沙沙漠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至于那些不愿搬走的,联合技术公司有的是手段把他们同化或赶走。李庄并不是那么死板的人,何况他出的价格一向还算公道。只要不惹恼他,一切都好说话。

如果批,联合技术公司更加势大难治,他们的技术和资金力量足以完成剩余土地的改造。公司下属的农业集团脚步比其他集团走得快得多,在东部也有大片的耕地,只是为了避免损害澳洲农民的利益,基本上都出口,跟花旗国方面在国际市场中斗得厉害。

不是只有华夏智慧才能做出明智的抉择,联合技术公司等到的不是审批结果,而是堪培拉方面要李庄和公司管理层到堪培拉谈判的邀请函。

李庄到澳洲后从没有出过双威市,这次也不打算出去。他让周奇森团队一起去堪培拉,谈判结果出来后再带到这边来。他的想法大面和周奇森理解都很深刻,现在通讯发达,远距离沟通不是问题。

名义上的老大不愿意过来,堪培拉倒没有觉得受到轻慢,双方的地位跟以前不同,李庄行动不便,可以理解,再说大面和周奇森已经足以代表联合技术公司。

堪培拉和珀斯方面商量已久,基本框架和主要条款都已准备详细,他们对李庄的性格和想法研究颇深,不会也不敢漫天要价,生怕李庄突然发神经,让局势变得不可收拾。

称得上温和的谈判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只用了十天时间双方就达成了协议。

堪培拉议会、政府、法院和珀斯代表团四方组成的联合谈判团和联合技术公司管理层敲定了《关于成立威尔逊州的建议草案》及《澳洲与WLUTA关系法草案》,并报请相关机构批准,程序上无可挑剔。虽然只是个形式,但也要堵住部分在野党和民众的嘴巴。

被简称为《成立决议》和《关系法》的两份重要文件很快就被议会通过,联邦法院裁定不违宪,作为摆设的总督签了字,法案正式生效。

听到风声的在野党发动游行示威,抗议联邦政府和议会出卖澳洲利益,但相关机构随即进行的全民公决将这一切轻松化解。

在民众看来,联合技术公司并不霸道,政府的要价也不低。用这么贫瘠的土地换取联合技术公司留在澳洲,他们都认为值得。公司的同盟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