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象征朱可夫-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涅夫的长篇发言,不仅内容与事实大相径庭,而且在情绪上也明显地带有公报私仇的恩怨 色彩。他与朱可夫的积怨在苏联上层领导中几乎尽人皆知。从表面上看,他们两人都有一副 严肃、刚毅的军人外表;他们都是从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成长起来的优秀军事指挥官;他们的 身后都有着一连串可以炫耀的战绩和荣誉。然而与此相联系的是,他们都带有强烈的虚荣心 和权力欲。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使他们在荣誉和权力的圈子里,像两只贪婪而又好斗的公 鸡,永远不知疲倦地争斗着、撕打着。

  朱可夫和科涅夫二人的对立,还与他们领导方式的差异有很大关系。朱可夫偏袒军事干部而 轻 视政工干部,他是依靠〃拿破仑主义〃统率和鼓舞士兵的,他有着控制军队的出色天才。战 争期间,他在军队中赢得了空前的声望。为此曾有人说,如果有一个人能控制军队的话,那 就是朱可夫。对于这一点,党、斯大林和赫鲁晓夫都是知道的,可能正是这个缘故,才把朱 可夫折腾得这般严重。他既是一个无尚荣耀的元帅,又是一个屡遭不幸的悲剧式的人物。从 某种意义上说,科涅夫更像是一个党的工作者,他对朱可夫三番五次地反对军队政工干部和 党的领导,感到极大不快,同时他妒忌朱可夫在军事上的荣誉和他领导军队的才能。于是就 在朱可夫被剥夺了政治和军事权力的同时,科涅夫又抡起了斧头向朱可夫砍去。

  朱可夫被击倒了。可是令科涅夫十分失望的是,国防部长的位子却让十分驯良、毫无特色的 马林诺夫斯基坐上了。更使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当不上国防部长的原因之一,竟然是他在清 算与朱可夫的恩恩怨怨的时候,却下意识地表现了他的野心和妒忌病。此时的赫鲁晓夫已经 学得聪明了,他不会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一个有野心的元帅弄下来,再把一个有同样野心的元 帅扶上去。

  朱可夫被罢免之后,红军中展开了清除朱可夫影响的运动。红军总政治部进行了大改组。党 对军队的领导和政治教育得到了重视和加强。政治军官获得了一些特权,他们的威信有了提 高。一项新的政策规定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可以互相交流担任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军官的 提升和重用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由于政治空气的浓厚,部队中党员的数量增多了。基层 党支部由原来只设在团一级,发展到营一级,半数以上的连队建立了党小组。到1961年,军 队成 员中82%都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绝大多数指挥员都是党员。单一的首长制被赋予了新的 含义,部队首长不能再把他们的任务和活动范围限制在单纯的军事领域,他们不仅要与党的 工作者和政工干部合作,而且还要承担政治方面的责任。总政治部提出了〃党最终是主人〃 ,红军要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这个原则的运用,必须严格地符合苏联国家的法律和共产党 的决定。

  1961年,已被撤职4年的朱可夫,虽然已不再构成对赫鲁晓夫的威胁,但是他仍然被当作一 副靶子被人随时拿出来责骂一通。这是苏联政治生活的特点,朱可夫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和他会谈。席间,赫鲁晓夫轻描淡写地向 艾森豪威尔说:

  〃你的老朋友朱可夫很正常,不要挂念他。他在乌克兰钓鱼像一切将军们一样,或 许他正在写他的回忆录。〃

  艾森豪威尔特别注意到赫鲁晓夫边说边眨着眼睛。他判断这是赫鲁晓夫撒谎的动作,因为他 已经得知,此时的朱可夫正住在莫斯科附近帕布列夫斯科耶公路边上的别墅里。




 

  

第十九章结局(6)

 

  1961年夏天,柏林地区东西方向的危机达到了高潮,为了缓和紧张局势,赫鲁晓夫需要借助 于朱可夫的声望。于是他在继续公开对朱可夫进行攻击的同时,却滑稽地要求朱可夫重返军 队工作。朱可夫对他的要求不屑一顾。

  1962年末到1963年初,原本驯良的马林诺夫斯基在权力圈内站稳了脚跟以后,开始与赫鲁晓 夫分庭抗礼了。他提出大量增加军费预算的要求,与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相抵触。赫鲁晓夫 再次向朱可夫求援,并且答应以恢复他的名誉作为交换条件。

  然而朱可夫对赫鲁晓夫这种肮脏的政治交易感到恶心,他再次拒绝了赫鲁晓夫的请求,安心 地在家休息。

  或许朱可夫这块招牌还会有用,或许赫鲁晓夫的良心受到了自责,总之,赫鲁晓夫变着法儿 要把朱可夫搬出来。

  1963年5月,苏联外交部转请美国驻苏大使馆以老朋友的身份,邀请朱可夫参加武装部队的 酒会,可是朱可夫不为所动,仍然没有露面。

  朱可夫下台后,他作为一个军事和政治领导人物已经在历史中消失了。他两次被打入冷宫, 他自己的损失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他的遭遇对苏联政治和军事的影响却是难以估计的。特别 是由于他的下台,苏联的战争史只得又一次重新编纂和改写。苏联的政客和史学家们正在巧 妙地遮住朱可夫的光辉,把朱可夫的形象从人们心目中抹掉。但是历史毕竟是人民写的,苏 联人民是忘不掉朱可夫的,那些想篡改历史的人,只能被历史所嘲弄。这正如朱可夫在1941 年号召苏联人民抵抗侵略者时曾经引用的一句名言:

  〃带着刀剑来的人必将被刀剑杀死。〃

  退休后的朱可夫,多数时间住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里,这幢别墅是他任国防部长时由政府分 配给他的,后来允许他保留下来。他以打猎、钓鱼和写回忆录打发余生。偶尔他也到莫斯科 街头转转,与一些人打打招呼。

  1964年,在他68岁的时候他与妻子离了婚。随即又和比他年轻25岁的格林娜结了婚。这个女 人是他在一次外出途中偶然认识的,他们相处得很好,彼此十分投机。婚后,格林娜给他生 了一个女儿,名叫玛莎。此时,朱可夫那颗早已灰冷的心,似乎又从格林娜和小家庭中得到 新的温暖和慰藉。朱可夫的前妻仍然住在他城里的公寓中,公寓设在格拉诺夫斯基大街上, 那里离克里姆林宫很近,里面住的都是苏联政府的官员。

  赫鲁晓夫在为朱可夫突然下台寻找注脚时曾说:〃一个细胞死亡,另一细胞代替它,生命才 能继续下去。〃不过这一次不是给别人做注脚,而是轮到他自己了。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正在格鲁吉亚的黑海海边度假,当他心安理得地坐在海边钓鱼的时候 ,他的同僚们正在莫斯科秘密地商讨如何把这位老主子撵下台。

  几乎所有对他不满的人都来了。他们或许带着不同的成见和目的,但是在一些主要方面他们 的认识基本一致。他们并不反对赫鲁晓夫的主要路线和政策,他们表示还要按着这条路线走 下去。但是他们对他的粗野和轻率却难以忍受。在他们看来,赫鲁晓夫的领导是没有系统方 向的,他随便地制定一个接一个的经济计划,这些互不连贯而又变来变去的计划把经济搞得 一团糟。由于他的粗暴和蛮横,使一些国家利益轻易丧失。在他的干预下,苏联和中国的争 吵弄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尤其受到大家谴责的是他的个人绝对权威。他把那些贯于阿谀奉承 和唯唯诺诺的人提拔到高位,他鼓励人们对他个人进行吹捧颂扬。他已经使大多数人感到失 望和厌烦。

  10月13日,赫鲁晓夫被通知回莫斯科参加一次紧急的主席团会议,他走进了一个为他编织的 罗网。赫鲁晓夫在主席团会议上就像一个罪犯被审讯一样,他失去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同 情。触景生情,此时的赫鲁晓夫或许联想起1957年的同样景象。那时主席团成员向他发难时 , 他得到了朱可夫元帅的保驾,而现在朱可夫在哪儿呢?赫鲁晓夫就像一个濒临死亡的溺水者 ,他多么希望有人能拉他一把。但是朱可夫不在了,此时的军队也保持一种中立态度。

  赫鲁晓夫又想故伎重演,他要求召开中央全会。但是这一次对手已早有准备,全会如期召开 。投票的结果,赫鲁晓夫失利。

  1964年10月18日,苏联报纸宣布: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已〃同意赫鲁晓夫的要求 ,由于年岁大和健康状况不佳等原因,解除他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和苏 联部长会议主席等职务〃。同时选举勃列日涅夫担任党的第一书记,任命科西金为部长会议 主席。

  赫鲁晓夫的下台,为恢复朱可夫的名誉扫清了障碍。1965年4月,在苏联人准备庆祝战胜德 国20周年前夕,传说朱可夫将参加庆祝典礼。

  饶有趣味的是当年对朱可夫攻击最恶毒的科涅夫却抢先于4月28日在塔斯社广播了一篇评论 ,他说:

  〃大家知道,朱可夫在战时曾担任重要职务。苏联政府高度评价他的贡献。朱可夫是一个伟 大的军事领袖,尽管他有某些缺点,这些缺点已在我们的报纸上提到过。朱可夫元帅现在已 经退职,他住在莫斯科。显然和所有的苏联人民一样,他将参加战胜法西斯德国20周年庆祝 活动。〃

 

  

第十九章结局(7)

 

  从此以后,朱可夫的名字在许多刊物上出现了,他过去的许多战友在写回忆文章时,又重新 提到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在莫斯科举行庆祝活动的几天前,苏联新闻社发行了 朱可夫的一张照片,只见他那宽厚的胸前挂满了金光闪闪的勋章,这也许是帮助人们追忆这 位老英雄伟大历史功绩的最好办法。

  5月8日,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发表重要演说,当他念到战争中著名的军事指挥员时,他 首先提到了朱可夫的名字,听众席上爆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第二天,莫斯科举行大规模的 军事检阅。这时人们看到多年不曾露面的朱可夫正与布琼尼、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等几位 元帅站在列宁墓顶上。

  人民群众满心欢喜地迎接朱可夫重新回到他们的生活中来。这一天,当他穿着元帅制服走在 街上时,许多行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在晚间的招待会上,苏联军官争先恐后地与他握手致 意。

  得知朱可夫在公开场合重新露面的消息,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喜不自禁,他说:

  〃我认为现在是给他恢复名誉的时候了。他是一个很好的军人,他曾尽了最大的努力来使柏 林的一些事情顺利进行。〃

  看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艾森豪威尔和朱可夫之间的特殊感情始终都是那样真挚。他们两人 跨 越政治、军事、外交和意识形态上的障碍所建立起来的友谊,令世人称颂。在当时两大阵营 对垒的时代,在国家级高层领导人之间,他们两个人的这种关系真可算是例外中的例外。

  1969年3月23日,当艾森豪威尔去世时,朱可夫本打算参加他的葬礼,可是不幸,他突然患 了中风,他只有在病床上静静地思念老朋友了。

  1965年以后,朱可夫的一系列回忆文章开始公开发表。1969年他的著名回忆录《回忆与 思考》在苏联出版了,第一版就发行了60万册。与此同时,由他撰写的《朱可夫元帅的几次 最伟大的战役》一书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在这些著述中,他以目击者和参加者的权威身 份对那些肆意歪曲历史事实的文章和作者毫不留情地进行了反击,他的文章得到人们的承认 ,他和同事们所写的回忆录对他恢复名誉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

  为表彰他对军队的贡献和庆贺他70岁生日,1966年12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朱可夫国家 的最高级勋章列宁勋章。朱可夫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爱戴。为此,他写信给《红星报》 编辑说:〃由于对授予我列宁勋章和对我的70岁生日的许多祝贺不能一一作答,请允许我通 过《红星报》来向所有组织、苏联陆海军军官们、预备队的将军们、以及一切公民们,对他 们的热烈祝贺表示我深切的、衷心的感谢,同时为了祖国的利益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工作顺 利。〃

  朱可夫的功绩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公认,甚至已经和苏联〃老大哥〃闹翻脸的阿尔巴尼亚也 为朱可夫的遭遇鸣不平。1965年阿《人民之声》报发表文章称颂朱可夫为〃杰出的军事领袖 、伟大卫国战争中最著名的苏联军官之一,他的名字受到全世界的尊敬〃。文章说,〃朱可 夫被赫鲁晓夫集团以一种怯懦的方式谴责为'拿破仑主义','不服从党的指挥'以及其他 罪恶行为。……如果朱可夫的确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